到这时,她还是爱宝玉的,自己就要死了,何尝舍得宝玉一走,就此天远地隔,永为阴阳?可是园门马上要关了,宝玉是偷着出来的,若是他晚回去,被王夫人知道,又要挨一顿大数落,且坏了他的声名,贾家的公子,居然跟一个丫头不清不楚,腻腻歪歪,以后怎么成家立业做大事?是以"知宝玉难行,遂用被蒙头,总不理他"。哪管自己在被内心碎,泪雨纷飞。
晴雯死掉了,这个可怜的姑娘,一夜叫的居然是"娘"。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死到临头,"娘"是她精神上最后的安慰。红楼女儿,没一个是不可怜的。不是这般可怜,就是那般可怜,最可怜就是一支箭发出去,连来处亦不知。如一朵花,开便开,谢便谢,爹也不知,娘也不知,自身遭际,辛酸苦痛,一概不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若是给她立个墓碑,碑上应该刻六个大字:我来过,我不乖。
(三)天真是天地不容的事
宝玉宠晴雯,却不知道是他的宠坏了她的事,一步步把她逼到绝路上去。他能够纵容她撕扇,能够理解她的任性和娇蛮,却不能阻止她的含冤、她的被逐、她的屈死。
晴雯夭死,袭人只遣人看了一两次,数年的好姐妹,连晴雯最后一面她都没有去见。当初被撵,袭人虽然也哭,这种哭却和听闻金钏投井时的哭差不多,有些冷淡得可疑。是不是晴雯去了,她感觉如释重负?
论起来,宝玉屋里的四大金刚,秋纹是个平面的人,骂骂小丫头,挤兑挤兑小红还可以,从不乱找袭人和宝玉的事,麝月干脆就是自己熏陶出来的翻版,只有晴雯身上长刺,头上长角,是个不好惹的小姑奶奶。她出去后,这个屋里可以安静些,管理可以有序些,自己的日子,也可以好过些。这点私心,相信袭人她还是会有的。
至于秋纹和麝月,晴雯走后,她们只提过一次,是看见宝玉穿着松花绫子袄,袄内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是晴雯手里针线。秋纹叹了一句:"这条裤子以后收了罢,真是物件在人去了。"麝月也叹了一句:"真真物在人亡了。"然后就开始转而讨论服装配色问题:"这裤子配着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这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了。"可见晴雯在怡红院里,人望不过如此,可怜她一片热心热肺,还想着要和大家生生世世在一起。整个大观园里,只有这个姑娘当得"天真"二字,可是原来天真却是天地不容的事。
六晴雯有没有未来
我爱晴雯,愿她不死。可是,如果她不死,会是怎样的结局?
她大了,如若做不成宝玉的姨奶奶,就要打发出去配小厮,过日子。她的性子又不好,被宝玉惯得又娇,慢说小厮家里没有怡红院的三茶六饭,哪一个小厮又能代替得了温柔体贴的贾宝玉?那么,叫她一颗心怎么如意得起来?把她嫁出去,依然是一盆兰花扔在猪圈里,结局不是一个疯,就是一个死。
假如晴雯做了姨奶奶呢?又有几种可能:
一种是她和袭人一起当姨奶奶,这个恐怕也是她心中所想的。因其明知道袭人是王夫人御定的姨奶奶,仍是痴心不改,想着"大家总在一处"。也就是说,她默认了袭人是姨奶奶,同时,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姨奶奶的命运。那么,依她的性子,见袭人温柔知大礼,受宝玉的器重,受王夫人的器重,恐怕仍旧要吃醋的,仍旧要吵闹的,宝玉仍旧要夹在中间调停,且搞得焦头烂额的,整个怡红院就狼烟四起了。
假如宝玉娶了宝钗做夫人,书中不见宝钗和晴雯之间有交集,但宝钗对晴雯未必就没有观感。以她的沉重稳当,对晴雯绝不会有太好的印象。倒是对袭人赞誉有加,说她"言语志量,深可敬爱"。那么,两个姨太太间,若是有东风和西风之争,宝钗即使无意,也是站在袭人这一边。这样一来,晴雯的力量就被大大削弱了。而且,王夫人又不是吃素的,她亲生儿子的屋里狼烟地动,她怎么肯!所以即使现在不去处置晴雯,将来还是要寻衅的。也就是说,晴雯在宝钗和王夫人手里和袭人搞双姨娘制,是不大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