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重生之公主为王
7475800000110

第110章

顾怀担忧女皇安危,甩开辎重,带领一支轻骑飞速赶往汾阳。行到一处水源,他下令道:“斥候何在?速探。其余人休整片刻。”连续奔袭了五日,这才接近汾阳一带的群山,从现在开始他必须加倍小心。

大概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斥候便已返回,“禀将军,前方大约十里处有一队京营的人马。”

“可看清楚了?”

“卑职瞧得真真的。”

此刻马匹已饮饱了水,士兵灌满水囊。顾怀精神一振,大声道:“走!”

果然一涉过溪水便看到如洗的碧空下京营玄色的旗帜高高飘扬。领头之人一人一骑如箭脱弦一般射了过来,奔到近前却又稳稳停住。

顾怀早已看清来人正是顾非,也不同他多啰嗦,直截了当道:“銮驾现在何处?”

“陛下命我来接应你。跟我走。”顾非说完却不勒马调转,而是从箭壶中取了一支箭,张弓便朝天射去。众人循着那道一闪而逝的乌芒,抬头逆光望向天空,等勉强能睁眼的时候只看见一个小黑点以极快的速度坠落。

顾怀带来的精兵中有许多本是顾非的同袍或下属,虽早知他的手段,但见他露出这一手仍是相顾骇然。他方才使用的弓箭在普通士兵手中最远射程是六十丈,有效杀伤距离为五十丈。顾怀暗忖如果是他自己,最多能射八十丈远,然而要射下那只瞭鹰,又何止百丈,更不必提准头。

顾怀一怔之下回神,策马赶上顾非,道:“是我疏忽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只鹰怕是跟了他一路。

“多亏小王爷提醒。”

顾怀本能地感到心中一惊,还没回味过顾非话中的意思来,就被眼前的情景给震住了。

穿过一片密集的丛林,视野豁然开朗,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映衬着近在咫尺一马平川的沙场。

杀声震天中,一整排写着“凉”字的宝蓝色旗帜如同浪潮的最前沿一般迅速向前推进,涌向列队严整的京营重甲骑兵阵。很快,迎风而展的玄色旌旗便与蓝色浪潮相交汇。

顾怀一眼便看出来,凉州兵马各骑之间的间隔拉得很开,尤其横向间距拉得极大,这样一来给了马上的兵卒更大的挥舞马刀和长枪等长兵器的空间。并且凉州轻骑的冲杀速度极快,没有因为前方重甲密集而使冲锋遭到丝毫阻滞,有时甚至为了保持速度,故意拉开间距放过敌军,留给后来的骑兵对付。很快,这支两千人的轻骑便像一把横宽深窄的锥子一般牢牢扎入重甲装配的京营方阵中。

此时冲在最前沿手持凉州旌旗的骑兵反而放慢了速度,由后续人马越队而上,如此交替往复,纵横冲杀之下,京营五千人的重甲骑兵阵终于被越冲越散。手持蓝色旌旗,最早被替下的凉州兵看准时机,结成若干游阵,不时从侧翼包抄袭击被冲散至整个杀阵边缘的铁甲散兵,从侧翼慢慢蚕食重甲部队。

顾怀看得分明,凉州军因轮流出击不断得到补充和休整,部分军士恢复战力的同时保持着整支队伍的锐度和速度,意在冲垮在灵活机动上逊色不少的铁甲方阵。这种战术的优点不容置疑。轻骑兵对战重骑兵时使用此种打法,无疑可以弥补前者战力不如后者持久的弱势。然而这种打法受地形制约大,要求置身其中的大将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善于随机应变,不断寻找战机,并且在军队的轮换中避免疏漏。

凉州骑兵阵中人人皆穿深蓝色军服外罩牛皮轻甲,足跨深棕色大马,唯有一人青衫红马分外打眼,每每银枪所指便是队伍奔驰所向。他身后二人皆手执“聂”字大旗,紧紧跟随。

顾怀登时一颗心跳得飞快,脱口惊呼道:“聂湛!”

顾非见他神情惊诧无比,便点头道:“不错,小王爷正陪着京营演练。陛下在对过的山头督战,我带你过去见驾。”

凭顾怀的眼力,自然一早就看出来双方人马都点到即止,一点都不像两军对峙的样子,他只能压下满腹疑窦,策马跟随顾非绕开杀阵,向对过的山头奔驰。果然不刻便远远看见一道红色身影率众立在山坡上观战。

二人飘身跃下马背。“末将顾怀前来见驾。”

“将军一路辛苦,平身。”

顾怀觉得眼前的陛下较之数年前印象中的看起来身姿抽长,眼角眉梢平静沉肃,整个人光华内敛英气勃勃。顾怀打量长流的同时,长流也在打量他。顾怀接触到她的目光,心中不由一惊,下意识地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让你的人原地休整,明日起一同整编操练。”

“末将遵旨。”女皇一发话,顾怀卡在嗓子眼的疑问顿时哽住。

此时场上双方都已鸣金收兵。两队人马各自撤回营辕之时,青衫红马似一阵旋风似地迎面掠来,旌旗飘飘紧跟其后。

长流朗声赞道:“凉王的车悬阵果然名不虚传!”

聂湛听她一语识破,倒也见怪不怪。毕竟凉王的行军手记还是她给的,定然早就翻阅过。不过她一直说自己不懂兵,却有此等眼力,看来这段时日进步神速。聂湛想到此处不由朝顾非瞧了一眼,料定是他倾囊所授。

顾非当即拱手道:“多谢小王爷出言提点。玳人果然得了邺的瞭鹰。”

聂湛爽朗一笑。他这几年同邺周旋,一开始没少吃瞭鹰的亏。京营与凉州兵一道操练磨合,时日长了,两军之间倒也消了些紧张隔膜。顾非快人快语,聂湛没少与他探讨军务,渐渐地,二人却也隐隐生出两分惺惺相惜的意思。

“你随朕来。”长流话音一落,人已飘身上马,姿势竟与顾非一模一样。聂湛见她神色肃然,却也不敢怠慢,亦扬鞭尾随而去。两人的坐骑皆是万中无一的名驹,此刻撒开四蹄飞奔,竟都是一阵风似地便往林中去得远了,远远望去一红一黑难分伯仲。

顾怀此时已回过味来,对顾非急道:“陛下与聂湛联手下了这个套,那玳国……嘉陵关……”他情急之下连话都说不清楚,却疾跑数步,飞身跳上马背,扬鞭大喝一声:“嘉陵关的弟兄们,跟我回去!”

顾非策马欺身而上,拦住顾怀去路,喝止道:“休得轻举妄动!没有陛下的命令,谁都不能带走一兵一卒!”

顾怀待要硬闯,顾非的马刀处处抢先点刺马蹄落脚所在,将顾怀的马迫得连退数步,惊吓长嘶。此刻二人的亲卫已听见动静,迅速围拢过来,形成对峙之势。女皇的禁卫亦将顾怀等人层层围住,显然站在顾非这边。一时气氛剑拔弩张。

另一队禁卫军从林中奔出,为首之人高喝道:“銮驾之前,谁敢放肆!”

禁卫军一路清道,长流单人单骑鲜衣怒马而来。聂湛的坐骑则一路小跑,姿态悠闲地吊在后头。

顾怀一见长流,发热的头脑倒也冷静下来三分,记起临行前顾正的嘱咐,顿时气焰一矮,当即跳下马背,语气恳求地道:“陛下,末将此来带的乃是嘉陵关三万骑兵精锐。末将明白陛下苦心孤诣所图为何,只是,爹爹跟大哥他们,他们……”顾怀情急之下眼圈已是通红,只是拼命忍住不让眼眶中那股激流落下。

“朕此举也是为了保住我大禹的底子。”

顾非道:“这事从一开始,叔叔和堂哥就知道,也赞成陛下如此决断。”

所谓诱敌深入,关门打狗。脚下这片土地才是长流亲自选定的决战战场所在。洛轻恒手持攻城利器倾国来犯,嘉陵关必然只能挡住一时。骑兵在守城中起不到太大作用。一旦城破,这三万精骑,包括当初凌照冒着巨大风险从玳国购买的一批战马,要是全部交代在那里,不光长流多年心血白费,她手中的筹码更会所剩无几。

顾怀明白,大势所迫,眼下已经不能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只求保住有生力量,伺机反扑。理智上他已经想得分明,感情上却兀自挣扎道:“这事难道大伯也赞成?”

顾非肯定道:“是!”

顾怀此时觉得浑身的力气都已经被抽走,轻声道:“怪不得末将一路行来,极少看见炊烟。想来陛下已经借着同小王爷真练兵假开战的机会,将大批百姓疏散了开去。”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叶行云正是因着被疏散的流民,才信了朝廷已经发兵平定西凉叛军。

“你放心,朕已经收到飞鸽传书,嘉陵关首战告捷,共计歼灭敌人万余。二位顾将军暂时无恙。”长流此言意在安抚,她明白这只是刚刚开始,往后守城只会越来越艰苦。

顾怀稍稍安心,平复了一下情绪,又问道:“小王爷……”他方才已经看见不少西凉军士在周围厉兵秣马,秩序井然。

“朕幸得凉王相助,携手抵御外敌。”这话无疑是公开承认了聂湛藩王的身份,也是他们协议的一部分。

顾怀苦笑自嘲道:“陛下算准了末将听闻汾阳告急,必定会飞骑赶来救援,如此便可骗过玳国耳目。”而且不怕他得知真相会抗旨不尊。

长流没有再说什么,只挥手示意让众人散去。顾非见她神情之间并无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担心地道:“陛下可是忧心嘉陵关战事?”

长流面朝南面,仿佛想望穿面前的群山峻岭,轻声冷道:“朕担心朝中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