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旅影游踪
7486300000015

第15章 游迹(15)

涿鹿人把"三祖"塑成原始人,是符合人类进化状况的。走出三祖堂,再寻黄帝城遗址。记得有个历史学家说过:要看千年的历史,到北京;要看二千年的历史,到西安;要看五千年的历史,到涿鹿。那就看看黄帝城遗址吧!经过一个大湖,叫轩辕湖,据说是当年筑城挖土成湖的见证。站在黄帝的汉白玉像前,极目远眺:原野平面,略呈方形,隆起的夯土攀藤缀草,显出城的轮廓。眼能望及,城不见大,可它是华夏第一城啊,尽管残存城墙,颓塌如埂,但它的名字响彻环宇。

黄帝城,辉煌湮没。幸好,还有座三祖堂!炎黄蚩尤,不祧之祖!我们,是炎黄蚩尤的子孙!

车里的人都欢呼起来:找到了!面的沿着箭头方向,在杂草披离中颠簸爬行,终于看到了灯光。

招待所就在中都遗址不远处。敲门叫人,安顿住宿,价钱倒很便宜,每间套房只60元。

一觉醒来,寒气袭人。从窗口看到几个蒙古包,置于瑟瑟枯草之中。旅友阿莫伉俪在蒙古包进进出出,看来是在猎奇。一问,他们已去中都遗址走了一遍。

啊,昨夜我们就睡在中都皇城旁。我急忙拿起相机就去中都遗址。眼前的中都遗址,城墙颓倒,杂草丛生。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元蒙时期声名显赫的四大都城之一、可同上都相媲美的中都皇城。摇摇欲坠的大土洞门,似是裂开大口在诉说当年的辉煌;犹存的小角楼墩,倾斜不倒像在揭示湮灭的根源"。

1307年,27岁的元武宗海山登上了皇位,成了元朝的第三代皇帝。

武宗登基刚10天,便下旨在此建行宫,称中都。何以称中都?因介于南大都(今北京)北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两都之间,故称中都。

其实,中都的名字,也不是固定的。大都燕京也曾称中都。忽必烈初即帝位时,把他在漠南发迹的开平府定为上都,而把燕京定为中都。南宋的灭亡,中国的统一,标志着忽必烈以草原为重心的蒙古帝国向以汉地为重心的元王朝的建立。忽必烈下旨:"改中都为大都",把燕京定为元朝首都,而开平则降为陪都,称上都。

忽必烈建立了大一统的元朝,结束了唐后300。

吟味元中都

到中都大草原。住蒙古包,听朔风呼啸,看风吹草低见牛羊,体味一下剽悍民族的塞外生活,多惬意啊!

傍晚时分,我们从张家口打面的直奔中都大草原。孰料司机不识路,又不会讲普通话,一路瞎撞,深夜仍找不到。目的地。困盹已极的我们,此时已忘了初衷,只想找个地方歇息一下。一天一夜的辛劳,司机也累了,显得极厌烦。没办法,从没开过面的的我,让司机靠边,壮着胆子开车找住宿。

好在路无车辆行人,档位车原理相同,开起来倒也不难。看到"中都"字样路标,拐弯开了进去。

土路不大,两旁尽是树林。万籁俱寂,黑影乱晃,心有点慌。木栅门挡住了去路。"中都遗址"四个字,在车灯的照射下映人眼帘。

真是踏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元中都遗址,原来就在这里,对于喜欢寻幽探胜的我,远胜在中都大草原过夜。

左边有一小下坡路,不敢开下去,怕退不上来。司机来了劲,要过方向盘,开了下去。一拐,杂草中有一小土路,旁插木牌:"中都遗址招待所由此进"。多年军阀割据和南宋、辽、金、夏、大理等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分裂局面,并第一次把西藏纳入中国版图,是继秦汉、隋唐有过而无不及的中国第三次大统一。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极海表"。可以说,我们今天中国辽阔的领土,正是在元朝基础上定下的轮廓。

忽必烈开创了元朝的鼎盛时期。但忽必烈一死,元朝随之走向衰落。元武宗建中都,劳民伤财,加速了元王朝的灭亡。

元王朝从巅峰跌入低谷,不足百年便灭亡,原因许多,其中频频换帝是主要原因。97年间,元王朝便换了11帝。开国皇帝忽必烈统治了15年,末代皇帝妥欢贴睦尔统治了36年,占去了一半以上的时间。余九帝占45年,平均每五年换一帝,在位最短的仅43天。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排斥旧臣,启用拥立有功之臣,赏赐无度,国库空虚。

元武宗海山凭军事实力从漠北挥师回大都,登上了皇位。继位当天,便残杀了大批企图阻挠他嗣位的皇亲国戚,耗尽国库赏赐拥立大臣,置军国大事于不顾,迫不及待地诏令建中都。

数十万民工建中都,连军队也不放过,"枢密院一次即发卫军六万八千五百人供役"。元武宗建中都,是在国家财政日不敷出的情势下的贸然行为。

元武宗即位才两个月,中书省就告急:"两都所储已虚",第十个月,即告:"帑藏虚竭"。国库空虚,民怨沸腾,他不管,只要中都。

站在因风雨侵蚀已经成倾斜的角楼墩前,抚摸着斜置的角柱石,我沉吟:武宗啊,你以为在为元蒙再添一都城,你是在掘墓地啊!

中书省鉴于"今农事正殷","百姓艰食",拟暂停建皇城角楼。武宗说:"皇城若无角楼,何以壮观,先毕其功,余者缓之。"

是啊!皇城若无角楼,确是不够完美,逊色得多。但百姓已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这可以缓吗?

角楼建成了,够壮观的了,可元武宗未能消受便一命呜呼哀哉了。他死于31岁,正是年富力强之际。

想当初他抚军漠北,指挥千军万马平叛,何等飒爽英姿。即位不足4年就死,何也?史载:沉溺酒色。酒中含毒液,色上带刀刃,不短命才怪!元武宗死了,中都犹在。但历史在中都演绎着武宗始料不及的事。愁云惨雾笼罩着中都。

20年后,武宗的长子元明宗和世琼从漠北越过阿尔泰山赴大都即帝位途中,来到了中都,其弟图贴睦尔从大都出迎也来到了中都。

历经磨难,兄弟欢宴。几天后,元明宗"暴崩",弟元文宗继位,中都,见证了弟毒死兄的悲剧。

最后还是元武宗的孙子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把中都毁了。元顺帝极端仇视汉人,民族矛盾激化,阶级对立尖锐。元朝把全国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元顺帝更是变本加厉迫害汉人。他令蒙古、色目人"殴打汉人、南人,不许还报",甚至禁"汉人、南人不得习蒙古、色目文字","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视蒙古、色目为优秀民族,汉人、南人为劣等草民。这些禁令,搅得"天下骚动"。汉人南人起义此起彼伏。终于暴发了红巾军大起义。农民军利用白莲教组成队伍,以红巾包头,红旗为帜,故名。红巾军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势力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东北各地,1358年,红巾军毛贵部由山东人河北,直逼大都,放火烧毁了中都。

10年后,汉人朱元璋推翻了元王朝。元顺帝逃回漠北。

中都,从营建到被烧毁,存在了50年。文献没有记载元武宗以及后来的所有皇帝在这里理过什么政事,似乎建中都是为了"摆。

叩问山海关

世人皆知,山海关是天下第一雄关,固若金汤。可为何不攻自破,让满清兵长驱直人?

事与愿违,明王朝防异族修长城最卖力,殚思竭虑。可异族为何轻而易举破城入关?

登上山海关,一连串的历史问号,浮现在我的脑际。我问谁?问关外,风沙漫卷,疏林摇头;问关内,城廓巍峨,默然不语。人们,已淡漠了坚城易破的孰是孰非了。夕阳残照。头上,山海关箭楼下,"天下第一关"5个古朴肃穆的大字,鲜红似血。

脚下,是土筑砖包的明长城山海关。你可知道明朝修的长城有多长?东起山海关,西迄嘉峪关,长达5130公里,一万华里,绰绰有余,名符其实的万里长城。当时,全线的官兵多达十万人。坚城精兵,似乎构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

也许是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使朱元璋获益匪浅。有明276年的历史,几乎没有停止过修长城。帝裔们比祖宗更是有过而无不阔"。文献只是说这里北连大漠,西通西域,东和南连接中原,是毁金灭宋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我想,不建中都,位置照样重要。耗尽国家人力、财力建个摆阔的都城,这不闹着玩吗?

从中都遗址回招待所,元中都遗址管理处常务副主任柴立波先生带我们看复原了的中都模型。这是考古学家和建筑学家考证按比例还原缩小的模型。确实雄伟壮观。模型美观,遗址荒凉,我沉吟玩味,倒是想起了被项羽烧毁的阿房宫""在中国古代的正统观念中,长城被看成华夏与外夷的分界线,或者说是胡汉的分域点。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起首。600多年前,朱元璋部将徐达风卷残云追元兵至关外。敌人遁人天苍苍野茫茫的荒原大漠,鞭长莫及。

于是,徐达在此筑起了东枕燕山,南襟渤海的坚固军事工程山海关,连接长城,以城为关。

山海关横亘在辽西走廊上,把华北和东北截然分开。苍穹之下,长城如巨龙沿崇山峻岭蜿蜒而来。山海关燕山为座,大地为基。如此,似乎尚嫌不足,把老龙头伸进渤海里,形成了巨龙吸水的威武造型。

无可置疑,任谁踏进山海关,都会由衷赞叹它的雄伟:五层楼高的城楼,近十米厚的城墙。从军事意义上说,它确是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巍然关隘。

可就是这样的雄关,清兵却能兵不血刃地开进来,雄在哪里,关住了谁?

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只能由始作俑者的朱明王朝,特别是明末的几位昏君来回答。

明末100余年间的6位皇帝,一半短命,一半玩家。泰昌未玩先死",登基仅1年;隆庆登基6年便死;崇祯不玩亡国。而国祚稍长的都是大玩家。

嘉靖在位44年,整天沉湎道家玩方术,装神弄鬼求长生,把老命搭上了,口里还含着长生不老丸。万历10岁登基,在位47年。亲政的38年中,竞有25年躺在烟榻上吞云吐雾,把个国家弄得乌烟瘴气,天昏地暗。天启在位7年,玩的是杀人把戏,残杀东林党人。杀人如麻,恶贯满盈.22岁便一命呼哉。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天启的丧钟敲响那年,关外大敌皇太极净鞭山响,当上了皇帝。这绝非历史巧合,而是实力较量的结果。

当时,大金名义上仍是明属,连桀骜不驯的努尔哈赤都授明职,自己也只称汗王。而努尔哈赤一死,皇太极便公然称帝,藐视明朝。

史家认为,皇太极当皇帝,改国号大金为满清,与明朝分庭抗礼,标志着满清羽翼已丰,问鼎中原的决心已下!

如日中天的满清,已不把病人膏肓的明朝放在眼里了。崇祯在风雨飘摇中接过乃兄天启的烂摊子,想要励精图治已势不可为,回天乏术了。一代代种下的苦果,让倒霉鬼崇祯来吞,这是历史对他的不公。内政不举,民不聊生,城防再坚固也无用。不是吗?吴三桂一个意念,山海关便关门洞开。难怪康熙帝驻足山海关不无揶揄地感慨:"当时废尽民生力,天下何曾属尔家?"

这诗,是一个胜利者后代的心声,嘲讽挖苦了大肆修长城的朱明王朝:长城筑怨,有血肉筑就的长城就可高枕无忧吗?在不修长城的康熙看来,心防重于城防,内政重于外防。

我无意置评满清人关的优劣,也不忖度其天时地利与人和,倒是想起了300年前的山海关鏖战。时在1644年,农历甲申年。

这场改朝换代的鏖战,却是由三个中青年人指挥的。李自成38岁,多尔衮和吴三桂均32岁。乱世出英雄,三方统帅,在山海关内外斗智斗勇,进行着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决战。

从关外的一片石到关内的小石河,千军万马在殊死拚杀""我默然无语,心中千万次地叩问脚下的山海关,为何这场战争如此重要?为何胜者败而败者转胜?为何弱者强而强者转弱?山海关,你何以让吴三桂关门洞开?是时,镇守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面对前有多尔衮的十多万满清铁骑,后有李自成20万大顺军队,犹如两磐石间一鸡蛋,危若累卵。吴三桂拥6万人马,虽也号称关宁铁骑,但用来自立自救犹如抱薪救火,自是螳臂挡车。

想不到明王朝九万里山河,成群将领,数百万军队,竟萎缩成一座山海关,一个吴三桂,6万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