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谁管漠然花开花谢
7487500000104

第104章

燕国边界,溧水河边,古歌下了船,花嫁跟在身后,玄梦和元极识相的没有跟上打扰。

停住脚步,古歌伸手折了一枝梅干,抚摸着这不惧寒冷而骤然开放的高傲,“花嫁”。

“嗯?”花嫁的目光从古歌手中的红梅移开,清澈的双眼看着古歌。

垂下眼帘不去看那能看透人心的眼瞳,“我记得,你说,你的父亲是燕国的世子吧?”

“嗯!”

语气淡漠,“既如此,送你回燕国的家可好?”

没有回答,花嫁反问,“你要去哪里?”

“蔁我山”。

语气中似带有一丝不满,“蔁我山是哪里?为什么你都不说?”

叹息,“花嫁,我有我的苦衷”。

明亮的双眼盯着古歌,花嫁问,“不可以和你去吗?”

不再逃避,古歌转身,披风的下角被吹得呼呼作响,似要凌乱了少年的视线,“为什么想和我去?”

少年语气坚决,“我想跟着你”。

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古歌望向岸上开得片片生机的冬梅,衰草凄凄,唯有这娇弱的花儿,染红了这雪天白地。

似是无可奈何,“怎么做,你才会回你该去的地方呢?”

少年眼里渐生委屈,“为什么要我回去?”

语气不容置疑,“那才是你该回去的地方”。

祈求的声音里有一丝浓浓的不舍,“不可以跟着你去蔁我山吗?”

“不可以”。

“你要去多久?”

“谁知道呢”,似问似答,古歌给不出具体答案。

不泄气地,少年寻找着自己要的答案,“那以后你要回去哪里?”

“国朝”,毕竟她已经发誓,以后要孝敬她家老娘和美爹。

“我可以去找你吗?”

“回去国朝之前,我会来看你的”,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模棱两可的答案,却让花嫁心生起一丝希望。

“那说好了,以后你要来看我!”

古歌待定睛一看,少年清澈的眼眸已是泪眼婆娑。

“不是告诉过你,我的眼睛不可以久看”,眼睛又再次被冰冷覆盖,看不见,一片黑暗,古歌却是将眼睛闭上,笑了,“哭吧”。

元极站在原地,耳朵听得远处响彻云霄的哭声,正要行动,却被玄梦一把拉住,瞧了瞧玄梦摇头的表情,元极不再动作,将目光远眺江面,天际处一片雪白,看不见终点,看不见,地平线。

待四人分道扬镳,元极驾着马儿,带着花嫁朝着燕国城门扬鞭踏雪而去,徒留梅香被碾碎在雪地里。

“古歌………”

“我没事,走吧!”

一生萍水相逢的人何其之多,交错的人生点何其数不清之杂乱,擦肩而过的错失总会被忆起,总有一天会变成孤身一人,哪一天要消失,少些羁绊,也许自己才会更加心安吧。

天暮之时,元极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际进到燕国,一路飞驰的脚步未曾停驻半分,连带着步奏如同脸上的风霜一样冷冽,挥着马儿奔驰在黑幕下的街道,路清冷得如同这风雪,尽是无边的淡漠,连同心中的灼热都要一同冰封。

“吁!”

用力抱住元极的腰身,花嫁才不被马儿的急刹甩了出去,待反应过来,元极已经长腿跳下马匹,只手僵硬地拍着写着“幕王府”的门。

听得动静,元极后退,看着花嫁也已下了马上前,有侍从开门,听得此来意,赶紧回禀幕王爷,几番转折,终是见到外母。

花嫁的容颜被幕王爷,也就是父亲的姐姐一见,赶紧请来了自家母亲也就是上一任幕王爷,见了外母,花嫁跪拜在地,宫廷官家礼仪步步周到,没有一丝懈怠。

外母慈祥地抚摸着花嫁的脸庞,嘴里不停念叨着,“果真是我儿的孩子啊!”紧紧抱着花嫁许久不肯停歇,幕王爷已托了人给花嫁和元极备了寝室,由于玄梦有交代,元极也不急着赶回去。

待到用膳时,外母一直念叨着,元极也多少知道了花嫁为什么会是燕国世子的身份了,原来,当年花嫁的父亲,梵赐言因为懂兽语这一异能,虽是男儿身仍被派往边界助战,由于不敌,被国朝的士兵击败,当年在战场上掩人耳目救了他父亲的,正是他的母亲花絮。

将梵赐言医好送回了燕国,却不曾想他父亲感恩于母亲的救命之恩,毅然前往了国朝寻找花絮,一来二往,倾心也不过是时日而已。

只是,因此,皇家世子自此也因为下嫁他国下阶官员,从此和燕国断了关系。

深夜里,花嫁躺在床上,心想着幕王爷的话,“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里就是你的家”。

翻了个身,将脸埋进被中,可这,不是我想要去的地方啊……

元极坐在窗口,手折一壶清酒,看着无边黑夜里的繁星,兀自喝下,好不潇洒,醉卧清风,只贪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