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懂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7499800000015

第15章 别抱怨任何人的缺点,你还没有资格(2)

农夫之所以无法从自身出发,去避免这样的灾难,是因为他的眼上始终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到的只是被眼镜折射的“真相”。这样的“真相”与实际情况是相差甚远的,最终给自己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烦恼。

所以说,要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要向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快乐和幸福,我们要主动摘下眼前的有色眼镜,擦亮自己的双眼。不止去看别人的缺点,也要看别人的优点,同时还要看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别人,看清自己,也看清这个世界。

所以,为了让自己变得快乐一些,让自己对生活少些抱怨和计较,就请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这样,你才会你的眼睛看到真实的世界。而这个时候,你就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事情,不会与旁人有任何计较。正所谓: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耗尽精力去处世;事也本是事,无须去追求尽善尽美;这便是真正地做人与处世了。

生活有其原本的面貌,面对一切世事,我们只有摘下有色眼镜,才能将一切看淡,看平常,烦恼就不会存在了,因为很多事情都是生活的必然。

如果你还会为生活中的小事而抱怨不已,如果你还在因为无法容忍他人的错误而烦恼不已,那么,你现在就静下来,问自己:一辈子做人,如何才算是做好了?一辈子处世,如何才逄得上是成功的处世?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去笑笑别人;曾经沧海过后,再去回顾以前的世情,无非是云淡风清,不过也只是反复不停的日升日落罢了。想到此,你还要继续戴着你的有色眼镜吗?

4.人生,没有必要计较那么多

爱计较的人注定一生都难以获得幸福和快乐,唯有时刻抱有感恩的心,做一个不计较得失成败,不计较别人缺点的人,才能够体会生活的惬意,体味生命的真谛,获得人间的真爱……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内心过于计较产生的,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计较着人生的得失,计较成败,计较功名,而这些正是诸多烦恼产生的根源。特别在人与人交往中,因为计较太多,产生了过多的矛盾,使自己陷入痛苦和烦恼之中。

为此,我们要使自己快乐起来,就要放下过多的计较,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样才能够告别琐碎与平庸,才能不去钻牛角尖,才能不为了面子而耿耿于怀,才能不将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才能笑看名与利、得与失。

不计较,就是给自己的心灵上了一道防护线,使自己不主动去制造烦恼的信息来寻求无尽的刺激。即便真是听到一些负面的信息,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会泰然处之,不会因一时的损失而不知所措。

在寺庙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师,手下有很多弟子。一日傍晚时分,他在禅院中悠头地散步。突然看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道是自己的哪位弟子违反寺规出去溜达去了。

见到此状,老法师也不作声,悄悄地走到墙边,慢慢地移开椅子,就地而蹲下来。一会儿,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睬着老法师的肩膀跳进了院子中。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见此,小和尚惊慌失措,张口结舌,想着这下该被赶出寺院了。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气说:“夜深天凉了,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小和尚听了很受感动,从此再也不敢违犯寺规了。

故事中的老法师发现小和尚违反寺规,如果与他计较,对其大加斥责甚至是惩罚,那必定会惹出许多烦恼和不快来。而小和尚最终也有可能被赶出寺院,那样痛苦自然也少不了。而正是因为少了一些计较,最终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为彼此少了一些痛苦和烦恼。

生活中,能够做到像老法师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计较,更喜欢对他人的过错进行斥责,殊不知,这只是在给自己徒增痛苦和烦恼。

有一个挑水工,他每天都要为村里人送水。每当他出现在村口,就有人会注意到他,因为他挑水的两口桶中有一口是破的。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换一口新的,而是每天坚持用破桶挑水。

有一天,有个人看到他破的桶一直在漏水,就大声地斥责他道:“你看你真没有用,每次挑水都要白白撒那么多在路。”这时候,挑水工放下水桶对对方说:“水怎么会白白撒掉呢?你看看路边的这些小花小草吧,这些都是这只烂桶的功劳啊!如果没有它,就不会有现在美丽的风景线,这也是我为何不把它换掉的原因!”

这时候,这个人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去计较他人的缺点,而是学会了去欣赏对方的优点。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计较别人的缺点。就像挑水工一样,虽然那只水桶有了裂痕,但是它却可以浇灌路旁的鲜花,让一路的风景变得更加美丽。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碰撞,即便是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会伤害到他人。如果过于去计较,不仅会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也会置旁人于痛苦之中。所以,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多去谅解别人,理解别人。宽容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它能使人跃上大方磊落的台阶。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也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与痛苦。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唯有抱着宽容的心态,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够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当我们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别人的缺点时,也等于是在包容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丽,也会因此变得惬意。

5.切莫在背后说人是非

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背后说人是非,不仅让自己的名誉受损,也可能会因此而结下恶缘,最终败德伤名,实在得不偿失!

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说的就是人如果不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就会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那些爱在背后说人是非的人。

张杰的公司长期与外贸公司合作做生意,外贸公司的张经理是与他长期合作的公司,也就相当于是他的财神爷。

有一天,张杰竭力劝说张经理扩大与他们公司的贸易合作。但最终还是没得到张经理的接受。

张杰当时脑羞成怒,张经理刚走出办公室,张杰就对周围的同事说:“你看那个死胖子,只要往公司大门口一站,连蚊子也要侧着身子才能进来。”结果,这话就不胫而走,几天后就传到胖子经理的耳朵里了,撤销了与张杰公司的所有合作,让公司大受损失。

后来,张杰知道了真相后,多次请张经理吃饭,真心诚意赔礼道歉,但最终还是没能得到张经理的原谅。

可以试想,张经理听到别人在背后说自己是非,心中一定恼怒至极,因为他的尊严受到了诋毁,最终怎么可能再与张杰合作呢?这就是背后道人长短的代价。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切莫在背后说人是非。

在生活中,不只是“长舌妇”,许多人都有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习惯,当然,在背后议论最多的都是他人的“非”,说的多是他人的坏话。这种攻击性的语言,会对你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同时,如果传到当事人耳朵中,那么你与他人的关系也很难再维持了。

“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与人之间的许多是非都是因为“嘴巴”的存在。所以说,要想“好做人”,就要先“说好话”,因为“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背后说人坏话,伤的不仅是对方的心,最终也会伤到你自己!

一个爱在背后说人是非的女孩,她每天几乎什么事情都不做,专门在旁人面前说另一个人的闲话。这让她的邻居和朋友很是尴尬,也因此让许多朋友离开了她。她为此也变得极不快乐,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于是找到了一位智者。

智者看着眼前这个总爱抱怨的女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递给她一个袋子,并告诉她:“你现在可以出去了。在出去之后,你就将袋子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撒在地上,撒完后你再回来找我。”

那个袋子非常轻,她在出门后就好奇地打开了,原来是很多的羽毛,她不知道智者何意,但也只好照做。在撒完后,她兴奋地来到智者面前:“我已经撒完了,您现在可以告诉我怎么做了吗?”

智者点点头:“你现在再去将那些撒掉的羽毛捡起来。”女人一听,不禁大发雷霆:“你这个老不死的,分明是在玩我,那些羽毛早就被风吹跑了,我去哪里捡啊?”

智者说:“你也知道那些羽毛捡不会来了。其实那些羽毛就像你平日里在背后说人的那些坏话一样,想收回来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那些话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了。你的朋友之所以会渐渐离你而去,就是因为他们心上有你赐予的伤口。”

这时候,她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谢过智者后,就回去了。从那以后,她变了,不在随意说别人的坏话,道别人的是非。周围的朋友看到她的改变后,就又回到了她的身边。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无论如何也是收不回的。所以,我们在评论别人之前,请要三思,切莫说他人的坏话。否则,你也可能像故事中的女孩儿一样使许多朋友离开你。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不说别人,也不可能不被人说。但是,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不要让说他人坏话成为一种习惯。否则,只会自食恶果。如果自己发现他人有什么缺点,完全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委婉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让别人接受你的同时再对你心存感激。

6.批评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喜欢批评。批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少些批评,多些赞赏!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他人稍有差错,就会去批评:你这样做是错的,麻烦你能不能聪明些;哎呀,你怎么又犯这种低级错误了呢!下次还是不要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还学不会呢?……这样的批评就像一把利刃一样刺痛他人的心。

一位哲学家说:“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通常是针对某人而发出,意图贬低此人。”我们不可否定,批评可以有效地改变另一个人的行为,让其随着你的意愿走。但是,在很多时候,批评造成的效果恰恰是相反的。

安娜的家位于马路边,这大大方便了她的生活,但是也给她带了诸多的困扰。因为在马路边,前面不远处有个红绿灯,经过的车辆为了能够在红灯到来之前从路口驶过去,都会加快速度,安娜家的狗就是为此而丧命的。

在很多时个,每当车子疾驶而过时,安娜都是在他家门下的花园中割除杂草。为此,她会对驾驶人大声地喊“能不能开慢一点儿!”有时候则不只大喊,还会挥舞手臂,想叫他们不要开快车。但是令她恼火的是,她发现这个办法一点用也没有。经过的车辆还是在他家门前疾驶而过,车上的人还会在飞车行经时别过头去不看她。特别是经常路过的一辆红色的车,最可恶,无论安娜怎么高声尖叫、用力挥手,那车上的女郎还是在危险地飞速疾驶。

有一天,安娜又在花园中割草,她又注意到那辆红色的跑车逐渐驶近,速度飞快依旧。安娜什么也没做,因为她觉得不管用什么办法叫她减速,都是白费力气,她看着车中的女人看着她,就微微地对对方微笑。就在这时,那个红色车的刹车灯亮了一下,车速也放慢了。

安娜觉得很是惊讶,她第一次看到这部跑车不是以要命的速度呼啸而过。她还注意到那车上的那个女郎在对着她微笑。

从此以后,那个女郎每经过那里看到安娜,总是会放慢车速,对她微笑、招手。在好奇心驱使下,安娜有一次关掉除草机,走到前院前问对方:“为什么对我微笑,还对我招手?”

那个女郎说道:“很简单,不是你先让对我微笑的么?你把我当成好朋友,我也要对你微笑呀!”

这令安娜大吃一惊,没想到,先前所有的大声批评,却没有一个微笑来得实在!

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喜欢被批评。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批评只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能消除事端,反而还会扩大事端。有一位企业家说:“人们对于欣赏的回应,远远比批评更为热烈。”欣赏能够激励人们表现更为优越,以获得更多的赏识;而批评则使人耗损,当我们贬低别人时,其实也是在默许此人往后依然会按错误的方式行事!比如,如果我们指出某个人比较懒惰,那么他在与我们交往时,就会接受自己比较懒惰的事实,这也等于给了他们默许懒惰的权利。那么,他在你面前也很难变得勤快了。而如果你赞赏他勤快,那么,事实可能就会相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重视,而如果你一味地对他人批评,那么对方可能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不管对方犯了什么错,也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并对其表示赞赏。这样,你不仅能成为受欢迎的人,而且还能够让对方更趋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