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懂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7499800000018

第18章 越低调越锋芒,以高调开头往往会以低调收尾(3)

其实,聪明和糊涂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不过太聪明、太精明的人,学一下“糊涂”,对自己是大有裨益的。古人如是说:“心底无私天地宽。”你心灵深入的“天地”变宽了,就不会对一些琐事过于认真,过于计较,苦恼也不会来了,心中也不会无端生出许多怨恨和痛苦了。聪明是天赋的智慧,而糊涂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聪明的表现。

在小的时候,一个人对社会和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当一天天在长大,经历越来越多的时候,猛然发现,社会和人生并不如当初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于是,便学会了浊眼看世界。许多事情,该糊涂时就别让自己太过于清醒,不糊涂也要让自己装糊涂。因为,太清醒了,就很难再保持一颗如水的静心。在这个时候,便能够体会到“人生难得一糊涂”,原来,“糊涂”也是人生一种佳境!

当一个人经历了人生的许多风风雨雨之后,对于各种得失、利益,恩怨、是非,就不必再过多去计较。在是非原则问题上不去计较,在某原则问题上也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许多细小的问题上,更不要去做无休止的纠缠。理智地去处事,学会适应各种环境,应付各种逆境。以其理智的“糊涂”化险为夷,以这种聪明的“糊涂”可以平息可能会发生的种种矛盾。

明白了这些,就不会经常发了“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举世皆醉,唯我独醒”的感叹。才能在融洽、平等、祥和的气氛中处理一切问题,才能给自己制造一个快乐、自由的心灵空间,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去吸取别人身上的种种智慧和力量,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更加顺利。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学着“糊涂”一点:对他人“糊涂”一些,这样对方才会更信任你,因为他认为你很傻;对朋友“糊涂”一些,无论谁付出多少,只要大家开心就好;对爱人“糊涂”一些,给他自由,也给自己的心灵留些空间;对事情“糊涂”一些,得失常在,开心难求,学会放下,心中才能更坦然;对未来“糊涂”一些,漫漫人生路,随时都是新的起点。

6.从容“下台”,别把名利太当回事

在位奉廉,应当;退位守节,尤重。就是说要把名利看淡,在其位谋其职,退位后,也应该学会享受人生。只有把名利看淡了,那你的一生也算是圆满了。

从古至今,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的人是不多的。很多人一旦发现了好的“位置”,精气神就会好很多。一旦下了台,就会垂头丧气,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正如诗人所说:“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上台终有下台时。上台也好,下台也罢,每一个过程都有它的因果道理,如果你为了“常在的失去”而影响了现在的心情,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有一位局长找他的朋友喝酒。在席间,局长郁郁寡欢,愁绪万千之状,朋友急忙询问其中原因。原来,这位局长因为到了退休年龄,马上就要离任“正局”了。

见局长满腔哀怨,朋友劝他:“解甲归田,是好事情呀!你离任了,于少说明你以后再也不必应付酒桌上的事情了,你就不再因为人情而伤肝损胃了,也不必再去注意别人的脸色了。有了激流勇退,多了让贤美名,其不两全其美!”

看到局长愁眉渐疏,朋友进一步说:“人生一世,做官是一时,做人才是一世。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父亲官至正厅级之位,统揽地方经济、政法等大权。其退位当天便回到家中吃饭,看着饭桌上的青菜、萝卜、豆腐,由衷的一声感言‘解脱了’。老人退位后,虽然没有了昔日的喧嚣,却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真正真喜爱的书法、易经、圆口平底布鞋。近日得见,老人虽已近八十高龄,却端坐在电脑桌前,只听键盘嘀嘀哒哒声响不断。你一个小小的局长,与老人比,不应该再豁达一些吗?”

朋友的话,让局长哑然失笑。朋友继续道:“人生真如草木春秋,何苦要身心疲惫一世呢!太阳永远都是东升西落,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必然的自然规律。年龄大了,还有‘用青春赌明天’的本钱吗?”

听了此话,局长才一把握住了朋友的手,激动地说:“真是感谢你,要不是你,我现在还在纠结呢!”

生活有时就是这么残酷,它会逼迫你交出权力、放走机遇、甚至会使你失去爱情、亲情。而这都是自然规则,既然无法回避。那么,我们不妨学着接受,因为失去的毕竟是找不回来了,你唯一可以左右的只有自己的心情。

对于此,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说:时代不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要怨天忧人,只需默默无闻地活下去,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他们总认为: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好像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似的,这主要是没有完全地认清楚自己。抱着这样的心态,隐退是极难的,所以,孔子得意地对自己的弟子颜回说:“只有你我两个人才能做得到。”

其实,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而已。名与利,都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又不能带去,与其一生为它所累,还不如活得实实在在、快快乐乐,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它,将一切看得淡一点,再淡一点。古往今来,那些大学问家都是这样去做的,他们不屑于个人的名利,而是将全部的心血和才华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事业之中。所以,他们一方面能够享受到心如止水的快乐,另一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地获得惊人的成就。

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10次各种各样的奖金,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共117个。但是,在这些至高的荣誉面前,她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中做客,看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朋友大惊道:“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这可是至高的荣誉呀!”居里夫人看罢,便笑了笑说道:“我只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象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去生活,否则一辈子可能会一事无成。”不仅如此,居里夫人还毅然辞掉了100多个荣誉称号。正是她始终能在荣誉面前保持一颗淡然的心态,才使她能够获得第二次诺贝尔奖。

淡泊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是一个人灵魂的典雅,更是一个人精神的至高境界。真正淡泊之人,心态平和,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最终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也许有人会说,我又不做官,隐退与淡泊名利与我无关,实则不然。普通人也会汲及到类似的命题。比如退休、降职、让贤等等。对曾经攀上事业高峰的人而言,恐怕再也没有什么比绚烂中迅速隐没更让人难以忍受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深谙进退自如的处世智慧与哲学。

其一,得失常在,快乐难求。

人生在世,得失是人之常理,也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必为之而耿耿于怀。你要知道,有失就必有得,你失去了权位和利益,却能得到平静、快乐的生活。失去不可挽回,但是开心却是自己可以去把握的。为此,我们在功名利禄方面的得失,应该坦然一些,豁达一些,千万不可太介意,太看重。当你得志,满意的时候,很难想像没有掌声的日子。但是如果你要一辈子获得持久的掌声,就一定要懂得享受“隐退”,因为毕竟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其二,不要将自己看得太重要。

学会坦然地正视自己,千万不要将自己看得太重,同时也不能轻视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地球离了谁都照样会转。所以,我们切不可太过自信,但也不要太过自大;可以狂放,但是却不能狂妄。那么,无论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是“似曾相识识燕归来”;无论是游子回归,还是飞鸟离巢,你都可以做到,来就大大方方地来,不妨踌躇满志,喝令三山五岳开道;走就痛痛快快地走,尽可能洒脱自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

人生就像爬山一样,有时住上走,有时往下走。我们不能总希望走上坡路,有时候,走下坡路也是每个人必然的经历。因此,当爬到山顶时,不妨坦然地走下来,再去爬另一座山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