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懂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7499800000032

第32章 就算没人欣赏,依然有感动自己的理由(1)

上帝的手中没有失败品!每一个人是最棒的,都是上帝的精心之作,本身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除非他不懂得善用上帝赐予的礼物。

我们在失意的时候,难免会受人冷落,遭有嘲笑,但是我们自己一定不要冷落自己,更不能嘲笑自己,而是要奋起,找到感动自己的理由,哪怕没人欣赏!

挫折和生活固有的缺陷固然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是,如果你能换一种角度去看,它们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奋起的动力,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勇敢地正视和面对,坚强地将挫折和缺陷转化成生命奋起的动力!

1.莫以成败论英雄

罗曼·罗兰说:“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本色,就能成为真英雄。也就是说,英雄不在于成败,而在于过程。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奔跑”者。各自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奔跑”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达目的地,也没有到达胜利的巅峰。但是无论如何,只要在其“奔跑”的过程我们努力了,拼搏了,其中的经历感受到了,那就是成功的人生,也就是真正的英雄。

夕阳西下,在看似平静的草原上,狮子和羚羊都在自己的领地上暗暗沉思。

狮子想,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就要奋力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羚羊想,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第二天,狮子发现了正在专心吃草的羚羊,立刻飞奔过去,羚羊警觉地发现了朝自己冲过来的狮子,不顾一切地开始逃命。

最后狮子没有追到羚羊,被其他的动物嘲笑了一番。狮子说:“我跑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而羚羊跑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它当然要跑得更快了。”

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丰功伟绩只能为平凡的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却不能论成败。就是说,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能认真踏实的做出一点别人所无法替代、重复不了的工作,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也算是一种成功。所以,在任何时间,我们都切莫以成败论英雄!

我们在做事时,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扬,而如果其结果是你所要的,是你要达成的,那就勇敢地继续走下去,因为成功本身的定义就是要达到自己的目标,与别人对你的态度无关。也就是说,在人生道路上,只要毅然追寻自己的理想,无论成功与否,只要你真诚地付出了,努力了,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你就是英雄。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远大的目标,他每天只是在努力地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却从中获得了无穷的快乐,最终进入了老A的部队,这就是成功。而成才只因为只想达到别人眼中的成功,太过急功近利,最终却栽了跟头。我们要知道:成功不一定非要去争取拿第一,一切顺其自然,从奋斗的过程中体味到别有的滋味,那也是值得称赞的。

我们对《老人与海》的故事都并不陌生,是说在古巴圣地亚哥的一位老渔农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快要饿死了,但他不肯认输,终于在第85天的时候,在海中钓到一条身长18米的大马林鱼。

但是这条鱼实在太大,渔夫明知道对方力量比自己强,他还是决心战斗到底。他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与对方奋战了三天三夜,最终杀死了那条大马林鱼,并把它绑在船后来,准备拖回家。

在归程中渔夫又一次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反抗:渔叉没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小刀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了,他用舵把来打……最后回港时大马林鱼只剩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个故事,结果看似是失败了,但是渔夫勇敢面对失败,在暴力、死亡面前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即便结果是失败,但在过程中,却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困难,这怎能不算是一种成功呢?更何况,他从中体味到与困难的生死较量是任何人都感受不到的,谁又能说这是一种失败呢?

成功的乐趣绝不在于享受目标达成的那一刻,而在于享受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激情、艰辛甚至磨难!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不要认为自己没能达到目标就是失败。要知道,成败的结果只是一个人生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唯有过程才是永久的,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给自己鼓掌,学会欣赏自己,如此你将获得无比精彩的人生。

2.发扬屡败屡战的精神

顺风好走路,逆水难行船,多少人一下子摔倒之后,便再也爬不起来。遇挫奋起、知耻后勇是一种强者的品质,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在奋进的过程中,成败都是自然的。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但是,生活中一些人却只迷恋成功而害怕失败,有些人甚至把失败看作是沉毁与灾难。有这种想法的人,就等于在自己的内心种下了失败的种子,尽管你最终成功了,也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而另一种人则不同,他们将失败当做上天的一种恩赐和机会,将失败看成是成功的入场券,并会去善待失败,并微笑去面对挫折,并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最终成为真正的大赢家!

被生活打弯了腰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承受不住,自断了中间那根支撑的脊梁,就真的再也不能直起腰身了。只有屡败屡战,斗志才会一次比一次更强大,信心才会一次比一次更坚定。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与李世民、朱元璋相比,他的军事才能和各项技能似乎都很平常,但是他就是凭借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最终取得了成功,也为后世树立了值得称颂的典范。

在与项羽的较量中,刘邦曾无数次地打了大败仗。但是他却始终不气馁,屡败屡战,终取得了成功。

有一次,敌兵追逼着刘邦,差点就让其丢命;鸿门宴上若非项羽大发妇人之仁,一缕阴魂早已飘落黄泉。在当时,刘邦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直在挨打,一直在逃跑。在项羽巨大身影的笼罩下,刘邦是那样的卑弱可怜。

然而,积极豁达的心态使刘邦承受住了屡战屡败的打击。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失败的耻辱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

在死亡的威胁与对手的挑战下,刘邦的潜能一次又一次的被激发出来,直到最大限度地迸发,让他在与强敌的殊死较量中,成功地实现了自我超越,最终攻下城池。而四面楚歌的项羽只好自刎,将江山拱手让给了刘邦。

刘邦是汉王朝的缔造者,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屡败屡战的不屈意志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猜富。

心理学上把不怕失败、愈挫愈强的心理变化规律称作“奋起效应”。毫无疑问,刘邦就是一个奋起效应的成功典型。他忍受了别人对他的讽刺,对他冠以失败者的帽子,但他不曾退却,因为他心中的那束光无比闪亮,他知道他要到达的方向。

玛丽·凯化女士是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董事长,她在刚开始创业时,也与所有的人一样,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但是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始终没能将她打败,她不灰心,不泄气,最终成为化妆品行业的“皇后”。

20世纪60年代初期,退休回家的玛丽·凯终于忍受不了退休后的空寂生活,她决定冒一冒险,去完成她的梦想。经过一番思考,她把一辈子的积蓄——5千美元拿出来作为全部资本,开始创办玛丽·凯化妆品公司。

为了支持母亲“狂热”的理想,两个儿子也来助阵,一个第二次辞去了一家月薪480美元的人寿保险公司代理商的职位,另一个也辞去了休斯敦月薪750美元的职务,加入到母亲创办的公司中来。

玛丽·凯知道,这是背水一战,是一生的一次大冒险。如果失败,她所付出的代价是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的积蓄血本,还有两个儿子的美好前程。

在公司创建后的第一次展销会上,她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功效奇特的护肤品,按照原来的想法,这次的活动会引起轰动,一举成功。可是,展销会结束后,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她的公司只卖出了1.5美元的护肤品,这让她再也控制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回到家后的玛丽·凯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反复的问:“玛丽·凯,你究竟错在哪里?”

经过认真分析,她终于悟出一点:在展销会上,她的公司从来没有主动请别人来订货,也没有向外发订单,而是希望女人们自己上门来买东西。

悟出了这点的玛丽·凯,擦掉了脸上的泪水,商场如战场,玛丽·凯从不相信眼泪,哭是哭不出成功来的。从第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后,在抓生产管理的同时,加强了销售队伍的建设。

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由初创时的9名雇员,发展到了五千多人,由一个家族公司,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公司。销售队伍达到了2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玛丽·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弯路,每一步都是必须。所谓的失败、挫折并不可怕,它能教会我们如何寻求到经验与教训,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必要的投资。因此,在前进的过程中,如果我们遇到了挫折,千万不要哀怨、痛苦,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之中,只有正视挫折,接受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最终方能远离挫折。因为在很多时候,你所经历挫折对你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情。就像玛丽?凯一样,如果不经历失败和挫折,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那么,她也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这里,我们要将“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区别开来。“屡战屡败”,突出的是一个“败”字,说明战者无能,次次战败,让人产生对其能力的极大怀疑;而“屡败屡战”突出的是一个“战”字,说明战者勇猛,次次战败,却次次卷土重来、不肯认输。

战败又能怎样?被嘲笑被蔑视又能怎样?只要自己不打倒自己,从哪里摔倒再从哪里爬起来,每次的摔倒在庸人眼中是可耻的,在智者眼中却是无价的珍宝。

拿破仑说:“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战。”成功的人不是从开始就光辉闪耀,他们也是从无数的跌倒中爬起来,还能昂首挺胸,积极地走向成功之路。

跌倒再爬起来,这才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态度。

3.别因他人的质疑迷惑了方向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为人做事并不是因为要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赞许才去做的。只要我们心中的方向坚定了,任它东南西北风,我仍岿然不动。这样立足于天地之间仍然是我们。

人活于世,身后也难免会有是非流言,也难免会被别人议论,甚至被误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可能会伤心、难过,情绪难免会被误解或流言所迷失方向。其实,只要你能冷静下来想一想,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你被他人的误解而迷失方向,那等于是在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唐代著名的法师慧缘法师曾经独自一人在寺院后的山岩洞上修持了10年,后来又回到了承天寺,每夜都会在寺里通宵打坐。

有一天,大殿上功德箱里面的钱突然丢失了,法师无疑成为众人怀疑的对象。因为在他回寺之前从未发生过此类的事情,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每夜都会在大殿内打坐,如果是别的盗贼前来行窃,他应该知晓才是。但是,当寺院主持当众说这事的时候,慧缘法师并没有任何的反应,所有人都认为偷功德款的人一定就是慧缘了。所以,全寺中的众僧人以及和尚、居士无不对慧缘法师另眼相看,都向他投来鄙视的目光。

但是,慧缘法师处在这种人人怒目相视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心平气和,若无其事。他既没有站出来喊冤叫屈,向众人说明一切,也并没有流露出半点受委屈的情绪,与平常没有两样。每天按时去吃饭、每晚还是照样去大殿打坐。

终于,在七天后,寺中的主持才来揭开了谜底:原来功德款根本没有丢失,这是主持在考验慧缘法师的,想知道他在山洞中住的10年修练出了什么样的境界。没料到他竟能在遭遇冤枉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常态,以一颗平常心去生活,为此,全寺上下无不由衷地对他产生了崇敬。

被人误解之后,都不要急于辩驳,这样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被人误解之后,只要我们能像慧缘法师那样静心处事,做到问心无愧,就不能被其左右。误解和质疑是不可避免的,坦然面对,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时间会证明那些误解和质疑的可笑和无力。

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要知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人生是你自己的,不必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以,任何人的看法都不能从实质上改变什么。真正懂得对自己好的人,是能够正视误解的,并不会为此而迷惑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更为真实、快乐和惬意地活着。

德国的医生迈尔曾经被人们称之为“疯子”。因为他是最早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人,而他的这一首次发现公之于众时,受到了很大的排挤和不理解!

甚至有人这样当众讽刺迈尔:“大家说,迈尔医生是不是疯了,他说的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这只有疯子才能说出来。”

面对质疑,迈尔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他的研究方向,他回到汉堡写了一篇《论无机界的力》,他把这篇论文投到《物理年鉴》,结果,却得不到发表,最后他只好发表在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医学杂志上。他到处演讲,宣扬他的学说,宣扬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可是,当时物理学家们也无法相信他的话,很不尊敬地称他为“疯子”。而迈尔的家人也怀疑他疯了,竟要请医生来帮他医治。

然而,面对质疑,迈尔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到处去宣扬他的学说,结果他的发现被称为欧洲19世纪三个重大发现之一。

有名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伟大的先知,他所说出的话,开始肯定不会被人认同,如果人们一开始就认同他们所说的话,那么所有的人不都称为先知了吗?”

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迈尔经历了一劫又一劫,如果他的发现一开始就得到了认同,那他的发现可能真的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他的发现是当时人们所不能接受并理解的,这样才显示出了其伟大的价值。

被误解固然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理解也好,误解也罢,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坚定信念,并时刻提醒自己要走下去,终有一天,别人会因为当初误解你而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