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动是最好的影响力
7500000000012

第12章 打动人心的第二把金钥匙:付出(3)

很多的演讲老师在演讲过程中都会碰到这样的提问:我想真诚付出,如果对方感觉不到怎么办?加上别人把我的付出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并没有什么表示怎么办?在很多事情中我这样付出是否值得?付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问题其实质还是对感商TQ“付出”原则特有的含义没有理解透彻。

这种想法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有人一旦表现出这种明显的倾向,就会传感给下一个人,然后大家谁都不想“吃亏”,都不愿先付出,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恶化。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大力提倡和宣传感商TQ——“真诚、付出、不索回报”的高尚品德。于是“从我做起”便应运而生,这种积极的行为也是可以蔓延、传播,慢慢地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得好的社会风气越来越浓。

所幸,这种浩然正气处处存在,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向世界传播着这种善良的风尚。

在流沙的《帮助人是美好的》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讲述了他堂哥在夏威夷的这样一段感悟:有一天他外出锻炼,不小心摔了一跤,伤了腿,只得一瘸一拐地往回走。这时候有一辆车在他身边停下来,司机探出头问:“先生,你没事吧,需不需要帮助?”他指指前面不远处的家,说:“谢谢你,我没什么问题。”司机开车走了。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辆车在他身边停下来,司机问:“先生,你需要帮助吗?”堂哥摇摇头,那辆车缓缓开走了,司机还回头朝他看看。后来没过多久,又有一辆车停下来,司机又问堂哥需不需要帮助,他车上带着药箱,堂哥仍然说不用。

当堂哥快走到家的时候,有辆救护车赶来了。医生说:“是一辆车的司机帮你打的电话。”

现代发达国家被人们认为是“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好像离得很远,平时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各自忙碌着,可一旦有人需要帮助时,就会发觉,大家其实离得很近。

我们终于明白,越是在讲效率、讲金钱、讲竞争的社会里,大家就希望能相互帮助。相互帮助的美好在于,如果灾难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他得不到帮助,那么发生在你身上时你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假如大家都不想付出,结果就是谁都不帮谁了,如果有人碰到自己无能为力之事,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又怎会有人来帮助呢?!

我们的社会应该大力弘扬助人行为的高尚,让其感觉无比自豪。因为被肯定、被尊重就会有人乐于去做,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助人为乐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成为一种自觉的反应,不论在任何需要帮助的时候对方都会向你伸出援手。而这样的行为又会感召另外的人们去投身于此,这样往复循环继续下去,整个社会不就是“美好的人间”了吗?

方法6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很注重个人的能力,能力是一个人办事的前提。而在办事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智慧和悟性。

有一个误入了茫茫无边的沙漠的人,这时候骄阳似火,他饥渴难忍,死亡的气息在一点点向他靠近。他在沙漠中艰难跋涉,终于发现了一个吸水机。他迫不及待地使劲地抽水,可是却没有出来一点水,他正在心灰意冷、懊丧不已的时候,却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水壶,壶上盖着塞。他拿起水壶时发现了压在下面的一张纸条,上面写道:“由于时间长久,水壶里或许只剩下半壶水了。你必须先要舍得把这半壶水灌进吸水机中才能打出满壶水来。切忌,在你离开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拔开塞子,果然看到半壶清水。望着水,他开始犹豫起来,是把这些水马上喝掉呢,还是照纸上所写的倒进吸水机?假如倒进吸水机后仍然打不出水,那自己岂不是要死在这里?

最终,他还是照字条上所讲,倒进了吸水机,果然打出了清凉的泉水……

临走前,他把水壶装满水,盖上塞子,然后在纸条上补充了一些话:“请相信我,纸条上说的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得半壶水,才能打出满壶的水来。”

得到其实很简单,放弃才是人生中最难的事!

据说有某地猎手抓捕猴子的绝招是,在一个洞口只能容猴子手臂伸入的洞穴里,把它们喜欢的香蕉放进去,然后等待猴子们过来取食,当猴子们伸手进去抓住香蕉正准备抽出手来之时,你就可以上前抓住猴子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猴子抓住香蕉不肯松手,手就抽不出洞口,猴子不愿舍弃现在的利益换得逃生的机会,于是,只能被人们抓住。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我们也看到了有人等不到救援队伍的到来,为了自救,硬生生扯掉自己被压住不得动弹的小腿后,自行爬出来从而获得生命的人。

这样做虽然是很残忍,但生命是其他一切的基础。后来据专家分析,根据当时救援的速度和搜索的范围,如果这个人舍不得那半条腿则会必死无疑。

2008年年初,当初在国际、国内经济状况普遍不好的时候,有一家南方的企业因为出口锐减而陷入困境,老板本打算开发国内市场重整旗鼓,想到职工们由于订单的减少拿不到计件工资的时候,毅然把准备投入新市场开发的预算资金,全部发给大家解决生活问题。

当职工们知道真相后,被老板的真诚付出所感动,他们继续工作,不要这次的额外补助不说,有的宽裕的家庭自愿提出缓发几个月工资。在这个大浪潮中当一批批同行倒下的时候,他们却因同心协力渡过了难关。

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

方法7付出能够创造奇迹

不论如何,只有付出才有希望,不付出连希望都没得想。那么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不能赌一把呢?兴许,奇迹就出现在了付出之后。

上过战场的老兵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当听到炮弹呼啸而来的声音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就地卧倒。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位正在挖战壕的军官看到离他几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傻傻地站在那儿。他一个箭步飞身冲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一声巨响之后,他俩都平安无事,当那军官回头找他的铁锹准备继续挖战壕时,顿时目瞪口呆,因为他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而那把铁锹早已被炮弹炸成了碎片。

无论是巧合也好,还是这军官不顾生死、舍己为人的行为感动了上帝,总之,奇迹的发生就是在你真诚的付出之后。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的付出出于真诚就不会是为期待回报,可我们也知道:

有了付出,就有被回报的可能;

没有付出,就没有被回报的基础。

有多少不成功的人把责任推给自身的“运气”,感叹上帝的不公平,没有把好运气降临到他们身上,于是,就开始相信宿命,自暴自弃。

有一天上帝召集了所有的动物聚餐。饭后,上帝从衣服里取出了一双翅膀对大家说:“我有一样东西想要赐给各位,如果你们谁喜欢这件礼物,就可以把它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

动物们一听到上帝要赠送礼物,都争先恐后地挤到了上帝的面前。可是当它们看到躺在地上的翅膀时,都站在原地互望着。因为它们不知道这东西对于它们自己有什么用,这么一想大家就忽略了上帝的好意,这时它们会想,把这么笨重的大东西放在背上,累死不偿命!于是,它们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座位上。

最后,一只小鸟走过来,看到地上的翅膀,心想,上帝一定不会亏待动物们,这个看起来笨重的东西,或许是上帝的一种恩赐。

于是,小鸟就把地上的翅膀捡起来,放在了背上。过一会儿,小鸟轻轻地试着挥动翅膀,并没有感到沉重,反而还轻盈地飞上了天。

其他动物见状,后悔不已。

你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得失,怕自己上当吃亏,瞻前顾后,迟迟不肯“出手”,很多时候,机会也好奇迹也罢,都会偷偷溜走的。

俗话说“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它的含义,并不是让你自顾自,一心只管为自己。在我研习了很多宗教后发现,它们很多教人积极向善的教义中都表述,你的“命”是你自己“修”来的,你首先得肯付出,再不断继续努力,上天才会公正地回报于你。

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正所谓“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名言“不抛弃,不放弃!”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论你碰到怎样复杂的人和多么困难的事,你都应该努力地去帮助他和克服它,在取得圆满结局之前绝不动摇和懈怠。

余世维是著名的培训导师,在他的经典课程《管理者常犯的十个毛病》中谈到了很有名的德国贝尔公司。

有一次别的公司的主管向他抱怨说:余先生,你看看外面中国那些可爱的干部们,他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是,他说,余先生,我们这儿的中国人很有意思,讲话永远是一句,做事从来都不彻底。

人家举例说,我们公司的材料部,有人去领材料,问:“有没有S1304的材料啊?”“没有!”你们中国人讲话就是一句:没有。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就表示他的职责履行就此结束、到此为止了。

那主管说,我们觉得应该这样处理是正确的,当有人问道:“有没有S1304的材料啊?”你应该回答:“目前库房里已经没有了,但有两个可以作为替代品使用,分别是1301和1302你要不要?不要吗?非得1304啊!那么现在这里没有库存,但是别的城市有1304可以吗?如果你需要这个货,我就马上调拨,大约在下个礼拜就可以到了。如果非要这个礼拜,我尽量满足你,不知道礼拜六可不可以把货拿到,您看这样行不行?”

我们时常抱怨进不了这些大公司,或进去后得不到提升的机会,我们有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没有想到过是自己做事不真诚、付出不彻底的问题?!

付出,不光是“去做了”,而且还要“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