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动是最好的影响力
7500000000016

第16章 有感动才能产生共鸣(1)

我们感动别人是为了什么?对于推销员来说就是要达到共鸣,继而促成成交。可是,这样做如果只是偶尔不能长期坚持的话,那只会证明你的不诚心,什么时候你可以把这个成为一种习惯,那时候才会有成效。

秘诀1企业要有共鸣营销的能力

听说过营销,可对于共鸣营销还是比较陌生的。那么什么是共鸣营销呢?共鸣营销和普通的营销有什么区别吗?二者相比较哪一个更容易得到客户呢?

1998年,《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它创造了人类电影史上的新纪元。《泰坦尼克号》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共为18亿3540万美元,其中,北美地区收入为6亿美元,位居全美第一名,这个纪录在2010年之前一直无影片能够超越。而在中国市场,《泰坦尼克号》同样取得了高达3.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这个纪录至今也没有任何一部影片能够超越它。

那么,《泰坦尼克号》成功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其实《泰坦尼克号》不只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20世纪末的一股怀旧的风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20世纪初的一场悲剧,这部电影却以真实的史实加上虚构的爱情故事将泰坦尼克号起航不到5天中的爱情、友情和灾难呈现在20世纪末的这一代人面前。它带有强烈的情感,不仅迎合了人们的怀旧情结,同时也触动了亿万观众的心灵。

这就是“共鸣营销”的魅力。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名美国广告理论专家就提出了“共鸣模型”。这位专家认为成功的广告营销一定是与目标受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广告让目标受众唤起并激发其内心深处的回忆,从而产生了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和感受,同时广告也赋予品牌特定内涵和象征意义并在目标受众心目中建立了移情联想。“共鸣模型”同样也迎合了当代认知建构心理学的观点,这个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反对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将人脑加工信息工作与电脑信息处理方式相类比,同时也不认可人的认知过程不受到或没有情感因素影响的观点。

根据“共鸣模型”的理论,有效的说服策略要有从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入手,并不是向人脑输入一个信息。产生共鸣的信息要涉及目标受众的价值观、需要、欲望等信息,而这些不只是听起来是正确的信息。那么,企业又怎么从目标受众那里获得具有情感说服力的信息呢?

1.产品层面的“共鸣营销”

就是从产品层面的角度出发来挖掘能够引起目标受众共鸣的信息,并且把这个信息传播出去,使这个信息得到目标受众认可,以此来激发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

美国学者克雷格·斯图尔等人发现,市场上那些真正的成功其实并不是以创造力或精明的营销策略为基础的。

2.品牌层面的“共鸣营销”

就是从品牌层面的角度去挖掘可以引起目标受众共鸣的信息,这个信息也许与目标受众心里某个愿望相符合,从而赢得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

娇子品牌在以往开展的品牌推广活动中,已经树立起一个“积极、进取、大气”的品牌基调,并成功地将目标消费群体紧紧定位于精英群体,确立了娇子品牌进军全国的发展方向。不过,从受众方面而言,“中国娇子”虽然有气势、有震撼力,但不容易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正好为娇子品牌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借助“百年梦想”实现娇子品牌由大到强的策划方案也开始实施起来。北京奥运会前夕,川渝中烟提炼出“中国娇子,中国梦想”作为2008年的品牌推广主题。这个主题与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倡导的精英文化一脉相承。与此同时,掀起一系列全国范围内的媒体形象传播,配合主题性的公关营销事件,演绎了不同层次的“中国娇子,中国梦想”的品牌精神。

而“中国娇子,中国梦想”的提出,不仅表现出娇子品牌“积极、进取、大气”的品牌基调,而且也焕起了人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最终赢得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随后娇子品牌以“聚焦精英文化、打造影响力”为选择策略,以热点事件作为关联点,与强势媒体联合主办《新周刊》2007大盘点·中国娇子年度新锐榜、《南方人物周刊》中国娇子青年领袖评选的活动,以及与共青团中央联手打造中国骄子青春梦想评选大型活动,等等。娇子品牌通过多个主题性的公关营销事件,让媒体连续不断地为品牌进行宣传,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化娇子的品牌形象,丰富品牌内涵,传递出娇子品牌“中国娇子,中国梦想”的全新主题。

在此之前,也就是5·12汶川大地震时,川渝中烟推出的“中国娇子,中国脊梁”的宣传主题,在心灵深处焕起了人们的爱心,赢得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川渝中烟在自身遭受近3亿元重大损失并全面开展自救的同时,也义不容辞地全力抗震救灾。在灾难发生的第二天,川渝中烟向灾区捐款2200万元;第三天川渝中烟捐赠价值达400多万元的卷烟;过了几天后,川渝中烟又向武警四川总队赠送物资一批;还有,个人捐款113万元,等等;最后据统计显示,川渝中烟累计向灾区捐款捐物更是高达4200多万元。川渝中烟用自己的行动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诠释了“中国娇子,中国脊梁”的精神内涵。

经过坚持不懈的品牌建设以及品牌传播的不断深入,最终娇子的品牌价值在消费者心中得到了迅速提升。在2008年6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娇子品牌价值已经达到31.22亿元,同时,娇子品牌更是位列2008年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第242位等的殊荣和奖励。

总之,共鸣营销能够建立企业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坚固联系。当企业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并推出与目标受众的期望相符的产品或理念时,企业就会被人们所认可,并激发起人们对企业的产品或理念产生的情感共鸣。

秘诀2打造能够引起共鸣的产品和服务

为顾客所提供的便利,首先要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以及还要他们可以接受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只有共鸣、产品以及服务全部到位了顾客才会向你这边靠拢。

日本工薪族以疯狂加班闻名。他们每天都要在公司待到晚上九十点钟左右,然后或许会出去喝酒,或者和同事一起去唱卡拉OK。不过,有一个问题,在像东京、大阪、名古屋这样的大城市,末班火车午夜时分才会开往郊区。因此,由于一天工作的疲乏,再加啤酒的作用,他们在登上某班车后,往往很快就会睡着。

很多时候,他们会坐过了站。

当火车到了终点站的时候,乘务员穿过车厢,会发现睡着的工薪族数量特别的多。于是,他们把这些为薪水打拼的人们叫醒,推搡着帮他们走出车门。尚未清醒过来的工薪族艰难地在静谧的夜色里穿行,手里提着公文包,领带也歪了,忽然发现自己还在水稻遍野的村镇,一小时前就已经错过了那一站。

难道要坐下一班火车回家?可是早上第一班车还要三四个小时才能来。打车回家吗?可是要几百日元呢。这时,他们意外地发现街道对面有一家酒店,而且还有空房!

于是他们朝这个意料之外的救星走去。进入酒店,服务人员很热情地问候他们,递过来装有牙刷和剃须刀的盥洗袋。最好的是,他们在这里支付的费用比打车的费用要低得多,还有地方可以一直睡到天亮……就这样问题解决了!

谁会意识到在偏僻的火车终点站建酒店的重要性?聪明的日本酒店的那些经营商广泛了解人们的需求,发现了一个被人们一直忽视的市场问题,而一座位置适当的酒店就把问题解决了。他们发现了一个有酒店服务需求的特殊群体——因过度劳累而坐过站的工薪族。他们在距离大城市数十公里的小镇建立起迅速增长的羸利性业务。与之类似,繁华商业中心车站附近也出现了大量像名古屋维尔酒店那样的小旅馆,它们满足了那些错过末班车的人们的需求。

我们被这样的故事深深吸引,因为他们解决了人们愿意为之支付费用的市场问题。

我们来重温一下引起共鸣的产品和服务。苹果这个品牌就是共鸣器的典型例子。苹果解决的问题不只是对更好的MP3播放器的需要,尽管这一解决方案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事实上苹果解决的真正问题在于,有了苹果,人们就可以更舒适地边走边听电子音乐了。后来在一种程序的帮助下,用苹果播放和存储歌曲更加简便。苹果的设计简约而优雅,即使没有说明书的帮助,也能很快上手。很多人为使用老式MP3播放器烦琐步骤而苦恼的人们听说苹果时都马上会说:“现在的MP3太不方便了,苹果听上去简单多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很快意识到,苹果可以帮助他们避免麻烦的发生。

因此,创造突破性产品或服务最简单的方式是遵循共鸣法。这些步骤会使你发现、创造和启动自己的共鸣器。

秘诀3与客户实现“情感共鸣”

达到共鸣需要销售一方的铺垫,铺垫得越好越到位,客户认可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就像我们总会喜欢和熟悉的人交流而不愿和陌生的人交流,道理是一样的。

自从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提出了“体验经济”的概念之后,“体验”这一重要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体验营销”呢?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只是让顾客获得产品功能上的满足,同时也要获得体验或者说情感上的愉悦,从而实现顾客与品牌和产品之间一种“情感共鸣”。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行业内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走向同样化,因此产品所附着的独特心理感受和体验也变得尤为重要。行业内产品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演变成体验的竞争。也就是说,谁能给消费者美好而独特的体验,满足了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最终才会形成独特竞争力。

尽管体验营销是企业通过营造“体验”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满足,但这并不表示产品本身在营销和传播中地位的下降。其实体验营销只是赋予产品营销和传播更多新的手段和理念。也就是说,体验营销带来的是更加新颖有效的产品传播策略和方式。

1.我们的产品是体验营销的基础和手段

在《哈佛商业评论》这本书中对体验营销给出这样的定义,体验营销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回忆的活动”。所以“产品”和“服务”依然是体验营销策略得以实现的核心元素。

2.产品也是体验营销的终极诉求

一个企业面向消费者制定的任何营销策略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提升产品和品牌形象,以此来实现企业利润的增长。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商业营销策略自然也不会例外。此外,产品的有效传播和销售也是判断任何一次体验营销成败的重要标准。

3.产品属性还决定了消费者体验的心理属性

产品从属性上一般可以分为感性商品、理性商品和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商品。和这些相对应的不同顾客心理属性也越来越多地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产品属性来营造与目标顾客心理属性相一致的体验,最终让自己的产品成为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生活同感型”产品。

这样看来,产品决定体验,体验提升产品,两者是联系紧密的。任何脱离产品的体验营销都是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

基于“体验”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行之有效的体验营销可以说是成功的产品传播的基础。而怎样制定正确的体验营销策略并保证实施对于产品传播是十分重要的。

1.必须作出准确的“体验定位”

约瑟夫·派恩曾经说过“主体化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领悟到什么是真正令人瞩目和动人心魄的”。“体验定位”就是要明白目标消费者的心理,然后以正确的吸引点、特点、沟通来定位产品。

在作出准确的体验定位的基础上,企业还要对“体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一般包括体验营销的4P组合分析和6E组合分析。4P组合分析就是体验产品、体验价格、体验地点和体验促销。6E组合分析指的是体验、情境、事件、参与、印象和延展。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4P理论不同,前者更加强调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所以一切的分析都必须以消费者心理为中心。不过不管是4P还是6E组合,每个要素之间都不是相互隔离的,在分析中需要考虑彼此之间紧密的联系。

2.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体验营销媒介

企业为了达到体验营销目标,也需要整合一些媒介来创造体验,包括广告、网站建设、赞助、品牌标志、产品植入、品牌联合,等等。这些媒介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性质的企业,与产品性质也密不可分。例如,在大家都不陌生的007系列电影中,邦德佩戴的腕表、使用的手机、穿着的礼服,《玩命速递》和《钢铁侠》中的奥迪汽车这些都促成了这些高端品牌与他们的目标客户之间的情感共鸣。此外,在奥迪A4L上市期间,奥迪与著名导演孙周合作制作了一部网络电影《生活相对论》。这部电影倡导的是一种事业与生活平衡的人生理念。正是通过产品植入和网络这两种媒介的结合,才成功地提升了与A4L的目标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

3.促进消费者的直接和充分的参与

对于面向产品传播的体验营销来说,消费者直接和间接地参与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今的传播模式下,由于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兴起,消费者自身已经成为一种媒体。只有消费者充分参与和认同的体验营销才可以塑造积极而持续的产品口碑。为了使得消费者参与,在体验营销设计上必须选择好体验的时间、地点、环境和环节,同时配合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推广手段。

4.实现和推广积极的体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