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尉缭子兵书
7501300000031

第31章 束伍令

【原文】

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亡长得长,当之;得长不亡,有赏;亡长不得长,身死家残;复战得首长,除之。亡将得将,当之;得将不亡,有赏,亡将不得将,坐离地遁逃之法。

战诛之法曰:什长得诛十人,伯长得诛什长,千人之将得诛百人之长,万人之将得诛千人之将,左右将军得诛万人之将,大将军无不得诛。

【注释】

符:符籍,即花名册。

亡:伤亡,损失。

坐:定罪。

【译文】

战场上约束队伍的法令规定:五人组成一伍,写在一个花名册上,由将吏统一收存。(作战时)伤亡一伍而消灭敌人一伍,功罪相当;消灭敌人一伍而自己无伤亡,给以奖赏;伤亡一伍而不能消灭敌人一伍,(将吏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身死家残。伤亡一个军吏而消灭敌人一个军吏,功罪相当;消灭敌人一个军吏而我方军吏无伤亡,受奖赏;我方伤亡一个军吏而不能消灭敌人一个军吏,将吏就要受严厉处罚,身死家残;如果再战能得敌人一个为首的军吏,可以免罪。我方伤亡一个将领而消灭敌人一个将领,功罪相当;能消灭敌人一个将领而我方将领无伤亡,受奖赏;我方将领伤亡而不能消灭敌人一个将领,就按惩处临阵遁逃的法令治罪。

战场上惩处的法令规定:什长有权惩处所管辖的十名士兵,伯长有权惩处所管辖的什长,统帅千人的将领有权惩处所管辖的伯长,统帅万人的将领有权惩处所管辖千人之将,左右副将有权惩处所管辖万人之将,大将军掌握有无人不可惩处之权。

【心得】

本篇主要论述了战场上约束队伍法令规定的问题。君王令大将军带兵作战,必须要授其以权。为了取得战争全胜,尉缭提出了两个必备的重要条件:一是明君,一是贤将。他指出了君主在军事上瞎指挥的三种表现:不知三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三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司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司三军之任者,则军士疑矣。并且认为,“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为乱军引胜。”如果君主不是这样瞎指挥,而是按照军事斗争的特点正确指导,与将同志同谋,不干扰,这就是尉缭所主张的明君。他认为,君与将并非对立的,二者关系如同辅车相依,不可缺一。

燕昭王重用乐毅,乐毅亦尽心尽责,率军拔城掠地,无往不胜;而后燕惠王却从中作梗,以己之好恶而用将,终致胜而转败。

《兵经·任》云:“上御则掣,下抗则轻。故将以专制而成,分制而异。毋有监,监必相左也;毋或观,观必妄闻也;毋听谗,谗非忌即间也。故大将在外,有不俟奏请,赠赏诛讨,相机以为进止。将制其将,不以上制将。善将将者,专厥任而已矣。”从尉缭始,都把君主不要干预军事指挥作为一条重要军事原则。战争史也证明,君主不干预将帅,将帅充分发挥主观能性,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正确的战略战术,战则无有不胜。君主不信任将帅,过多地于预将帅,往往不合战场实际情况,只能造成指挥失误,导致失败。

在现代军事理论中,委托式指挥法实际上就是“君不御将”的完善和发展。战争指挥上的主动和自由,是指挥员产生创造力的条件,这种主动和自由,是以君主的“不御将”为前提的。

当然,这一原则讲的是“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另一方面,如果“将不能”,那么战争胜负就不取决于“君不御”了。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君不御者胜”的前提是“将能”。

至于将如何有“能”,需要哪些方面的“能”,那是另一方面的问题。现代条件下,不但要强调“将能”,强调“君不御”,也要强调“君”及时了解战场情况,了解战事进程,以便从全局上给战事以指导。

《孙子兵书·九地篇》云:“善用兵者,携手著使一人,不得已也。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尉缭在这里主要讲如何统兵作战的问题。他认为,善用兵者,能使全军战斗象牵着手使用一个人一样,这是战场情危势迫,不得不一致奋战。所以,在战争非常时期,应施行超出惯例的奖赏,即法外之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即政外之令,以鼓励并约束全军战士冒险赴战。这样就能使全军战斗如同使用一个人战斗一样。

任何军队,都有关于赏罚的规定,我们称之为条令和各种政策,一般情况下,将帅应该根据这些规定该赏则赏,该罚则罚。但在深入敌境、决死斗争时,则与平时大不相同,为了不误战机,鼓励士卒,不可拘泥章法,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通权达变,施行赏罚,发布命令。尉缭主张在非常时期,应“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激励三军,驱车赴战。这样做,不但正确,而且必要。他认为,士兵所以甘冒风险拼死不顾,并非恶生好死,实为求重赏而免严刑。除了其他的条件,如政治教育,战争性质之外,重赏严刑两项,是士卒进死为荣,退生为辱的保证。它足可击败敌人,取得胜利。《黄石公三略·上略》引《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百战奇法·赏战》云:“凡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卒争先登;白刃始合,士卒争先赶者,必诱之以重赏,则敌无不克焉。”这些论述,都是说古代战争条件下,超常的奖赏和政令,足以使战争取得胜利。

汉高祖拔韩信于军中,立为大将,又重金赐有许多缺点的陈平,纳陈之计,纵千金使间楚君臣,不问出入。终覆秦灭楚,统一天下。

拿破仑也很重视“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满足士兵功名心态,是他剔除群雄,一时巍然若临全欧,战功赫赫的重要因素。

战争实践证明,“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这一策略不仅能坐而言,而且可以起而行。这是率众统军,激励部属,提高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赏罚不信,则士民不死也”。企业商法制度是对员工进行约束和激励的主要手段,是企业长生久运的关键。所以赏罚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建立商法制度的关键在于“达与人心之理”。最好能够做到陟赏一人,然后众人信,黜罚一人,然后众人戒。这样赏罚分明,黜陟有道,最终通达人情,则企业风气自然纯朴上进。“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意思是说“对孜孜不倦加强德行的人,提升其做官;对于勤勉不休不断立功的人给与物质奖励”。赏罚黜陟两者不可以等价,要分别对待,混合使用。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学习兵法,在家里和赵奢讨论兵法的时候,赵奢经常难不住他。而当赵括带兵和秦国白起在长平对抗的时候,却损失了赵国40万男人的生命,包括他自己。为什么?“兵,死地也,而括轻言之”。纸上的兵是没有感情可言的,现实中的兵有恐惧喜乐,这些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犹如《孙子兵书》中说的“道”,让百姓能够和领导同心一意。

现在企业管理中不乏其事。经常在具体岗位做事情非常出色,然后提升上来进入领导岗位的人,之后作事情就一团糟,让企业大失所望。为什么?在具体岗位上做的非常出色的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喜欢做具体的事情,或者是喜欢把做成具体事情的功劳朝自己的身上揽。喜欢做具体的事情,就会对下属做的事情指指点点,让下属不能发挥自己的智力。圄缩了下属的自由空间,让下属变得愚笨不堪。最后还把过错归咎于下属。自矜居功,下属就不愿意多立功,得过且过也照有一份糊口的工资,劳心劳力之后,功劳反而被领导占据。自己没有到到相应的酬劳,实在是不划算。

职位升降在于考察对象是否能够符合员工的心志,然后引导到预先的目标上。汉高祖刘邦文不会之乎者也,武不能横刀立马。然而能把陈平,张良,萧何,韩信等人聚拢在一起,而后一统中原。所以,能够做皇帝。正所谓“为无为,则无不治”。

“赏罚分明”的含义并不是有功则赏、有功则罚这么狭隘的范围。赏和罚在施及的对象也要求有明确分别。赏要求赏和政府最疏远的人,罚要罚和政府最亲近的人。然后才能让人不怀疑好处可以渡过玉门关,不畏惧“其所亲爱而辟焉”。秦商鞅用百金移木,为秦国的中央政府培植了信义的种子;黥秦太子老师。然后秦国上下莫不粲然有序,政通升明。

对于尊位的加赏容易导致员工的失望,尽管他们无可奈何,但是公司损失的是员工的激情和团结。

对于下位的处罚容易导致员工的畏惧,尽管他们无可奈何,但是公司损失的是员工的信赖和支持。

《六韬·龙韬·将威》中说:“刑上极,赏下通”,是一条亘古不变的人情真理。

企业中从最上层管理到最下层具体事情的实现上。各层所从事的任务管理和具体事情融会纷杂,不能一概而论对什么人用黜陟或者是对什么人用赏罚。两者完全可以混合然后加以灵活的运用。譬如说,有人绕过了企业规定试验流程,但是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降职赏金。降职提醒应该遵从企业的规章,赏金彰显企业鼓励创新。两者多少比例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行为是结果的函数,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只要奖赏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就会迅速出现。当我们学会对成效进行奖赏时,我们就会更有成效。美国的雷诺兹烟草公司、3M、霍尼韦尔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管理阶层,都认为有责任强化优良的成效。如果不强化优良的成效,公司的文化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在没有给冠军鼓掌的情况下,谁还想追求卓越呢?因此,公正是企业对员工施行奖赏(正强化)与惩罚(负强化)的基本原则。公正并非只属于法院,每个企业和每个组织都在执行公正。当奖赏和惩罚的实施与实际效果呈线性关系时,当计算衡量的角度、尺度合情、合理、合法、合度时,公正就自然出现了。

说到奖赏,我们通常想到的便是加薪、升职或是假期、红包等等,总之都是一些物质上的东西;而很少有人想到,一封亲笔信便是一份特别的奖励。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知名企业的美国百胜集团总裁诺瓦克,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亲手给员工写过数千张“感谢您”的信函,还有趣地在签名后面画上一张笑脸。员工接到这种信函时,往往高兴万分甚至泪流满面,大家都把总裁的感谢信当作公司的最高奖赏、当成最值钱的“红包”。

一封信竟然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细想之下并不令人意外。对一个大公司的总裁来说,只有在记住员工的成绩并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的情况下,才能亲笔写下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而一个事务繁重的总裁,还能记得时常对员工致以真挚的谢意,这本身就令人十分感动。难怪收到总裁信函的员工总是欣喜若狂,因为那一封信里包含着公司对他(她)的才能、辛劳以及贡献的充分肯定;对一个员工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这样一封信更令他感到自豪与骄傲的呢?他又怎能不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公司尽心尽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