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7502900000116

第116章 引而伸之

典出:

《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经典今读:

“引而伸之”,意思是人活在世上,要学会联想、推理,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也就是指要善于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这样,一切事情就好办了。人们常说的“触类旁通”,就是这个道理。

据说锯子是鲁班发明的,而鲁班发明锯子的过程,也很有传奇性。鲁班生活在春秋时期,作为当时着名的工匠,鲁班的活儿干不完,光是朝廷交办的,就让他疲于应对。这一年,朝廷又给他安排了一项大工程,三年建好一座宫殿。鲁班领了任务,回到家就犯愁了:

这么大一座宫殿,百分之八十都是木头,光是木工活都得干好长时间。那时做木工活都用刀,费时费力,时间的确太紧了。

第二天一大早,鲁班就带着人到都城外的山上去砍树。一帮人有的举刀,有的提斧,噼噼啪啪地干开了,干了一上午,大家都累得够呛。鲁班招呼大家停下来喝口水,歇一会儿再干。休息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一看,山腰处有一根水缸般粗的大树,鲁班心想:我把这棵树给砍了吧,砍一当十。边想边向前走,走了两步,突然觉得脚底一阵剧痛,低头一看,原来是片树叶把脚板心划出了一道口子,鲁班坐在地上,脱了草鞋,扳起脚掌一看,伤口好深,鲜血顺着脚趾汩汩直流。鲁班摘下那片树叶一看,它又薄又软,纤细柔弱。“这薄薄一片树叶,怎么就把脚划这么大一口子呢?”鲁班纳闷了,他举起树叶仔细看,终于看出点门道来了:原来这树叶四周,长着密密麻麻的细齿,咬人的正是这些细齿。鲁班下意识地拿着树叶在手指上轻轻一划,立刻现出一道划痕。

鲁班笑了,“真有你的!”他对树叶说。伙伴们看见他对着一片树叶笑,觉得很奇怪,问:“鲁班,你手里的树叶该不是金子做的吧。”鲁班笑而不答,心想:没准这片树叶比金子还值钱。他左看右看,突然脑里蹦出一个念头:我能不能做一件像这片树叶一样的工具,用来锯树或者下料呢?这个念头一出现,鲁班不禁欣喜异常。回到家鲁班就开始设计新工具,很快请工匠打造出来了——这就是锯子,一个伟大的发明诞生了。此后,人们用它干活,既出活又省力,而且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就是一片树叶引发的创新。

慧眼看经典:

悟性是什么?悟性就是能触类旁通。触类旁通可以带给你顿悟,带给你空间,带给你惊喜。触类旁通一旦成为固有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世界比原来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