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7502900000145

第145章 非池中物

典出: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经典今读:

蛟龙是不会永远蜷缩在池子里的,有远大抱负的人也不会永远甘于平庸。

“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是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形容刘备的一句话。赤壁一战,孙刘联军把曹操赶回北方去了。曹操走了,江南却并不安宁,因为孙权和刘备为瓜分地皮又勾心斗角、明争暗夺起来。刘备一鼓作气把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等弄到了手,据守于公安。就这样,刘备还嫌地盘太小。于是他又跑到京口找孙权磋商,要求孙权把南郡借给他,理由是,这些地方从前都是刘表的,而我刘备也姓刘,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所以刘表的债权债务应移交给我。我和你孙权是经过赤壁之战血与火考验的战友,这点面子你总不会不给我吧。

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总指挥,赤壁之战后,对刘备四处掠地本来就十分不满,这时听说刘备又来借南郡,一下子就火了,赶紧给孙权上书,叫他别上刘备的当。他说,刘备这个人虽然出身不怎么样(编草鞋的),为人也很低调,但他大耳垂肩、双手过膝,一看就不是平庸之辈,而是个枭雄,加上他还有几个兄弟伙,比如关羽、张飞,个个都如狼似虎,这样一个刘备,绝对不会长期跟咱们做朋友的,绝对不会给您孙权打下手的。趁现在刘备还没做大,咱们说的话他还有所忌讳,得赶快断了他的念想。如把南郡这么富饶肥沃的一块地方借给他,必定有借无还。刘备得了南郡,“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蛟龙不在池子中老老实实待着,会干什么?当然是一飞冲天,到时就得看他的脸色了。

可惜孙权没听周瑜的,依旧答应了刘备的请求。几年后,刘备建立了蜀国,一直赖着南郡不还,孙权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慧眼看经典:

金子总是要发光,蛟龙总是要飞上天,人才总是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但每个人运气不同,有的人机会来得早,有的人机会来得晚。如果你真是个人才,在机会来临之前,建议存一“坦然地坐一坐冷板凳”的心态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