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7502900000083

第83章 彼可取而代也

典出:

《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经典今读:

“彼可取而代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勇夫项羽说的一句话。

这话可不是项羽随便说的,那时项羽很年轻,还是个学生,叔父项梁带着他苦学兵法。有一天,秦始皇突然来到会稽,即现在的绍兴。项羽和项梁挤在人堆里观赏着秦始皇浩浩荡荡的车队,围观群众无不啧啧称羡:“当皇帝的就是不一样,这车队,这阵仗,多气派呀!秦始皇真是真龙天子呀!”

但青年项羽却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他冷不丁地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

“彼可取而代也。”言下之意就是:这人(秦始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随便找个人(包括项羽自己)就可以代替他,缺了此人车轱辘照样转。

项羽这句豪言壮语把叔父项梁吓了个半死,项梁一把拽住项羽,另一只手掌像一块不干胶一样封住了他的嘴巴,并悄悄对他说:“毋妄言,族也。”意思是千万别乱说,要是让秦始皇听见了,小心被灭九族啊。

项梁虽吓出了一身冷汗,但没再责备项羽的冒失,反倒对项羽刮目相看,因为他从项羽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志气,一种想有作为的男人不可缺少的志气,他断定项羽今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项羽年轻时有很多地方与众不同,比如他不好读书,也不好学剑,曾让项梁很失望,心想:你这样既不能文也不能武,长大了怎么就业呀。项羽却安慰叔父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是:读书没用,只不过多记、多写几个人的名字罢了,剑术再高明,也仅能对付一个对手;我项羽想学的,是那种能对付一万个对手的本领。项羽年纪轻轻口气恁大,而他的叔父项梁也不是等闲之辈。叔侄俩后来共同举义,成为秦末风云人物。

慧眼看经典: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对于“大人物”,可以尊敬,但不必仰视,更不能一边仰视一边自我否定。任何人只要有决心有毅力,都可以登上事业的高峰,“彼可取而代也”,这种心态正是激发人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