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家搬进了工人新村。在对面一幢大楼的四楼里,住着一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我们遥遥相对。一个多月后我发现,无论是在蒙胧的早晨或是在深夜的灯光下,她都在读书。她的目光是那样明亮而深邃,仿佛在探索知识的奥秘。有时她眉头一抖,我猜想她一定是得到了新启发;有时她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我估计她定然是解开了一道难题。我深深地被她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终于有一天,我们在弄堂口相遇了。我说:“你这样用功,一定是班上的优秀生。”她笑了一笑说:“我因为赶不上优秀生,才这样努力学习的。”从此,我和她接触得越来越多了。
名师精析
不需要调查,我们就可以断定这篇文章是瞎编的。在“遥遥相对”的两幢新村大楼里,怎么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眉头一抖”呢?又怎么能看到“她的目光是那样明亮而深邃”呢?其原因,有些同学犯这样的毛病是因为他们认为生活中缺乏有意义的材料,编故事最省事;还有的认为故事曲折了才能吸引人,犯了脱离实际的毛病。
犯了报流水账的毛病怎么办
小学生在写作时常会犯“报流水账”的毛病。什么叫“报流水账”呢?就是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每个细节不分重点、不分详略地记录下来,让人看了有一种似乎面面俱到,又似乎什么都没说的感觉,没法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如《愉快的星期天》
这样的一个题目,作者从早晨一直写到晚上:
我今天早晨6点起床,叠好被子,刷完牙、洗完脸就开始吃饭,吃完饭后我们全家都高高兴兴地骑着自行车去野外郊游。今天天气真好,春风和煦……中午12点,我们来到一棵大树下开始了我们的午餐,午餐后我们开始做游戏和趣味比赛……晚上6点左右,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回家了,这个星期天过得真愉快!
读完这样一篇文章,你能从中感受到小作者的星期天过得很愉快吗?你不觉得其实很多东西根本就可以不提吗?因为它们和主题根本就没有关系。
如何才能避免犯“报流水账”的错误呢?首先就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愉快的星期天》的中心点是“愉快”,而不是别的。其次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如做游戏和趣味比赛等几件事,可以使人从中感到愉快。起床、刷牙、洗脸、吃饭等活动则和主题毫无关系,可以不写。选择好材料后要多花工夫去描写与主题有关的,而略写或不写与主题无关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详有略,有中心有重点,才不会出现“报流水账”的感觉。
例文
一块橡皮
今天早上,刚过8点钟,爷爷就去办退休手续。大约11点钟,他回来了,买了一大包糖果,分给我们。我喜欢吃“大白兔”奶糖,爷爷特地给我买了一包。他还把办公室里的书籍、绘图用品都带了回来。
傍晚6点钟左右,我见爷爷正用一把小刀在削一块橡皮。我便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这块橡皮全身“伤痕累累”,到处高低不平,几乎没有一个平整的地方。我问爷爷:“这块橡皮怎么会这样的呢?”
爷爷刚要回答,奶奶叫爷爷吃晚饭了。于是,爷爷没理我,走到饭桌前吃起晚饭来。因为爷爷今天退休,奶奶买了爷爷最喜欢吃的猪舌头。爷爷吃得津津有味,乐哈哈的,话特别多。说着说着,爷爷又说起了橡皮的事。他说:“那是被老鼠咬的,单位里老鼠猖狂极了!”我听了心里挺不自在,嘀咕道:“被老鼠咬过,多脏呀!要讲究卫生嘛!
用了以后生病才不合算呢?扔了算啦,还削什么?”爷爷听我一嘀咕,不知是多喝了点酒,还是生我的气,脸通红,说:“你给我闭嘴!
从小就有这样的大小姐脾气,长大了可不得了!”
我吓得连忙闭上嘴。我不懂,扔掉这样一块被老鼠咬过的小橡皮,也是“大小姐脾气”吗?爷爷真是个“老古董”!
名师精析
本文是写“一块橡皮”,可作者却“报流水账”似的从早晨一直写到晚上,开头一段和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毫无关系,完全可以不写。第二段虽然开始写橡皮,但仍有很多多余的成分在里边。如“爷爷刚要回答,奶奶叫爷爷吃晚饭了”,废话特别多。这样一大段话和主题没有多大关系,可小作者却记流水账一样,一路写过来,冲淡了文章的主题。作者应该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对没有经过“剪裁”的原始材料进行一番取舍。
不知道怎样围绕中心选材怎么办
一篇文章的好坏与材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写作文得有材料,像盖房子必须有砖瓦砂石一样。平时,这些材料通过在生活中的仔细观察,早就储存在大脑中了。写作文时,思考选择哪些材料作为文章记叙描写的内容,就是选材。
文章的中心是灵魂,文章所用的材料是血肉,文章的材料要为表现灵魂服务。写作文时,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舍去那些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比如《愉快的星期天》这样的题目,如果同学们想表现自己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以选取星期天去游乐场玩儿、参观科技馆,与小伙伴们一同外出野餐、郊游等内容。就拿郊游、野餐来说吧,应围绕“愉快”这个中心,写郊游的过程,尤其是令自己感到快乐、有意义的事情,郊游当中发生的愉快、令人难忘的片段等。而自己郊游当天的早上怎样起床穿衣,怎样准备郊游用品等等与中心无关的事情,就不要写了。
比如要写《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和《生活中一件新鲜的事》两篇作文,在材料库中有这样一些事例:
第一件:奶奶60多岁了,参加了时装表演队,在电视台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老年组第一名。
第二件:个体户王叔叔在美式快餐店对面开了个馅饼铺,与外国老板竞争。午饭时,人们排队纷纷购买中国式快餐。
第三件:为庆贺妈妈生日,爸爸亲自下厨房烧菜。一边看菜谱,一边操作,如此精心却忘了放盐,惹得全家人开怀大笑。
第四件:我是城里的孩子,假期去农村姥姥家,亲眼看到了母鸡怎样孵出了一窝毛茸茸的小鸡。
“新鲜”是指出现不久,还不普遍的事物,少见的、稀罕的都是新鲜事。从“新鲜”中要能看出人物的新面貌,社会的新风尚。“奶奶参加时装表演队”和“中式快餐在竞争中压倒了美式快餐”这两个材料就是新鲜事,能引起人的好奇心。逗人发笑的事便是“有趣”的事,有趣的也应该是有意义的,不应该是庸俗的和低级趣味的事,“爸爸烧菜忘记放盐”和“看母鸡孵小鸡”便是有趣的事。
例文
那次我玩得最开心
去年秋季的一天,学校组织野炊活动。那天,天气晴朗,凉爽的风吹得人心旷神怡,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吃过早饭,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目的地走去。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一点儿觉不出累来。不知不觉,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骆驼峰。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杂乱的叫卖声,非常幽静。空气清新,像滤过一样。清澈见底的白沙河在山脚下自由自在唱着欢乐的歌奔向远方。河床的石头被河水洗得一尘不染。这里是个小盆地,可真是搞野炊的好地方。
队员们顾不得休息,迫不及待地采取行动。我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用几块扁石头垒了一个锅灶,在灶膛里点起了火,王和星同学蹲在灶前添柴火。一阵风吹来,火向他扑去,烟熏得他眼泪直淌,他用手抹了几下,成了“大花脸”,引得我直笑。我们掉换了烧火方向。
拾柴的两个“小樵夫”,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怀里抱的,肩上扛的,全部是捡来的柴火,嘴里还不住地喊:“烧吧!烧吧!要多少就有多少,我们全包了……”一阵银铃般的歌声从一块大石头后面传来,真是人未见,声先到呀!随着歌声,从几棵大松树后面钻出一个女同学,她一只手提着篮子,另一只手举着一个特大的蘑菇,自豪地喊:“大家快过来看呀,‘山神’今天特地为我们准备了礼物。”
我们开始炒菜了,我是“厨师”。炒的第一个菜是辣豆腐。我先把油倒进锅里,等油热了之后,要拿葱烹锅,可是葱没切好,我们又没带刀,怎么办呢?于是用手扭成长长短短的几截放到了锅里,顿时香味四溢。过了一会儿,我把大块豆腐放进锅里,用铲子切开,又撒上一点儿辣椒面、盐,滴上几滴水,盖上锅盖。不一会儿,豆腐出煳味了,原来是添水太少,我连忙将豆腐盛在一个盘里。有个男同学看到炒煳的豆腐,风趣地说:“这叫黑白相间嘛!吃起来一定别有风味。”第一个菜炒得不大成功,我接受了教训,很成功地炒了第二个、第三个菜……
不久,饭菜都做好了。辣豆腐、炸鱼、菜花、蘑菇汤……这可真是一顿丰盛的午餐,“山珍海味”俱全。同学们围坐在用石头铺成的平展展的餐桌前,准备品尝我的“手艺”,不知谁说了一句:“今天是王和星的生日,我们以水代酒,向他祝贺,好吗?”同学们齐声说:
“好!”祝酒完毕,同学们一起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王和星高兴得说话结结巴巴:“我……谢……谢谢大……家。”那傻乎乎的样儿逗得大家大笑,几个女同学捂着肚子笑得流出了眼泪。欢笑声中,同学们开始美滋滋地品尝起来。尽管我做的饭菜不怎么好,可是同学们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今天,大家的胃口特别好,所有的饭菜都被一扫而光。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因为这顿饭是我第一次做“厨师”的劳动成果。
饭后,女同学拿着盘碗到河边去洗刷,我们几个男同学凑在一起打扑克。正玩得起劲,归校哨吹响了,我真舍不得离开。
路上,不知谁领头唱起了“没有七彩的灯”,大家立即跟着唱起来“没有烦恼忧愁……”
那一天我玩得最开心!
名师精析
全文紧扣住“开心”二字:天公作美,环境幽静,有的同学出了“洋相”,自己做的饭菜吃起来格外香甜……直到唱着歌儿踏上归途,从始至终无时无刻不在“开心”。围绕中心选材是本文一大优点。
作者善于以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中心,尤其是“我”炒辣豆腐的动作,写出了“我”的忙乱,增添了这次活动的情趣。人物语言幽默,如对着炒煳的豆腐说:“黑白相间”,更有力地突出了“开心”。当然,不同人的“开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文章中小姑娘采来蘑菇的一段描写。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接着是从大松树后悠然出现了提着篮子、拿着蘑菇的小姑娘,此情此景,真是一幅田园生活的图画,再加上小姑娘的自豪的语言,她的“开心”不也跃然纸上了吗?
构思不新颖怎么办
同学们在作文时常常会写得落入俗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让人读了索然无味。一写妈妈,就说妈妈如何勤劳、善良;写爸爸,则说爸爸如何地工作努力、严格要求我们;写老师,则把老师写成如何爱护学生、如何关心教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让人感觉天底下的爸爸、妈妈、老师都是一个样的,毫无个性而言。所以作文时首先要在立意上求新,写别人所未写的,说别人所未说的,这样才能让读者有种新鲜的感觉。除了立意要新外,在文章的布局上也要新。同样是写妈妈的勤劳、善良,我们可以选取一两件发生在妈妈身上的独特的一两件事,选择一个新的角度来写,也能写出新意来。文章妙在构思,构思不新颖就很难把文章写到最佳处。
例文
一个勤奋学习的人
我的爸爸从小就喜欢读书。他是一个平凡的教师,全是靠自学成才的。如今已年过半百,仍然孜孜不倦,见书就迷。
有一次,妈妈叫他去城里买煤。爸爸一到县城,在书店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居然把买煤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又用买煤的钱买了几本书回家。妈妈问他买的煤在哪里,他才不好意思地说:“噢,刚才在书店里看书、买书,竟忘了去买煤。”惹得妈妈生了好久的气。
业余时间,爸爸喜欢写诗,说不上好,态度却很认真。有一回他帮妈妈锄田,回来后写了一首诗:
春耕一鼓撼千家,万缕青烟映落霞。
奋战不知凉露湿,归来锄影上窗纱。
其中“撼”字,一连换了十几次,什么“动”呀,“振”呀,“响”呀,“传”呀……真是冥思苦想,茶饭不思啊。写好诗后,他总是吟了再吟,读了再读。
爸爸不是学者,没有高深的学问,但他勤奋学习的精神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师精析
不少同学记叙有关勤奋学习的事,往往构思成什么“开夜车”,什么“钟当当敲响了十二下,他还在埋头做功课”,什么“她一连几夜睡得很晚,眼睛都熬红了”,什么“我一觉醒来,只见他还在读书”等等。你这样构思,他这样构思,读的多了,就会感到乏味。
其实,写勤奋学习的事可以构思的新颖些,作者写勤奋学习选用了两件事:一件是写“爸爸”是个“书迷”,去县城买煤却往书店跑,“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居然还用“买煤的钱买了几本书”;另一件是写“爸爸”写诗,一个“撼”字竟然“一连换了十几次”,表现了“爸爸”勤奋好学的精神。这篇例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内容要力求新颖,题材要靠不断挖掘,只想过三分钟就动笔的人所寻找的材料往往就是“开夜车”等勤奋学习那老一套。
不会列提纲怎么办
我们写作文前经过审题、确定中心、选材之后,就要列一个提纲,有了提纲,全文布局是否合理,段落是否清楚,材料安排是否恰当,就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不会跑题。一个好的提纲,实际也是一篇好的作文草稿。
列提纲要简单明了,首先要定出题目、中心思想,列出文章的主要结构,开头写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尾写什么都要考虑到,另外还要考虑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材料如何组织安排等。
例如前面所讲“例文”中《巧嘴王老师》的作文提纲:
中心思想:王老师嘴巴巧,口才好,他讲课同学们爱听,记得牢。
第一段:写“巧嘴王老师”称号的来历(略写)。
第二段:写王老师的几件趣事(详写)。
1、老师上课讲循环小数。
2、同学忘了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老师纠正同学的错误。
3、同学把墨水溅到老师衣服上,老师原谅同学的失误。
第三段:我们都很喜欢王老师(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