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
7505500000078

第78章 北魏冯太后(2)

然而,当土地得不到扩张的时候,一个土地私有的帝国将面临极大的困境。秦末、两汉末,以及南朝末年。人口不断增长,土地不断兼并,很多人吃不上饭。除非你去发动战争,侵略别的国家。

中国地理形势决定难以扩张,北有草原和森林;南有亚热带林地;东有大海;西有高原和沙漠。内部解决注定要有动乱。古代现代一个道理。当今世界粮食问题之所以不紧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大陆的发现。美国社会之所以相对稳定,就因为它是个新大陆而已,和文明关系不大。如果下去两百年,美国人口达到十五亿,恐怕美国人也难以过得如此悠闲。所以,我们不应该指责221西欧人口的负增长,更不该指责中国的计划生育,机器大生产形势下世界上的人越少越好。

北魏帝国面临着这样的形势,扩张的势头已被地理环境遏制,只能反求诸己。

公有制的“井田”能不能复古,答案是否定的,谁也不愿意做王莽。那么,西晋王朝的“占田制”可不可以恢复?“占田制”说白了是“限田”,和土地私有没什么区别,如何能够限制统治者去搞兼并呢?

既要把土地掌握在国家手里,又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北魏国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前无古人地制定出“均田制”。

“均田制”实现了中国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了吗?看看它的设计师吧!

首次提出“均田制”方案的人是一个大豪强,北方的高门望族赵郡李氏李安世,他是北魏名臣李孝伯的侄子。李安世十一岁即被选为中书学生。据说面试的时候,文成帝拓跋濬当时嫌弃李安世太小,但小安世朝堂之上应答如流,举止得体,成为最小的天子门生。

萧齐皇朝外交官刘缵最欣赏李安世。刘缵是南朝的美男子,为俊秀风流、光彩照人的江东名士,与冯太后上过床,有过鱼水之情。如果说冯太后和王睿、李冲之间存在深沉热烈的爱情的话,那么她和南朝使者刘缵纯粹是肉体关系的情人。刘缵屡次出使北魏,数度和高贵雍容、风情不减的敌国太后云雨巫山、翻云覆雨。冯太后年过四十还能够与江南异国情调的男人产生爱情,称得上一段浪漫的故事。

负责接待刘缵的就是李安世。南北朝外交官聚在一起互相吹嘘自己的国家,从军事政治到文化经济、人文风俗无所不吹。

南朝承晋国正统,除了军事之外,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瞧不起北方人,李安世听着很生气,找机会耍笑了刘缵一回。

一天,李安世陪刘缵逛集市,刘缵发现魏国的黄金珠玉价格特别便宜,拎了大口袋疯狂购物,一边买一边说:“北方金玉大贱,想必山川之中出得多啊!”李安世冷冷一笑:“圣朝不看重金玉,所以贱同瓦砾。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

一席话说得刘缵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说南方怎么怎么文明,分明比北方人贪财嘛。刘缵本想多多地买,搞了一个灰头土脸。他哪里知道,摊上的金玉宝贝都是北魏宫廷里的,专门用来堵他嘴。李安世的聪明可想而知。

刘缵更加尊重李安世,对同事称赞说:“没有这样的君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国家!”萧齐皇朝的外交官们每次见到李安世总是客气地称呼为“典客”,就像我们尊称某国外交官为“大使”。

“典客”是秦朝制定负责外交工作的官职,周朝叫“掌客”,汉武帝改为“大鸿胪”,当时北魏国定名为“主客”。

李安世不满意,责问道:“诸位怎么能用亡秦的官名称呼上国呢?”刘缵理屈,仰天打个哈哈,还想找回些面子,便问道:“请教一下,这个官名改过几次呢?”

李安世从容答道:“周朝称作掌客,秦朝改称典客,汉朝呼作鸿胪,当朝定名为主客。诸位对周文王、汉武帝不大尊敬,对亡秦的态度倒是很殷勤啊。”

刘缵又没词了,抬头向远方望去,外交官脑子快,立刻转移话题,指着平城外隐约的方山山脉问道:“这座山离燕然有多远呢?”

谁能知道燕然山到魏都平城具体有多远?李安世回答得很巧妙:“也就是石头城离番禺那么远吧。”你还别说,从山西大同到外蒙杭爱山和从南京到广州的距离还真差不了多少。

李安世出身于北方门阀大族之家,深刻了解当时北中国的现状。现今社会以村镇为基本单位,当时北方以坞为单位,一种小型城堡,有些像中世纪欧洲的城堡。

东汉时代,中国形成庄园经济。西晋发生八王之乱,接下来民族大迁徙,即所谓蛮族入侵。北方的汉人能走的迁往江南。不能走的、不愿走的留在故乡,纠合同族同宗同乡的人沿河流溪涧、地势险阻之处修筑堡垒,据险自守,躲避战乱,形成大大小小的坞。

坞构成中国北方奇特的景观,城市里反而空荡荡,人们大多聚集在坞堡中,因为有地可以耕种,城里没有土地。

赵郡李氏统领着赵郡一带的坞堡,势力极大。势力大到什么地步呢?有一伙强盗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一个小喽啰在常山地界捡到一只死鹿,兴高采烈回到营地。强盗头子问:“什么地方弄的?”小喽啰顺口答道:“赵郡那边搞到223的。”强盗头子吓得脸都绿了,“混账!赵郡的东西你也敢要,快给我送回原处。”邻郡的人编了句歌谣,“诈作赵郡鹿,犹胜常山粟。”赵郡李氏可比《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厉害多了,别说打,捡东西都不成。

北魏进入中原,历届朝廷对各地豪强另眼相看,承认他们的宗主权利,让他们替鲜卑人督护地方。

胡汉统治者们搭起手来,农民的生活可想而知。百余年间,中原地区的百姓或在战乱中死亡,或逃往江南,漂流异乡。剩下的人大多依附在豪强地主的坞堡庄园里做农奴。

北方长年战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有的地方千里无人烟。一边是大片的土地成为无主荒地;另一边汉人豪族庇荫了大量的农民。

北魏帝国对外掠夺人口和财富的战争停顿下来之后(讨伐柔然和统一北方的战争),突然发现劳动力大多控制在汉人豪强手里。朝廷与豪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各地豪强参与到各族百姓的农民起义中去。

当时北中国的民族杂乱,鲜卑、汉、匈奴、羯、氐、羌、乌桓,其他小族如吐京、屠各、敕勒、羯、丁零,没有一个民族不想成为主人。各地的起义此起彼伏。

孝文帝即位起十年间,总共爆发十一起农民起义,平均一年一起。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这是北魏孝文帝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乐府歌词,展现北方女子飒爽、英武的巾帼风采。李波小妹李雍容骑术高超,箭法精湛,风卷蓬草,一箭双雕。最后一句话点明主题,妇女如此,男儿还了得!强大的李氏家族是一支反抗北魏帝国的起义队伍,击败过北魏的正规军。平定叛乱的恰恰是与李波同为豪强的李安世,他诱斩义军将领三十多人,一举平叛。

李安世从中看到了北魏帝国的危机,提出了着名的“均田制”。在他看来“均田制”目的有三:第一,平息帝国与农民的矛盾;第二,平息朝廷与豪族的矛盾;第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耕者有其田

在这里我们不必过多着墨于经济话题,毕竟这是经济学家们考虑的事情。鉴于“均田制”对北魏帝国的影响以及与当今社会的极度相似性,大体介绍一下。

北魏帝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掌握在国家手里,十六国终结于北魏。每攻灭一个国家,就会占有一大片土地。北魏建国初期,曾经强行迁徙中原各地百姓到六镇屯垦。六镇屯垦线大体在阴山山脉以南,长城以北,东起承德,西至包头二千余里。百姓既有平民也有豪强。

《颜氏家训》记载了当时一些情况,“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即便你是门阀士族、书香门第,原先的达官显贵,只要你不懂会计,不会算账,国家分给土地、农具和耕牛,都要去干活。想当年,我们也曾经有过,上山下乡、劳动改造、支援边疆搞生产的建设兵团。

现在要改革,搞平均土地,那些控制在私人手里的土地怎么办?没收重新分配吗?搞农村公社吗?冯太后和孝文帝没有我们开国领袖的勇气。

说是土地国有,我已经占了,耕种了,能强行收回去再分配吗?连标榜“杀富济贫”的李闯王也不得不说“许业主认耕”,谁种是谁的。

北魏土改在一种温和的氛围中进行,第一次提出“还受”的原则。以生死为断,人死了土地归还国家。也就是说,受田者只获得土地使用权,而不具有所有权。然而,其中又有活扣,分配的土地分“露田”、“桑田(麻田)”和“宅田”。露田必须归还,桑田和宅田不必归还,永远属于业主。露田顾名思义,暴露的田地,就是耕地。桑田即种桑树的田,宅田就是房基地和菜地。北魏政府通过这项法律将其中一部分土地牢牢控制住。

李安世提出土地分配原则是“力更均量”,即“力业相称”,经营能力与经营规模相适应,能种多少种多少。

大家的想法是,分配土地嘛,一人一块。北魏建国初期是这个指导方针,“计口授田”,有多少人口分多少地。这不又来王莽那套井田制,王莽得罪了多少人?豪强大族广占土地,非要收回来分给老百姓,可能吗?打土豪分田地,打不倒什么都别说。你王莽光靠一张嘴,说得好听办不到。

经营能力怎么算?豪强大族不是有奴婢吗?有牛吗?奴隶和牛都要分地。

有钱人满意了。照现在说法,有多少钱分你多少地,这就是经营能力。

算来算去,有的汉人豪强占的土地还是多,怎么办?这也不收回,“多不退,少补”。多了自个留着,少了的,补齐。少了的,自然是指鲜卑新贵族。甚225至提出多的地可以自由买卖。

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够分的怎么办?去宽乡,到吐鲁番去,那种地方还可以向国家借田。窄乡一人八十亩,宽乡二十里,种去吧你。当然,打个比方,跑不那么远,当时人口少。

均田还是体现了抑制兼并、照顾平民等意愿,比如有一些原则,“先贫后富”、“照顾孤寡老人不还田”。

均田制能够顺利推行,以至于无论是鲜卑化国家北齐、北周,还是汉化国家隋、唐都继续着这一土地政策,延续三百余年,自然有它的合理之处。

北魏国人少土多,土地要分配,人却找不到。人到哪里去了呢?

冯太后和孝文帝面临着慕容宝的后燕和桓温的东晋一样的问题,农业人口多被豪强地主荫附。

慕容宝搜检荫户,桓温推行土断,都是强行从豪强地主手中抢人,效果并不好,慕容宝因之亡国,桓温因之得不到高门士族支持误了皇帝梦。冯太后聪明,靠李冲出谋划策,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让农民们自己从豪门地主庄园和坞堡里走出来。

均田分土地是胡萝卜,那么大棒是什么呢?三长制!

所谓三长制,即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如同想当年我们设小队长、队长、村长、镇长。一举瓦解了“水泼不进、针扎不透”的坞堡,废除了“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激起汉人豪强的不满,荥阳郑氏郑羲、渤海高氏高佑强烈反对。郑羲当廷恫吓冯太后:“事败之后,当知臣言之不谬。”等把事情搞砸了,才知道我说的话是正确的。傅思益火上添柴:“九品差调实行很长时间,一旦改变,必会引起天下骚乱。”

冯太后从不怀疑拓跋鲜卑的武力,该轮到拓跋贵族出场了。鲜卑大臣拓跋丕傲慢地表示:“三长制于公于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鲜卑铁骑,行与不行试试看吧!

均田和三长制的效果出奇的好,人们纷纷从坞堡里出来向朝廷领取土地,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改革基本定型,北魏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十年后达到繁荣顶峰。冯太后开启了帝国的繁荣局面,“千古一后”的美誉并不为过。

冯太后晚年游览平城北面的方山,感叹山川之美,心有所思地对群臣说:

“舜葬于苍梧,英、娥二妃却葬在湘水之滨,何必远去附葬先帝的陵寝以为贵重。我百年之后,神安此地。”

在冯太后之前,历代北魏君主和皇后死后均埋葬在盛乐金陵,那是拓跋鲜卑的龙兴之地。作为皇后,自愿放弃与夫君合葬,离开皇室陵墓,可见冯太后对毒死拓跋弘仍旧耿耿于怀,心有余悸。

公元490年(北魏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病逝,终年四十九岁。孝文帝满足了她的心愿,埋葬于方山永固陵。唐朝诗人温庭筠游览冯太后墓时,凭吊赋诗,缅怀这位远见卓识、权诈机变的红颜皇后。

云中北顾是方山,永固名陵闭玉颜。

艳骨已消黄壤下,荒坟犹在翠微间。

春深岩畔花争放,秋尽祠前草自斑。

欲吊香魂何处问?古碑零落水潺瑗。

———唐·温庭筠《题元魏冯太后永固陵》

冯太后永远埋葬在山西平城,孝文帝拓跋宏继承其遗志,脱下胡装,换上汉服,数十万大军在潇潇霖雨中自塞上南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鲜卑少年天子孝文帝拓跋宏纵马眺望烟雨笼罩下的古都洛阳,反复吟哦着《诗经·黍离》中的句子。雨中,他的身影孤单落寞,谁知我心?谁与我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