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终极刺杀、终极流亡
7505900000041

第41章 被害人里根一惊险一幕(3)

如果说里根在第一个任期内所推行的主要政策是经济改革的话,那么第二个任期内,他的主要政策主张体现在外交上。

里根遇刺后死里逃生,对美苏冷战的胜负之争产生了至关重要、非同一般的影响。因为据说里根大难不死之后感慨万千,立志赢得冷战。他一改卡特政府软弱无力、多谋无断的毛病,在外交政策上,推行强硬的实力外交,这在对苏关系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作为一名极右派共和党总统,里根的反共反苏立场远比他的前人们更坚决,也更顽固。

里根认为,苏联是美国势不两立的敌人,双方矛盾根本不可能调和,直到一方失败才会得到解决。里根上台后,在1981年1月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把苏联称为“邪恶的帝国”,是世界上发生一切动乱的根源。他还指责苏联领导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欺骗其他国家。新任国务卿黑格还说苏联是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者。

里根的前任们把与苏联的争夺看作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也为了赢得选票和刺激经济而进行过扩军备战,但在美国经济衰退、失去全球支配地位之后,他们开始担心过多的军费开支会削弱美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所以,他们满足于美苏之间战略武器的基本平衡,而渐渐在美苏军备竞赛中落后于苏联。

里根在竞选中攻击卡特的一个主要点就是说他在军备竞赛中让苏联占了优势,使美国处于被动局面。他许诺自己一旦当选将扭转美国的被动劣势。所以,里根一上台就提出了耗资1.5万亿美元的5年防务计划和一个耗资1800亿美元的增强战略核力量的6年计划。此后,他又在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大力增加军费开支。一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的对外政策有重大改变之后,这一势头才有所好转。在里根任职的8年中,美国军费开支累计高达1.88万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的扩军建设。

里根政府认为在核均势的情况下,美苏之间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要侧重打常规战争和“低烈度战争”。里根所谓的“低烈度战争”是指除核战争和大规模常规战以外的战争,包括内乱、内战、游击战、特种战争和恐怖及反恐怖活动等,主要发生在第三世界。

里根政府强调美国必须摒弃过去的战略思想,建立新的政策和思想,随时准备同苏联打任何规模、任何样式的战争,并获得胜利。必须建立攻防兼备的战略力量体系,并夺取太空优势。这种观点表明里根政府军事战略的立足点已经从卡特政府的力避同苏联直接交锋,转向实战准备。

里根主张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为此他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这个计划酝酿于1979年,当时他应北美防空司令部指挥官希尔上将邀请,参观了这个司令部设在科罗拉多群山中的绝密指挥中心。希尔遵守美国军人必须服从文职首长的传统,没有指名道姓地批评尼克松和基辛格在1972年同苏联签署的《禁止建立反弹道体系的协议》,而是在参观过程中巧妙地向里根宣传建立反导弹系统的必要性,给里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参观后不久,里根建立了一个智囊团,反复论证反导弹系统的可行性。

里根的对外政策主张虽然带有浓厚的鹰派色彩,但他是个实用主义者,一个善于灵活运用外交手段达到目的的强硬派。卡特总统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以停止向苏联出售粮食作为制裁,结果导致美国粮食价格大跌,引起了西部农业州的不满,也因此失去了这些州的选票。里根当选总统以后,在“人道主义”的幌子下恢复了对苏联的粮食出口。

1981年11月30日,在西欧等国的敦促下,美苏在日内瓦就战略武器开始进行谈判。里根强调这次谈判的目的是削减而不是限制或冻结核武器。与此同时,里根和他的高级顾问根据美国情报机构收到的各种材料,做出苏联的综合国力比美国落后、更难于承担军备竞赛压力的结论。他们认为,苏联只是靠军事实力才能维持超级大国的实力,如果美国能够研制出一种有效对付它的导弹,也就是核武器的防御系统,那就会大大削弱苏联同美国对抗的地位。

1983年3月23日,酝酿已久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炉了。

4月,里根下令成立霍夫曼委员会和弗莱彻委员会,分头研究有关战略防御计划的政策和技术问题。6个月以后,这两个委员会向里根递交了调查结果和报告。其中,在防御技术研究报告中,提出了确定未来反弹道防御系统技术可行性的5年计划,并提议为该计划拨款260亿美元。

1984年1月,为了推行同反弹道导弹防御概念有联系的关键技术的全面计划,里根政府成立了战略防御计划组织。按照有关部门的构想,它的研制和部署共分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1984—1988年,为试验阶段。在2月,战略防御计划的第一次预算和计划呈交国会,并很快得到了批准。自此,里根政府把它当作一项重大的国策加以施行,先后取得了一些成果。

虽然“星球大战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试验成果,但要全部完成它的研制和部署需要长达几十年的时间,估计耗资1万亿美元。由于军费开支急剧增加,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逐年扩大。里根因此也受到国内舆论和民主党人的激烈抨击,国际社会对他的大力扩充军备的做法也忧心忡忡。

面对各种质疑和谴责,里根不以为然。他觉得这项规模空前的工程不仅能为美国带来巨大的战略意义,还将为美国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政治利益。它将推动高技术的发展,提高美国的综合国力,同时也能把苏联的核技术远远落在后面,把苏联拖入力不从心的太空武器竞赛,使其无法实现振兴经济的计划,从而迫使苏联在政治谈判桌上做出让步。

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因耗资过大,在1988年他卸任之后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它确实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和经济压力。它不但使里根政府增加了与前苏联政治谈判的筹码,还制约了前苏联经济的发展。1989年,苏联解体,这其中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有人说,里根不开一枪便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大,但美国确实在与苏联争霸40多年之后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在这场“星球大战”的宏大巨片中,里根当之无愧是耀眼的男一号,而这也是里根最引以为豪的。

五“伊朗门”事件

如果说“星球大战”是里根演绎的一场好戏,那“伊朗门”事件绝对就是里根政坛生涯的一大败笔。

1986年11月4日,是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被占领、使馆人员被扣作人质事件7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对美国来说本来就是个不祥之日,不料黎巴嫩贝鲁特西区一家名叫《帆船》的周刊在头版位置又披露了一条轰动世界的新闻: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和他的4名助手曾于5月秘密访问德黑兰,与伊朗外交部、议会和军方的高级官员进行了会谈。虽然具体谈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是就在麦克法兰出使德黑兰不久,美国的4架C—130运输机便从菲律宾的一个基地起飞,秘密飞往伊朗。

这篇报道让伊朗方面感到很意外,伊朗外交部长赶紧出来解释,说麦克法兰确实来过,但他是扮作机组人员拿着爱尔兰的假护照来的。他带来了里根总统的一封信和几件礼物。据说礼物是一些手枪和做成钥匙形状的蛋糕。据推测,手枪代表可以提供武器,而蛋糕则是代表打开美伊关系的钥匙。所谓的信件是一本里根亲笔签名的《圣经》,签名的那一页说的是各种不同宗教信徒要和睦共处。伊朗方面很快发现了麦克马兰这个不速之客,把他扣留几天之后就驱逐出境了。

《帆船》周刊的新闻和伊朗外交部长的讲话像一个晴天霹雳震惊了美国、中东和欧洲各国。几乎所有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都以大量的篇幅报道了美伊之间的武器交易。美国各新闻媒体的记者云集华盛顿,四处打听交易的内幕,并不断抛出各种有价值的独家新闻。有人借用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把美伊用武器换人质的交易称为“伊朗门”事件。

为什么“伊朗门”事件轰动了美国呢?原来自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以来,美国一直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声明不向任何一方出售军火,而且还谴责伊朗支持恐怖活动。里根政府对恐怖主义态度的坚决众所周知,声称决不同任何恐怖分子妥协,而此时却与伊朗秘密进行武器交易,以武器换人质,严重背离了美国的外交立场。

“伊朗门”事件像一股旋风,不仅席卷了美国,也轰动了整个国际社会,是继“水门”事件后对美国的政治和外交威信的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伊朗门”事件的起因主要是美国人遭到了伊朗恐怖分子的绑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国际恐怖主义,特别是海湾、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十分猖獗,西方国家在黎巴嫩的外交官、传教士、新闻记者等经常遭到恐怖分子的绑架。由于美国长期以来推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特别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强烈谴责。

里根上台以后,美国开始在中东实行“低烈度战争”战略,直接干预中东事务,更激起了中东各国人民的强烈反感。美国随即成为恐怖组织袭击的主要目标,美国驻外机构及各界人士经常遭到袭击和绑架。仅1984到1985年上半年的这段时间里,就有7名美国公民先后遭到绑架,其中有美国驻贝鲁特外交官威廉·巴克利、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本杰明·韦尔、天主教神父马丁·詹科等。

绑架人质事件大都是“伊斯兰圣战组织”所为。这个组织是伊朗一个专门从事输出伊斯兰革命的组织,是“伊斯兰解放运动”控制下的恐怖主义组织。

该组织领导人哈米希是霍梅尼的亲信,控制着黎巴嫩真主党和《呼声报》,对中东各恐怖组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他还是一个极端的激进分子,坚决反对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言和。

为了能救出关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里根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一开始,他们试图通过叙利亚政府和恐怖组织接触,因为该组织的活动范围由叙利亚控制。但“伊斯兰圣战组织”提出了甚为苛刻的条件:除非美国帮助释放关押在以色列、法国和科威特境内的黎巴嫩战俘,否则绝不释放人质。他们甚至扬言,如果不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就要将人质一个个杀掉。为了验证他们是说话算数的,1985年下半年,巴克利被这一组织杀害。美国对叙利亚失去了信心。后来美国发现真正控制该组织的是伊朗的“伊斯兰解放运动”,于是美国派中间人暗地试探,看看伊朗方面有没有反应。伊朗开始反应很消极,因为在霍梅尼眼中,美国仍然是“犯罪的西方”,是“魔鬼撒旦”。

自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美国支持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新上台的宗教领袖霍梅尼推行的是敌视美国的政策,并扣押了美国驻德黑兰使馆的工作人员。从此,美伊关系急剧恶化。美国指责伊朗搞恐怖主义,对其实行了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并断绝了一切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如果不同意和美国谈判,被绑架的人质就毫无获释的可能。而此时美国国内要求解救人质的呼声越来越高,人质家属和社会舆论给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里根为此心急如焚,希望能通过伊朗对恐怖组织施加影响,使人质得以获释。

面对美国方面的积极态度,伊朗方面的消极态度有所缓和。同伊拉克6年的战争消耗,使伊朗政府颇感军备不足,尤其是先进的武器装备难以补充。伊朗军火商虽然在中东和欧洲等地不断购买武器,但由于美国的禁运政策,仍有一些急需物资和武器无法获得。伊朗在巴列维时代购进的作战类飞机仅存数十架,但能上天者却寥寥无几,控制权全掌握在伊拉克人手中。与伊拉克相比,伊朗的直升机数量、其他导航设备、坦克和零部件装备也严重不足。在权衡利弊之后,霍梅尼转变了立场,答应愿意以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人质问题。

1985年7月底,因重病缠身而深居简出的霍梅尼在家里召见了伊朗部分驻外使节,表示为了伊朗的国家利益,如果华盛顿愿意改变政策,同其接触也是可以的。8月,有人向美国驻贝鲁特外交官报告,称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的联系感兴趣。同月,正在海牙国际法庭同美国打官司的伊朗官员也对美国代表说,德黑兰的某些领导人希望同美国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