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不生病的思维
7506900000002

第2章 序 疾病,都是情绪犯的错(2)

一位著名的肿瘤专家说,对于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癌症的恐惧和沮丧,是完全失掉的生活勇气。一旦这样,癌魔夺走生命的时刻就指日可待了”。这话足以令人深思。

七情最能导致的疾病。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人为万物之灵,情志反应最为灵敏。然而,反应太强,时间过长,又是反常之情。异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内重要的致病因素。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来看,祖国医学中的所谓七情致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激情致病,即爆发性的强烈情绪引起的疾病,如绝望、恐怖、盛怒、狂喜等;另一类是心境引起的疾病,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不良情绪状态引起的疾病。所谓“七情”,就是指喜、怒、思、忧、悲、恐、惊,这些不同情绪的波动或偏激,将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喜:喜悦本来是心情开朗、精神愉悦的一种表现形式,能使气血调和,食欲增加。但暴喜,即突如其来的惊喜、大喜,则易伤心,使人精神失常,思维紊乱,也会诱发心脏病的发作。范进中举后喜“疯”,牛皋活擒金兀术后喜“亡”等事例,都说明了暴喜的危害性。

怒:怒伤肝。若大怒不止,则肝气横逆。暴怒可导致吐血、腹泻、昏厥、突然失明等情况的发生。经常发怒的人,俗称“肝火重”,《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在暴怒之下金创破裂,口吐鲜血而死。这虽是历史故事,却有科学道理。

忧:忧愁是情绪消沉郁结的状态。忧愁过度,气机就不能舒畅,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 红楼梦》中林黛玉、秦可卿心地狭窄,争强好胜,郁郁寡欢,最后伤及元气而早夭废命,实为可鉴。

悲:悲哀由哀思、烦恼、痛苦等产生。若悲哀太过,则肺气抑郁,甚至耗气伤阴,引起胸闷气短、饮食不下、肌肉麻木、下肢软乏等疾病。长期处于悲哀状态中的人,机体容易衰老,很少有长寿者。

思:思虑是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表现,若过度,则会伤神致病,引起胸腹痞满、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头脑胀痛等证。长期思虑过度,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轻者经常失眠,形体消瘦,重者则会神经错乱。

恐和惊:人受到突然惊吓,或出现恐惧,则心气耗损,肾气受伤,心神惊惕,致使大小便失禁、瘫痪、肌肉消瘦、手足乏力、月经不调、阳事不举,甚至僵卧不省人事、痴呆、心悸而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突然的恐惧会引起呼吸暂时停止,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出冷汗,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

社会因素也是致病重要原因。

古人认为:“心感物始动。”各种精神活动大凡都有着外界诱因,都是由一定的刺激信息所引起的,故探讨身心医学也必须涉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一般来说,社会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又能影响人的健康状态。

人们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紧张的社会事件和心理刺激,如爆发战争、突然降临的天灾、社会的极度动荡、生活方式的剧烈改变、丧偶、离婚、失业、事业受挫、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地位急骤改变等,都可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而引发高血压、肿瘤、冠心病、中风、心肌梗塞、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另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某些心身疾患或精神病变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心身疾病的发病率总的说来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这些现象表明,因社会心理刺激所引起的疾病与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多少密切相关。

就工作环境举例而言,工作场所视野宽阔,或相关领域众多,从业者的心胸往往豁达大度,情感奔放,性格外倾明显;相反,屈身于狭小的空间,或始终从事某一部分专门而又枯燥简单的工作,人们容易情感压抑不舒,久而久之,心胸趋窄,性格偏于内倾,常可因郁闷而致情志疾患。同事关系也是如此,宽松协调显然有助于各方的心身健康,情绪稳定;反之,则成为主要的致病的因素,故汪绮石有:“孤臣治血”之说。

个人禀性亦能致病。

明末名医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指出:“人之禀赋不同,而发病亦异”,肯定了个体禀赋素质和精神情志疾病之间的某种关联。个人禀性突出反映在各人的性格上,历史、小说人物,往往以其独特的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例如,鲁智深鲁莽、侠义,诸葛亮足智多谋,林黛玉多愁善感。人格的成熟与完善有利于身心健康,人格的不成熟、不健全,不利于身心健康。例如,有的人对疾病总是抱着恐惧的心理,有的人则无所谓;有的人得病后,坦然处之,有的人则惊慌失措。可以肯定,性格健全的人不易患病,即使患了病也易恢复健康,而性格不健全的人不仅较易患病,而且恢复健康也较慢。

科学家对性格、个性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获得了一些结果。比如,偏头痛患者的性格特征是固执、好强、谨小慎微;高血压患者的个性特点则为愤怒被压抑、好高骛远等;心脏病患者的个性则为急躁、忙碌、好静等;结肠炎患者的性格特点则为抑郁、强迫性、吝啬;溃疡病患者的个性特点是依赖、雄心勃勃;如此等等,说明人的个性、性格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趋势关系。

本世纪30年代起,出现了一门心理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称为身心医学。它既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学科。身心医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人的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强调人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

身心平衡,是唯一的治病之道。

另一位著名生理、心理学教授石大璞先生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剧烈竞争和人际关系复杂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和社会心理应激增强,疾病谱和死亡顺位发生了改变,导致身心疾病异军突起,几乎占人类疾病总数的50-80%,为力求解决临床医学的窘境,现代身心医学才受到重视。

身心疾病是一组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并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变化的疾病。它不同于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例如肺炎、骨折、烧伤等,也不同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

身心医学是针对过去难以诊断的疾病而进一步明确诊断,使过去难以治疗的疾病能得以综合治疗,从而使临床医学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旧窘境,因而延长了人的自然寿命。

属于身心疾病范畴的病约200余种,常见的如心血管系统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其发病及预后与愤怒、严重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及过分好动、好斗、易激动等性格特点有关。冠心病、心肌梗塞其发病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其中社会心理应激、紧张、受挫都具有临床意义。消化系统的消化性溃疡与精神紧张有关已早为人知,生理试验也得到证实。又如内分泌系统的肥胖症、神经性厌食、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统的阳痿、早泄,神经系统的偏头痛,皮肤科的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均属身心疾病,皆不可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可见当疾病发生时,除了积极接受躯体治疗外,人们还应调整、平衡其心理社会功能和行为对疾病的影响,以增强个体适应能力,方能防患于未然。

身心疾病的患者,除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应配合医生的疏导、解释和接受心理治疗。调整生活习惯,解除焦虑或紧张或愤怒的情绪,以心理干预进行心理治疗。

只有处于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完好状态,人们才能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它形象地说明了心理与健康的关系。相传伍子胥过昭关,一夜间愁白了头发。虽然这种传说未免有些夸张,但从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看,情绪的紊乱,的确可以使头发发白。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且有害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可以起到这种作用。

最后,我想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一起来共同关注身心的平衡健康问题。

人类的基本痛苦和烦恼就只有四个。马克思研究了“社会辩证法”,用来解决社会中人与人的冲突问题;恩格斯研究了“自然辩证法”,其目的是用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问题;佛陀等宗教家研究了“心灵辩证法”,用来解决人内心世界的心灵冲突问题;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身心辩证法”,出了一系列图书(还有多本待出),其目的是用来解决人类的身心冲突问题。我的智识十分有限,在这个领域最多也只不过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您若对此有兴趣,酒足饭饱后,我们可以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