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做最好的自己:苹果CEO库克传
7509500000006

第6章 于苹果危困时倾力加盟(1)

当库克的亲戚朋友听说库克要放弃在康柏公司的工作,而转投苹果时,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在这些人眼里,当时的苹果公司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库克去那里工作只会是浪费时间而已。然而,即便所有人都反对自己,库克还是坚持了下来。他认为虽然苹果暂时陷入了困境,但并不代表以后也会如此。他喜欢乔布斯身上的特质,他相信他和乔布斯一起可以把苹果公司做得更好。

不到五分钟的面试

要问是谁托起了光芒四射的乔布斯的话,上述几个跟随乔布斯一起种苹果的人自然是功不可没,然而还有一个人,他为苹果公司所做的贡献更是应该被包括乔布斯在内的所有苹果人牢记,这个人就是苹果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蒂姆·库克。

和风光无限的乔布斯不同,蒂姆·库克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多年来一直在乔布斯身后默默地付出着。

库克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1975年进入奥本大学学习工程学,四年之后库克拿到了学士学位。在读书期间,库克是一个十分安静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十分专注的人。在同学和老师眼里,他是一个从不会张牙舞爪,口若悬河之人。他喜欢学习,尤其喜欢静静地思考问题,那专注的样子,甚至会让同学们不忍心去打扰他。

攻读工程学的库克跟计算机行业结缘,其实是一个意外。在库克读大四时,一次学校组织了一个校园活动,库克是其中的一个报名者,在这个次活动中库克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被提名为“杰出工程毕业生”。虽然这个荣誉称号在库克看来很平常,但他却因此被当时IBM的一位招聘者看中了。这个招聘者觉得库克是一个可为公司所用的人才,于是在这个活动结束不久,就向库克发出了邀请函。

IBM公司是一家拥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型跨国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际IT业久负盛誉。

能够到这样的公司就职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梦想,库克自然也不例外。很快,库克就成了IBM公司的一员。

在进入IBM公司后,库克很快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凭借着出色的业绩,他很快就被列入了IBM年轻管理者“极具潜力名单”。在此后的几年里,库克一再被提升。

后来,库克离开IBM加盟了电子产品销售商IntelligentElectronics,1997年又转投计算机生产商康柏公司,负责公司的材料采购和产品存货管理。

康柏公司也是一个在国际IT界享负盛名的大公司,该公司在首席执行官普飞伊珐的带领下,一度跻身国际信息业的10强。据统计,1997年,康柏公司的收入高达250亿美元,年增长速度为24%,位居世界前列。

能够相继被两个国际级的大公司看中,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项莫大的荣誉。同时也看得出,库克的确具有着非同一般的管理能力。

然而就在库克来到康柏公司仅仅六个月后,他又被一个天才般的人物看中了,这个人就是乔布斯。

接下来迎接库克的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面试。和大多数面试不同的是,这场面试仅仅持续了不到五分钟,而这五分钟最终改变了库克的命运。

2010年5月14日,库克应母校奥本大学之邀,回到母校为毕业生做了一次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库克提到了这个面试。

他说:“在我的生命中,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心得体会来源于一个决定:加入苹果。在苹果工作,从来没有被列入我的人生规划,但是它毫无疑问是我做过的最英明的决定。当然,我们的生命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决定,譬如决定来奥本。在我念高中的时候,有些老师建议我读奥本大学,有些教师建议我选择阿拉巴马大学。我说过,有些决定是不言而喻的。但是,1998年初,我选择进入苹果的决定却并没有这么顺理成章。由于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当年还只有10岁,因此你们可能不知道,1998年初的苹果与今天的苹果有着天壤之别。在1998年,还没有iPad或iMac或iPhone,甚至也没有iPod——我知道,你们很难想象没有iPod的生活。尽管苹果当时已生产了iMac电脑,但是却连年亏损,人们普遍认为,苹果已经濒临破产了。而就在我接受苹果工作的前几个月,当戴尔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迈克尔·戴尔被问及他会如何来解决苹果的问题时,他回答说:‘我将会关闭它,然后把钱还给股东们。’戴尔的这一番话实际上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因此,苹果当年的境遇可谓是步履维艰。而在当时,我所在的公司——康柏电脑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公司。不仅康柏的业绩比苹果好很多,而且它的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因而离奥本大学很近。任何理智的人权衡利弊后都会选择康柏,当时我周围的人也建议我留在康柏。我曾经向一位CEO咨询此事,他果断地说,如果我离开康柏而选择苹果,我就是一个傻子。

在决定是否进入苹果时,我必须运用我作为工程师的思维进行思考。工程师学到的方法就是通过不带任何感情的客观分析来做出决策。当我们面对两个选择的时候,我们就会权衡利弊,选出一个更好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精细地权衡利弊似乎并不是做出决定的正确方法。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中,有时候依靠直觉做决定似乎更靠谱。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在面对人生重大决定的时候,直觉似乎更能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要把重要的决定权交给直觉,你就必须放弃规划人生未来的想法。直觉决定当下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认真聆听它,它就有可能把你导向最适合你的人生道路。在1998年初的那一天,我听从了我的直觉,而不是我的左脑或最了解我的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时至今日我也仍然无法确定。但是,在我与史蒂夫·乔布斯会面不到五分钟,我就把逻辑和谨慎抛到了一边,加入了苹果。我的直觉告诉我,加入苹果是一生仅有一次的机会,我能借此机会为富有创意的天才工作,加入可能创造伟大公司的管理团队。如果当时我的直觉在与我左脑斗争的过程中败下阵来,我真不知道我现在会在哪里,但是肯定不会站在你们面前。”

正如库克在演讲中所说的,当时迎接库克的苹果公司并不像今天这样风光无限,相反,那时的苹果公司正遭遇最低谷。当库克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朋友们时,朋友们不出意外地都投了反对票,他们认为离开风头正劲的康柏,而转投岌岌可危,丝毫看不到未来的苹果简直是一个傻子的行为。然而朋友们的反对声并没有改变库克的决定。

于是在1998年,库克正式加入了苹果公司,成为了乔布斯的最佳拍档。

最了解苹果文化内涵的第二人

毋庸置疑,苹果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IT公司之一。该公司从1976年成立,在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世界IT业界里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它的产品深受全世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人们已经很难想象,没有苹果产品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在竞争者眼里,苹果公司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是很难企及的。任何一个想和苹果公司一比高下的公司都十分清楚这样的竞争有多艰难。

几乎所有关注苹果公司发展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苹果公司如此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到底从何而来?其实这跟苹果公司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有直接的联系。谈到企业文化对于一个公司的影响,身为苹果公司的一员老将,库克深知其中的奥秘。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独特的企业文化都是公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苹果这样成就辉煌的公司来说,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更是铸就其辉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库克看来,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它可以在公司日常发展中,慢慢形成一种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最终形成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从而推动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它也可以促进公司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苹果公司的辉煌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样一个充斥着科学技术与追求物质享受的时代,可以说,苹果公司凭借着其一系列世界著名的产品正在成为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引领时代的高新技术公司。作为一家成功的公司,苹果无论是在自身的经营模式、人员管理、营销策略、技术创新上都显得十分与众不同,这些不同最终造就了苹果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反过来,这种企业文化又渗透在了每一个苹果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之源。

作为公司的重要成员,库克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早在加盟苹果之日起,库克就曾说过,他之所以会不顾别人反对加盟苹果公司,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认同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他希望自己可以在这样的公司里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从而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者,乔布斯对自己亲手打造的苹果公司一直充满了信心,有时甚至会给人一种过于自负的感觉。他始终相信,苹果是世界上最强的公司,有着与其他公司不同的做事方式。他的梦想就是击败市场上所有的公司,并且要彻底摧毁它们。他想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他的公司是世界上真正最强的公司。作为乔布斯的左膀右臂,库克对乔布斯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幸运的是,对于这种在别人看来过于强悍的经营理念,库克却一直持支持的态度。虽然库克在脾气秉性和行为方式上跟乔布斯大为不同,但在如何经营苹果公司上,两人的观念始终是一致的。

库克认为一个公司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舞台上称霸,就必须要有强大的自信。上至公司的管理层,下至公司的普通员工,任何一人都要充满自信。唯有如此才能不受外界影响,专心做自己的事,最终推出引领世界潮流的产品。

在库克看来,这种自信的气场定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鉴于此,库克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十分注重培养公司的凝聚力。

除了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外,良好的企业文化还会为公司打造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是对员工,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都有很大引力。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司,苹果公司所具有的强大的吸引力是其他公司很难望其项背的。

在吸引员工方面,苹果公司一直是很多人梦想工作的地方。所以苹果公司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很多精英人才。库克就是被这种强大的吸引力所吸引才选择苹果的。

要说库克曾经效力的公司,比如IBM、康柏这些公司都是当今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然而库克在接到乔布斯的面试通知后,仅仅和乔布斯谈了五分钟,就做出了转投苹果的决定。

在吸引合作伙伴方面,苹果公司更是引力巨大。要问哪个公司不愿意与苹果合作,基本不会有公司举手。身为公司高管,库克深知这种吸引力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他十分关注从各个方面继续增强公司的吸引力。他认为,要想提高公司的吸引力,就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

比如在员工管理、产品运营、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方面,必须要努力做到最好。员工是公司得以发展的灵魂,想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要不断地激励他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给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才能提高公司的整体执行力。

库克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这是一个复杂而充满考验的工作。如何减少库存,如何和合作伙伴搞好关系,如何提高公司的销售利润,如何打造公司的竞争优势,如何能做到让客户更满意,这些都是库克需要解决的问题。库克认为只有把这些问题都处理好了,才能让苹果公司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不断发展。

可以说,在苹果公司,如果要问除了乔布斯之外,谁最了解苹果公司的文化内涵,此人非库克莫属。

采取行动,扭转危局

库克的朋友们之所以强烈反对库克加盟苹果公司,是因为那时的苹果公司根本不像现在的苹果公司这样风光无限。那时的苹果公司基本上是个烂摊子,公司的产品制造、库存管理等都十分糟糕。在大部分人看来,加盟这样一家糟糕的公司,简直是自毁前程。

苹果公司之所以会陷入困境,其实是有原因的,可以说,早在很久之前,公司就已经出现了糟糕的苗头。

熟悉苹果公司的人都知道,苹果公司当年之所以能够做起来,是跟风险投资分不开的。

苹果电脑公司在成立初期,由于资金缺乏,乔布斯开始四处寻找投资渠道。他先是说服了前英特尔公司市场经理的麦克·马库拉,获得了马库拉9.1万美元的投资,并由马库拉做担保,从美洲银行申请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后来,乔布斯又找到了风险投资家阿瑟·罗克等人,从他们那里获得了约60万美元的投资。

1977年1月3日,“苹果电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股权比例为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以及马库拉各占30%,工程师罗德·霍尔特占10%。这种各方均衡的股权结构以后竟成为了苹果公司运营的重大隐患。

1983年,乔布斯说服了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两人从此开始了一段比较愉快的合作时光。在两人共同执掌苹果的那段时间里,苹果公司推出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产品——iMac,同时还打造了一个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广告——“1984”。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乔布斯和斯卡利可以合作得更好时,两人的矛盾却迅速激化了。

1985年5月,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可谓是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在此期间,苹果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达到了顶点。乔布斯和斯卡利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最终获得董事会支持的斯卡利解除了乔布斯在Macintosh部门的职务,只让他保留董事长的空头衔。几个月后,乔布斯辞去董事长职务,正式离职。

乔布斯离开苹果之后并没有闲着,他又创立了一家名叫Next的公司。他个人持有该公司63%的股份,掌握着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后来,乔布斯将Next公司更名为NeXT公司。

在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公司虽然表面上实现了盈利,而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