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读点曾国藩:曾国藩纵横一生的68个绝学
7512500000016

第16章 处事(2)

凡事留有一分余地,就可周旋回转,灵活自如;凡事不留余地,就容易失之于刚硬,一旦做错则无可补救。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八月十七日接到家信,欣悉一荨。左光八为吾乡巨盗,能除其根株,扫其巢穴,则我境长享其利,自是莫阴功。第湖南会匪,所在勾结,往往牵一发而全身皆动。现在刺军程公,将至湖南,即是奉旨查办此事。盖恐粤西匪徒穷窜,一入湖南境内,则楚之会匪,因而窃发也。左光八一伙,想尚非巨伙入会者流,然我境办之,不可过激而生变。现闻其请正绅保举,改行为良,且可捉贼自效,此是一好机会;万一不然,亦须相机图之,不可用力太猛,易发难收也。

公义粮饷一事,果出通邑之愿,则造福无量;至于帮钱垫官之亏空,则我家万不可出力。盖亏空万六千两项大钱三万余千,每都畿须派千串,现在为此说者,不过数大绅士一时豪气,为此急公好义之言。将来各处分派,仍是巧者强者少出,而讨好于官之前,拙者弱者多出,而不免受人之勒,穷乡殷实小户,必有怨声载道者。且此风一开,则下次他官来此,既引师令之借钱办公为证,又引来朱公之民帮垫亏为证,或亦分派民间出钱帮他,反觉无辞以谢。若相援为例,来一官,帮一官,吾邑自此无安息之日。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此事若各绅有意,吾家不必拦阻;若吾家倡议,万万不可。

且官之补缺,皆有保法,何缺出轮何班补,虽抚藩不能稍为变动,澄弟在外多年,岂此等亦未知耶?朱公若不轮到班,则虽帮垫亏空,这邑挽留,而格于成例,亦不可行;若已轮到班,则虽不垫亏空,亦自不能不补缺。间有特为变通者,督抚专折奏请亦不敢大建成例。季弟来书,若以朱公之实授与否,全视乎亏空之能垫与否,恐亦不尽然也。曾仪斋若纱革职,早不复能空补子;若系大计休致,则尚可穿。

季弟有志于道义身心之学,余间其书,不胜欣喜!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吾弟诚有志于此,须熟读《小学》及五种《遗规》二书,睇外各书,能读固佳,不读亦初无所捐,可以为天地之完人,可以为父母之肖子,不必因读书而后有所加于毫末也。匪但四大古诗,可以不看,即古文为吾弟所愿学者,而不看亦是无妨,但守《小学》、《遗规》二书,行一句,算一句;行十句,算十句,贤于记诵词章之学万万矣。(咸丰元年八月十九日)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八月十七日,接到家中来信,高兴地知道一切。左光八是我们家的乡盗,能够斩草除根,发落他的巢穴,那么我们家乡就会长享太平,也是积了很大的阴功。只是湖南的会党帮匪,互相勾结,往往是动一根头发而牵动全身。现在刺军的程公,特地到湖南,就是奉了圣命查办这件事,因为恐怕粤西的匪徒逃窜,一旦窜入湖南境内,那么湖南湖北的会党,说不定也通同作乱。左光八这一股,我想还不是大团伙,然而我们家乡去惩办他。不可以太过激了,使他发生变化。听说他们请了体面的绅士出面保举,去恶从善,而且可以效力为朝廷命贼,这是一个极好的时机。万一不行,也要抓住机会智取,不可以用力太猛。发动攻巢容易,收拾残局便难了。

公议粮饷这件事,如果真的是家乡父老的要求,那么带来的福利也是极为丰厚的。至于出钱去垫付官府的亏空,那我们家里是万万不可以出办事处。因亏空一万六千两,要大钱三万多千,京城地区每户都要摊派千串。现在这么创导的人,不过几个大绅士一时夸海口,出此济公好义的计议,将来各处分派的结果,仍旧是取巧的人、强项的人出得少,却在官府面前讨好;笨拙的人,弱小的人出得多,还不免受别人的勒索。穷乡僻壤的殷实小户,一定会有怨声载道的。并且,这种风气一开,则下次其他官员来了,便会引用这个借钱办公为例证,又引用朱令百姓出钱垫付官府亏空为例证,也分派民间出钱帮他,那时反而没有话好拒绝人家。如果这样攀比起来,来一个官员,要帮一个官员,我们家乡从此没有安静的日子。凡属办公事,要深谋远虑。这件事如绅士们有意办,我家不必去拦阻;如果我家出面倡议,万万不可以。

并且官员的补缺,都有固定的办法,什么地方出缺了,轮到何班去补,就是抚藩衙门也不能稍微变动。澄弟在外多年,难道这些事都不知道?朱公如果没有轮到班,那虽说帮他垫付了亏空,全县的人挽留,但是因为这种惯例的阴隔,也行不通;如果已经轮到班,那虽说不垫付亏空,也自然不能不补这个缺。间或有特别变通办理的,要督抚专门写奏折请示,恐怕也不尽对。曾仪斋如果是革职,那不能再穿补袜子;如果是因为吏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改休的,还可以穿。

季弟有志于仁义道德、修身养性的学问,我看了信,十分高兴。凡属是人都可以做圣人贤者,决不在于读书的多少。弟弟真的有此志向,要熟读《小学》及《五种遗规》两书,实行一句,算一句;实行十句,算十句,比诵词章强万倍。(咸丰元年八月十九日)

四月十四日考差,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经文题,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赋得廉溪乐处,得焉字,二十六日余又进一谏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弊,其言颇过激切,而圣量如海,尚能容纳,岂没唐以下之英主所可及哉?余之意,盖以受惠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则诰封三代,儿子则荫任六品,不为不荣。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而皇上圣德之美,出于天,自然满廷臣工,遂不敢以片言逆耳,将来恐一念骄矜,遂至恶直而好谀,则此日臣工不得辞其咎。是以趁此元年新政,即将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之萌。此余区区之本意也。现在人才不振,皆谨小而忽于大,人人皆趋习脂韦唯阿之风,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管趋于骨鲠,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余区区之众意也。

折子初上之时,余意恐犯不测之感,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不意圣慈含容,曲赐全。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复顾身家之私。然此后折奏虽多,亦思无有做此折之激直者;此折尚蒙优容,则以后奏折,必不致或触圣怒可知。诸弟可将吾意,细告堂上大人,无以余奏折不慎,或以戆直干天威为虑也。(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

四月十四日考差,题目是“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经文题目是:“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赋得溪乐处,得焉字。二十六日,我又进了一个谏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言词过于激切,但皇上容人的气量像大海一样,还能容纳得下,哪里是汉唐以来的英明主子所可比拟的?我的意思,是自己所受的恩泽太深重了,官到了二品,不能不算荣贵,假设在这种时候,再不尽忠直言,那还等什么时候进言呢?而皇上对从人德行的美好,是天赋于他的,自然整个朝廷的臣工们,才不敢去说他一个不字,恐怕长此下去便骄傲了,以至于不喜欢听刚直批评意见,而喜欢听颂扬吹嘘。那么到了这一天,臣工们是不能推卸自己的罪责的。因此来看咸丰元年实行新政的机会,把这个关键说破,使皇上心里一天天兢兢业业,断绝自以为是的思想萌芽。这是我小小的一点用心。现在国家人才不振作,都在小的地方谨小慎微,而在大的地方疏忽大意,人人都习惯于唯唯诺诺、阿谀奉承。想通过这个折子稍微挽回一下风气,使这些人在朝廷里敢于说话,遇事不敢退缩。这是我小小的一点余意。

折子刚上去时,我思想上害怕可能会触犯天威,已经把得失祸福置之度外。没料到皇上包涵下来,曲加保全。自此以后,我越要尽忠报国,不再去顾虑身家性命这些私事。然而以后折奏虽多,也决没有像这么激烈直言的了。这么激直的折子还蒙皇上优容,那么以后的折子一定不至于触犯天威,那是一定的了。弟弟们可以把这个意思,详细告知堂上大人,不要以铁奏折不阿准直干天威而忧虑。(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

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惟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与鲍鱼处,亦与之俱化也。……千万听兄嘱咐,但取明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也。

在乡下没有朋友,实在是平生第一件憾事。这不仅对自己毫无好处,反而是很大的危害。习俗会污染人,如果总是与不好的人相处,就像与腥臭的咸鱼相处,久而不闻其臭,最终自己也会与之一样腥臭,令人生厌。……千万要听从为兄的嘱咐,只从良师那里学习有益的知识,而不要跟着坏朋友学坏。

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

我们应当永远以诚待人,虚心处世。心诚则志气专一,历尽磨难,也不改变初衷,终有顺理成章,获得圆满结果的一天。虚心,就不会矫揉造作,不挟私见,最终可以为大家所理解。

弟言家中子弟,无不谦者,此却未然。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谨慎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也。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傲耳。

余正月初四日信中,言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望弟弟常猛省,并戒子弟也。(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弟弟说家里的子弟,没有不谦和的,这也并非如此。凡属因为害怕别人而不敢妄加议论别人的,属于谨慎谦和的人。凡属喜欢讽刺批评别人短处的人,就属于骄傲的人。谚语说:“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不是一定要锦衣玉食,动手打人,才叫骄傲。就是自己感到得志,感到满意,没有畏忌,开口议人短长,便叫做极骄极傲了。

我正月初四日信里,说了戒骄字,要以不轻易非议讥笑别人为第一要义。希望弟弟常常猛省,并且告诫子弟。(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不欺者心无私著也。无私著者,至虚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诚,天下之至虚者也。人必虚中,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不欺人者,必心中别着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着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不欺其好德知矣。是故诚者,不欺者也。

不说假话的人,心里就没有私心杂念。没有私心杂念的人,就是心中虚空的人。所以,天下的至诚,就是天下的至虚。人心一定要虚空,内中没有丝毫牵缠,然后才能真正地无妄。实,就是不欺骗。人之所以要欺骗人,一定是心中还装着别的东西。有了私心,又不敢告诉别人,于是只得编造假话骗人。如果心中没有丝毫私念,又何必欺骗人呢?他之所以要自己欺骗自己,也是因为心中还有其他杂念。知在于好德,私心在于好色;如果不能去掉好色的私心,就不能不欺骗自己好德的知了。所以说,诚就是不欺骗。

余读《易?旅卦》“丧其童仆”。《象》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解之者曰:“以旅与下者,谓视童仆如旅人,刻薄寡恩,漠然无情,则童仆亦将视主上如逆旅矣。”余待下虽不刻薄,而颇有视如逆旅之意,故人不尽忠。以后余当视之如家人手足也。分虽严明,而情贵周通。

我读《易?旅卦》“丧其童仆”。《象》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解释的人说:“以路人比喻下人,就是说将童仆看做路人,刻薄寡恩,漠然无情,那么童仆也会把主人看作路人。”我对待下人虽说不刻薄,但也会像看路人一样,所以他就不尽忠报效。今后我要把下人当作自己家里的人一样,亲同手足。办事虽然要求严格明白,而感情上还是以沟通为贵。

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也。无私著者,至虚也。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

所以,诚实,就是不欺骗;不欺骗,也就是心里没有杂念;没有私心杂念了,就能够做到谦虚和坦荡。所以说,天底下最虚心的人,就是天下最诚实的人。

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亮其力量所能为。弟每求人,好开大口,尚不脱离其陋习。余本不敢开大口,而人亦不能一一应付,但略亮我之诚实耳。

凡与人交际,应当力求诚信素孚。求人协助应当考虑对方的条件、力量。你每次求人,好信口开河,不脱官场陋习。我求人不敢信口雌黄,而别人也不能够一一应允,但是都知道我的诚实。

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人生在世,单凭个人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借别人的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观古今成大事之人,无不有人鼎力相助,无不有人尽力相扶。力单势薄者无以成就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