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男人是个坏东西?
7514200000034

第34章 男人反感的女人(4)

当然这种话我不会对一个女人说,也不是负担不起她的生活,只是那种被利用的感觉太让人失望了。May的做法让我想起了第一个女友,那种张口就要男人花钱的不以为然;难道今天的女人都这样,连白领女人也不免俗?表面大喊什么平等独立,骨子里还是想占有男人,“吃”男人。

奇怪得很,我们的感情从那天起就有了微妙的变化,而May给我的感觉也好像成了一个陌生人。虽然从表面看,做了全职太太的May也在尽心尽力地伺候着我,但对我的“金钱管制”似乎成了她的新业务:一方面,坐在家里的她每天至少打两个电话到我的办公室检查我的行踪;另一方面,她把在公司做账的经验全部搬回了家,她自己的开销从不跟我说,可我的每项开销都得经她的批准和过目。

对这种管制,我聪明的太太自有她的说法,叫男紧女松。一来女人全面主内说明了丈夫对妻子的恩爱和信任,是丈夫的体面;二来从前听过婚恋专家的课,说男人普遍花心,所以管理丈夫连同丈夫的钱不是女人的苛刻,而是妻子对丈夫的爱护和帮助。

现在才明白,我英明的娇妻确实不同凡响,她全部的英明不在别处,全在她嘴上的功夫:说身为女人的她们要学会赞美丈夫,还说什么很多女人不是做得不好而是说得不够好。所以,May自打决心“找银行”的那天起就开始修为赞美的艺术。就这样,身为银行家的我,不但荣幸地做了女人的救世主,也不幸地掘成了自己的坟墓。

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连床上的亲热也成了生理上的应付。当然也不是一句话不说,偶尔我提起工作的事,May高兴地搂住我的脖子说,亲爱的你知道我为什么嫁给你吗,我早就看出你能成为“我家的银行”,你看我是不是特有眼力?

不知从何日起我没有了回家的感觉,一天晚上独自一人到酒吧喝闷酒,坐在我对面的男人和我一样是单独一人,可能喝多了点儿突然问我,怎么啦老哥,看你这么不开心,是不是被女人甩啦。

我看着他没说话,只是对他笑笑,心里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被女人甩了倒好了,干脆了;就是这种不甩也不爱,白白被利用的滋味让我背气,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非子点评1:当女人爱钱时,男人就成了东西或机器

有人说,男人反感女人爱钱,就像女人讨厌男人花心。这话不无道理。男人爱权力,不管钱还是女人,对男人都意味着权力。男人从挣钱的奋斗中获得价值的认同,又从对女人的猎取中获得身心的乐趣。而对男人这样一种需要认同和享乐的动物,钱和女人正好满足了男人的双重需要。实际上,世界上没人不爱钱,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问题是,男人和女人的价值取向不一样,对钱的爱也有了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男人的价值取向是自己,钱对男人的诱惑不在于钱本身,在于他对钱的赚取和奋斗;女人的价值取向是男人,多数女人觉得自己得不到男人,钱对女人成了男人的代替。加上男人和女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同,进一步强化了两个性别对钱的偏爱和兴趣:男人不是不爱钱,但男人要钱是为得到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女人;女人一向爱钱,对钱的爱恋一来为满足自己的虚荣;二来为填补她失衡的心理。

相比之下,男人似乎比女人要高级:男人感兴趣的多半是活的事物,是赚钱的过程和对女人的享受;女人感兴趣的多半是死的事物,是赚钱的结果和对男人的占有。

由此,男人痛恨女人爱钱有了站得住脚的道理,只要男人身边的女人过分爱钱,男人潜在的自我一定会对女人发出谴责和抗议。

那是因为,尽管男人能赚钱而且很多时候女人确实是男人赚钱的动力,但男人仍然希望女人爱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他的钱,一旦发现相反的走势,即女人爱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钱,他的爱会大大受挫,连同他赚钱的动力也会减弱。这时男人会认为,自己不过是赚钱的机器或者女人要的东西,而当男人发现自己被当做东西时,他身为男人的价值顿感跌落。

非子点评2:女人之所以爱钱,说明她内心缺少爱

有人给钱下过这样的定义,什么是钱?钱是男人拼命挣、女人拼命花出去的纸。

世界上没有女人不爱钱,也没有女人不爱花钱,但因为女人和钱对男人有着同等的“消费价值”,当男人对女人情有独钟时,女人对钱的青睐成了男人忽略不计的“毛病”。

如果可以追溯历史,女人对钱的青睐正是出于男人的“娇纵”:自古以来的买卖婚姻把女人当做钱,也许开始被买卖的女人万分苦痛,但久而久之,当多数女人领受同等待遇时,女人接受了自己的命定:依赖固然跌份,如果身为女人就得跌份,那就不是跌份了,没准儿那是女人的“造化”;买卖固然屈辱,如果每个女人都有屈辱,那也无所谓屈辱了,反倒屈辱背后的实惠成了女人的“庆幸”。

和男人对自由的热爱一样,女人对钱的青睐也有着长如流水的历史渊源和物质基础:男人播种,女人选种;男人狩猎,女人守候;男人主外,女人主内;男人运筹世界,女人打理家庭。

不管看历史还是看文化,多少年来男人是钱的创造者,女人是钱的享受者;不管看生理还是看心理,多少年来男人对自由的热爱始终如一,女人对钱的青睐越加深重。于是,一旦男人爱上女人,女人成了男人赚钱的动力;一旦男人需要女人,女人觉得她有了要钱的理由。

加上多少年又多少代,男人的“花心史”深深地刺伤了女人,世代女人备受男人的折磨,对男人的痛恨越加打造了她爱钱的坚定:反正也没人爱,不如捞点儿物质实惠;更有甚者:你爱别人我不管,只要你拿钱来,咱俩的恩怨就能扯平。

总之,就像男人对自由的热爱深入骨髓一样,女人对钱的迷恋也爱不释手,给男人的感觉:不是“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而是“金钱,你的名字是女人”。以至于不光感情不好的夫妻,即使两人感情好,若男人娶她后没给钱,她也会觉得老大不对头。

当然,钱在好的感情里是爱的印证没有错,但作为女人,若你在爱老公时总是想着他的钱,你对他的情太过不真;若你再时时拿钱和他说事儿,你对他的爱太沉重。

虽说钱是男人拼命挣、女人拼命花出去的纸,但那堆纸最好带来两个人的快乐;若你花那堆纸完全为打造自己的安全或者填补心里的虚空,那样的爱不但对老公不公平,对你自己也有欠稳妥。

所以,若身为女人的你发现自己特别爱钱,很可能你心里的爱有了空缺;若你再把老公当成赚钱的机器,你自己的人格八成有毛病。这是因为,爱和钱永远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准:就像普吕多姆说的,世界上一切易变的东西都不能成为幸福的基础,真正的爱是不易变的,而钱却有着易变的属性。作为当代女人,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置于易变的物质,要让自己伫立在不易变的灵魂中。

非子点评3:共同摆脱金钱的困扰

(1)走出“金钱大山”,你才能找到爱

纪伯伦说,若一个人内心没有爱,他一定需要建立金钱的城堡。又像那些横渡江河的游泳者,若没有健康的身体和技能,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离开救生物。

也许金钱对内心没有爱的人就是一种救生物,但活生生的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泳者。简单的游泳者即使没有上好的技能,救生物也能帮他到达目的地;可是,人一旦陷入了对钱的迷恋,他对爱的感受力顿时“生锈”。

上帝就是这般公平:一个深深懂得爱的人,钱永远是他的身外物;一个内心缺少爱的人,钱必然是他追逐的实惠。

而上帝的公平,在生命的意义上似乎更深邃:一个内心有爱的人,尽管算不上富足,他仍会感到幸福;一个内心没有爱的人,尽管家财万贯,他永远不知幸福为何物。

这是因为,幸福从来不是一种可计算的物质,幸福是一种不可计算的感悟。感悟幸福,是不需要太富足的,甚至某种缺憾对幸福反倒是一种完美的补充:让人在缺憾的不足里保持奋进,才有人与世界的和谐;让人在与自然的唇齿相依里感知自我,才有人与自己的律动。

所以,“金钱大山”的沉重不在于你有多少钱,而在于你对钱是否注重。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金钱不重要,但同样的重要仍然有着本质的不同:钱的主人知道怎样花钱,于是钱成了感情的表达;钱的奴隶不知道怎样花钱,于是钱成了虚荣的印证。

而上帝对人的赏罚也是如此地分明:让钱的主人永远地驰骋在自由天空下,为了爱,钱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自由的担保;让钱之奴隶永远被压在金钱大山下,为了钱他不惜交付自己的自由,一辈子失去了爱的感受。

一个有尊严的女人,她不可能做钱的奴隶;一个没有尊严的女人,她宁愿要钱也不要自我的尊重。就像故事中的May,她本来很能干也有很好的工作,就因为看上了有钱的老公或者不如说看上了老公的钱,于是索性辞职,宁愿把自己置于对钱的膜拜中。

为了钱她宁愿不工作,为了钱她宁愿不进步,为了钱她宁愿不升职,为了钱她宁愿不要社会的价值和认同。她认为钱是世界上最大的富足和安全,殊不知,老公对她的失望正是她安全的失落,她每日的无聊恰好印证了自己内心的虚空。直到有一天老公感情出轨,那将是她“实用爱情”的咎由自取;直到有一天她认识到自己大错特错,那时的光阴已经带走了最好的时辰连同青春的感动。

男女之间的恋情有着无与伦比的神奇,也有着无法挽回的脆弱:彼此交付的是爱,双方的爱会无限增值;彼此交付的是利用,双方的“假爱”也会因利用的伤害暴露无遗,让两人形同陌路,无动于衷。

为什么?

因为人不可能永远满足于死的事物,人潜在的能动性终究会向自己发出求救的呼唤:让人在能动遗失的边缘重新感知自我的存在,让人在享乐的反省中重新感悟劳动的快乐。

(2)你对钱真诚,钱才能给你快乐

人需要真诚,钱也需要真诚;因为钱的劳动者是人,也因为钱本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人有人的独立和创造,钱有钱的独立和创造;一旦钱成为钱,一旦钱的诞生和生存脱离了人的劳动,钱也像人一样能独立地服务于人并从自身的价值中创造对人的需要。

什么是对钱的真诚?

一是对钱的珍重,也即不乱花钱;二是尽量让钱物有所值,尽其所用。不乱花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没钱的时候容易,有钱的时候不容易。但要在有钱的时候也能做到不乱花钱,才算实现了对钱的真诚和尊重。

不能否认,有钱的时候随意乱花钱,确实有种难言的快乐和冲动,特别对饱受过没钱困苦的受穷者,受穷的记忆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到了有钱的日子,似乎只有拼命挥霍才能挽回心理的亏空。事实是,钱对人的回报和你给它的真诚相辅相成:你待钱真诚,钱给你永远的富足;你待钱不真,钱送回你往日的贫穷。

这颇像那个著名的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贫穷的渔夫在遇到金鱼前只有一个破木盆和一个小破屋,因为渔夫救了金鱼的命,金鱼满足了他所有的要求。遗憾的是,发迹后的渔夫失去了往日的质朴,他不断向金鱼索取,以至于一座宫殿都无法让他满足。结果,渔夫的不真伤害了金鱼,金鱼回到了海里,留给渔夫的还是往日的木盆和破屋。

这就是不真的后果,不管待人还是对钱,只要你没有真诚,你不会得到期待的幸福和快乐。因为幸福是那样地敏感,快乐是那样地脆弱;只有人性的真诚能让幸福达到最高点,也能让快乐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和隔阂。除此之外,任何不真都会让敏感的幸福瞬间消逝,也会让脆弱的快乐戴上假面,让你和爱人产生隔膜,饱尝孤独。

所以,对人,真正的考验似乎不是贫穷,反倒是有钱的富足对我们意味着心的历练和珍重。人性的公正恰恰表现为,人在享受金钱的富足时需要更坚定的自律,一如一个曾经受穷的有钱人,一定要把握住花钱的分寸,才能让自己永久地朝向富足,远离贫穷。而对钱的真诚只有在这种态度里才能印证:尽量让钱物有所值。这不但是文化人和非文化人的区别,也是一个人品格的修为和鉴证。

用更通俗的话说,文化人和非文化人的区别不在会不会挣钱,而在会不会花钱;或者说,挣钱不足以检验一个人对钱的真诚,反倒在花钱的态度里包含着一个人对钱的真诚和尊重。

尽量让钱物有所值反映了一个人节俭的品质,不管对什么样的生活,贫穷也好,富足也好,节俭的意义不在生活本身,在我们对钱、对人的态度。钱是人挣的,尊重钱的用途也是尊重了人,同样,尊重一个人,也应该尊重这个人的劳动所得。而不管对人还是对钱,堪称完满的快乐不在别处,就在我们集真诚和尊重为一体的态度中。

也是本着上述态度,真诚的有钱人开始了对他人的关心和救助。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钱只有与关怀以及更多的关怀联系在一起时才是真正快乐的,一如人只有在对别人的关注中才能找到坚实的自我。

男人为什么反感女人的水性杨花

正因为男人知道自己“丑陋”,他才格外企盼女人的美好,而在男人对女人的完美意识中,女人的身体是男人的梦幻,也是男人的归宿。

男人倾诉四:我反感女人的水性杨花

倾诉人金石远,38岁,签约演员

我的故事很特别,如果不是面对心理医生,我不会把它讲给别人听;它属于我的隐私,加上不属于正常男女关系,我就更难启齿,只有我知道它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伤害有多重。

她是我的第一个恋人,也是我的亲姐姐。我母亲生了两个孩子,我3岁时母亲病逝了,那年刚好是“文革”,因为父亲挨整没办法照顾我和姐姐,就把我们送到奶奶家去住。奶奶家在农村,我们比城里的孩子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游玩和打闹。

在我的记忆里,大约从4岁起我就成了姐姐的跟屁虫,她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带着我,起先是背着和抱着,后来拉着我的手,就这样,在农村的十几年我们跑遍了所有的村镇和小路。

说不上为什么,是我天生有邪念,还是我的处境造成了那样的结果,虽然爷爷奶奶很疼我,我还是最爱姐姐。母亲走后,我最可心的人就是姐姐。姐姐比我大5岁,我3岁那年她8岁,但因为从小她就抱着我,在我的眼里姐姐不光是姐姐,还是我的小妈妈,而我对姐姐的依恋不知从何时起成了我的心痛。

现在还记得4岁时的经历,有一回姐姐和爷爷奶奶去庙会,把我一人锁在家里,他们以为我会睡的,没想到我整整哭了一个下午。晚上姐姐回来后我有好长时间不理她,直到她把我搂在怀里给我讲故事,我倚在姐姐的怀抱里才忘了“被抛弃”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