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审美,好像就比较复杂了,对于什么是美,美学中有许多说法,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的看法是,审美和情感必定是有密切联系的,有情感才有审美,有情感也必然有审美。情感和理性的区别在于,理性要认识事物是什么,力求客观,而情感是比较主观的,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它看事物并不是看事物本来是什么,而是看事物对于自己的生命、对于自己的心灵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能不能让自己感到精神上的愉悦,美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精神上的愉悦。并不是说一个事物客观上是美的所以你喜欢它,而是因为你爱它才觉得它美。我比较倾向于美学上的主观学派,但是这个主观并不是纯粹的幻觉,实际上审美是有人的内在生命力发动的,就像尼采说的,你对生命的爱是美感的根源。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对世界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前提就是热爱人生。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都应该做世界的情人,做人生的情人,你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人生,你就会发现世界的美,就会对人生有丰富的体验,所以前提是对人生的爱。
审美和功利是两种相反的生活态度。美学中有一派是用功利来解释审美的,我非常不喜欢。当然,人的所有精神能力,包括理性、情感、道德,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找出功利的起源,也都可以有功利的效用,但是,在人的高级属性的意义上,它们都具有超功利的性质。尤其是美感,它在本质上是超功利的。审美的生活态度看重的是事物对于自己人生的意义,对于自己心灵的意义,功利的生活态度看重的则是事物的功用,事物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我把审美的生活态度用一个概念来概括,就是真性情。所谓真性情就是看重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功利。在这个功利世界中坚持做一个性情中人,这就是审美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注重积累内在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摆脱了外在功利的诱惑,就能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我认为这是人生最好的境界。最可悲的是一种贫乏的热闹,看上去生活得很热闹,其实里面空无一物。
我们在这个功利世界上生活,当然不能完全没有功利的考虑,但是更不能只有功利的考虑。只有功利考虑的人,他的内心世界是很贫乏的,他眼中的外部世界也是很贫乏的,一切事物都被缩减成了功用,这样的人是活得最没有意思的。只用功利眼光看生活,看到的都只是功利的东西,功利的东西有一个特点,就是即使得到了,也都会被消费掉,结果什么也留不下。相反,用审美眼光看生活,是一个内心积累和丰富的过程。事实上,每个人都赋有情感的能力、感受的能力,虽然天赋有差别,有的人感受力更强烈和敏锐,有的人弱一些,但后天造成的差别更大。在有些人身上,正因为功利态度的主宰,他的感受力可能始终是沉睡着的,在审美方面从来没有觉醒过。所以,我的意思不是要你完全排除功利的考虑,你至少应该同时保有审美的眼光,不断积累内心的财富。人人都应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艺术家,这可以使你不成为一个彻底的俗物。
怎样来积累内心的财富,使心灵越来越丰富?我提两条。一是珍惜自己的经历,用心灵去感受自己每日每时的生活,把外在经历转化为内在财富。我一直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自己从上小学开始就养成这个习惯,从中学到大学,我花时间最多的就是写日记。因为我觉得每天的经历都是宝贵的,都是不可重复的,我一定要把它留下来。就是这种珍惜生命的心情促使我坚持写这个东西。这个写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你的内心用另一种眼光把你的日子重新过了一遍。我自己体会,通过写日记,最大的好处是从自己的经历中体悟了人生,经由解剖自己洞察了人性,得到的是精神财富。真正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就不能只珍惜那些外在的东西,真正留得下来的东西是你内心的收获,那才是你最应该珍惜的。
我甚至主张,人人都应该写自传。到一定的年龄,你回忆一下你的生活,把那些你最珍惜的人和事,最让你悲让你喜的经历,对你的心灵发生最大影响的事件,做一个仔细的回顾,把它们写下来。不要以为只有大人物才能写自传,如果没有内心感受,大人物的自传也是苍白的,无非是罗列一些丰功伟绩。现在有许多明星写自传,多数是圈子里的那些事,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唯畅销是求,没什么价值。其实,无论大人物、明星还是普通人,经历中真正能打动人的是那些真实的东西,而在这一点上,普通人反而有优势,没有虚名浮利的干扰。你是为自己写,不是为市场写,就容易做到真实。我看西方人是有这样的习惯的,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包括医生、企业家、政治家,到一定的时候就写自传或回忆录,我觉得这个很好。
二是阅读好书,通过阅读把人类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一定要读大师的作品,现在市场上书太多了,像我这样的读书人进了书店也像进了迷宫一样。我的建议是一定不要跟风,不要什么书畅销你就读什么书,媒体宣传什么书你就读什么书,一定要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品位。开始时选择会有困难,怎么办?我说你就尊重最权威的一位大师的选择吧,这个大师就是时间,时间已经替你做了相当精确的选择了,那些被选中的书叫做经典。我自己的感受是,读这种书真的受益无穷,让我看到了那些伟大的头脑是怎样认识世界的,那些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感受人生的。在读的过程中,你心中最美好的思想、最有价值的能力被唤醒了,你会发现,虽然能力有差异,但你是和这些伟人走在同一条人类的精神之路上,属于同一个伟大的人类精神传统。
三、拥有道德生活:灵魂的善良和高贵
内在生活的第三个方面是道德生活。关于道德,我强调两个东西,一是要有同情心,做一个善良的人,二是要有做人的尊严,做一个灵魂高贵的人。(略,参看本书中《道德的根本》一文。)
结语
综上所述,拥有内在生活,就是拥有活跃、自由的智力生活,丰富的情感生活,善良、高贵的道德生活。也就是拥有自由的、丰富的、善良和高贵的精神品质,我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优秀的人。只有拥有高质量的内在生活,外在生活也才会是高质量的,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同样存在处理好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的关系的问题。不妨说,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外在生活,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内在生活。现在中国在经济上越来越强大、富裕了,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这就够了吗?我认为是不够的,中国还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大国,你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又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思想资源很丰富,你有这个责任。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在现代世界上做一个文化大国,光靠历史悠久是不行的,光靠宣传和输出国粹也是不行的。要靠什么呢?
我在这里想引用我的一个朋友的话,他叫邓正来,在最近出版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中国现在加入了WTO,加入了很多国际条约,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意味着中国已经真正进入到世界结构里面去了,对世界结构规则的修改或制定有了发言资格。但是,这种形式上的发言权并不等于实质上的发言权。现在我们当然可以投票,对于别人的观点、提案,我们可以赞成、反对或者弃权,这说明我们是一个主权国家了。但是,一个“主权的中国”并不等于一个“主体性的中国”,现在的形势要求中国从一个主权国家变为一个主体性的国家。什么是主体性的国家呢?就是不光有投票资格,有形式上的发言权,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能做精彩的发言,有实质性的发言权,你不只是基于国家利益说“是”或“不”,而且有你自己的“理想图景”,你的发言真正能够对世界发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能够推动世界朝好的方向发展。
按照我的理解,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国产生真正世界性的大思想家。中国现在能吗?我想还不能。如果我们光顾发展经济,不注重国民精神素质的提高,恐怕永远也不能。中国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大国,归根到底有赖于我们民族整体内在生活的质量,精神上优秀的人越多,就越有希望做出世界性的文化贡献。
浙江人文大讲堂现场互动
问: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孤独的?学生应该参加到热闹的活动中,还是活在一个人的自在中?
答:我的体会是两者都需要。当然,因为性格和志向的差异,两者的比例可能是因人而异的。我不排斥与人交往和参加活动,关键是交往有没有质量,活动有没有意义。如果只是图热闹,怕孤独,我觉得你就应该反省了。卢梭说,独处是最美好的享受,最受不了的是跟人聊天。我和他有同感。我一直认为,独处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不能独处的人,内心一定是空虚的,这样的人聚在一起,是空虚的相加,得出的仍然是空虚,会有什么意思?你应该是自己有了丰富的积累,然后去见同样有积累的人,互相馈赠,彼此受益,这才是高质量的交往。
问:请问周老师,为什么古希腊的灿烂文化只是昙花一现?
答:不能说古希腊文化只是昙花一现。你这样说,可能是因为今天的希腊只是一个小国,文化也比较落后。这是两个概念。其实,作为欧洲文明的主要源头,在雅典城邦制度解体以后,经过希腊化时期,古希腊文化已经从一个地区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它并没有消亡,而是成了西方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
问:您谈到对应试教育的无奈,在座有教育专业的同学,您能不能对他们提一些要求和期待?
答:要改变应试教育体制,教师作为个人当然无能为力。但是,有一个东西叫良知,即使在这个体制中,你仍然可以有良知,这能让你守住底线,不会去干那种羞辱理智、折磨学生的事情。在同一个体制中,对于坏的东西是积极贯彻还是消极抵制,能否利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多做好事,其间大有区别。我能说的只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