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
7527000000031

第31章 第四种实践职场上如何将负面情绪化为正能量(2)

韩青在一家著名杂志社工作,她很喜欢这份工作,唯一让她心焦的就是经常有突如其来的赶稿任务,这让她感到很紧张,并给她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一紧张她就觉得思维枯竭,连大键盘手指都不灵了。

这一次,领导又让她在一星期内交出三篇质量高的稿子,这可怎么办?她想,我不能再像以前赶稿子那样紧张兮兮,觉也睡不好,饭也没时间吃,最后稿子的质量也不见得好。

"我要改变工作方法。"韩青如此说道。

韩青先思考这三篇稿子的立意,然后分别列出提纲,理清思路,然后想好一天要写多少字。做好了这些,她心里有谱了。然后,她立刻动手写,因为思路清晰,再加上时间紧迫,她写得非常投入,思想的火花不断闪现,在规定的时间顺利完成了工作。

稿子交上去之后,主编很满意。韩青心里想:"如果不是感到紧张,我也不会调整工作方法,工作效率也不会这么高。看来,紧张一点也没有坏处,它完全可以转化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正能量!"

面对紧迫的工作,我们能像韩青这样,迅速剔除焦虑、担忧,而将它转化为正能量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紧张的情绪使我们的内心产生波动,而这种波动能够调集我们脑海中所有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就变得高了。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最后通牒效应"。

在时间宽松的情况下,人容易变得懒散,本来可以完成的任务反倒完不成了。紧迫的情况却可以激发人无尽的潜能,促使我调整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养成好的工作习惯,让人产生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当然,想要利用好紧张这种情绪,却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工作周期,合理规划工作时间

之所以紧张,就是因为时间紧迫,那么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工作时间:两个星期内要做这么多工作,我每天要做多少,需不需要加班,加几次班才能完成。对工作时间先了然于胸,首先在情绪上不会过于紧张。

2、找到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找到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工作方法,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直接途径。有些人喜欢先做难度大的工作,觉得这样自己后面就会轻松一点;有的人则喜欢把"难啃的骨头"放在后面,觉得这样自己效率更高。还有的人,会去请教一下领导和同事,咨询怎么样才能使工作效率更高。

这三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倘若你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模式,那么紧迫的工作任务非但没有让你变得紧张,反而成为你促使你提高工作技能的正能量!

3、投入地工作,将正能量发挥到最大

找到了工作方法,就要积极地投入工作,精神要集中,并坚信自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去完成,这个过程中正能量一直在发挥着作用,给你支持和推动的力量。当你一鼓作气完成工作任务时,你就会发现:"其实之前所谓的紧张在投入地工作之中根本体会不到!"所以,唯有投入,你才不会被紧张的情绪所束缚和困扰。

自卑化为拼搏的正能量

这个世界上有从来都不自卑的人吗?

古代希腊的代蒙斯赛因斯,小时候患有口吃,他自卑;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他自卑;尼采身体羸弱,他自卑。但是后来,代蒙斯赛因斯成了著名的演说家,罗斯福成为了美国总统,尼采成了大哲学家。

为什么这些自卑的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简单,因为他们从自卑里获得了积极的正能量!

《超越自卑》的作者,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一生都伴随着自卑感,之后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技能、优越感和对别人的重要性。可见,自卑成了人拼搏的理由,卑微里有不容小觑的力量!

只要你能够正视自己的自卑,并将自卑踩在脚下,那么,只需要1分钟,你就能够将自卑转换为正能量。听听下面这位主人公的讲述:

"我不如别人,我自卑,所以我不停地努力。

当年我从郑州到国家队的时候,得不到任何人的肯定,他们都说1.5米的我不可能打得多好。面对众人的否定,我非常自卑。但我从来就不是个容易认输的人,自卑永远不会阻止我前进的脚步,只会成为我不断拼搏的正能量!

为了证明给他们看,我没日没夜地刻苦训练。我先天条件不足,别人允许自己有失败的机会,但我不允许,我只能赢。所以我打球凶狠,那是因为我打球时内心有一种正能量让我必须爆发。后来我成了世界冠军。

退役之后,我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英语,别的同学都学了好多年的英语了,我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全,我特别自卑。但我想起我打球时的情形,我打球能赢,学习也能学好,于是我又有了能量!我每天5点准时起床学习,一直学到晚上12点,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终于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

清华大学毕业后,我又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在那里我更自卑。周围的同学几乎全都比我优秀,我曾经取得的一切成绩现在都成了零,我自卑的不得了。但我体内的正能量又在这一刻爆发!我继续苦读,终于获得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回想这一路的历程,我从来都不否认自己是个自卑的人,但我从来都不惧怕自卑,反而会从自卑中获得人生挑战的动力!"

您一定猜出来了这个人是谁。没错,她就是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自卑伴随了邓亚萍很久,但她从不曾被自卑打到,正相反,她把自己的成功一次次打破,又一次次从自卑出发,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可是,看看职场人,却是一些这样自卑的人:

领导把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你说:"这个,我不行,还是给其他同事吧。"

同事鼓励你参与职位竞争,你说:"还是算了吧,我哪行呢。"

看到自己的好哥们在职场上顺风顺水,心里想:"人家就是比我强,就是把我放到那样的位置上,我也未必干得了。"

其实,自卑不是他们拼搏的理由,而是他们懒惰的借口。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在于他们的脚步就在自卑面前驻足,再也不肯前进一步。而反观那些同样具有自卑情绪、但又取得成功的人,自卑非但没让他们泄气,还让他们获得了拼搏的正能量。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像邓亚萍一样的人?

1、改掉对自己说"不"的坏习惯

自卑的人的习惯就是自我否定,认为"这个工作我做不了,那个工作我也做不了"。自卑太容易了,只要从嘴里吐出个"不"字,就可以避免掉许多奋斗的辛苦和失败带来的打击。但是如果你总是对自己说不,你的职业生涯将永远停留在这一刻,你将永远羡慕着别人的成功,哀叹着自己的无能。

所以,把对自己说"不"的习惯改掉,改为:"我试试看!""我一定尽力去做!"当你说出这样的话,正能量就在这1分钟聚集在你的体内,并推动你去拼搏、去超越自己。

2、不能停下拼搏的脚步

自卑不可能绝对消失,因为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有比自己强的人,就算你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依然会自卑。邓亚萍成为世界冠军以后依然自卑,香港影星梁朝伟成为影帝后仍然多次说自己是个很自卑的人。但是,他们知道偶尔的自卑谁都会有,关键就看自己怎样摆脱它的控制。想想看,邓亚萍打球时为什么会发出阵阵怒吼?这就是他将自卑转化为拼搏的方式!

正能量就是你头脑中一个闪念,只要你抓住了这个闪念,那么,1分钟,自卑就化为了拼搏的正能量!

嫉妒转化为超越他人的正能量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的确,嫉妒是一剂可怕的毒药,它的毒性足以扭曲我们的理智和美好心态,让我们痛不欲生,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来。

职场里,我们嫉妒他人的情绪无处不在:无法容忍别人的工作能力比自己强,无法容忍同事比自己的职位高、薪水多,无法容忍竞争对手的实力比自己强大,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成绩、名誉、地位。

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嫉妒的情绪转化为争强好胜的行动,那么,嫉妒也可以在1分钟转化为超越他人的正能量!

欣晴是一家IT公司的高级职员,她优雅大方,聪明能干,因此很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而她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不过,公司最近新来了一个女孩子,让她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这个女孩外形靓丽、性格开朗,从名校毕业,工作能力也很强,很快就和公司同事打成了一片,并成了所有男同事的中心,这让欣晴非常嫉妒。原本这些人应该是自己的追随者,自己是他们的中心才对,而现在她感到特别失落,每次看到这个女孩都觉得心情不舒服。

这个女孩子并没有和欣晴发生冲突,但在欣晴看来她做的一切都像是在向她挑战,挑战她在公司里最受欢迎的地位。这种感觉,让欣晴非常难受。但欣晴没有和这个女孩较劲,而是对自己说:"我要在工作上继续努力,成为佼佼者,这样大家才会像以前那样关注我。"

这以后,欣晴不再关注这个女孩的动向,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因为她本来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能力,再加上这次发力的能量这么大,很快她在工作上就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三个月后她升职为部门的工作总监。

这让同事们刮目相看,那些男同事们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那个新来的女孩子也说"太崇拜她了",就这样,欣晴对这个女孩的嫉妒心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的自信。现在,她非常感谢这个女孩的出现,因为她的出现,让她把嫉妒化为了超越她的正能量,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

欣晴在嫉妒出现时,没有被嫉妒的毒性给扭曲心灵,而是很快把嫉妒化为超越他人的正能量!

如果我们不能像欣晴那样,学会控制自己的嫉妒,我们就会厌恶、诋毁同事,在不断地对同事的打击中寻找乐趣,以求内心平衡,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却因此而搞得一团糟。所以,与其说是同事的优秀妨碍了自己,倒不如说是自己的关注点发生了偏离,自愿从生活轨道上滑落而自毁前程。

思想家罗素曾经说过:嫉妒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面对嫉妒,犹如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会走向死亡与毁灭,也许会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想要摆脱前者,赢得后者,就必须学会把嫉妒化为超越他人的正能量,在超越他人的过程中,得到能量的大爆发!

1、迅速找到自身长处,避免嫉妒控制自己

嫉妒同事,是因为觉得我们不如同事。这个时候,不妨冷静分析自己的实力和优缺点,寻找新的自我价值,充实自己的能量去超越同事,使原先不能满足的欲望得到补偿。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嫉妒同事时,我们要做的不是盯着同事,而是要学会扬长避短,寻找和开拓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新领域,这时,正能量会激发出自己的潜能,让我们奋起拼搏,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2、把嫉妒化为强烈的事业心

总是嫉妒同事的人,其实都是有事业心的人,那么不妨把嫉妒化为强烈的事业心和企图心,对未来充满憧憬。从小事做起,从实处做好,把同事、竞争对手当做我们的目标,同事跑得快,会带动我们跑得更快。例如,看到同事总是可以提前完成工作,这时候我们不妨去学习她的方法,甚至是主动去求教。没有人会排斥别人的求教的,当你从同事的身上学到了更优秀的方法,并建立起了优异的人际关系时,你又怎会对他人产生嫉妒之心?

恐惧化为积极上进的正能量

要问职场中人哪一种负面情绪最为强烈,得票最高者一定是--恐惧。为什么?因为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未来的很多状况很不明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很不稳定,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职场竞争尤为惨烈。

在这种大环境下,职场人特别容易恐惧:公司如果倒闭了,我怎么办?竞争这么激烈,我如果被炒掉了怎么办?工资低、又没有其他社会保障,老了我可怎么办?

恐惧,犹如让我们置身于一个黑暗的涵洞里,要么待在涵洞里被恐惧折磨死,要么克服恐惧,冲出黑暗,找到光明。但求生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会在刹那间给予我们一种能量,推动我们迎着恐惧往前跑,越来越接近光明。

高华已三十有余,上有老下有小,微薄的工资仅够糊口,如果家里谁有个稍微严重的病,经济就难以承受。他在一家很小的公司上班,工资很低,没有其他福利待遇。所以,他很担心公司效益不好,那么他就要失业,失去唯一的经济来源。

想到未来,高华就更恐惧了。父母已经年迈,在医药健康上的花销越来越大;孩子面临上学,教育费用也不菲。而且他没有过硬的一技之长,很担心自己不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职场。

于是,他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不能总是陷在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中,我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想到这里,他觉得短暂的恐惧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令他兴奋的感觉。

他开始读书、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更加积极认真。三年后,他掌握了家用电器维修行业纯熟的技能,跳槽到一家大企业工作,自己的收入增加了很多。

现在,高华再也不会对未来恐惧了,就算失业他也不怕了,因为他可以自己开维修铺当老板,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能用自己的能力赚取到生活的保障。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源于当初他把恐惧化为了积极上进的正能量!

高华的故事告诉我们,恐惧也是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它提高了我们神经系统的灵敏度,令我们的危机意识增强,促使我们做出思考和改变,并激发我们学习及努力的上进心,以获取相关的知识和资讯,增强我们的生存技能,最终彻底摆脱恐惧。

职场中人除了对未来的生存恐惧,有时会面临更具体的恐惧:工作太难我们会恐惧、上司太严厉我们会恐惧,同事难相处我们也会恐惧。为了摆脱这些恐惧,我们就必须积极上进,努力工作,在工作上取得成绩。毕竟在职场中,是拿工作说话,优异的工作成绩是让我们摆脱对工作的恐惧,让上司和同事对我们刮目相看的唯一办法。

所以,只要我们直面恐惧、做出改变,恐惧就可以在1分钟化为积极上进的正能量,从而取得令自己和他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1、莫要待在恐惧的情绪里不动

恐惧来袭时,我们千万不要呆在恐惧里瑟瑟发抖,一动也不动,那么要不了多久,你就会被恐惧折磨得痛苦不堪。不管能不能走出恐惧,你都要做出尝试:如果因为工作太难而恐惧,那就命令自己勇敢地去接受挑战;如果因上司严厉而恐惧,那么去和上司沟通;如果因生存危机而恐惧,那就要努力学习、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只要找你做出这样的尝试,恐惧就已经转化为了你身上的正能量,推动你不断向前!

2、多一些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对未来、对工作、对职场多一些乐观、积极的态度,只要自己不懒、不笨,保持与时俱进的尽头,就不需要恐惧。乐观的态度都会转化为你体内的正能量,消解你内心的恐惧。看一些《阿甘正传》、《肖克申的救赎》等励志电影,恐惧就可以在1分钟化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焦虑化为改变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