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7528900000004

第4章 红头巾老太太

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放到两个人的感情中来说,倒也未必。

1

太阳挂在天上,像是就要起锅的煎蛋。整个牛头村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蒸笼。

天气本来就燥热,村长这会儿杀人的心都有了。

他被几个老太太围着,都能闻到她们嘴里的蒜味。

“俺不管。反正你要收俺家房子,行!先把俺埋了。反正俺也活够了。”张秀华看着村长,一脸看似无所谓的样子,但话里夹着刀子。

其他几个老太太也跟着张秀华一起闹,比鬼子的机枪扫射还利索。

“哎呀,你们……啧。”

“好了好了,都散了。这事改天再说。”村长边说边四处瞄,他想找个空子钻出去,跑开。

“别改天,改天也是一样。俺们不是和你商量,俺们是通知你,这事没门儿。”张秀华直接把村长的退路给堵死了。

“哎呀,张秀华啊,我的亲祖奶奶。你给我条活路成不?”村长看着张秀华,那张脸上满是汗。

“就这样了。俺就不信这么大的中国,还缺咱们这点儿地。”张秀华说完转身走开,摇摇晃晃像个鸭子似的。

2

张秀华,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前年刚死了老伴儿,现在是标准的孤寡老人。

为什么村长怕她?为什么这事大家找张秀华挑头?

因为张秀华是牛头村唯一戴红头巾的老太太。

牛头村自古有个规矩,凡是寡妇必须戴绿头巾,以表示对丈夫的忠贞。改嫁?那年头改嫁和卖淫是一个级别,得死。

可张秀华不一样,老伴儿死后,她就一直戴着红头巾。

起初大家猜她是不是因为老伴儿走了,眼睛哭出毛病,成了红绿色盲。为这事有人还去向村里一个读医的大学生求证。那个学生说理论上说不是没有可能,但这种概率非常低。于是有好事的人拿了一红一绿两个苹果,让张秀华选个好的。她想都没想就拿了红苹果,说:“肯定这个好啊,那绿不拉唧的还没熟透呢。”

后来有人一琢磨,张秀华在家吆五喝六惯了,根本没把她老伴儿放在眼里。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张秀华这样的女人可算是了不得啊。

就从这件事开始,大家渐渐觉得张秀华是号人物。敢说敢做,关键是不怕死。于是,张秀华成了村里的意见领袖,村长都得让她三分。

可惜啊,张秀华再牛×,也斗不过老天爷。

冬末的时候,张秀华躺在床上不行了。

3

几个老姐妹轮流陪张秀华说话,不想让她走的时候太寂寞、太冷清。

吴老太对张秀华说:“姐啊,你难过不?难过就哭吧。听说带着眼泪上路,下辈子会看不清道儿。”

刘老太拧了吴老太一下,就像她们年轻的时候那样,意思是埋怨她乱说话。

张秀华笑了笑:“哭啥?俺高兴还来不及呢。俺为啥胆子这么大?俺是作死呢。俺想早点儿见到老头子。去晚了,难说又被牛二他娘勾搭走了呢。那老娘儿们可会来事了。”

牛二的娘和张秀华一样岁数,据说以前张秀华的老伴儿追过她,没追上。

第二天一早,天才刚刚亮,张秀华的小屋就被哭声填满了。那天连鸡都没打鸣,可能是怕把张秀华吵醒了会挨骂。

张秀华走了。脸上挂着笑,心里揣着只有她和老伴儿才知道的秘密。

那年村里要砍树建厂,张秀华带头去护林,争执中和人打了起来,老伴儿上前护她,被树枝伤了眼睛,万幸眼睛没瞎,可落下了红绿色盲的毛病。

这事村里没人知道,只有张秀华和老伴儿知道。

有一天,张秀华拿着一红一绿两个苹果逗老伴儿。老伴儿拿过红色的说:“这个好,那个还没熟呢。”

张秀华惊讶地说:“你不是分不清红绿吗?”

老伴儿说:“傻老娘儿们,俺分不清红绿,可分得出颜色深浅哪。”

老伴儿告诉张秀华,他以前有个亲戚就是红绿色盲,他听那个亲戚说过很多辨别红绿的方法,听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了。老伴儿告诉张秀华,自己成色盲的事千万别泄露了,不然自己就没活儿干了。

张秀华的老伴儿是油漆工。

就在老伴儿临走的前一晚,张秀华问老伴儿:“俺现在咋好像也分不清红绿了?”

老伴儿说:“那是因为俺要走了,可俺舍不得你,俺的魂儿往你身上飘呢。等俺走了,你就真的分不清红绿了。俺平时教你的都记住了吧?就是防着万一我先走的。”

张秀华的眼泪唰一下掉下来了。这是她从结婚到现在第二次流眼泪。第一次是洞房那晚疼的。

老伴儿又说:“俺逗你呢,你别真哭出毛病来了。你哪能真分不清红绿呀,都是你平时逗俺逗多了吧?别哭了,千万别哭。俺走了,你就是寡妇了。你得强,你不强别人就会欺负你,俺可舍不得。”

张秀华说:“你舍不得就别死。”

老伴儿笑了笑:“咱俩守了一辈子,也该俺做回主了吧,呵呵。”

张秀华还能说什么呢?

老伴儿走的第二天,张秀华就戴上了红头巾,她边扎头巾边对着镜子说:“老头子啊,这头巾俺是戴给你看的啊。谁要敢多嘴,你就去谁家串门。”

张秀华临死的时候,村长来看过她。她只说了一句话:“你要是动乡亲们的房子,俺就天天上你家串门去。”

4

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放到两个人的感情中来说,倒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