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7534100000018

第18章 男人凭诚实和信誉赚钱(2)

1965年,蔡氏在田湾租了一个4000多平方英尺的加工场,把贝壳类的海产急冻,再售给贸易商运销日本。两年后,为了扩大经营,蔡氏购入“华记冻房”,建立起海产急冻业的“桥头堡”。

为了避免中间商从中渔利,蔡继有决定自己直接和日本人做生意。但蔡继有没和日本人打过交道,能否成功也没有底。他是那种敢想敢干的人,打定主意后他拿了一袋冻虾样品,径直来到日本一家株式会社驻香港办事处,拜会办事处负责人。日本这家公司知道蔡继有的来意后,并没有立即表态。

蔡继有耐心地解释为何要不经过中介商而直接与日本人做生意,日本人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因为这对双方都有利。但老练的日本商人立即问道:“你能给我们什么优惠条件?”

“如果贵公司有意合作的话,我们可以先收八折货价,等你们收到我们发出的货,验收满意后,再缴余款。”

在当时,只付80%的货款是很优惠了,而且剩下20%余款蔡继有让对方感到满意后再付,更是心诚之表现。日本商人很高兴地握着蔡继有的手说:“你的条件确实比一般人优惠,看得出来,你是诚心诚意要和我们做生意。既然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我们决定和你做生意!”

在生意上,蔡继有常常考虑对方的利益,日本这家株式会社的人对蔡继有非常信任,日本人觉得蔡继有讲信誉、重友情,是个难得的生意伙伴,他们之间的生意越做越大。这样,蔡继有成功地打开了直接运销海产品到日本的渠道,生意越做越红火。蔡氏家族的生意上了正轨,此后才真正发达起来。

用诚信经营的蔡氏家族得到了日本商人的肯定和合作,这种信任是用钱买不来的。一个男人如果想把生意做大,做长久,只有老老实实地靠着点滴建立起来的信任才能成功。

做人要诚实,男人做生意更要以诚为本。虽然人人都说“无商不奸”,但是又有几个奸商能把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维持得天长地久呢?做生意需要精明,但精明不等于欺骗。很多人认为说谎、吹牛等“非常”手段在商业上是值得一用的,甚至认为是必须的,这也是为什么夸大事实的广告充斥在各个角落的原因。商家纷纷掩饰自己商品的缺点,却把优点说得天花乱坠,可当他们的钱包鼓胀一点的时候,人格也随之降低了一分。把欺骗作为挣得财富策略的商人,迟早有一天会原形毕露。

5.经商的道德底线

生意场好比一张网,你和顾客也就是网上的结,完全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若是贪图近利,或者欺骗老客户,或者趁某种有利的机会,从老客户身上狠捞一把,或拖欠老客户的贷款长期不还,甚至准备赖账,如此等等,你的生意就算做到头了。

男人做生意要讲职业道德,对社会当然有好处,即使对于生意人自己呢,也是好处多多的。

现任旅港福建商会理事长王为谦,祖籍是福建晋江。1950年获准出国,本来想去菲律宾谋生。因入境手续受阻,滞留香港,在一家侨民公司打工,后因公司倒闭,面临失业。

1953年,王为谦用自己的积蓄加上亲朋好友的支持,创办了香港新元贸易公司。王为谦不懂英文,唯有通过散居东南亚的福建乡亲,做一些进出口贸易。最初,公司资金不足,幸获朋友支持。当时,公司的进出口贸易采用赊账形式,分期付款,双方唯一凭借的就是一个“信”字,“一个人没有信用,他就难以立足”是王为谦的口头禅。

一次,公司一批货物运到菲律宾,交了货,却收不回钱。资金周转失灵,公司面临倒闭。由于在商界有着良好的声名,王为谦得友人援助渡过了难关。

王为谦以贸易起家,从不贪暴利、乱加价宰人,而是薄利多销。来价多少,自己应得利润多少,一一告诉贸易伙伴,待人以诚,建立了一批长期客户。当时有两家日本电器厂商,看中王为谦诚实可靠,进取心强,愿意将电器产品交给新元开拓海外市场。其后王为谦成为TDK的总代理,生意向多元化发展。

经40多年的创业、发展,王为谦创办的新元贸易公司在香港、祖国大陆、印尼、美国、加拿大等都有子公司或分公司。谈起这一商业王国的建立,王为谦总是自谦地说:“还差得远,我谈不上成功。我的经历,只能说是一部充满艰辛的创业史。创业之初我手头无钱,但我坚持对人处事,以信、诚、勤三字相待,这三个字是我取得一点成绩的出发点与根本。”

在商言利,天经地义。但是,经商的主体毕竟是人,是人就不能违背起码的道义良心。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就是赚钱要守住道德的底线。

与王为谦做生意不同的是,现在一些商人却求财心切,总幻想发一笔横财,一举成为大富豪。只可惜无横财可发,于是乎,就在日常生意中搞一些见不得阳光的勾当。譬如对外地来的顾客,或者不懂行市的顾客,总要想法“宰他一刀”,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坑害顾客。这些人大概都有一个自欺欺人的想法:世界那么大,来往顾客那么多,“宰”了你一个,还有后来人。这样的想法既可笑又可耻。世界的确是大的,但世界有时又很小。按照“80/20”法则,你的大部分销售额是来自于一小部分常客。你“宰”了顾客,你的回头客就会减少,“宰”人越多,回头客就越少。世界上恐怕少有上了当还不自知的人,上当后迟早是要醒悟的。明白自己上了当的人,还会再上你的门吗?若再上门就肯定是找麻烦来了。因此,贪图近利,坑害顾客,不仅为国法所不容,还会自断财路。

“宰”顾客易做死自己;“宰”自己的生意伙伴,那就更易做死自己。每一个经商者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生意伙伴,要么他从你这里进货,要么你从他那里进货,或者互相之间有某种服务关系。

对待生意伙伴必须始终抱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己要赚钱,也要让人家有钱赚,生意才能长久做下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千万不能利令智昏,连立足的东西都不要了。

6.骗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商场中被人骗的故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商海中摸爬滚打的商人几乎每个人都能道出几段“辛酸血泪”史,骗子轻则让你破点小财,重则让你血本无归,一蹶不振。因此纵横商海的男人在与人打交道时要留个心眼儿,别因为过分相信别人而入了骗局。

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竟然也让人忽悠了一回。

马克·吐温45岁那年,靠爬格子发了一点儿小财,并有了一定的名声。一天,一个叫佩吉的老朋友来敲他的门。佩吉告诉马克·吐温:“我在从事一项打字机的研究工作,眼看就要成功了。一旦产品投放市场,金钱就会像河水一样流来,现在我只缺最后一笔实验费,谁敢投资,将来他得到的好处肯定是难以数计。”

马克·吐温本来就想入非非,经对方一说,脑子里幻想的火苗一下子被煽得很旺,他爽快地拿出2000美元,投资研制打字机,有关研制的细节问题他从不过问。2000美元对于现在来说几乎不值一提,但在那时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样一年过去了。佩吉又找到马克·吐温,亲热地对他说:“打字机快研制成功了,只需要最后一笔钱。”两年过去了,佩吉又来拜访,仍是非常亲热地说:“快成功了,只需要最后一笔钱。”三年、四年、五年……时间一晃就是七个年头了,这个“快成功了”的打字机还是没有研制成功。马克·吐温屈指一算,先后2万多美元在佩吉的百般殷勤和甜言蜜语中消失,他再也无法容忍了,责问前来要款的老朋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功?

佩吉又拍着马克·吐温的肩膀,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赌咒发誓,说什么这回可是“真正地”接近成功了,只要马克·吐温投入“最后的”3000美元,打字机保准能拿出来。原来一肚子气的马克·吐温想了想,反正2万多美元都赌出去了,再花3000美元也算不了什么。只要打字机研制成功,几万美元就会成几倍几十倍地捞回来。

马克·吐温哪里想到,这“真正的成功”却被遥遥无期地拖了下去。他45岁开始投资研制打字机,到了60岁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打字机还是没有研制成功,而被这个无底洞吞掉的金钱,已达15万美元之巨,这些钱如果堆起来,恐怕能淹没一个人。他决定不再当傻瓜了。但当佩吉出现在他眼前,用花言巧语向他劝说时,他大发横财的欲望又被煽动起来,决心又动摇起来。佩吉最后一次对马克·吐温说:“打字机已研究成功,机器没有问题,只要再调整一下就可以投放市场,如果你愿意再拿出最后一笔钱,当然要多点,那就……”“要多少?”“4万。”“4万就4万。”佩吉高兴得跳起来,他心花怒放地对马克·吐温说:“我的好船长,好望角就在眼前,再坚持一下,就能看到它。”

好望角没能在马克·吐温眼前出现,相反的是传来了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其他竞争者已将打字机发明出来,并投入了工业生产。而马克·吐温投资的那个还在“调整”的打字机,即使能投放市场,也赚不了钱,他用心血换来的19万美元付诸东流了。此时马克·吐温才清醒过来,他痛心疾首地说:“我全明白了,现在我承认自己是个大傻瓜。对佩吉,我若是用一个钢夹子把他夹住,我就不许任何人放他,他就只好戴着那只夹子直到死了为止。”

以幽默著称的大作家马克·吐温竟然恨恨地说出了这样不大幽默的话来,可见他已经是气极了,但气归气,他的投资可算是血本无归了,对于爬格子的他来说,接近20万美元的投资可不是什么小数目。马克·吐温过于相信朋友,一次次地将钱投入虎狼之口,这种惨痛的经历对我们后人应该起着很强的警示作用。

生意场中的男人不可不讲诚信,但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你在讲诚信的时候,还得提防一下别人,因为这个世界是骗子满街跑,稍不留神便会被别人“套住”,有心在商界发展的男人应该记住:骗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7.别“一锤子”砸断了自己的后路

有好的口碑,得到别人的信任是男人经商成功的关键所在,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诚信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这是取信于人的基本要求。

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犹太人,便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犹太人始终认为:取得别人的信任是交易顺利完成的基础。犹太人非常遵守约定,但他们并不是千篇一律地签订书面的合同,他们往往只是口头上的承诺,非正式,非书面的协议,只要他们承认了约定,他们就会不折不扣地按照约定去行动。犹太人这种重信守约的美德为他们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犹太商人从不做“一锤子买卖”,那种“只要每个人上我一次当,我就可以发财了”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无疑是自取灭亡。

按理说,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家园,被人到处驱来逐去,很容易在生意场中玩“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策略和流寇战术,而实际上,犹太人极少有这种劣迹,他们总是信誉卓著,其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也都属上乘,从不以次充好。犹太人在漫长的经历中悟出了什么是真正的经商之道。

在英国,最有名的百货公司是“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这家百货公司是由一对姻亲兄弟,西蒙·马克斯和巴刘·西夫创立的。

西蒙的父亲米歇尔于1882年从俄国移居英国,最初是个小贩,后来在利兹市场上开了个铺子,以后发展为连锁廉价商店。米歇尔于1964年去世后,西蒙和西夫将这些连锁商店进一步发展成资金更加雄厚、货物更加齐全,具有类似超级市场功能的连锁廉价购物商场。

马克斯-斯宾赛百货公司,虽以廉价为特色,但非常注重质量,真正做到了“价廉物美”。用一些报纸上的话来说,这家百货公司等于引起了一场社会革命。因为原先从人们的衣服穿着上可以区分不同社会阶层,但由于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制作考究的服装,使得人们花钱不多就可以穿得像个绅士或淑女一样,以“貌”取人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动摇。现在在英国,该公司的商标“圣米歇尔”成了一种质优价廉的标志。

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不但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还提供最好的服务。该公司的售货员礼貌服务之周到,即使在素以彬彬有礼闻名于世的英国也是一个典范。西蒙和西夫在挑选职员时,就像挑选所经营的商品一样,一丝不苟,真正使公司成了“购物者的天堂”。

西蒙和西夫在让顾客满意的同时,还做到了让职工也满意。他们对职工要求极高,但为职工提供的工作条件,在全行业中属于最好者之列,职工的工资也最高,还为职工设立保健和牙病防治所,由于所有这些优越条件,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被人称为“一个私立的福利国家”。

与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同为百货零售企业的美国“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采取的也是同样的经营宗旨,甚至在对待顾客和职工的优惠方面更有过之,并将这种恩泽施向整个社会,做到了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