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进中南海
7550200000079

第79章 盛大的开国大典(4)

这一天,齐越和丁一岚在话筒前站了近7个小时,但他们不觉得累,越播越起劲。这两位播音员以无比豪迈的气概播出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情景,向亿万人民宣告:巨龙醒来了!东方破晓了!

丁一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开国大典时,她穿了一件蓝色双排扣列宁服,与齐越并肩肃立在话筒前。

丁一岚,抗战爆发前,在天津三八女中上学,在校时,受一些中共地下党师生的影响,参加了学生抗日救亡活动。卢沟桥事变后,她和许多平津流亡同学长途跋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学习一年后,于1938年到了华北敌人后方,做妇女工作,1942年后到晋察冀日报社工作。

日本即将投降的前夕,晋察冀日报社接到朱德总司令下达反攻命令的新闻电讯稿。当时还没有广播电台,报社就连夜组织宣传队去附近领导机关宣读。

“丁一岚,你的声音还挺响亮,将来我们解放大城市,有了广播电台,你去当播音员好了。”丁一岚读完电稿,同志们纷纷跟她打趣,24岁的丁一岚笑了。

真没想到。张家口解放后,丁一岚真成了播音员,从那时到1985年离休,她整整干了40年的播音工作。

2.5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开国大典前夕,修建国旗杆成为整修天安门广场工程中的重点任务,建筑工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刻苦攻关,完成了国旗杆的紧急修建任务。

1949年的秋天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

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迎开国庆典、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决议。市人民政府责成建设局拿出修整天安门工程计划,建设局局长赵鹏飞任总指挥,整修工程具体任务之一是在位于天安门广场北端,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修建国旗杆。

修建国旗杆是修建天安门广场整个工程中的重点任务,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因为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将要亲手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赵鹏飞深感责任重大,他经过周密布置后决定:将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板等建筑设计交由建设局建筑师钟汉雄负责;旗杆的结构设计由建设局技术负责人、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林治远完成。

林治远接到任务后,感到无比激动,他感谢党和政府对自己的信任,但他也十分清楚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

当时,要求旗杆的高度应与天安门城楼同高。林治远经实地测量,得出的数据为35米高。

35米,在现在来说,并不是很高,制作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但在当时,刚刚解放的北京,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旗杆的材料都是相当困难的。

林治远绞尽脑汁,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市自来水公司。于是,林治远立刻奔赴那里,在自来水公司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焊完之后,经测量为22.5米,达不到35米高的要求。

林治远显得有些无奈,便将焊接后测量的结果报告给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听了汇报,当场进行研究,还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确定国旗旗杆的高度可以定为22.5米。

最后安装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是建设局车辆厂金工车间用4根无缝钢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杆由局企划处钟汉雄建筑师负责设计,陈干建筑师按国旗规定图样进行匹配设计。升旗方式,原定由人工手抽旗绳升降;施工负责人是建设局三科哈汝俭工程师,并由他按设计在实地测量将旗杆定位。

开工后,国庆筹备小组领导同志来现场检查工作时提出:升旗要自动的,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升旗就更好了,更有政治意义!这个意见立即付诸实施。赵鹏飞亲自部署研究自动升旗方案,并将任务交给了林治远。

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林治远接到任务后到,找来了建设局搞机电的技术员梁昌寿,和他一起研究自动升降的开关设施。他们首先设计出这样一个方案:国旗自动升降,升降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一致,国歌奏完后,国旗升到顶端并自动停止。

根据这个方案,梁昌寿先设计出了一个简单的机械设施来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旗用的钢丝绳两端各焊了一个钢球来控制升降开关,只要升降速度设施碰到两端的钢球,便会自动停止升降并自动断电。

方案得到批准后,林治远和梁昌寿便立即进行安装调试,试验升旗运行正常,升旗所需时间符合要求。

一个月后,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杆制作工程完毕,国旗杆也竖了起来。为了毛泽东主席能在天安门城楼上操纵升旗开关,林治远设计从旗杆下引出一条导线,将导线通过修东西长安街道路工程埋设的钢管横穿过长安街,跨越金水河,然后顺着天安门城楼东南角上升至城楼当中,与天安门城楼上安装的开关连接。

林治远、梁昌寿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部位。他们在旗杆下和天安门城楼上反反复复不知试验了多少次。当认定自动升降设施运行情况正常,没有问题时,才于9月下旬拆除了旗杆周围的脚手架。

至此,新中国第一根国旗杆高高地竖立于天安门广场上。

1949年9月30日晚间,林治远、梁昌寿为了保证第二天升旗仪式万无一失,再做最后一次试验。但万万没有想到,一直运行正常的升降开关,在这关键时刻出了故障。

他们以一面代旗,安装好后,按动升降开关按钮,这块红布徐徐地向上升起,但红布升到旗杆顶部后,马达却没有停止运行,把这块大红布绞到旗杆顶的滑轮里,马达不能转动,旗子也退不下来。此时,安装旗杆的脚手架已全部拆除,人上不去,无法修理。

林治远、梁昌寿感到事关重大,心急如焚。建设局局长曹言行、副局长赵鹏飞闻讯后马上赶到现场。看完现场,弄清故障原因后,赵鹏飞迅速与消防队联系,请消防队火速增援。消防队运来了云梯,升起后仍差几米够不到旗杆顶,大家更加焦急了。见此情景,赵鹏飞又找来能熟练搭棚彩的兄弟二人。兄弟两人来到旗杆下,毫不犹豫地穿上铁鞋,冒着生命危险从云梯顶爬到旗杆顶,把那块大红布取了下来。此时,市长聂荣臻和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也到了现场,对故障进行了分析,并责成有关人员检查时一定要细致,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

林治远、梁昌寿更加感到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他们从头到尾,对每一部位、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修理。经过反复试验,直到10月1日凌晨,才确认国旗升降设施没有问题。但为了防止意外,经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同意,林治远安排梁昌寿守候在旗杆下面,准备万一毛泽东按动电钮时国旗升到顶还不停,便立即切断电源。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诞生了。

这天,林治远奉命在开国大典升旗时,站在毛主席身旁协助升旗工作。升旗电钮设置在一个三脚架上,林治远经工作人员指点,把三脚架放在毛主席将要站立的地方。

下午2点55分,毛泽东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登上天安门城楼。3点整,历史性的时刻来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

这句话有一个明显的缺陷,站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赶紧小声提醒道:“请毛主席升国旗。”林伯渠又大声宣布了一次,增加了一个“国”字。

毛泽东听到“请毛主席升国旗”后,便大步走到升旗按钮前,用力地按动了电钮。

那面巨大的国旗缓缓地被蓝天搂在怀里,定格在22.5米高的白色铁杆上。

2.6广场上的第一支礼炮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这一天,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庆典的第一项仪式是鸣放礼炮。为保证完成礼炮鸣放任务,新中国第一支礼炮队紧急筹建,短时间的强化训练后,于庆典当日,排列在天安门前1949年8月,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庆典工作进入了倒计时。按照日程安排,10月1日庆典的第一项仪式要鸣放礼炮,但当时我军尚没有自己的礼炮队,为此,迅速组建一支礼炮队成了当务之急。

阅兵庆典指挥部,经过商议,决定将组建礼炮队的任务交给华北某炮兵部队。

新中国成立前的炮兵部队,所拥有的火炮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其种类繁多,型号各异,有美式、德式、法式、苏式,也有中式。因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为此,决定采用中式山炮。冲式山炮是一种步兵伴随火炮,炮身短、口径小、重量轻,同时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确定礼炮的炮种之后,便开始挑选队员。鸣放礼炮,是开国第一次,也是举世瞩目的事情,为此挑选礼炮手极其严格,其条件是政治必须合格,身体素质要好,技术要精湛,现时表现要突出。

炮兵排长冯福祥,入伍十几年里,立下大小战功十多次,在抗日战争中,用7发炮弹击毁日军三座水泥碉堡,他第一个被选中。

几天之后,经过严格地挑选,300多人的礼炮队组成。

时间紧,任务急,刚组建好的礼炮队,立即集中到北京北苑基地进行训练。为确保训练的安全,礼炮弹头全部卸掉,只留下炸药。这样的礼炮弹,打出之后,只发出响声,但不会伤人。

这支礼炮队由108门山炮组成,分为两组。至于为什么是54门炮一组?有人说象征中国当时有54个民族,有人说另有涵义。一时间众说不一。

关于大典中鸣放的数量,毛泽东说:“开国大典的礼炮要鸣放28响。”他叫大会筹委会的唐永建起草个说明。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礼赞。

礼炮队的训练是艰苦的,所有队员每天都是头顶星辰而出,日落西山而归。54位装填手要在同一秒把炮弹塞进炮膛,54位拉火手要同时拉火。必须保证28发无头炮弹在二分半钟全部炸啊,难度确实很大。

在礼炮队训练期间,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参加开国大典部队的训练十分重视,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聂荣臻司令员等领导人曾几次到北苑,检查训练情况,当他们得知,队员们对每个动作、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认真反复的演练,有的动作甚至进行了几千次、几万次的操作时,高度评价了他们,夸赞他们练得好,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万无一失。

礼炮队的队员们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艰苦的训练后,操作动作达到整齐划一,每门礼炮发射炮弹的速度从最初的每分钟5发,提高到每分钟15发!

1949年9月20日,政协开幕式,礼炮队首次亮相,晚上7点整,轰!轰!轰54门礼炮,迸射出54团红色的火球,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

1949年9月30日清晨,礼炮队将108门山炮自东向西地摆在了前门东侧的空地上。这是按指挥部的要求,再一次进行实地演练。礼炮队员们从礼炮的摆放位置、到规定时间内装填炮弹、引爆动作等都进行了反复校对和测试,直到检查合格后,才收炮。

10月1日上午,108门山炮背向天安门,炮口向南,一字排开在礼炮场上。

为了防止火花散落,卸掉弹头的炮弹口被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礼炮手们把炮弹擦了一遍又一遍,整齐地码放在山炮的后侧。

此时,天安门广场,已是鲜花和彩旗的海洋,30万军民聚集在这里,迎接开国大典庄严时刻的到来。

下午2点55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首长登上天安门城楼。

3点整,开国大典开始。

毛泽东走到城楼正中,亲自按下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时,第一响礼炮鸣响了。炮声震天撼地!这炮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两分半钟,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端,第28响礼炮刚好结束。没有漏响,没有哑炮,没有前后不一。

共和国年轻的礼炮队,出色地完成了共和国开国庆典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这一任务的出色完成,凝聚了礼炮队员们辛勤的汗水。

2.7两套阅兵方案

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举行阅兵的设想,在1949年的7月底就明确了,参加阅兵的部队陆续赶到集结地点,开始分列式训练。而开国阅兵的地点,此刻还在讨论之中。

华北军区司令部拟定了两套阅兵方案。

第一方案,是在城里天安门广场举行,受阅部队成检阅式队列立于天安门东西两侧。第二方案,在西苑机场阅兵。两套方案都附有一张部队位置及阅兵进行路线的详图。

两套方案的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天安门阅兵,优点很多,它地处市中心,领袖、军队和群众水乳交融,场面可以搞得轰轰烈烈。最主要的是阅兵台可以采用天然地形——天安门城楼。而且天安门周围公路四通八达,很容易集中分散。但是,天安门阅兵的缺陷也是无法弥补的,当日的城市交通要中断4小时以上。那时长安街远没有后来这么宽阔,只能横排通过步兵的十二路纵队、骑兵的三路纵队和装甲车的两路纵队。

西苑机场跑道很宽,没有阻断交通的后顾之忧,已经有了一次阅兵的经验了。华北军区为了欢迎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在这里举行了一次万人以上观看的检阅式。但是,在此阅兵也有不妥之处。这里没有检阅台,应付临时性的小场面检阅还凑合,要举行开国盛会就必须搭三两个坚固高大的看台,工程大、花钱多不说,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天安门壮观。另外,西苑机场距市区较远,数十万群众来回困难,不易参加,对扩大人民解放军的影响是个大损失。从阅兵部队来说,也只有一条跑道可以进退,极不方便。

从华北军区的报告中可以看出,论证者的天平明显倾斜于第一方案,即在天安门阅兵。这份报告在党中央的办公桌上,度过了17天。

开国大典的日子一天一天接近,周恩来权衡再三,终于下决心,用毛笔签署了意见: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日期在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荣臻)担任,阅兵司令员请朱德同志担任。

周九二阅兵在即,周恩来想起了南苑机场的那支为保卫政协会议、保卫北平安全和准备去解放台湾的刚刚成立的飞行队。如果我们的飞机也能飞一下该有多好啊!

1949年8月15日,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组成。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有作战能力的飞行队。

9架野马式P——51型美制战斗机高昂着头颅,一字排列在南苑机场。

这种飞机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佳的战斗机。

几位P——51战斗机的飞行员正躺在停机坪飞机的翼翅下,眯起眼睛看着天。

自飞行队成立以来,他们先后到达这里,为保卫北平不停地飞行。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倦意。

两辆吉普车由远而近,在他们的面前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聂荣臻司令员以及航空局局长石伟等人微笑着走下车来。

他们是来看飞机和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