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是答案的答案
庞光带着我们走了好远,一直来到学校的小体育场。
在小体育场的北侧,甬路旁,有一块宣传画廊。我向来很少往里面看,那里无非是新闻剪报、学生书画作品之类的东西,这与我的兴趣方向完全无关。
庞光指着宣传画廊说道:“里面的作品你们应该都看过吧。”
我们几个都摇了摇头,弄得他说话都卡了壳。
“那……那我就来说一说吧。”
他指着其中一幅书法作品说道:“这就是第8347号作品。”
我们一看,作品的右下角贴了一张标签,上面的确写着“第8347号作品”。字写得很漂亮,但我们并没有看出里面有什么玄机。
诗的内容是:
情也绵绵,又上小楼。
恨也绵绵,莫问君愁。
生若流水,少年泛舟。
心若止水,州城窟陋。
缺月寒冰,令骨鲠喉。
庞光见我们的表情很木纳,又说道:“你们可知道,这幅作品就是夏雪写的。”
“哦,是吗!”这下我们几个一下子精神了。
老大说道:“从哪里能看出是夏雪写的呢?”
“你们看落款:仲夏梦寒自作无题诗一首。”
不等庞光说道,老三便插话道:“我看到了,‘夏梦寒’,不就是夏雪吗。”
“好眼力。这其实又是夏雪玩的一个文字游戏。‘仲夏’本来是时间,仲是第二的意思,仲夏也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通常指阴历五月。‘梦寒’指作品的作者,这样,时间、作者就都说清楚了,而‘夏’与‘梦寒’连起来又是她的全名,实在是太巧妙了。”
厉害,没想到这个学外语的小女生在书法、文字方面的造诣如此精深。
我问道:“那后面的‘自作无题诗一首’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这首诗是她自己写的?”
“是的,这首诗的确是她自己写的。”
“无题是指没有题目吗?是不是说她把诗写好了却想不出好的题目呢?”
“不是她想不出好的题目。事实上,古代有很多人都以《无题》为题目作过诗,像李商隐、陆游、唐伯虎,现代的鲁迅也作过《无题》诗。陆游曾说过,无题是说诗的题目不可指言,并非真的无题。夏雪的这首诗是有题目但不想明说而已。”
老大说道:“我的中文虽然不好,但古诗还是学过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但她的这首诗明显是四字一句,哪里有这样的诗啊。”
庞光笑着说道:“难道你没听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吗?难道你没听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吗?”
“对呀,《诗经》里的诗不全都是四字一句吗。”
庞光接着说道:“几个月以前,夏雪作为咱们学校书法协会的主力,参加了全市书画作品展。编号正好是你们提到的‘8347’。后来这幅作品获了大奖,学校就把它张贴在宣传画廊里。”
老三说道:“第8347号,就是说全市参展的作品,到她这里已经有八千多个了?那得有八千多人啊!”
“其实夏雪是第347个参展的,之所以写着8347号,是因为编号是从8001开始的。”
“噢,是这样,他们还真能玩儿虚的。”
老五问道:“夏雪写的这是什么体呀,真漂亮。”
“她写的其实是启功体,也可以说是仿启功体。因为毕竟启功是现代人,用启功体这个词儿还不是太妥当。事实上,她能写包括颜、柳、欧、赵、二王在内的多种字体,但这次她却偏偏用了启功体。”
“启功是个人名吗?启功姓什么呀?我好像没听说过还有姓启的。”
庞光顿了顿,说道:“启功可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大书法家。可惜,几年前他去逝了。启功当然不姓启,其实,他姓爱新觉罗。就是清朝皇帝的姓氏。”
“难道说启功是清朝皇帝的后代?”
“准确地说,他有清朝皇族的血统,是雍正皇旁的第五个儿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他可是正宗的皇室教育出身,国学方面的权威。据说在他生前,一幅字就能卖五万块钱。”
“太值钱了。”老四说道。
我说道:“这么说来,夏雪因为写启功的字而获得大奖也就不奇怪了。”
“恰恰相反,据咱们学校的书法老师陈老师说,正因为夏雪用了启功体,险些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
“那是为什么呢?”老五问道。
“因为在现在的书法界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都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书法家说的,他们说现代的人不应该学现代人的字,而应该学古代人的字,那才是正宗。夏雪写了现代人启功的体,当然就被认为不正宗了。”
“那夏雪岂不是自讨苦吃?”
“其实,她这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权威们宣战。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我跟她聊起写字,她就曾经说过,她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字体就可以写,不必拘泥于古代的那几种字体,书法字体是无法模仿得一模一样的,写字写得不像古人,那是很正常的,既然正常,那又何必非要学古人呢?”
我们点头称是,但老四说:“你这话说得有点儿绕。”
老大问道:“既然你说夏雪的字并不占优势,那为什么她还会得大奖呢?”
“首先,我们得说,尽管夏雪的字体不占优势,但她的字真的是很漂亮的。其次,她得大奖的原因更在于她自己作的这首诗。南开大学的田蕴章教授曾说过,练书法要练字外功。夏雪这幅作品的‘字外功’显然是最厉害的。”
我把夏雪的这首诗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并没有看出什么门道来。
我说道:“她这首写得是不错,但在我看来不过就是一首四言古体爱情诗而已,没见有什么特点儿啊。”
庞光摇了摇头说道:“亏你还是学中文的呢,连里面暗藏了一句话都看不出来。”
“暗藏了一句话?藏头诗么?‘情又恨莫生少心州缺令’?还是‘情恨生心缺’?这也不成话啊。”
“不要以为只有藏头诗才能在诗中藏话,听说过渔父屈节诗吗?”
“鱼什么节诗?”老四问道。
“是渔——父——屈——节——诗。这种诗学名叫离合诗,因为最早见于孔融的《离合郡姓名字诗》,首句为渔父屈节,所以又叫渔父屈节诗。”
“孔融,是七岁就能让梨的孔融吗?”
“就是他。全诗的内容是: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行施张。/吕公饥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予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六翮不奋,羽仪未彰;/龙蛇之蛰,俾也可忘。/玟璇隐曜,美玉韬光。/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老三说道:“这首诗可够绕嘴的。”
我瞪着诧异的眼睛看着庞光,说道:“行啊,小子,没看出来你还真有两下子,这么古怪的诗你都背得出来,还这么流利。”
庞光把嘴一咧:“别提了,夏雪是个大才女,为了追她,我可是饱读诗书啊。”
老五问道:“那这首诗是怎么离合的呢?”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庞光顺手从兜里掏出纸和笔,边写边说道,“‘渔父屈节’,单看这一句还看不出是哪一个字,接着看第二句‘水潜匿方’,暗示‘渔’字的偏旁‘水’潜藏了,离出了一个‘鱼’字。第三句‘与时进止’,第四句‘出行施张’,暗示‘时’字与‘出’字离合,因为在汉代的碑帖字中‘时’字写作‘旹’,它字的偏旁‘出’远行了,就得到了‘日’字。‘鱼’字加上‘日’字就合成了‘鲁’字。以此类推,又离合出了其他五个字。全诗共二十二句,离合成‘鲁国孔融文举’六个字。”
老三问道:“你说的碑帖字,是指繁体字吗?”
“不是的,中国的汉字有很多种,不仅仅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区别。碑帖字是指古人在刻碑时常用的一些字,比如‘鹅’字,繁体写作‘鵝’,而碑帖字常写作‘鵞’字。”
“没想到这孔融不光会让梨,还真挺有才的。瞅人家这离合诗玩的,绝了。”
“不可否认,孔融的这首渔父屈节诗是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离合诗,但其实后来有许多人也写过离合诗,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就写过一首叫《农耕好》的离合诗:催耕布谷鸣林曲,辰吉相将事力田。井井鳞塍来馌女,子牵童抱绕身边。意思是说,春天到了,杜鹃在林间放声歌唱,似乎在催促农耕;大好农忙时节,农夫陆续在田间辛勤地耕作;中午时分,井然有序的田间小路上走来了送饭的女人;子牵童抱,环绕身边。描绘出一个亲情浓浓的农耕场景。和渔父屈节诗一样,第一句的‘曲’字和第二句的‘辰’字合成了繁体的‘農’字,也就是现在简体的‘农’字;第二句的‘田’字和第三句的‘井’字合成了‘畊’字,是‘耕’的异体字;第三句的‘女’字和第四句的‘子’字又合成了‘好’字。连起来就是‘农耕好’了。”
“这么说来,乾隆也挺有才的。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又是满族人,乾隆能写出离合诗来也实属不易。”老大感慨道。
“乾隆的才华何止这些,”庞光说道,“举个例子,杭州的西湖听说过吧。”
“听说过。”
“那你们听说过西湖湖心亭的石碑吗?”
“没有。”
老三问道:“莫非西湖湖心亭石碑上的字是乾隆提的?”
“是的,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据说当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有一天他带着纪晓岚等一班御书房的官员夜游西湖,到湖心亭去赏月。那天,正赶上皑月当空,凉风送爽。乾隆一时兴起,文思大发,让随从准备笔墨纸砚,随即在湖心亭上写下了‘虫二’两个大字。并且说一定要刻一块碑立在岛上。紧接着他就问御书房的那些官员:‘你们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那些御书房人员竟没有一个能答上来的。乾隆直接问到了纪晓岚,纪晓岚也只说了句‘皇上, 你让我好好想一想。’也没答出来。乾隆非常郁闷,没想到这些官员没一个提气的。这时有一个游客在旁边说了一句:‘好一个风月无边。’乾隆听到后就把他召来问话。那个游客说:‘风和月去掉边,不就是虫二两字吗?湖心亭上风月都不着边,这是皇上即景生情,所以知道是风月无边的意思。’据说乾隆非常很欣赏那个人,当即就破格将他选进了御书房。”
“厉害,乾隆厉害,那个游客也很厉害。”
“解开一个字谜就能进朝廷,这可相当于直接当上公务员了。”
“这乾隆皇帝能想出这么转(zhuǒi)的字谜,真是太有才了。”
庞光又说道:“其实这件事也只是能说明乾隆饱读诗书,这个字谜并不是他想出来的?”
“哦,那是谁呢?”
“现在能查到的比较早的记载应该是明代的《葵轩琐记》,里面提到唐伯虎曾为湘英题了一块匾,上面写着‘风月无边’。别人只知道写得好,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祝枝山看了之后说,这是在嘲笑你们是虫二。由此看来,乾隆也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行了,行了,这题让你们越扯越远了,”我说道,“还是赶紧说说夏雪的诗到底藏了一句什么话吧。”
“其实也没什么,”庞光说道,“十句诗离合出了五个字:‘寂寞沙洲冷’。”
“寂寞沙洲冷?怎么这么耳熟?”
“那么你来说说,这十句诗是如何离合出这五个字的呢?”我问道。
“对呀,按你之前所举的例子,‘绵’字和‘又’怎么能组合出‘寂’字呢?”老三问道。
“你们来看这个。”庞光在纸上写了一个宝字盖儿。
“‘宀’俗称宝字盖儿,其实它是一个字,是有读音的,它念作‘mián’,覆盖的意思。第一句‘情也绵绵’的最后一个字‘绵’指的就是宝字盖儿——宀,第二句的前三个字‘又上小’组合起来是‘叔’字,宝字盖儿加上‘叔’字成为“寂”字。再看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第一个字,‘绵’字加上“莫”字,也就是宝字盖儿加上‘莫’字,是寂寞的‘寞’字。同理,‘水’字加‘少’字,也就是三点水儿加上‘少’字,组成‘沙’字,三点儿水加‘州’字组成‘洲’字。‘冰’是两点水儿的意思,‘冫’其实是冰的本字,两点水儿加上‘令’字得到“冷”字,这样,她的这首无题诗就离合出了‘寂寞沙洲冷’五个字。”
“宝字盖儿竟然有读音?”老大诧异道,“我怎么没听说过。”
“其实不只是宝字盖儿有读音,汉字里所有的偏旁部首都有读音,比如刚才提到的两点水念冰,再有,秃宝盖儿念冥,单立人旁念人,双立人旁彳(chì),这不算什么秘密,中文系的都应该知道,是吧刘思清。”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但其实我是不知道的。
“寂寞沙洲冷,这不是周传雄的一首歌吗?莫非夏雪是周传雄的粉丝。”五老问道。
老七说道:“一首古体诗里暗藏了一首流行歌名,的确挺巧妙,但是,我怎么感觉有点儿俗呢,要是藏一句名人名言或是古代诗词岂不是更好。”
“周传雄确实唱过一首名字叫作《寂寞沙洲冷》的歌。你们认为这只是一首歌名吗?”
“那还能是什么,你别告诉有一首古诗叫《寂寞沙洲冷》。”
“那倒没有,只是,寂寞沙洲冷本是苏轼一首词中的一句。词的名字叫《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的内容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好词。啥意思?”老四问道。
庞光没理他,继续说道:“这首卜算子分两阙,一般读到上阙都会以为苏东坡在描写仙境,‘幽人’、‘缥缈’、‘孤鸿影’,的确会让人联想到神话中的仙子。但看到下阙却分明写的是睹物思人的悲凉情景,让人读来感觉十分迷惑,一向以天真浪漫著称的苏东坡这次究竟想说些什么呢?”
“对呀,说些什么呢?”这一句又是老四问的。
“如果我们翻开《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这本书就会发现,其实在这首词的前面还有一段序。序文中说,苏东坡曾被贬到惠州,当时惠州有个温都监,温都监有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才学出众。那年她十六,却不肯嫁人。当她听说苏东坡到了惠州的时候非常高兴,每天晚上都去苏东坡家的园子里,听他吟诗赋词。有一次她走到苏东坡的窗户下面,苏东坡听到了响声就推开了窗户,她就赶紧跳墙逃走了。苏东坡得知是温都监的女儿后就给她物色了一个对象,是一个姓王的书生,希望他们能结为连理。但没过多久,苏东坡又被贬到了琼州。不想,苏东坡刚走,她就得了重病,死了。就这样,一个带着满腔痴情、满腹学识的才女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后来宋徽宗大赦天下,苏东坡重又回到了惠州,才知道,这位才女被葬在了白鹤峰前的一个沙丘旁,坟头向着海南,因为她希望即使自己死了,灵魂也能看到苏轼从海南归来。当苏东坡看到了荒草丛生的坟头时,他百感交集,潸然泪下,满怀愧疚地吟出了这首词!”
真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痴情女子啊。
老四说道:“我还是没太听懂,这个才女死了跟苏东坡有什么关系,他伤的哪门子心啊!”
这就不需庞光来解释了,作为中文才子的我自然是都听明白了,我对老四说道:“其实这个序再加上这首词隐晦地说出,那个才女其实喜欢的是苏东坡,而苏东坡把她介绍给了别人,再加上他离开了惠州,才女因为伤心才得了重病,郁闷而死了。所以苏东坡才会如此愧疚的。”
“噢,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来,苏东坡这人挺不讲究啊,人家小姑娘对他一片痴情,他却把人家介绍给了别人,不地道。”
“也不能这样说,”庞光说道,“苏东坡遇到温都监女儿那年已经六十多岁了,而这个才女才十六岁,苏东坡都能当她爷爷了,他这么做也是在情理中的。”
“幸亏苏东坡拒绝了,”老四说道,“要不就成老牛吃嫩草了。”
切!
老三问庞光:“好,现在你已经解出了‘8347’是‘寂寞沙洲冷’的意思,那么你觉得夏雪想通过‘寂寞沙洲冷’说明什么呢?她还回来一张纸条总不会只是让我们学习一个宋词吧。”
“我倒是不敢肯定‘8347’就是‘寂寞沙洲冷’的意思,只是感觉‘8347’可能与夏雪的这幅作品有关。我能说的都已经说完了,这张纸条究竟有什么涵义你们自己去解吧。反正对我来说,无论有没有纸条,无论纸条是什么意思,我都一定要追到夏雪。”
我得说,今天庞光真的是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尽管他的名字不好听。不过,就像老八所说,结了婚的都可以再离婚,何况是这八字儿还没一撇的,而且,毕竟夏雪给我还回来一张纸条,你庞光想追她,还得先过了我这一关再说。
远远的,一辆跑车朝我们驶来,在宣传栏前停了下来,我们一看,是老八,再仔细一瞅,车上还坐着老七。
我问道:“你的车修完了?不会是老七修的吧?”
老八说道:“车就换了个尾灯,一会儿就完事儿了。半路上碰到了老七,就一起回来了。对了,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们在探讨学术问题。”
“学术问题?你们可别扯了。走,回去收拾一下,一会儿老七请客。”
老七喊道:“我啥时候说要请客了?”
“不是你刚才说挣了五百块钱吗?”
“那就得请客?”
“必须的。”
“土匪、强盗、流氓!”
*本文版权所有,未经“花季文化”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