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校里藏妖
755300000017

第17章

第十七章 不能遗忘的历史

老五说的这个学日语的同学叫李木子,据老五说,李木子的父母都姓李,所以就把李字拆成“木”和“子”,再加上姓,就成了李木子。也许,他的父母不会想到,他们给儿子起了这个日本风格的名子,他儿子真的学了日语。

当我们见到李木子的时候,他正在寝室里伏案学习。

真是不容易,终于看到一个爱学习的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韩树、方成等曾经的精英们,上高中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用功啊,如今你再看看,整天上泡、逃课,哪有一点儿祖国栋梁的样子。还好,还有一个勤勤恳恳学日语的李木子,祖国的未来就看你了。

老五对李木子说道:“行啊,小子,还在用功哪,是不是准备上日本旅游啊?”

“你只说对了一半,的确是准备上日本,但不是旅游。”

“不会是去劳务输出吧?”老四说道。

李木子指着老四问老五:“这哥们儿是你带来的吗?是不是早上忘刷牙了,嘴怎么这么臭呢?”

“你说什么呢?我早上就没刷过牙。”

老五连忙劝道:“你别跟他一般见识,他有点儿喝多了。”

“原来是个喝早酒的。”李木子嘴里哼了一声,然后说道:“我现在狠学日语,就是为了将来到日本去定居,成为一个真正的日本人。”

我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毕竟我还是爱国的,最恨那种崇洋媚外的家伙,尤其他崇的还是日本,气死我了。

我对老五说道:“行啊,还要成为一个日本人!看来咱们找错人了,咱们回去吧。”说完,我扭头就要往外走。

老五拽住我说道:“别呀,咱们刚来,再说,咱们不是还求于人吗。”

老三也伸出手抓住了我的胳膊,小声说道:“老六,别这样,这也太不礼貌了,再说,怎么也得办完事儿再走啊。”然后他又大声说道:“老六,没你这样的,一边儿呆着去,不许说话。”

我一想,老三说得也对,就站到了一旁,不再吱声。

李木子不干了:“觑咕什么哪,别以为我没听见。日本怎么了,人家日本就好,日本的女人长得都比中国人漂亮。”

“对,酒井法子就挺漂亮,只不过她吸毒了。”老八说道。

没想到这老八语出惊人,这嗑唠得真硬实。

“吸毒怎么了,吸毒也漂亮!”李木子一声比一声高了。“再说了,人家日本多有钱,中国比得了吗?一个月的低保金就有12万多。”

“是日元吧?”老八说道。

这老八一下子叨到了节骨眼儿上。

李木子有点儿怒了:“日元怎么了,现在日元比人民币是100比7点多,”他随手扔过来一个小计算器,“你自己算算,换成人民币也得将近一万块钱,中国比得了吗?咱不说别的,就说这计算器吧,”他指着那个小计算器说道,“都是人家日本发明的,中国人行吗?”

“别忘了,中国还有算盘呢,那个可是日本学中国的。”老七说道。

李木子冷笑道:“哼,算盘!说得好,算盘的确是日本学中国的,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吧,现代算盘的改良可是日本人做的。”

“日本人还改良过算盘吗?”老三问道。

“不知道了吧。”

李木子把他的东芝牌笔记本电脑转了90度,屏幕朝向我们,说道:“这是我在网上刚刚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式的算盘是上二下五的排列方法。当算盘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发现,平时计算时最上面的珠子和最下面的珠子根本用不上,于是就改良成了上一下四的日本式算盘。后来这种改良过的算盘传回了中国,中国人也觉得非常好用,于是中国的算盘就也都改成上一下四的日本式算盘了。”

我们一看屏幕上的图片,还真是这么回事。

中国式算盘              日本改良的算盘

这时,老三在一旁开始边掰手指头边叨咕道:“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哎呀,可不是吗,第一颗珠子和最后一颗珠子根本就用不上。这小日本还真挺聪明的。”

“怎么样,这回承认了吧。”

“未必吧,”这时。老七突然开口了,“事情好像不是你说得那么简单!”

众人把目光投向了老七:“怎么回事儿?”

“我先来问你,你知道什么叫‘半斤八两’吗?”

李木子说道:“当然知道,不就是说两样东西差不多吗。你是想说日本人改良的算盘和中国式算盘不过是‘半斤八两’的关系吗?”

老七笑了笑,说道:“一斤本来是十两,半斤就应该是五两,为什么‘半斤’和‘八两’成了差不多呢?”

“这个……不知道。”

“不知道了吧,仔细听好了。在古时候,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就等于八两。”

“啊!原来是这样!”大家惊叹道。

“你们来看中国式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一颗相当于‘5’,那么两颗加一起就是‘10’,下面有五颗珠子,每一颗相当于‘1’,上下加一起就15,再加上1时就等于16,可以进位了。所以说,中国式算盘的上二下五式结构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这样做就既可以算十进制的四则运算,也可以算十六进制的。”

老三又开始掰手指头,并叨咕道:“还真是这样。”

老七接着说道:“也就是说,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会使用外国人在二十一世纪才会使用的十六进制!日本人在改良算盘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数学里还有十六进制!”

啪啪啪,我鼓起掌来:“老七,说得好。”

此时,李木子的脸有点儿挂不住了。

“那又怎么样,日本人就是聪明,中国有多少东西是跟日本学的,汽车、手机、电脑,经济、政治、文化,连鲁迅都是到日本仙台学的医。”

我一听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实在憋不住了,说道:“别跟我提鲁迅学医的事儿,一提这事儿我就有气。知道鲁迅是咋死的不?就是被日本人给害死的。”

此语一出,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瞪大了疑惑的眼睛看着我。

老三说道:“我说老六,这事儿可不能乱说,这可关系到中日两国的关系,咱得有真凭实据才行啊。”

我冷笑道:“你们别忘了,我可是中文系的才子,鲁迅是我的偶像,这事儿我能扒瞎吗?不信你们上网搜一下‘鲁迅之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木子打开百度,输入关键词“鲁迅之死”,立即查出了一大堆关于鲁迅死因的文章,里面提到最多的就是鲁迅之子周海婴发表在《羊城晚报》上的一篇文章,再有就是鲁迅三弟周建人给许广平写的信中所提到的事。信的原文是:

许先生惠鉴:

前日来信已如期收到,看后即交予马先生了。马先生屡电催,您究拟何时返平?鲁迅死时,上海即有人怀疑于为须藤医生所谋害或者延误。记得您告诉我说:老医生的治疗经过报告与实际治疗不符,这也是疑窦之一。此种疑窦,至今存在。今您既在沪,是否可以探查一下,老医生是否在沪?今上海已解放,已可以无顾忌地查究一下了。不知您以为何如?草此布达,敬祝健康

弟建人启

一九四七年七月十四日

信中提到的老医生就是须藤医生,当时就是他给鲁迅看的病。一九三六年,鲁迅突然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他的美国好友史沫特莱特请了一位美国肺科专家邓医生来给他诊。邓医生检查的结果是:鲁迅的胸腔里有积水,要马上抽掉,高烧就能退下来,逐渐吃得下去东西,身体的抵抗力才会增强。如果现在就开始治疗、休养,至少可活十年;如果不这样做,不出半年就会死。治疗方法极简单,任何一个医生都会做。

邓医生让鲁迅的家人商量一下,找一个中国医生,他会告诉那个中国医生如何治疗。可惜的是,虽然邓医生诊断出了结核性胸膜炎,但日本医生须藤却一口否定。直到一个多月后他又承认了,这时才抽积水。结果鲁迅不幸被邓医生言中,在须藤的治疗下,半年后死亡。死后,须藤写了一治疗份报告,诊断报告的前段,讲鲁迅怎么怎么刚强一类空话,后段讲述用药,把诊断胸膜积水的时间提前了。很明显这种倒填治疗时间的做法,是非常可疑的。须藤医生曾代表日本方面邀请鲁迅到日本去治疗,遭到鲁迅断然拒绝,说:“日本我是不去的!”是否由此而引起日本某个方面做出什么决定呢?再联系到鲁迅病重时,迫不及待地要搬到法租界住,这里边更大有值得怀疑之处。也许鲁迅有了什么预感,但理由始终不曾透露。这件事距他逝世很近,由于病情发展很快,终于没有搬成。

商务印书馆一位叫赵平声的人曾在“一?二八”前讲过,须藤医生是日本“乌龙会”的副会长,这是个“在乡军人”团体,其性质是侵略中国的,所以这个医生不大靠得住。周建人曾对鲁迅讲过,并说中日关系紧张,还是谨慎些不找须藤医生。鲁迅犹豫了一下,说:“还是叫他看下去,大概不要紧吧。”就是这样的大意,使鲁迅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鲁迅临死前一天,病情颇为危急,呼吸急促,冷汗淋漓,十分痛苦。许广平曾问须藤医生病情的发展,他说:“过了今天就好了。”到了凌晨,鲁迅终因心脏衰竭而死亡了。据说前一天晚上,须藤给他用了一种激素药,这种药能够使病人暂时得到病痛的缓解,但实际上加快了病情的发展,没有得到拟制反而加重了,致使鲁迅早死了十年。

看完网上的这些文章,大家都呆住了,包括李木子在内。

“不是我瞎说吧,这可是鲁迅的弟弟、妻子和儿子说的。”

老四骂道:“李木子,你要是敢跑到日本去当日本人,我就打折你的腿。”

老五用手捅了一下老四,小声说道:“这种话应该是他爸爸说才对。”

再看李木子,他瞪圆了双眼,握着鼠标的手开始颤抖。我们知道,他已经出离愤怒了。尽管他还在沉默,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终于,他咬着牙说道:“我再也不学日语了!”然后把刚才看的日语书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老三不干了:“别呀,咱们是来干什么来了?你要是不学日语了,谁来帮我们的忙啊?”

这时大家才缓过神儿来,可不是吗,怎么把找李木子的目的给忘了。

老五连忙拿出了纸条,跟李木子简单地说了一下事情的原委。

李木子看了看纸条,说道:“我真的很想帮你们的忙,但我是实在帮不了。”

我说道:“别这么小心眼,咱们刚才只是就学术问题做了一番争论,你不至于记仇吧。”

李木子委屈地说道:“我真不是记仇,只是,你们拿来的这张纸条上写的根本就不是日语。”

“不是日语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看上面还有像注音符号一样的东西,也许是非洲或是阿拉伯那边的语种吧,反正我是不认识。”

唉,没想到忙活了半天,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