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净新心灵
7590600000139

第139章 生命是小说

我们每个人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获得这独一无二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这本身就是奇迹。

对生命的问题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曾经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有一次,巴尔扎克心脏病大发作,问医生:“我还能活过半年吗?”医生摇摇头。“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一定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卷校订一下。”医生的回答是:“你还是马上写遗嘱吧。”面对无情的病魔,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2—24小时,把医生认为6天都没有的“弥留”期延长了20多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当他离开人世时,留下由96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我们从巴尔扎克身上既看到了人的生命潜力的巨大,也看到有效利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曾经有位作家用乌龟和老虎作了个生动的比较,他认为:乌龟缩在龟壳里,就是能活100年,也没啥意思。飞跃咆哮的老虎寿命虽短,但威风凛凛、惊天动地地活着,难道不比乌龟强千百倍。

德国探险家约翰·哈森迈尔十几岁时就喜欢水底洞穴探险。有一次,他受美国电视公司委派在奥地利的沃尔夫网湖底拍摄时遇险,那时他本来可以心安理得地躺在家里休息,做什么都可以。

但他在湖泊深处探索。他先后发现了200多个洞穴,为人类揭开了幽深水底的奥秘。约翰·哈森迈尔不停地工作,是延长生命的最好见证。如果只为了延长寿命而停止了工作;而是缩短了寿命。

生命质量的链条是理想和奋斗结合成的,有了理想,人才会好好利用生命;有了奋斗精神,生命才会丰满坚实。我们熟知的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一生留下许多不朽的著作。他的诗剧《浮士德》是人类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他反封建的叛逆精神,被人们称为当时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1832年的一天,当人们走进歌德住处时,他手里握着笔,端端正正地坐在圆椅上,呈现一副闭目深思的神态,大家以为他正在闭目养神。岂知,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早已在桌边停止了呼吸,他写作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想而知,他生命的火花,在他呼吸停止的最后一分钟还在不停地进发。像歌德这样有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的人,从不吝惜消耗自己的生命,一旦努力到了尽头,生命才能无憾地终止。

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价值,而不在活了多少年。善用生命,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如果吝于消耗,把生命的活力一味地加以珍藏,这就同守财奴把金钱埋在地下,舍不得使用是一个道理。有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像乌龟缩在龟壳里,这样的人生即便活上200岁又有什么意义呢?

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