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的第一本专注力训练书
7602000000028

第28章 专注力之随时训练法:不浪费每一个可以提高专注力的机会(3)

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这样的道具:3块光滑的小木板,重量为24克,18克,12克,分别被涂上不同的颜色用来区分。为了保证孩子不受颜色的干扰,在将木块放到孩子的手上前,让孩子闭上眼睛,这样孩子就会完全依靠压觉来辨别手中木块的重量。经过压觉训练,孩子在短时间内能迅速的掂量出这些木块的重量。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关键词】

语言障碍 平等对话 越多越好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导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各个方面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家庭环境。语言能力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父母们应该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往往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就可以判断其身份、文化修养及社会地位等。不过,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语言发育并没有系统的、持久的认识和培养。大多数家长都觉得,孩子大了自然就会说话了,根本不需要教。

实际上,这种认识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白白错过了孩子语言发育的良好时机,孩子在生命早期的语言表达能力耽误了开发的机会。岂不知,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对于其注意力的提升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所以,父母们不要等到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再后悔没有及早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哦!

【案例】

着名教育家卡尔·维特在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就做得很不错,值得我们借鉴。在小卡尔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卡尔·维特和妻子就给他讲很多很多的故事。刚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小卡尔竟然经常一个人坐在地板上“自言自语”。卡尔·威特走进之后仔细听,才听见小卡尔说的是他已经学会的那几个词语。看到儿子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欲望,卡尔·威特很欣慰,接下来,他给儿子讲了几个小故事,并鼓励他把这些故事复述下来。当然,复述故事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儿子养成爱讲故事的习惯,同时也会养成集中注意力去听故事的好习惯。

这种讲故事、复述故事的习惯一再在卡尔·维特家延续着。渐渐地,当小卡尔向别人复述故事的时候后,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平铺直叙,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从他嘴里讲出来的,往往是经过“深入加工”的更为精彩的故事。

【爸爸妈妈找方法】

看了这个案例,父母们是不是都很羡慕?其实你也可以做到,我们每个父母都可以做到。

我们知道,语言本身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形式,学会说话是个显着进步。而在孩子的幼儿时代,是其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语言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幼儿生活的每时每刻。父母们只要能够在这个阶段肯下功夫,挖掘潜力,那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够较为迅速地得到发展。

相反,如果在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即0~7岁这个阶段没有及时刺激和训练,那么孩子就可能会产生语言障碍,影响其心理发展,注意力集中也容易成为难事。因此,父母们一定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经常去逗他、陪他一起笑、和他多沟通等等。这样一来,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因得到比较充分地挖掘而提升,而且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

1.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对话

着名精神病学家威廉曾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然而,很多时候,父母总是喜欢用说教的方法和说教者的身份来面对孩子。事实上,这样的教育非但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孩子眼中,家长不过是一个不懂得体谅自己,不理解自己的严厉的管教者,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

想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看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其实,作为孩子,最渴望得到的并不仅仅是好吃好玩的,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平等的态度。一个始终处在昂视中的孩子,本身就会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而处在平视中的感觉就有所不同了,只有当家长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时,平等的交流才有可能。

2.和婴儿时期的孩子说话越多越好

从孩子出生后到一岁前的阶段,父母或者其他抚养人都要尽可能地和孩子说话,可以说越多越好。有的父母可能会说,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给他放音乐、放录音不也是一样的吗?事实上,这种过早地、过多地给孩子听而不是和他面对面的交流,首先发育的时候孩子的听觉理解能力,而表达能力就会滞后了。因为孩子的能力发育有一个自然的通道,先进入这个通道的就会得到更多的开发,而后进入的可能就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所以说,家长们不能用想当然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而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孩子语言能力的训练进行合理地安排,从最基本的对孩子发声、说话开始,适当地进行一些听的训练就可以了。

3.建立沟通渠道,随时把握孩子的心理

父母都知道要爱孩子,可是却不知道爱的本质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和深深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爱。

不过,孩子的心理虽然不是深不可测,但很多家长常常也是琢磨不透。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呢?

一位母亲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

在我们家,有一个“亲情宝盒”,俗称“意见箱”。与孩子之间出现沟通障碍时,我们都是靠它来解决问题的。

有一次,孩子突然不开心了,我很纳闷,问他也不说,就写了个纸条丢进“亲情盒”里:“妈妈怎么惹你不高兴了,能给妈妈说吗?”

一会儿,孩子也丢纸条进去了:“你叫我写字,说这个没写好,那个也没写好,还说我笨。”

有时,孩子的心理父母是很难把握的,就算是父母开口问她,她也不一定愿意说出来。这时,“亲情盒”便成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

这种方法确实不错,值得父母们借鉴。当然,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的办法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比如用与孩子交换看日记的形式来解决,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写在日记里,同时也要求孩子用日记来回答。这样,父母、孩子的心理、想法都白纸黑字地呈现在日记上,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效地沟通,进而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帮孩子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

【本节关键词】

盲目 学习计划 可操作

如今,很多孩子在上学之后,每天只是盲目地跟从老师的思路,没有适当的学习计划,也不知道第二天应该做什么。看上去十分听老师的话,功夫也没少费,但成绩却迟迟没有提高。究其原因,就是不懂的自己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就是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这就好比建造一座高楼大厦,之前得先有图纸,也好比两军对垒,打仗之前要先有战略部署。应该说,制订学习计划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一个途径,也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案例】

上小学的康康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然而刚刚升入初中的他,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加重而开始变得手忙脚乱起来。常常放下这个作业,拿起那个作业,想复习这本书,又觉得那个不够扎实,以至于自己成天挺努力的学习,但每次考试都会退步。康康的妈妈在帮他分析考试退步的原因时,发现了一个十分致命的弱点:儿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学些什么内容。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妈妈决定帮助康康学会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