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7603400000015

第15章 综合锻炼(6)

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经络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应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所着《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曾提到有《按摩导引经十卷》,惜已失。但在《养性延命录》中,曾转引导引经部分内容曰:“……平旦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搔目四眦,令人目明。……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而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皆除。”导引经的上述内容曾为许多书籍所推崇、引用。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未,都附有导引按摩之法。当时,自我按摩作为按摩的一个内容十分盛行,它的广泛开展,说明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隋唐时期,在人体体表施行按摩手法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于是,一种既可防止病人表皮破损,又可使药物和手法作用相得益彰的膏摩方法有了发展。膏的种类很多,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陈元膏和木防己膏等,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而且膏摩还可用以防治小儿疾病,《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寒风。”这个时期已有按摩专科,并有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务名称,可见当时按摩已颇盛行。尤其是着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孙氏此论,既是对唐代以前养生学的继承,又是他自己经验的总结,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到了宋金元时期,推拿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如宋代医生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孕者觉胃肠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运用了按摩法催产。在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中提出了老年人经常擦涌泉穴,可使晚年步履轻便,精神饱满。清代在保健推拿方面发展的特点,是对小儿推拿的着作较多,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手法简便易行,在民间流传甚广。

按摩是按摩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中养生的方法之一,历代养生家和医家对经络按摩都十分重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按摩进补的方法的记载,如这一时期成书的《素问·离合真邪论》中就有:“不足者补之、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令神气存,大气留之,故曰补。”南北朝时,大医家陶弘景在其《养生延命录·导引按摩》中记载了啄齿、漱唾、按耳、引耳等,以此来补脾胃,益肾精。唐代大医药家孙思邈不仅留给后人两套完整的按摩补益养生之法,还十分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

平衡阴阳:实践证明按摩重在疏通经络,以促进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营卫气血之化生。即运用按摩方法补益阴阳,使机体的阴阳达到平衡;调节人体的阴阳是防治疾病和养生的重要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强调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善于保持并调节自身的阴阳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按摩可以引阴入阳,引阳入阴。现代研究发现强而快的按摩方法可以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而轻柔的、缓慢的按摩方法可以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按摩对人体的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按摩补益最根本的就是要遵循“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朝的原则”。针对人体阴阳失调、阴阳不足的情况施用不同的方法,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柔、或刚,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积聚者散之,亏虚者补之,壅滞者通之,以纠正机体失衡之阴阳。

调和脏腑:在五行的学说中,按摩依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补其不足,协调脏腑,以达到阴阳平衡。中医学认为按摩对各脏腑有着直接的补益作用。按摩可以养心宁神;益肾固本,可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还可以补肺润燥,对人体五脏起着十分显着的补益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按摩具有补益的作用,按摩增加了血液循环,改善了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放松肌肉,调节神经,矫正骨骼。

如头部的按摩,增加了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可以增进智力,防止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按摩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改变了胃肠道蠕动的速度,增强了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按摩还可以改善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等等,达到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十节)经络自我综合锻炼方法

一、膀胱经自我锻炼方法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入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环跳穴部位),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行达额部,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它有一条支脉,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联络于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颈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分左右沿肩胛内侧,挟脊柱两旁下行,至腰部(肾俞穴),穿过脊旁肌肉,深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另有一条支脉,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外侧后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还有一条支脉,从项部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外侧后缘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沿小腿外侧后缘下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人体的膀胱经就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最后到达膀胱储存后排出体外。在膀胱经中,睛明穴(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应该是女性朋友的最爱,因为睛明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而长期坚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皱纹。用食指按住双侧睛明穴,每秒做强按压一次,要天天坚持才有效果。膀胱经上的至阴穴是一个妇科要穴,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古书《医宗金鉴》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乳痈、乳癖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功效。委中穴,腰疼痛、腰扭伤等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委中穴是这些病的克星。“腰背委中求”,这是“四总穴歌”的一句。委中穴是四总穴中的要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取委中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经常按摩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内科病多发生在五脏六腑器官、管道、神经、经络穴位之间。因此,治疗内科病必以背部膀胱经的脏腑俞穴为主,各种内科疾病的症状都能在背部的俞穴反映出来,如疼痛、酸胀麻痒疲乏倦怠等等不适都是病症对人类的警示。脊椎的弯曲变形都会造成许多常规医学无法治愈的脏腑疾病。

1.自我锻炼方法

足太阳膀胱经旺于15~17时,背对自我按摩升降器,升降器与承扶穴同高,随按摩部位而升降。从承扶穴左右按摩以不低于3分钟时间,每3分钟移动一寸,要寸土不遗地向上按摩,至大椎穴止,按压左右肩井穴1~3分钟。然后升降器、降至略低于裆部,先左后右从昆仑穴至承扶穴来回摩50次,在从昆仑穴在按摩器上左右晃动50次,并一寸一寸地向膝腘处移动至承扶穴;换右腿按摩方法与左腿相同。

2.按摩功效

治疗本经及肾经病症、矫正变形的脊椎,治疗各种慢性病、脏腑(内科)病症、骨病、筋病(小腿肚疼痛抽筋)、气病、血病、心包病,高、低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畅通经络,按摩穴位,使气血流畅,刺激皮肤以及毛细血管舒张,放松背部肌肉使其恢复弹性,增强筋膜的柔韧性,提高骨密度,调整并疏通五脏六腑,平衡人体阴阳,调节神经,促进淋巴液、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使局部的浮肿和淤血消散、开通闭塞、除其壅聚。刺激体表,特别是对穴位的按压刺激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患部的肿胀、疼痛症状消失、畅通经脉、使气血直达脏腑、加速脏腑功能和患部的生理功能的恢复,并在自我按摩中刺激中枢神经兴奋活跃和抑制的作用,还可在自我按摩的过程中,增强腿部的肌肉和力量,身体从脊柱到脚踝、膝、胯、腰、颈椎各关节无处不在参与运动,从而在长期的运动中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也同时得到提高,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是治疗各种慢性病,内科病症、从整体调整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畅通气血,排出毒素,清理体内垃圾,使垃圾通道(膀胱经)畅通无阻。

3.膀胱经背俞穴

肺俞部位:第三胸椎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清肺理气。止咳平喘,是肺脏的背部俞穴。主治:呼吸系统疾病、背部软组织劳损、肺部疾患、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感冒、佝偻病、瘰疬病、肝炎、黄疸、肺结核、口干、劳热、腰脊强痛、咳嗽、皮肉痒痛、呕吐不食、气短、出虚汗、食后吐水、头颈强痛、目眩、心下痞硬。

厥阴俞部位: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降逆回阳。是心包经的背部俞穴。主治:神经衰弱、胸闷、胸痛、心包炎、呃逆、呕吐、咳嗽、心脏病、肺气肿、肋痛、呼吸系统疾病。

心俞部位: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镇静安神。是心脏的背部俞穴。主治:心律不齐、心慌心跳、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心绞痛、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心脏病、肺气肿、胸闷痛、胃出血、呕吐。

都俞部位:第六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理气止痛。是督脉的背部俞穴。主治:心内膜炎、肠鸣腹痛、呃逆、寒热心腹痛、肠鸣、胸膈气逆等。

膈俞部位: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疏通关格。八会穴之一、主一身之血。主治:心脏病、喘息、肺病、肋痛、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呃逆、神经性呕吐、荨麻疹、气逆、呕吐、胃弱。

胰俞部位:第八胸椎下左右各一寸半。是胰腺的背部俞穴,属奇穴。主治:属奇穴、糖尿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支气管炎、肝胆疾病、呕吐、腹痛、胰腺炎、消化系统疾病。

肝俞部位: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疏肝利胆,醒脑明目。是肝脏的背部俞穴。主治:肝炎、黄疸、肝部疾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脂肪肝、通风、胃病、肋痛、目疾、迎风流泪、气短、中风、精神病、小儿急惊风、多怒、转筋、两胁痛、肋引脊痛、痞痛、肝虚眩晕、神志病、脊背病。

胆俞部位: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疏风利胆。是胆腑的背部俞穴。主治:黄疸、肝胆部疾患、胆囊炎、肝炎、肋膜炎、头痛、呕吐、十二指肠病、咽下难、骨蒸劳热、寒战、头痛目黄、口苦舌干、干呕咽痛、腋下肿胀、神志病。

脾俞部位:第十一胸椎下左右各一寸半。是脾脏的背部俞穴。主治:胃病、消化不良、脾病、呕吐、溃疡病、胃炎、肝炎、肠炎、浮肿、荨麻疹、慢性出血性疾病、肢体乏力、下痢、喘息、糖尿病、寒热、腹胀、痛引胸背、多食身瘦、黄疸、善哈欠。

胃俞部位: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调化胃气。是胃腑的背部俞穴。主治:脾胃虚弱、腹胀痛、肠鸣、脊痛、肩脊腰背强急、胃炎、胃痉挛、胃肠病、反胃呕吐、多食身瘦、胃寒、溃疡病、糖尿病、小儿瘦萎、肝炎、肠炎、下痢脱肛、消化不良、胃下垂、目不明、背痛痉挛、胸满、一切中湿之症。

三焦俞部位: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为三焦之气在背部输注,转输之处,是主治三焦病的要穴。三焦为通调水道的决渎之官。故三焦俞能升阳益气,决渎行水,内应全身之俞也。功能:舒理三焦郁气。是三焦在背部的俞穴。主治:腰腿寒痛、脚膝拘急、两肋胀满、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肾病、眩晕、诸热性疼痛、腹内积聚胀满、体瘦少食、伤寒头痛、肩背急紧、肠鸣腹胀、水谷不化、胃痛、肠炎、痢疾水肿、肾炎、神经衰弱、遗尿、通风、糖尿病。

肾俞部位: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功能:壮腰健肾。是肾脏的背部俞穴。主治:肾主骨对骨质增生等各种骨病、面色黄黑、头重耳聋、耳鸣、少气、五劳七伤、腹胀腰痛、肾虚肾寒、溺血、腰腿寒痛、脚膝拘急、两肋胀满、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肾病、眩晕、诸热性疼痛、腹内积聚胀满、体瘦少食、伤寒头痛、肩背急紧、肠鸣、糖尿病、性病、膀胱病、遗精、五淋(热淋、石淋、血淋、膏淋、气淋)、阳痿、肾病、肠胃病、生殖系统病、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肾炎、神经衰弱、通风、肺病。

气海俞部位:第三腰椎下左右各一寸半。是气海穴在背部的俞穴。功能:理气止痛。主治:腰痛、少腹痛、痛经、痔漏。

大肠俞部位: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为大肠之气在背部输注,转输之处,是治疗大肠病的要穴。大肠主司传导,畅胃去滓,若大肠有燥粪,甚则使人狂躁神乱,治疗时取本穴和阳关穴。大肠有热邪所以上升头脑,皆由肠燥导致。功能:理气止痛。主治:脊强不得俯仰、腰痛、大肠病、淋疾、赤痢、盲肠炎、肠炎、痢疾、便秘、脚气病、糖尿病、子宫内膜炎、痔疾、骨质增生腰痛、腹胀痛、食谷不化、多食身瘦、肠鸣、二便不通、绕脐切痛、小腹绞痛、一切中燥之症。

关元俞部位:第五腰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半。是关元穴在背部的俞穴。功能:壮腰固肾。主治:风劳腰痛、遗精阳痿、肠炎、膀胱炎、附件炎、白带、便难、遗尿、消渴(糖尿病)。

小肠俞部位:平第一骶孔督脉左右各一寸半。为小肠之气在背部输注,转输之处,是治疗小肠之病症的要穴。小肠司受盛,主化物。若失职无能,可取本穴治疗,小肠外围为水,与三焦经、膀胱经均有联系,本经有病可取三焦、膀胱两经之要穴,协助治疗效果更佳。功能:调理水谷通道。主治:膀胱炎、头痛、口渴、小便赤不利、遗尿、小肠胀痛、五痔带下、肠病、妇科病、膀胱痛、淋疾、肠部疾患、月经不调、便秘、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骶髂关节疾病、小肠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精、盆腔炎。

膀胱俞部位:平第二骶椎后孔督脉左右各一寸半。功能:消炎利水。是膀胱的背部俞穴。主治:小便赤涩、遗尿、泻痢、腰脊强痛、膝寒无力、膀胱病、遗尿淋病、糖尿病、大便难、腹满痛、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腹泻、脚膝无力、脊椎急强拘急不得屈伸。

中膂俞部位:平第三骶孔督脉旁左右各一寸半。功能:壮腰健肾。主治: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痛、肠炎、赤白痢、肠泄、肾虚、消渴(糖尿病)、疝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