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7603400000018

第18章 综合锻炼(9)

16.矫正脊椎的方法:仰躺在“多功能经络综合锻炼器”的锻炼平台上,双膝并拢,十指交叉抱于膝盖,双手有节奏地向怀中拉振双膝3分钟。把脊椎矫正器调整到适合自己的角度静躺做腹式呼吸或自我按摩胸腹部经络3~10分钟,每天2~3次,经络综合锻炼1~2小时。

17.锻炼功效:矫正、牵引变形弯曲或突出的腰脊椎(间盘),恢复脊椎,放松锻炼腰背部肌肉,按压经络穴位、奇穴,调节神经,缓解脊椎弯曲错位变形导致的脏腑疾病,肢体麻木疼痛等;同时,矫正脊椎的锻炼方法也是一种倒序运动,既使我们的五脏六腑的位置起到换位性变化,还充分地补给了大脑血液的供给,释放被压迫的神经,放松肌肉,疏通经络等。

四、胃经的自我锻炼方法

足阳明胃《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本经穴位: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厉兑(井)。

交会穴: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挟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颈部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胸腹部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挟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腹内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外行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小腿部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足部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间,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后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本经有了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色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门窗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穴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疾,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

1.自我锻炼方法:足阳明胃经气血流注于7—9时,此时按摩胃经效果最佳。按摩升降杆略低于自我按摩者裆部,左腿屈膝放于升降器上,右手拇指按于涌泉穴,中指按太冲穴,无名指按行间穴。左腿靠于右腿外侧,右腿向前用力、使左腿由足三里沿胫骨外侧推至脚外踝处(这是胃经循行路线)一来一往为一次、做50次,在停于足三里穴位上按压3~5分钟。换右腿方法同上。足阳明胃经的对应经络是手阳明大肠经。

2.按摩功效:治疗本经及脾经病症《景岳全书·饮食门》记载“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气血”。故脾胃和称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是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强壮、病弱”都在于后天之本的“脾胃”。因此按摩“胃经”对病痛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实胃经的经气,疏通经络,使之气血畅通,兴奋神经,开通闭塞,摩其壅聚,调和脾胃。按摩“足三里”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率,增加红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糖量,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脏器下垂、脱肛、子宫下垂、急慢性胃炎、胃痛、呕吐、嗳气、肠炎、便秘、壮脾、肝胆疾病、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糖尿病、高血压、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在养生界里,“足三里”是人体第一长寿、强壮大穴,中医界流传的口头禅如“常补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等。

3.胃经的经络病症:《黄帝内经》阳明经脉解篇中说,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或喘促而死、或喘促而生,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其妄言骂置不避亲疏。

足阳明胃的经脉,属土。土恶木克。胃经主肌肉,其经脉多血多气,外邪侵袭则发热,热甚所以恶火。足阳明经气上逆,则呼吸喘促、心中烦闷,不喜欢见人。经络厥逆若累及内脏,则病深重而死,若仅连及外在的经脉,则病轻浅可生。四肢是阳气的根本,阳气盛则四肢充实,能登高而歌。身热过于亢盛,就会脱掉衣服到处乱跑。阳热亢盛而扰动心神,就会使其神志失常,骂人而不避亲疏,并且不想进食,到处乱跑。

五、胆经自我锻炼方法

《灵枢·经脉篇》:“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阴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本经自外眼角(瞳子髎)起始,向上到达头角(头维),再向下行至耳后,沿着头颈,行走在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至肩上,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然后退回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上,浅出耳前,到达目外眦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行到大迎穴部位,上与手少阳三焦经分布在面颊部的那条支脉相会,到达眼眶下边;向下经过颊车穴部位,下行到颈部,与上一条经脉在锁骨上窝处会合后,由此下行胸部,贯穿膈肌,联络肝,属于胆,沿着胁肋里面,浅出于腹股沟中央的气街部,绕过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髀厌(股骨大转子)部。它直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下行腋部,沿着侧胸,经过季胁,下行与前支经脉在股关节部会合,由此向下,沿着大腿和膝部的外侧,向下行走在腓骨前边,直到绝骨(腓骨下端),浅出于外踝骨的前面,沿足背进入第四趾的外侧端(足窍阴)。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足背(临泣)分出,沿着第一、二跖骨之间,出足大趾外侧端(大敦),回过来贯穿爪甲,出行在爪甲后方的丛毛之中。脉气由此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1)足少阳胆经部分:起于两目锐眦之瞳子髎穴,循听会、客主人(上关)穴,上抵头颔厌穴,循悬颅、悬厘、曲鬓、率谷,折而下行于耳后之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等穴,折外上行至眉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等穴,循颈至风池穴,过手少阳三焦经之天牖穴之前,至肩上本经之肩井穴,从肩井穴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穴处。(2)头部无穴部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从此一小支之脉,行于头之无穴处。(3)足阳明胃经与手少阳三焦经部分:其支者别锐眦下足阳明胃经之大迎穴,合手少阳三焦经抵眼目眶下,挟颊车穴下颈合缺盆穴下方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穴,散布脏腑,外绕毛际,横入髀厌中环跳穴。(4)足少阳胆经部分:其支者从缺盆下腋之渊液穴,循胸入辄筋穴,经日月穴过季胁至京门穴,再循行带脉、五枢、维道、居髎,下合、髀厌中环跳穴,从环跳以下循髀阳风市穴,再中渎、阳关、出膝外廉阳陵泉穴,再循行阳交、外邱、光明等穴,下外辅骨之前阳辅穴,直下抵绝骨之端悬钟穴,从悬钟穴下出外踝之前邱墟穴,循足跗上临泣穴,入第四、五跖骨间之地五会穴,下行一寸至第四、五趾缝间为侠溪穴,止至无名趾外侧足端之足窍阴穴。(5)足厥阴肝经部分: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以交于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人体的生发之机是从子时开始23—1时,此时是阳气生发、万物滋生的时候,正值胆经旺盛当职之时。此时人应进入睡眠状态。要想按时辰锻炼就在同是少阳经的手少阳经三焦经的时辰锻炼21—23时,因为睡眠尽量不要超过23时。

1.自我锻炼方法:按摩升降器略低于裆部,左腿由外踝至悬钟穴、环跳穴之间的胆经上,往复为一次,动作,双手握扶于适合自己的按摩器部位上,左腿在按摩器上来回摩擦做50次。换右腿,动作与左腿同。

2.按摩功效:治疗本经及肝经病症、颈肩病症、胆囊炎、肝胆疾病、通经活络,畅通脏腑、疏肝利胆,调节脏腑气机、平衡脏腑阴阳、气血畅旺,胆气主升、禀东方之木德、主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物皆安,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胆气生则余脏从之、脏腑皆安,这是人体的规律。胆合于肝,协助肝脏的疏泄,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胆在脏腑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

3.胆经的经络病症:本经病症:口苦、唉声叹气、皮肤无光泽、小腿外侧或脚面外侧发热,若足少阳部气血发生阻逆会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症,胁肋痛不能转侧、头痛、腮痛、腋窝肿、大脖子病、脖子下锁骨窝中肿痛、出汗打寒战,胸胁肋大腿外侧、膝和小腿外侧、外踝前各关节都痛,足小趾、次趾活动受限,目、耳、鼻、喉、胸胁、发热病、躯体侧面疾病,面瘫、胁痛、偏头痛、乳汁少、乳腺炎、腰痛、胯痛、带下、月经不调、坐骨神经痛、胆道疾病、膝关节痛,本经所经之处皆痛。

六、肝经的自我锻炼方法

中医认为,肝通过通调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等来实现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的功能正常时,疏泄正常,肝气条达,血流顺畅,人精神饱满,心情舒畅。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表现为郁郁寡欢、急躁易怒、肝火旺盛。肝主藏血,可以储存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人处于安静休息时,血液的需求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在肝脏储存,在机体活动时,肝脏又把储存的血液输送到各组织器官,供各器官使用。胆有储存和排泄胆汁的生理功能,肝脏所产生的胆汁,平时储存于胆,人饮食时,通过肝的疏泄作用将胆汁注入小肠,协助和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腐熟、吸收和运化。肝与胆互为表里,胆附于肝。肝主疏泄,胆储胆汁,而胆汁的分泌排泄又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汁就能充分地排泄和发挥作用,胆汁排泄无阻又能保证肝的正常疏泄,两者联系十分密切。

自我按摩: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及肝胆区,可以促进肝胆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疏肝利胆、通调气机的作用,减少各种情志病证(如胁肋胀痛、胸闷不适等)的发生。竖推胁肋:取坐位或仰卧位,虎口张开向下,拇指贴附于胁助前侧,其余四指贴附于胁肋部位,做自上而下的推动,共推擦30~50次。横推胁肋取坐位或仰卧位,先以右手五指分开,由心口处至左腋下推擦30~50次,再以左手五指分开,由心口处至右腋下推擦30~50次。旋摩胁肋:取坐位或仰卧位,右手手掌贴于右侧胁肋部,然后顺时针方向旋摩100圈。左手以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旋摩左侧胁肋部100圈。也可两手同时操作。按摩日月穴:日月穴是胆经上的穴位,位于胸部,乳头下方,第七肋间隙。取坐位或仰卧位,先以右手中指指腹按揉左侧日月穴半分钟,再以左手中指指腹按揉右侧日月穴半分钟。按揉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穴位,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左手中指指腹按揉胸部右侧期门穴半分钟,再以左手中指指腹按揉胸部左侧期门穴半分钟。按揉太冲穴:太冲是肝经的穴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取坐位,以右手中指指尖按揉右脚上的太冲穴半分钟,再以左手中指指尖按揉左脚上的太冲穴半分钟。按揉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的穴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取坐位,以右手中指指尖按揉右脚上的行间半分钟,再以左手尖按揉左脚上的行间穴半分钟。点按阳陵泉穴:阳陵泉是胆经的穴位,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中。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点按左腿上的阳陵泉穴20次,再以右手拇指指尖点按右腿上的阳陵泉穴20次。

1.肝经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