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7603400000022

第22章 综合锻炼(13)

三阴三阳:经络系统大都以阴阳来命名。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经络的命名就包含有这种意思。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对应(表里相合)关系,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经筋都是如此。除三阴三阳外,经络还以手足命名: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和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书中都有“十一脉”记载,这是古代《脉书》内容之一,可称之为《脉书·十一脉》。帛书所载有两种本子,第一种内容较简单,按先“足”后“臂”(手)排列,因称之为“足臂本”,第二种内容较多,按先“阳”后“阴”排列,因称之为“阴阳本”。阴阳本有甲乙两种写本,简书中又有相同写本(可称丙本)。这些都是较《内经》为早的古代经络文献。十一脉的名称以“臂”“足”分阴阳,与《内经》中手足分阴阳的意义是一致的。只是前者仅分手二阴(太阴、少阴),后者才分为手三阴。从下列帛书与《灵枢·经脉》的十二经名称对合表可以看出经脉命名的变化,这些先后出现的名称中,除脉或经外,附加的有三部分,即手(臂)足、阴阳、脏腑。最初在《脉书》中只有手足和阴阳,后来在《灵枢·经脉》中才加入了脏腑,如手太阴肺经。所在经络形成的概念中,四肢、阴阳与经络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二十、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内脏以藏精气而不泻的称脏,为阴;传化物而不藏的称腑,为阳。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从《脉书·十一脉》的名称及其内容看,还没有这种确定的联系;在《灵枢·经脉》中才有了系统全面的记载,确定阴经属于脏而络于腑,阳经属于腑而络于脏,构成了阴与阳、脏与腑之间的表里相合关系,概括了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的联系特点。脏腑以脏为主。脏之在胸者(肺、心)联系手阴经,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六腑则各随其表里相合关系与阳经相联系(又因六腑都在腹部,故其下合穴都出于足三阳经上),手足阳经总的都是通到头部。这样,手足阴阳经与头面胸腹之间就构成了手阴经走胸、足阴经走腹、手足阳经走头的特定联系。这种联系,《脉书》的记载也是基本一致。所不同者,《脉书》记载十一脉的走行,绝大多数从四肢部开始,各脉之间不是互相衔接;在《灵枢·经脉》则有顺有逆,各经脉之间互相连接。也就是《灵枢·逆顺肥瘦》所说:“脉行之逆顺”,“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足各经脉互相连接,说明气血运行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的流注关系”。

二十一、经络的作用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所以能决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联系人体内外,起着运行气血的基本作用;所以能处理百病,是因其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作用;?所以能调整虚实,是因其具有传导感应,起补虚泻实的作用。

1.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反映出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传导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作用所为;经络系统由主体部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络脉)、内属部分(属络脏腑)和外连部分(经筋、皮部)组成,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结人体各个部分的基本途径。人体的脏腑、器官、皮毛、孔窍、四肢、百骸、肌肉、筋腱、骨骼等,就是依靠经络的沟通和联结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外行于体表,内属于脏腑,纵横交错,沟通表里,贯穿上下,通过多种通路和途径将机体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分,以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官窍、皮肉、筋腱和骨骼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具体联系通路有以下一些特点:十二经脉和十二经别,着重在体表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着重在体表与体表、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经与经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则加强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分段联系。

正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脏腑居于内,支节居于外,其间是通过经络系统相联系。经络系统是以头身的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有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完整和统一。

2.协调阴阳:《灵枢·本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有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

3.运行气血:运行气血的功能,首先取决于宗气。《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太素》心脉作心肺,可知宗气是总括心肺的活动功能。《灵枢·五十营》说的“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意指一呼一吸,脉气可运行六寸”,这就是呼吸与经脉运行的关系进行讨论。脉气的宗主即称宗气。其次取决于出自脐下、肾间的元气。《难经·八难》指出:“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来源于真气,真气来自先天之元气,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元气与胸内的膻中,一上一下,分别称为上下气海。此外,产生于中部的营气和卫气,依赖于饮食,由水谷之气转化而成,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起濡养全身的作用,并变化为血液;卫气寓布到经脉之外,起保卫全身的作用,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由于宗气和元气的参与和推动,《灵枢·脉度》曰:“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营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4.营阴阳:?营阴阳除指经络气血营运全身,濡养所有器官组织外,还有“协调阴阳”的意义。如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不仅由于经脉的联系使生命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且由于阴阳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气血盛衰、机能动静保持正常节律,从而使机体成为统一的、协调而稳定,并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这是经络在正常生理上的主要功能。

5.抗御病邪:?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不仅表现为“行气血、营阴阳”,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在疾病状态下,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表现为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映疾病。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冲,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邪气、致病因素侵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并且还会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分。

《素问·气穴论》说,“孙络”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皮部。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临床上发现的体表反应点,一般均可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所停留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即《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正邪交争,在体表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症候。《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第也,如此则治其经焉。”温病学派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来分析热性病发展过程的浅深关系,其理论依据也是以运行营卫血气的生理功能为基础。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血气,是有层次地抗御病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症候。

6.反映症候:脏腑病变有时也会通过经络传出体表,在体表某些部位出现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应,这类反应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疾病。因此,经络又有诊断疾病的作用。经络反映症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症状,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元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是《素问·疟论》所说的“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症候都是以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为根据。

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症候上也是互相联系。如《伤寒论》一书所总结的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由表入里,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在经络和脏腑之间病邪也可以相传,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的腑证,阳明病也有“胃家实”证等。

关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病症,是各经络所反映的症候,同时又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症,两者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理解,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了经气和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阴阳平衡,促使人体功能活动向正常状态恢复。

7.传导感应、调整虚实: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正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即是说,运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治疗必须“得气”,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现象的表现。

8.经气与神气:与经络密切相关的气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行于经络则概称为“经气”,这是将“经”与“气”紧密结合起来说明经络的多种功能。

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又称做“神气”,经络所属的腧穴就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所在(见《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庭内景经》说:“泥丸、百节皆有神”,意思是脑及全身百节都有神气活动。针刺中的“得气”“行气”等感觉现象说的“气”,与“神”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气行则神行,神行则气行”(张志聪《灵枢集注·行针》),故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神”与脑有关,后人所称“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辛夷条)在《灵枢·本神》里主要把它说成与“心”和“脉”有关,说“心藏神,脉舍神”以及“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等。从“脉舍神”的意义来理解,可见经络与神气活动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

9.调整虚实:经络的调整虚实功能是以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作为基础,针灸等治法就是通过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调节机体失常的机能使之趋向平衡,“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见《灵枢·刺节真邪》)。当疾病表现为“实”时,选取适当腧穴、采用不同针刺艾灸方“泻”其有余,反之则“补”其不足,从而达到体内平衡。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还指经络在针刺或艾灸的刺激下,可使不同的病理变化都向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例如,针刺健康人和患者的足三里时,对胃弛缓者可使收缩波加强,而对胃紧张者可使之弛缓,这种影响对病人更为明显;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亢进者有抑制作用,对抑制者有兴奋作用。临床研究还证明,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神门、曲泽、内关等穴治疗心律紊乱获得较好的疗效,心电图检查显示心率调整,心肌劳损也有好转,而针刺脾经的三阴交、胃经的足三里和膀胱经的昆仑等穴,则效果较差。通过X线钡餐检查以及胃计波摄影,发现正常人胃蠕动较少者针刺足三里后胃蠕动增多,波幅增大,针刺非穴位则变化不明显等等。

二十二、经络的实际应用

经络理论在实际的运用中,主要有诊断和防治两个方面。各条经脉的循行有一定的部位。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根据经络来切脉、诊察体表和辨别症候,这种方法叫做“分经论证”(“经络诊法”);而根据各条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临床症候的,则称作“分经辨证”;根据经络联系全身以及经气的传导作用,根据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相应经脉循经取穴施治,运用不同的治法及药物治疗,称为“循经治疗”(循经取穴和分经用药)。根据经络协调平衡全身阴阳的作用,便可通过各种治疗方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经络诊法:《灵枢·经水》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这些都是就经络部位进行诊察的方法,如审查、指切、推循、扪摸、按压,以及观察该部寒温和气血盛衰现象。《素问·三部九候论》说的“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也是同一意思。“切循而得之”,本身就是检查经络的基本方法。经络外诊多用于直接的检查,近代又采用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如从皮肤电现象等作观察等,使检查探测方法趋于多样化。

分经切脉,原属经络诊法的主要内容。《灵枢》以寸口脉诊候阴经病症的虚实,人迎脉诊候阳经病症的虚实。又以阳明脉所最盛,其下部可诊候冲阳(趺阳)脉,肾所盛衰则可诊候太溪脉。

分部诊络,则是指分皮部诊察血络的色泽,以辨痛、痹、寒、热等,这在十二皮部中已有说明。也有从皮疹辨证,也属于诊络法。压痛的检查,对临床取穴尤为重要。“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见《灵枢·背腧》),这既是取穴法,也是经络诊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