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实生活中你是这样一个女人:善于为你周围的人解围、打圆场。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别人更多的赏识和信任,提升自己的人缘魅力。女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自己的上司处于尴尬局面,自己的朋友和别人争吵不休,这时候你就需要为他们解围、打圆场,使他们不至于陷于尴尬之境,使事情出现转机。
慈禧太后爱看京戏,看到高兴时常会赏赐艺人一些东西。一次,她看完杨小楼的戏后,将他招到面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都赐给你了,带回去吧。”
杨小楼赶紧叩头谢恩,可是他不想要糕点,于是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小民受用不起,请老佛爷……另外赏赐点……”
你想要什么?”慈禧当时心情好,并没有发怒。
杨小楼马上叩头说道:“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一个‘福’字给小民?”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马上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到了慈禧写的字,悄悄说:“福字是‘礻’字旁,不是‘衤’字旁!”杨小楼一看心说:这字写错了!如果拿回去,必定会遭人非议;可不拿也不好,慈禧一生气可能就要了自己的脑袋。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尴尬至极。慈禧此时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又不好意思说不给。
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太监李莲英灵机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的福气,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啊!”杨小楼一听,脑筋立即转过来了,连忙叩头,说:“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的福,奴才怎敢领呀!”
慈禧太后正为下不来台尴尬呢,听两个人这么一说,马上顺水推舟,说道:“好吧,改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让二人都摆脱了尴尬。
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都希望上司能帮助自己解围,其实,对于领导和下属而言,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处于工作矛盾焦点中的上司,同样也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解围。
作为上司,在下属面前一般都爱面子,尤其在女下属面前。如果在公共场合遭遇尴尬,那是件非常令人沮丧的事。这个时候,作为下属的你就要站出来,帮上司打个圆场,缓和一下尴尬气氛,上司就会对你这样的下属心存感激。
要想成功地打圆场,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或用幽默的话语转移话题,制造轻松气氛;或肯定双方看法的合理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具体说来,以下两种处理方式都有不错的效果,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转移话题,制造轻松气氛
在交际场合中,如果某个较为严肃、敏感的问题弄得交谈双方都很对立,甚至阻碍交谈正常顺利进行时,我们可以暂时让它回避一下,通过转移话题,用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来活跃气氛,转移双方的注意力,使原来僵持的场面重新活跃起来,从而缓和尴尬的局面。
2.善意曲解,化干戈为玉帛
在交际活动中,交际的双方或第三者由于彼此言语造成误会,常常会说出一些让别人感到惊讶的话语,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从而导致尴尬和难堪场面的出现。为了缓解这种局面,我们可以装作不明白或故意不理睬他们言语行为的真实含义,而从善意的角度来做出有利于化解尴尬局面的解释,即对该事件加以善意的曲解,将局面朝有利缓解的方向引导转化。
5.顺情说好话,别唱反调
中国人有句古话:“成人之美,不送人之恶。”可以说,成人之美是美德中的美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之,在与人谈话中,不但不成人之美,反而拆别人台,与人唱反调,不管别人说的对不对,都要反对一下,使人家的兴致成为泡影,那就注定要遭人唾弃,朋友、同事多半会疏远他。
有位爱尔兰人名叫欧?哈里,上过卡耐基的课。他受的教育不多,可是很爱抬杠。他当过人家的汽车司机,后来因为推销卡车不顺利,来求助于卡耐基。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卡耐基就发现他老是跟顾客争辩,如果对方挑剔他的车子,他立刻会涨红脸大声强辩。欧?哈里承认,他在口头上赢得了不少的辩论,但没能赢得顾客。他后来对卡耐基说:“在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我总是对自己说,我总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确整了他一次,可是我什么都没能卖给他。”
所以,卡耐基的难题是如何训练欧?哈里自制,避免争强好胜。欧?哈里后来成了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怎么成大事的?下面是他的说法:
“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就白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买他们的卡车绝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产品。’”
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杠的余地。如果他说何赛的车子最好,我说没错,他只有住嘴了。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下午的何赛车子最好。我们接着不再谈何赛,我就开始介绍怀德的优点。
前几年若是听到他那种话,我早就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了我就会挑何赛的毛病,而我越挑剔别的车子不好,对方就越说它好,争辩越激烈,对方就越喜欢我竞争对手的产品。
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干推销的!以往我花了不少时间在抬杠上,现在我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
有的人喜欢用唱反调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常为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一孔之见而自鸣得意。与同事谈话,发表个人见解是可以的,但一味地唱反调,把他人驳斥得一无是处,以示聪明。这样的人即使真的见识高明,也是要不得的。
有这种习惯的人,朋友、同事多半会疏远他,没有人肯向他提建议,更不敢进忠告。也许他本来是很不错的一个人,可不幸的是养成了爱与人抬杠、唱反调的习惯,结果使人不喜欢他。
而有些人差不多已成习惯,专门和别人作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照例反驳。其实自己本来一点意见也没有,不过别人说“是”的时候,他一定要说“不是”,到别人说“不是”的时候,他又要说“是”了。这是最可怕的习惯,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往往不自知。
有些人自以为比别人高明,凡事都想占上风。然而即使真的见识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完全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对方逼迫到无路可走,才觉得满意。或许那些人并没有想要这么做,但实际上却正在这样做。
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学会尊重别人,首先要明白,日常谈论的话题十之八九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定是对的,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那么何必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别人如果提意见,如果不能即刻表示赞同,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虑,且不可马上反驳。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对方决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必摆出教导别人的架势。要是和朋友谈天更要注意,无谓的意见纷争只会把生活中的乐趣变得乏味。更重要的是,如果把朋友都得罪光了,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敌人了。
我们常听到批评某人“抬死杠”,就是爱与人唱反调的表现,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现在你明白了唱反调是多么愚蠢,那么,希望你能避免与人作对才好。
6.用耳朵倾听对方的烦恼
说话,通常不是说给自己听,而是说给别人听。所以,不能光顾自己说话,不顾别人的感受。如果不听别人的反馈,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那么即使你说再好听的话也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