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制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
7621600000025

第25章 做出最重要的选择(2)

什么是理性选择呢?虽然我们都知道它是多么必要——离开理性我们就会一直犯错,但要保持理性并让自己感受到理性,是一种近乎奢求的目标。很少有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直都是理性的人。”理性选择就是要求人们运用理性的观点和态度来分析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凭借一时的情绪和冲动来解决问题。如果你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好,那就不可能把真正重要的事做得非常出色。

这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的准则。在这个准则下,人们才会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科学家早就注意到,人们的行事方式并不是大脑能够完全理解的。然而,这就是人们做出决策时的心理机制(并不仅限于婚姻伴侣的选择,生活中许多其他重要方面也是如此)。决策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情感过程。一般而言,人们都能处理日常的事务,却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人们往往是自我过度分析、拖延、完美主义等等毛病的受害者。保持现状的安全是人的基本态势和惯性使然。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人生,你面临的将是失败大于成功的人生。

一个人用纸做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狭窄的空隙中,仅仅只能容纳几只半大不小的蝗虫。他捉了几只蝗虫,投放进去,结果它们都在里面拼命挣扎,最后都死去了,几乎无一幸免。

这是因为蝗虫的性子太过急躁了,除了拼命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纸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便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利齿和锯齿一般的大腿,都无济于事。

后来他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时间,小青虫们一只接一只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蝗虫的死是因为它们不懂得去选择,只知道不停地挣扎,却不懂得放弃,结果它们拼得筋疲力尽,最后只有死路一条;青虫却恰恰相反,它们碰壁后懂得如何去选择,所以它们活了下来。

许多人一直走不出一条理想的人生之路,总是在各个不同阶段陷入个人的阴影中,这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

权衡利弊是一件技术活

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就像分析什么时候买房对自己更有利一样。通过权衡,你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然后才有可能得到最要紧的东西。要做出最好的选择,你必须对问题有一定的知识量。这是无数成功人士公认的方法,也是最安全的路径。

1.理智在面临选择时,我们首先要用理智避免自己走向极端,然后用理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审慎而冷静地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人生中的绝大多数选择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我们要学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对最合适的人采用最合适的方法。在做出决定前,用理智全面衡量各种因素的利弊以及自己的能力。

2.务实事实上,碰到问题时,你只要耐心地将它分解开,看看哪些是你可以影响的,哪些是你可以关注但无法影响的,然后把全部心力投入进去,努力争取。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并聪明地分辨两者的不同。

3.冷静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抉择的游戏,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冷静的态度掌控每一次抉择的全过程。在抉择和判定时,我们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避免自己的主观倾向影响客观、精准地判定。

4.自觉自觉首先是“自知”,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所了解,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一个自觉的人,既不会对自己的能力判定过高,也不会轻易地低估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判定过高的人易浮躁、冒进,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在事业遭到挫折时心理落差较大;低估了自己潜能的人,则会在工作中畏首畏尾、犹豫不前,没有承担责任和肩负重担的勇气。

5.勇气当一个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许多人都不愿放弃已有的东西,不愿意开拓新的天地。比如学员杜小姐,她在上海一家公司已经待了七年,始终没有实现个人目标,收入也很低,这也使她无法做出另寻高就的决定。

其实,有些东西看起来值得珍惜,但眼前的短暂的利益,往往是阻碍你获得更大成功的根源。当新的机会到来时,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并不是功亏一篑,更不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是一种理智的决定。

6.良知在利弊的权衡和决定中,如何找到自己的良知呢?你不妨在事后这样想:假如明天,我的所作所为被刊登在了一份报纸上,被我的亲朋好友读到,我是否感到羞愧?如果不会,你做的事才对得起你自己的良知。

每个人的机遇不同,所处的团队和环境也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具有选择的权利——这一点永远都是相同的。只要你用智慧和理性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设计最简单和最有力的行动

选择最终都要在你的身上体现为行动,只有学习完本节课程,你才能意识到行动比计划重要,行动可能也比方向更重要。在我们做出选择时,下一步最关键的就是设计怎样行动。

做出选择只是第一步,甚至它什么都不是,只有落实到行动,拥有一个最有力的行动过程,你才能真正展示自己的力量。

我们会看到,大部分人的人生目标看起来都很相似,例如“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鼓励和加强我的团队精神”“戒烟”“控制体重”等等。我们每个人的目标都差不多,这表明绝大多数人都不笨,都知道应该做什么,也很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如何做。但大部分人就是做不到——拿不出有效的行动。

他会不停地告诉你:“我明天要减肥了!”但是,在度过一百个“明天”后,你听到的还是这句话,他仍旧在希望做什么,而不是已经在做什么。如果我们认为定下目标就意味着这些目标能自动实现,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嗜烟和酗酒的人了,关键还是在于执行。许多人在培训中心向我表达他们的想法时,都很激动人心,但往往没有触及一个执行的问题:“为什么我定了目标就是做不到?”原因其实很简单:要达到那些战略目标,完成那些战略计划,你需要下决心从现在开始,改掉不好的习惯做法,并将新的正确的做法坚持下去。这些改变会让你觉得不舒服和不方便。只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们才能收获到这样坚持的好处。

人生目标往往是一种要么做到、要么做不到的东西,不存在中间状态——除非你是一个铁了心游戏人生的人。就像你要想降低得肺癌的概率,你就得放弃抽烟,每天抽一包烟和每天抽半包烟不会有多大差别;你要想超越竞争对手,你就不能以“差不多”的态度来执行战略计划,而是要持之以恒地高标准地做到最好,这是一种永久性的改变,不是一场临时性的运动。

这样看来,选择的关键并不是设定什么样的目标,而在于执行。更值得大家坐在一起讨论的是这样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永久性地改掉身上的哪一些坏习惯?”“我们应该解决自己身上的哪些问题?”“我们需要对自己制定什么样的纪律和奖惩措施?”讨论这些真正的问题可能会让氛围冷场,让大家觉得尴尬,所以很多人在培训中心都避免讨论这些问题,但它们必须要得到解决。人们要在对自己进行约束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你就不要自己骗自己奢谈人生战略,因为你根本不打算为你的人生目标付出任何自我约束的代价。

我们要认识到,选择的执行永远要花费难以想象的努力。我们不能把执行当成一场运动,而是要把它看作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把执行当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像每天在睡前必须刷牙洗澡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