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制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
7621600000009

第9章 管理你的情绪(2)

近年来,美国校园中很多学生具有攻击或沮丧心理,我们的课题小组发现,67%的行为都与他们的EI(情绪智能)有关。在最近的10年内,美国校园内的殴斗打架和自杀事件逐年增多,枪击案频发。在2012年2月,加州一名高中生枪杀五名同学和一名教师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是什么成为了他们体内的魔鬼?答案是“不能控制的情绪”。当一种情绪在体内萌发时,它首先会测试母体的容忍度和调节能力。坏脾气并不是没有征兆地爆发出来,它在意识中产生时,会先向大脑发出允许释放的请求。一种恶劣的行为也是如此,它的所有通道都是由身体控制的,也就是你的“自我”决定了它们会生长到什么程度。

“我请求长大!”“我希望变得强壮!”“我想发泄!”

你的“自我”这时如何回应呢?正面的情绪十分善良,它渴望长大,让你变得积极;消极的情绪则异常狡猾,它希望骗过你,躲过大脑的审查机制(自制力体系),用卑鄙的手段侵占正面情绪的空间,主导你的行为模式。

加州枪击案的凶手在扣动扳机前——不,早在这种行凶冲动的酝酿阶段,他的“自我”与这个“魔鬼”的较量就开始了。遗憾的是,他输得一塌糊涂。“魔鬼”很早就突破了控制,掌控了他的行为。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当他在行凶时,他的“自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失败者。而他也没能及时得到情绪指导,以至于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随后,课题小组公布了一份关于《EI自制力调查》的详细结果,并且阐述了我们的观点: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约束、毅力和全情投入等能力对人生的影响比智商更为重要。如果忽视了情绪智能因素的存在,对于我们的自身发展非常不利。要解决这个隐患,人们就应该在学校期间接受情绪智力的教育。

情绪智力能不能测量?它可以测试我们,我们当然也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测量它的存在,并在问题爆发前就把隐患消除。我们在课程上提供了两种测试方式:一是乐观测试,一是PONS测试。

乐观测试它由马丁·塞格曼设计,目的是了解个人的价值状况,判断一个人对于生活的乐观情绪是否占据主导地位。它首次应用于一家保险公司,结果发现,获得高分者要比测试中的低分者在工作中的表现好得多,他们能卖出更多的保险。

PONS测试它由罗伯特·罗森斯发明,目的是测试人们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同时这还反映了人们对于坏情绪的规避能力和对于乐观暗示的接受能力。基本方法是将一些人的愤怒、嫉妒、满意、感激等进行编辑处理,然后让受试者通过图片提供的线索,来判断这些人的情绪。结果发现,在PONS测试中获得高分的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表现出了更好的成功可能性,而且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尤为出色。

学会等待

玛丁决定下午就去辞职,并当面训斥自己的老板,以报复他扣除自己本月70%的工资。他准备了几千字的腹稿:“你是我见过的最无能的上司,是一个无耻的资本家,是一个不要脸的家伙……”他还说:“我要告诉他,如果他敢跟我发火,我能一拳打掉他的鼻子,打碎他的一嘴黄牙!”

他真的很愤怒,但我笑着说:“玛丁,你的心情是对的,我支持你,但能不能等一天?”

“等一天?为什么?我一想到他气急败坏却拿我没办法的样子就觉得等不及了。”玛丁很不耐烦。

我说:“你不妨把我的建议当成一种交易,如果你能等一天,在明天上午十点的时候再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我愿意为你介绍一份高薪的新工作。相信我,这份工作一定是你无法拒绝的,它能帮助你进入中产阶层,买上大房子。”

玛丁的眼睛顿时亮了,他毫不犹豫地说:“成交!”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我在培训中心的办公室等着他。玛丁准时到了,他一见面就对我说:“请带我去面试吧,我接受这份新工作。”

“你不是要去羞辱自己的前老板吗?”

“什么?”玛丁瞪大眼睛,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啊,我何必跟他计较!”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互交织的病态心理,它是坏情绪的“同伙”,绝不会帮助你实现紧迫的目标,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在浮躁的时候,冲动会加大它的效应,就像玛丁一样。假如当天我允许他去找老板算账,一定会酿成一场惊天动地的冲突。但是,等待了一天后(特别是经过了一夜),玛丁完全消除了浮躁,从情绪的牢笼中走了出来。

如果你不懂得等待,你会总想着投机取巧。做什么事情都会没有恒心,不安分守己,同时,你也会变成一个急功近利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想尽快达到目标。人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就会终日心神不宁、焦躁不安,长此以往,生命的弹性就彻底消失了。

1.在事情急剧变化时,会缺乏信心,充满困惑和忧虑。

2.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往往感觉力不从心,焦虑不安,却又急于证明自己,像玛丁那样想找回面子。

3.体现为盲动盲从。由于情绪取代了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缺乏理性思考。这样的人会随时模仿并跟从别人,而不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在这种病态情绪和心理主导下的生活,是十分危险和低效的。

所以,在情绪控制的课程中,让自己拥有一种“耐心等待”的品质,哪怕只能坚持两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也能赢取一些审视自我、调整情绪的时间,以浇灭某些急于求成的欲望。

放弃控制你自己

在课程上,我对学员说:“来到这里的诸位,可能你拥有相当好的经历,也拥有卓越的才能;可能你的判断力十分灵敏,领导力十分优秀;可能你收入丰厚,生活富足。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是,我们都会碰到壁垒,在投资时总会有起有落,在做判断时总会出现错误。没有人敢说,我每次的决定都是100%正确的;也没有人敢说,我能够完全控制自己。”

即便是一个伟大的成功者,也会有陷入危机的时候,也会有情绪出现问题之时。金融投机大师索罗斯在年轻时,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危机,这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他依然保持积极和绝不妥协的工作作风。索罗斯是怎样做到的?

当沃特海姆公司找他担任欧洲证券分析师时,索罗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如鱼得水,成为欧洲投资热潮中的领袖,各大银行和基金会都对他言听计从。这是索罗斯事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正当他春风得意、呼风唤雨之时,“利益平衡税”(肯尼迪总统对外国投资课以15%的附加税,以保护国际收支)的颁布,将索罗斯的事业一夜之间摧毁殆尽。几天之内,他的交易变得岌岌可危,更令他伤心的是,自己的合伙人不准许他进行交易。

索罗斯的业务越来越少,只好以退为进,回去休养生息。但他不是一个轻易被打败的人,当调整好状态以后,他毅然回到金融领域,带着自己的哲学理念来应对“阴晴不定”的金融市场。他的投资哲学很管用,到了1973年,著名的“索罗斯基金”创立了,资本额约为1200万美元。

在这期间,罗杰斯成为了他的合伙人,两人一起赚钱。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公司的人才储备出现了真空,他们必须承担所有的工作。最终,工作和责任越来越重,两人的合伙关系演变到了破裂的地步。到了1980年初,他们和平分手,拆分公司。索罗斯独立管理这个基金,非常少的员工,不断扩大的基金规模,非常大的压力,使他难以忍受。他累得就像一条狗,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在这时候,妻子也和他离婚了。

这时,索罗斯决定改变。他认为,以前的自己过于自我压抑。他决定对自己的生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工作也是。他说:“我不再对每一种状况都深入了解,它们爱怎样就怎样吧!”他放弃控制自己,也放弃控制生活的一切。

结果怎么样?人们惊讶地发现,索罗斯迎来了一段绩效飞速增长时期。随后的两年内,他的基金每年扩增一倍,基金规模也从一亿美元跳到了将近四亿美元。

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事业和感情生活都是如此。当事情陷入瓶颈的时候,如果只停留在同一个角度思考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让你无法摆脱。相反,如果陷入困境时,不再强求自己,不再苛求自己,学会放松,学会换一种思维,你会发现什么呢?一个完全轻松的自己。你的大脑的创意会更丰富,经过洗涤的情绪会迅速地恢复,并能迅速找到问题的出口。所以,当你感到悲伤或愤怒时,我不建议你采取强力压抑它们。大哭一场或大吼一声反而是更容易平抚情绪的办法——当然你要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否则你的情绪爆发会传染给旁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心头郁积的情绪发泄出来,情绪就会得到平衡,心境也就能平和下来。

总之,我们要学会由自己控制或释放情绪,而不是让它来控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