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按摩保健全书
7629400000013

第13章 足部按摩技法(1)

足部按摩常识一览

足部按摩的重要性

足部按摩又称脚部按摩、足部推拿、足穴按摩等,是操作者运用一定的推拿按摩手法,或借助于适宜的推拿按摩工具,作用于人体膝关节以下,主要是足部的病理反射区或经穴、奇穴等部位,以增强调整阴阳、调和气血、调节脏腑的功能,起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人之有足,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中医学认为,人有四根,即鼻根、乳根、耳根、足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耳为神机之根,脚为精气之根”,可见鼻、耳、乳仅是精气的凝聚点,而脚才是精气总的集合点。观之临床,头脑清灵、步履轻健均为健康的特征,而头重脚轻、脚肿履艰则为病体之躯。因此,古今中外的养生健身方法,都极为重视足部的锻炼。

足部与全身的密切关系

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疾病之所以发生,无不与经络的循行、经气的盛衰密切关联,而足部是经络循行最关键的区域之一。有9条经脉由足部起始或终结,足部是9条经气血出入的门户,又是人体中腧穴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每一只脚上分布着大约38处腧穴,其中经穴33处,奇穴5处。

足部的腧穴几乎全部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是经气出入的五腧穴,或是与内脏以及奇经八脉有着密切联系的原穴、郄穴。

原穴更是脏腑、经络中元气驻流的部位,其中太白、太溪两穴驻流着后天水谷之气与先天肾原之气。众所周知,脾、肾之气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系,与人的寿天与衰老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选用上述穴位与其他的腧穴相配合进行足疗,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正气水平,增强整体的抗邪能力,从而对全身各系统疾病产生广泛的治疗作用,对人体起到防老抗衰的作用。

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足部离心脏较远,位于身体的最下部,返回心脏的血流(静脉流)易在这里滞留,因此足部肌肉起着泵一样的作用,促进血流。因此足部又被称为“第二心脏”。足部肌力因缺乏运动和老化而下降时,足部的血流便开始恶化。

这时,如果认真按摩足部,血流便会变好,心脏负担也会减轻。

足部异常是身体的危险信号

(1)大拇趾太大的人

与其他脚趾相比,大拇指过大而比例明显失调的人,容易患糖尿病、脑中风、神经痛、肝病等,性格也比较急躁、任性。建议用足部按摩疗法改善体质。

(2)大拇趾趾尖纤细的人

大拇趾趾尖纤细,指甲变圆,两侧陷入的人,说明肝脾功能严重下降,内脏器官出现衰老,体力开始下降,容易出现危险的疾病。建议到医院检查。

(3)第二、三趾关节突出的人

脚部第二、三趾关节突出,呈葫芦状的人,肠胃功能不好,体质柔弱无力,建议用脚穴疗法改善体质。

(4)第四趾弯曲的人

脚部第四趾弯曲的人,性格易变,急躁、有神经质。这种人容易患头痛、肩酸、神经痛、胆结石、便秘等疾病,女性还容易患妇科疾病。建议用足部按摩治疗相关反射区,并预防上述疾病。

(5)小拇趾弯曲、僵硬的人

脚部小拇趾弯曲且僵硬的人,性格比较任性、自私。容易患肾病、前列腺炎、中耳炎、白内障、子宫异常等疾病,因此应该用足部疗法治疗相关部位,并使小拇趾恢复正常状态。

(6)小拇趾头有硬块的人

脚掌小拇趾头上方有硬块,指压感觉很痛的人,应该注意心肝。另外,趾头下方的部位如有硬块且指压很痛的人,胆囊、十二指肠等消化器官系统功能不良,建议经常按摩此部位和相关反射区。

(7)脚后跟中间有硬块的人

脚掌的脚后跟中间有硬块的人,有可能是子宫、卵巢、前列腺等骨盆内内脏器官异常。脚后跟硬的人有可能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平衡,身体抵抗力下降,需要注意。

(8)脚脖子异常的人

脚脖子有时也会反映身体异常。脚脖子有胫骨、腓骨两根骨头,一般这些骨头紧贴在一起,但如图所示,也有人两根骨头分开,骨头之间有缝隙,脚脖子较粗。从正面看,脚脖子上面中间没有变细,感觉脚从脚脖子往下一直是伸直的。

这种脚脖子称为“歪开”,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两种。无论哪种,脚掌都是平脚板,跟腱旁边长有肥肉,脚后跟变硬,并出现“行走困难,易摔倒,肥胖”等症状。

如果是先天性的,不仅肾、心脏虚弱,而且往往容易得脑中风、风湿痛。如果是后天性的,虽然看起来也很精神,但也有可能引起胸部等疾病,因此先认真旋转脚脖子,使脚后跟变软至关重要。

图2-6按压反射区时的危险信号

身体哪里不适,必定会影响至脚的反射区,一边看脚图解,一边按压脚部看看。将手脚清洗,指甲剪短后开始。

试着依序按压脚底的膀胱→输尿管→肾脏→肾上腺的反射区,其次再按日常自己所悬念处检查。皮肤厚的部分,请用力按压或使用按摩棒等。

若有感到疼痛处,那是由于此处有了麻烦。反射区和穴道不同,其非为一点,而是以某些范围为对象,所以即使是自己也易于判断。脚底检查完后,再检查脚背和腿部。

例如,胃不好的人若按压胃的反射区,应会感到强烈疼痛。胃的反射区大概在脚底约中央内侧、姆趾根处膨胀的后侧。因此,用手压此。随着疼痛,在手指端即可感觉到类似硬块或肿物。

几乎全部的器官在双脚中成对称反射区,而即使是相同部位,也有右脚为肝脏,左脚为心脏的情形。类似肾脏其左右对称的反射区,有时右脚疼痛而左脚并无相同程度的痛楚时,就会被想到右边的肾脏不适。因此,我们务必先清楚双脚各部位的代表区,而后才能正确判断。

足部按摩疗法的适应人群

足部按摩疗法范围广泛,凡内科、儿科、妇科、伤外科、皮肤科、眼科与耳鼻咽喉科等各科内外诸多疾病均可治疗,而且见效快、疗效高。例如适用于内科的感冒、头痛、支气管炎、神经衰弱、高血压、高脂血症、低血压、冠心病、胃溃疡、中风、肝炎、肾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面瘫、肠炎、阳痿、遗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等;儿科的上感、脑瘫、多动症、肺炎、惊风、麻疹、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夜啼、百日咳、小儿麻痹后遗症、遗尿等;伤外科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乳腺炎、痔疮等;皮肤科的湿疹、带状疱疹、荨麻诊、牛皮癣、神经性皮炎、黄竭斑、痤疮、脱发、皮肤瘙痒症、冻疮、湿脚气等;眼科的结膜炎、白内障、青光眼、近视、远视、眼疲劳等及耳鼻咽喉科的耳鸣、耳聋、中耳炎、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咽炎、咽喉炎、内耳眩晕以至牙科的牙痛、口腔炎等临床各科多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还可广泛用于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足部按摩疗法的禁忌人群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或延误患者的治疗,下列病症应当禁用或慎用该疗法。

(1)严重出血性疾病,例如呕血、吐血、便血、尿血、咯血、脑溢血、崩漏等各脏器出血等。

(2)妇女妊娠期应禁用,月经过多应慎用。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衰竭等。

(5)对患有活动性结核性疾病,如肺结核活动期及梅毒、脑血管病的昏迷期,以及长时间服用激素和极度疲劳者。

(6)某些急诊疾病,如急性腹膜炎、宫外孕等;某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脑、乙脑急性期等。

(7)一切危急重疾病等。

以上所列禁忌症并不是绝对禁用该法,在有的阶段,有的疾病仍可配用该疗法治疗。

足部按摩疗法受欢迎的秘密

足部按摩疗法,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它主要是通过对人体功能的调节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尤其是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日益被医学界和社会大众看好。

1.经济实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价值观念的增强,对医疗保健有了更高的要求。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医学的进步,要求医疗方法经济实惠、效果确凿,能预防疾病,无病时强身健体。足部按摩疗法完全符合这些要求。

足部按摩疗法,不需任何设备,不用任何药物,只需自己一双手,在家庭内就可以防病治病了。因此,学会足部按摩疗法,可以极大地节约医疗开支,节省许多宝贵时间,真是省时省钱又实用。

2.安全有效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是足部按摩疗法的最大优点。这一疗法不用打针吃药,无创伤性,无任何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可以强身,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足部按摩疗法可以预防和治疗上百种疾病,如头痛、牙痛、急性腰扭伤、岔气、腹泻等,往往只需按摩一次,就可手到病除。至于许多慢性疑难杂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失眠、前列腺增生等,只要有恒心坚持按摩,也多有奇效。

3.简便易学

实践证明,足部按摩疗法是简便易学的医疗保健方法。

简便:足部按摩疗法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影响,也不需器械和药物,身体某脏器或部位出现不适,随时可在田野、工场、房室内外进行按摩,甚至看书、看电视或做手工时脚踩鹅卵石按摩,十分简便,大众易于接受。

易学:足部按摩疗法男女老幼都可以学会,有文化,懂一些生理解剖知识的人学起来就更容易了,关键在于记住足部穴位或足部反射区,认真反复实践即能掌握,适应社会大众医疗保健需要。

4.疗效奇特

足部按摩疗法不仅具有易学、易掌握、易操作、见效快的优点,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限制。同时,足部按摩疗效奇特,是一种无针、无药、无创伤、无副作用的物理疗法,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全身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症和痛症的治疗,能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目前多数的医疗检查手段和方法,只有当人体不适有明显症状或反应时才能作出诊断。即使这样,有时也有误差。如冠心病在不发作时,其心电图往往也无异常变化。有很多疾病一旦被现代手段检查出来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治疗难度也就很大了。因此,寻求疾病早期疹断、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使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目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足部按摩疗法正符合这个大趋势。当人们感觉机体稍有不适或精神不振时,足部反射区或穴位就会有反应。我们通过对足部进行观察、触摸、按压等诊断方法,就会发现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进而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足部按摩注意事项

(1)按摩前需准备毛巾或浴巾一条、凡士林油一小瓶、按摩棒一支。按摩前应剪短指甲,以免刮伤患者皮肤。按摩时应在选定穴位涂抹少量凡士林油,以润滑皮肤,防止擦伤。

(2)按摩时患者应先用热水洗脚后全身放松,情绪安定,仰卧床上;按摩师取坐势,在膝盖上置毛巾,将患者的脚放置自己膝盖上。

(3)按摩每个穴位前都应测定一下病理反射区的反射疼点。按摩师可用塑料棍自制检查棒,尖端如圆珠笔尖端即可。用此尖端轻扎探测一下病理反射区,如患者有扎刺样疼感,即是病理穴点,即可在此着力按摩。

(4)按摩时手法应取轻一重一轻。如按3分钟,开始1分钟轻按,中间1分钟加重,然后再轻按1分钟。按摩过程中力量加大时,患者病理反射区会有痛感,这种痛感是按摩效应,但不宜加力过强,以患者能忍受为佳。每次按摩结束都力求达到使患者感到口渴,按摩结束后让患者饮温开水500毫升以排毒。

(5)足部有外伤、疮疖、脓肿,治疗时应避开患处。可在另一只脚的相同部位或同侧手的对应部位进行按摩。如因治疗不慎,造成皮肤红肿、淤血者,可在患部涂上红花酒精,暂时停止在该处按摩。

(6)有些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疗后可能出现低烧、发冷、疲倦、腹泻等全身不适症状,或使原有的症状加重,这是按摩后出现的一种正常反应,可继续坚持治疗,数日后症状自然消失。

有的人在接受按摩治疗数日后,尿液颜色变深,并且气味加重,这是因为“毒素”排出所致,不必惊慌,仍可坚持治疗。

(7)长期接受脚部按摩,双脚痛觉迟钝是常有的现象。此时,用盐水浸泡双脚半小时,痛觉敏感度会增强,治疗效果会有明显提高。

(8)治疗时应避开骨骼突起处,以免挤伤骨膜,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9)空腹或饭后一小时内,不要按摩治疗。

(10)老人骨骼变脆,关节僵硬,小孩皮薄肉嫩,骨骼柔细,在按摩时均不可用力过度,造成损伤,以用指腹施力为宜。

足部按摩时间与顺序

进行足部按摩必须按照顺序按摩足部经穴和反射区,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按摩时间的长短,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1.时间与次数

对于按摩的时间,可根据病情和具体情况选择。其目的在于能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下面是一些具体要求:

(1)每次按摩的总时间,一般选择半小时左右。如病情复杂或病症较重,可适度延长至40分钟。如果每次按摩时间太短,则达不到治疗效果。但如时间过长,则易引起疲劳,可见适宜的按摩时间十分重要。

(2)对于具体每个反射区的按摩时间,主要根据病症反射区的变化而调整。主要病症反射区,手力按摩约5~15分钟,对于踏板按摩,一般为5分钟。

(3)每日按摩的次数,如条件允许,2次或3次为佳。

(4)最佳治疗时间,应选择睡前半小时内。

(5)按摩疗程,一般7~10天为1疗程,1~3个疗程见效,如慢性疾病,则需延长疗程。

2.按摩顺序

人体是一有机的整体,各个脏器之间互有联系,某一器官发生疾病,往往会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而引起失常。所以在足部按摩时,应注意顺序,尤其是对足部反射区的按摩更须注意,以便使身体各器官保持最佳的协调状态。

如果处于紧急状况,需要立即缓解的,如偏头痛、牙痛、关节扭伤等,可直接按摩相对应的反射区。一般疾病的治疗和保健,应该按下列顺序进行:首先采取全足按摩。一般先从左脚开始,按摩三遍肾一输尿管一膀胱三个反射区后,按脚底一脚内侧一脚外侧一脚背的顺序进行,结束时再将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按摩三遍,然后再按上述顺序按摩右脚。按摩时,大的顺序不能乱,小的变化是允许的,最后是对症按摩。足部穴位的位置与功能

经穴和经我奇穴的位置及功能

1.足阳明胃经穴

(1)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

【手法】按揉30~50次。

(2)上巨虚

【位置】足三里穴下3寸。

【主治】肠鸣、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等。

(3)下巨虚

【位置】足三里穴下6寸。

【主治】小腹痛、腹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腰脊痛引睾丸等。

【手法】按揉30~50次。

(4)丰隆

【位置】外踝高点上8寸,胫骨前嵴后两横指。

【主治】头痛、眩晕、咳嗽痰多、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痫、下肢痿痹等。

【手法】按揉30~50次。

(5)解溪

【位置】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两筋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等。

【手法】点按30~50次。

(6)冲阳

【位置】足背动脉搏动处,两筋之间。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痫、胃痛、足软无力等。

【手法】点按10~30次。按揉时应避开动脉。

(7)陷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