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7636300000013

第13章 潜规则啊潜规则(1)

黑道太子——曹操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中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关于曹操,人们历来有着不同的评价,或褒或贬,不一而足。枭雄、文豪、政客、书家甚至是小人,曹操身上套着太多不同的标签,堪称“千面”。其中哪一个才是曹操的本来面目,我们不得而知;而曹操初启霸业时的那一抹“江湖”原色,更是少有人知,值得我们玩味。“黑道太子”曹操是如何走上发迹之路,成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的天下霸主的呢?这出精彩大戏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密情呢?

少年任侠安天下

曹操的“黑道”生涯,其实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曹操的养祖父是东汉权宦曹腾,侍奉过四代汉室皇帝,被封为费亭侯。而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子凭“父”贵,官运亨通,一路做到太尉。曹嵩敛财有道,家资殷实,据说能出钱一亿来买官,绝对的财大气粗。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曹操自然衣食无忧,恣意妄为了。

曹操少年时游手好闲,行为放荡不羁。飞鹰走狗,跑马洛阳是每天必做的功课。老百姓都不拿他当好人,觉得曹操做不成什么大事。曹操为人机警,很讲义气,又擅长枪棒。有一次,他潜入权宦中常侍张让家中,图谋不轨,被张让发现。结果曹操不慌不忙,将一支长戟舞得密不透风,前来围捕的张家仆役不能靠前,曹操趁机跳墙逃走,全身而退。不过,曹操也并非只知道闯祸的无知小儿。他博览群书,尤其喜欢钻研兵法,甚至还写了一本《孙子兵法》的注释。可能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之故,他对于权谋之术表现出了很强的悟性。这些特质令曹操做“混混”做得风生水起,一来二去,居然结识了掌管外交的大鸿胪桥玄等人。桥玄对这个看上去不太靠谱的年轻人倒是青睐有加,认为他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建议他去找当时有名的评论家许劭。

许劭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物,“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他跟弟弟许靖每个月都要举办名为“月旦评”的人物品评会,对时下社会上的热门人物做出点评。其影响之大,甚至到了只要被他们俩评论过的人就能一举成名的地步,其威力不亚于现如今的权威媒体,因此不少人想尽办法想要“走后门”得个好评。许劭“私情不协”,这么做一般得不到好果子吃。如果许劭能给曹操一个评价,哪怕是“恶名”,都能让曹操蜚声于世。东汉还没有科举制度,“名声”是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参考。想要做官,就必须有名。桥玄让曹操去找许劭讨评语,其实是让他为自己将来的仕途铺路。大鸿胪用心良苦,难怪曹操成名后要对桥玄感恩戴德了。

曹操不是傻子,当然明白桥玄的用意,于是去找许劭“看相”。许劭是个孤高文士,对曹操的为人很鄙视,拒绝给他作评价。曹操吃了闭门羹,非常恼火,找了个机会狠狠地威胁了许劭。许劭只晓得文人作风,哪见过这等狠辣角色,不得已,给了曹操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有了这块拍门砖,曹操算是真正脱离了“小混混”的行列,正式出道官场了。

八大金刚齐斗法

凭借少年积累的名声,曹操被推举为“孝廉”,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也就是当地派出所的所长。曹操当然不甘心一直做这种没前途的小吏,于是利用当年的“混混”本事,左右逢源,伺机谋动。

很快,机会来了。当时皇帝非常宠信一个宦官,名叫蹇硕。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被曹操捉住。曹操当即将其棒杀,以明法度。此举无异于同蹇硕一党结了怨。这看似是曹操刚直不阿,实际上却是他的“黑道哲学”。曹操祖父是大宦官曹腾,后台比蹇硕差不到哪去;棒杀违禁之人,也有法可依。所以曹操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蹇硕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只能打落了牙往肚里吞。没多久,曹操就跑到远离京师的顿丘当了县令,一躲就是十年。这样一来不仅躲过了宦党的迫害,还给自己立了清名,一举两得。此乃既“杀人”又“诛心”之计,实在高妙。

可是,曹操难道就这样淡出洛阳政坛了吗?当然不会。曹操的名望早就替他铺好了重返洛阳的路,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果然,朝廷再次召他入京担任议郎。这个官职比北部尉大多了,可在高官云集的洛阳还是人微言轻。曹操拒而不受,以退为进,回乡隐居去了。两番“自贱”,把曹操的名声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真正的出头之日即将到来。

东汉的第十一位皇帝汉灵帝是出了名的昏君,只知享乐,荒淫无道。朝政完全被外戚和宦官把持。外戚之中,对皇室威胁最大的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是灵帝的大舅哥,其异母妹妹何皇后非常得宠。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何进“灭贼有功”,晋封慎侯,又执掌羽林禁军,权势达到顶峰。汉灵帝虽然昏庸,但也不是十足的傻瓜。他明白如果自己将何皇后的儿子立为储君,自己百年之后国家必然落入何进之手。西汉为外戚王莽所乱的教训历历在目,灵帝不得不另做打算。他想改立另一位宠妃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为太子,于是命身边的亲信宦官——小黄门蹇硕在洛阳西园招募勇士,组织一支独立于羽林禁军之外的军队,同何进抗衡。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朝廷委任蹇硕、袁绍、曹操、鲍鸿、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共8人为校尉,统领西园兵马,史称“西园八校尉”。八人名义上同列,实际高低有别。袁绍是实际的领袖,但军权却牢牢控制在小黄门蹇硕手中。“西园八校尉”直接受命于皇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都要对他们礼让三分。

汉灵帝筹划西园校尉的初衷,是要分散何进的兵权。而宦官蹇硕却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培植党羽控制洛阳军政。因此在“八校尉”中,半数都是宦官世家出身。何进当然明白皇帝的用意,也不加阻挠。只因“八校尉”中其实有何进的人,那就是虎贲中郎将袁绍。

袁绍出身当时著名世族汝南袁氏,父辈皆是朝廷重臣。袁绍不算外戚,一直在洛阳隐居,蹇硕也就没拿他当回事儿。他没想到的是,袁绍其实是应何进辟召出仕的。袁绍一直对宦官专权不满,同反对宦官的“党人”义士交往甚密。此次担任军职,其目的就是要借助何进的力量彻底铲除宦官。而在“八校尉”中,除了蹇硕的“宦官派”和袁绍的部属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人物,那就是曹操。曹操是袁绍的密友,曾参与策划反对宦官之事;但他又是宦官世家出身,理应算作宦官一党。这样的无间身份给曹操提供了诸多便利,使其跻身执掌兵权的典军校尉之职,为自己捞取了更多的政治筹码。

但曹操似乎注定不会在宫廷斗争中虚耗自己的才华。不久,汉灵帝驾崩,蹇硕想借机干掉何进,改立皇储。何进集结军队严阵以待,蹇硕没能得逞,只得暂时打消这个念头。何进掌权后,提拔了不少自己的心腹控制要害部门,宦官集团深感不安,再次密谋诛杀何进。得到这个消息后,何进先发制人,处死了蹇硕,控制了西园军马。袁绍劝何进一不做二不休,把宦官一窝端掉。但何进和何太后贪腐有余,胆识却不足,一直犹犹豫豫不敢动手。不仅如此,何进还自作聪明,招凉州军阀董卓入京。结果宦官们被逼得走投无路,先一步把何进杀死了。眼见何进被杀,袁绍等人再也坐不住了,迅速领兵入宫,将宫内大小太监上千人尽数杀死。董卓趁机占据洛阳,据兵擅政。何进原本是想借董卓之力对抗宦官,却引狼入室。董卓势大,袁绍、曹操等人无力抵抗,只得出逃。“西园八校尉”就此瓦解,曹操在洛阳的黑道生涯也算到了头。不久之后,这位黑道太子虎踞中原,书写了另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链接一:奇特的“宦官世家”

所谓宦官,指的是专供皇帝驱使的阉人奴仆,也称“阉官”。早在西周时期,《礼记》中就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的记载,可见当时王宫内就已经开始使用阉人作为仆役了。但当时的阉人,多是犯法受宫刑之人,在宫内地位非常低下。到了秦汉时代,受宫刑的人逐渐增多,宫内阉人的规模也不断壮大,成为皇城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宦官虽然有“官”名,但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仆役,照理说并没有多大权力。但作为皇帝的身边人,同天子朝夕相处,吹吹耳边风的机会可是大把大把的。宦官左右皇帝意志,干扰朝政的事情屡见不鲜。秦代的赵高算是开了宦官干政的先河。有了权势,宦官便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慰藉。在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中,“孝”是核心价值,不能尽孝简直不配为人!这个孝,有两层含义,其一便是传宗接代,延续家族香火;其二,则是谋求富贵,光宗耀祖。宦官身体残缺,生儿育女肯定是没戏了,但收个养子还是做得到的。于是乎,收养子就成了这些宦官“尽孝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秦代的赵高就收养过女儿,其女婿更是赵高谋害秦二世、篡夺秦王朝政权的重要同谋之一。而众所周知的是,曹操的父亲就是宦官养子之后。凭借这些身份显赫的“阉人父辈”的荫庇,宦官的养子们仕途平顺,俨然“官二代”。在两汉,宦官是皇帝赖以制衡外戚集团的重要政治力量,不少宦官受封有了爵位。尽管身为“刑余之人”,但宦官依旧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封妻荫子、养子承爵的传统抱负对他们的诱惑依旧很大。宦官集团专权之后,“又养其疏属,或乞嗣异姓,或买苍头为子,并以传国袭封”。宦官养子袭爵成为律法认可的事情。如此一来,宦官,以及其养子,就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奇特“宦官世家”。

链接二:曹操的身世之谜

尽管曹操贵为天下霸主,一代枭雄,但其出身却始终笼罩着谜团。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其本来的姓氏为何,就成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三国志》记载,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意思是说他的身世无从查证。但后世很多学者却认为,曹操的父亲本姓夏侯,而曹操同他麾下勇将夏侯惇更是叔辈兄弟的关系!

他们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都来自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引。在《三国志·文帝纪》里记载夏侯惇亡故之时,裴松之引用了这样两段话:“王素服幸邺东城门发哀”,“在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哭于城门,失其所也”。这里所说的“王”指的就是魏王曹操。这两段话合在一起的意思,是说曹操为夏侯惇发丧,痛哭于城门之外并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因为曹操跟夏侯惇是“同姓”,出自一门。而在《吴主传》当中,则有“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的记载。这是当时向曹魏称臣的孙权,写给魏臣浩周的一封信。浩周劝孙权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曹操处做养子,就如同当年夏侯氏将曹嵩送给曹腾一样。另外也有学者指出,陈寿在写作《三国志》之时,故意将曹操一门和夏侯氏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其中也暗含着曹嵩其实是出自夏侯氏的意思。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要知道,曹操为了拉拢夏侯氏,同夏侯惇和夏侯渊都结为了亲家。如果曹操真是出自夏侯一门,他这样的做法岂不是有乱伦之嫌吗?再者,曹操一门同夏侯氏都是魏国的开国元勋,其后代均为司马氏所杀。陈寿将其放在一处列传中书写,是为了令后人知道魏国立国的根源所在,并非暗示曹操的出身。这样的说法,看起来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时至今日,曹操的身世之谜依旧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解释。曹操出自夏侯氏的说法,也是争议颇大。支持者与质疑者彼此互不相让,但又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这种情景,也许再过百年也未必能有所改观吧。

链接三:外戚与宦官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也叫外家。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往往同干政擅权、谋朝篡位这些词汇联系紧密。在东汉,外戚的权势达到了顶峰,权倾朝野。

外戚专权之所以在东汉流毒甚久,同东汉特殊的政治形态关系颇大。建立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刘秀,深知权臣当道对国家的危害,因此极力架空朝臣的权力。以往权势滔天的“三公”,在东汉变成了拿高薪无实权的摆设。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直属于皇帝一人的“尚书台”。刘秀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限制大臣的权力,保证高度的中央集权。可惜他的愿望是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一个重大的隐患:谁控制了尚书台,也就控制了国家。而能掌握尚书台的人,并非只有皇帝一个。

东汉王朝是依赖豪强地主的支持建立起来的,其功臣宿将大都出身于豪强地主。东汉最主要的外戚“马窦邓梁”四大家族就是豪强地主的代表。这些大家族强占土地人口,政治上钩心斗角,很快就让刘秀苦心建立的尚书台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东汉的皇帝大多短命。皇帝早夭,太子年幼,理政大事只能交由皇太后负责。可这些太后也都是年方双十的小姑娘,哪有什么政治经验可言。为了驾驭国家机器,这些苦命的女娃只好求助于自家亲戚。如此这般,东汉的政权便落入了外戚之手。

但小皇帝总有长大的一天。他们当然不满娘舅们的飞扬跋扈,一心想要重夺政权。而他们能够依仗的,便是身边的宦官集团。一旦皇帝重新掌政,那么这些宦官便成为有功之臣,会得到不菲的封赏。不少宦官借此机会荣登公卿之位,于是替代外戚成为新的“国家掌门人”。等到皇帝驾崩,幼帝继位,这些宦官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出身低微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宦官当然不能辅政,大权再次落入外戚之手。等到小皇帝长大,宦官又获出头之日。于是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反复上演着专权戏码。无论是宦官还是外戚,其擅权的结果都是一场家国之难。他们出身虽然不同,但在敛财惠己方面的意愿却是同样强烈的。为了争夺利益,外戚和宦官甚至不惜兵戎相见。而东汉外戚和宦官的最后一场“决战”,直接导致了三国乱世的来临,将好端端的东汉王朝化为一堆残砖碎瓦,供后人凭吊深思。

链接四:校尉的末路

“西园八校尉”在东汉末年声势浩大,曾经总管洛阳各军。曹操的发迹,便始于其被任命为“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日后,曹操和同是“八校尉”出身的袁绍中原争雄,斗个昏天黑地。最后,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后者于两年后郁郁而亡。而曹操则在若干年后死于洛阳。除了这对宿敌,“八校尉”中其余六位的末路也都十分有趣,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细看。

先说诸校尉之首的上军校尉蹇硕。蹇硕是宦官,因为体格好,通武略而得宠,被汉灵帝委以重任。汉灵帝驾崩后,蹇硕依照灵帝“遗命”想立皇子刘协为帝,并密谋诛杀大将军何进。结果事情败露,何进先下手为强,将蹇硕处死。

下军校尉鲍鸿,曾领军征讨黄巾军。后来幽州牧刘虞购歼灭了渔阳的巨贼张纯,鲍鸿反而被下狱——原因谁也不清楚,因为《后汉书》关于这件事情的记载非常含混。鲍鸿最后死于狱中,死因同样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