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西方,辜鸿铭的声望比在国内还要高,这位在中国梳着辫子的怪人在国外受到的评价和赞誉是前所未有的。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称他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他在国外受到的推崇是前人未曾得到的,在他之后也只有林语堂能与之媲美。甚至有人说,“庚子之变”以后,如果不是有辜鸿铭,西方人会把中国人看成“连鼻子都不会有的”人,这是将辜鸿铭对中国文化的推介上升到了国家形象的高度。
林语堂曾经对辜鸿铭有过颇为公正的评价:“辜作洋文、讲儒道,耸动一时。辜亦一怪杰矣!”
链接一:巧舌头不怕外国人
辜鸿铭是个奇才,更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人,他对别人的藐视时时都能从他的言谈中显露出来,包括对当时横行在中国的外国人。
还是他在德国留学时,有一次,他从维也纳返回柏林,在列车上为了打发时间,他随手拿起一份报纸看。一个人坐车没什么意思,他就自己搞怪,把报纸倒着拿,还读得津津有味。结果,坐在不远处两个德国乘客就小声嘀咕着嘲笑他:“看哪,这个愚蠢的支那人根本就不懂德文,偏偏还要装蒜,连报纸倒着都不知道。”说完,还哈哈大笑,满以为辜鸿铭是不懂德语在装有文化,车厢里的其他人也投来鄙夷的目光。谁料,辜鸿铭用一口纯正而流利的德语正色反驳道:“你们这种毛头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你们德国的文字简直太简单了,我就是倒过来看也毫不费力。”说着就把报纸倒着念了一遍,口音纯正而地道,还“高雅”地用德语将那两个德国人教训了一通。这下,那两个人,以至于全车厢的人都彻底败下阵来,他们彻底折服了。
在英国,辜鸿铭也不是一个收敛和低调的人,哪怕当时英国人正在亚洲横行霸道也丝毫没有吓到他;相反他倒时时想让英国人看看他的本事,让他们知道知道他的厉害。有一次,他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想点着他那支一尺长的烟斗,但忘了带火柴。这时,他看到前排位置上坐了个光头,他又要搞怪了……他看出那是一位苏格兰人,于是,他用烟斗和蓄有长指甲的手指敲敲人家的光头,毫不客气地说:“请点着它!”这位苏格兰人一头雾水,想发火,但是看他不容置疑的样子,心里有点惧怕,担心遇到了中国流氓,得罪不起,只好乖乖地掏出火柴,为辜鸿铭点着了烟锅。于是,辜鸿铭得意而“稳重”地抽起了烟锅。
即使回到了中国,面对高傲得意的外国人,他也没有放下过他的“架子”。有一天,辜鸿铭在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有一个外国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亮,辜鸿铭似笑非笑地回答:“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他的这一套所谓东方哲学让那个嚣张惯了的外国人顿时哑口无言。
链接二:毛姆遭遇辜鸿铭
毛姆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作品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的深刻问题,有着超然的气质。《人生的枷锁》和《月亮和六便士》是集中代表他创作才华和思想的作品,在全世界都拥有众多的读者。
1920年,毛姆游历中国,其中的主要行程安排就是拜会辜鸿铭这位国际“著名的哲学家”、“中国最大的儒学权威”,但是他这趟行程并不顺利。他一到中国就让人安排了拜访事宜,但是迟迟没有回音,他一打听才知道,安排见面的人只是给辜鸿铭捎去了一张便条,而且是让辜鸿铭过来看他。毛姆发觉可能是这样的随便和傲慢态度让辜鸿铭不愿意见他,于是自己亲笔用最谦卑的言辞写了封信给辜鸿铭,谦恭地询问是否允许他去拜访。果然,信送出去不多一会儿就得到了辜鸿铭的回复,答应第二天上午十点见面。
第二天,毛姆准时到达辜鸿铭府上。看到辜鸿铭满屋子的书籍和寥寥无几的装饰,毛姆觉得这位伟人的生活有些不可思议。谁料,一坐定,辜鸿铭就给毛姆来了个下马威。他说:“你想来见我真使我感到三生有幸,你们英国人只与苦力和买办打交道,所以你们认为中国人只有两种,不是苦力定是买办,所以只要随便召唤我们就得随叫随到。”毛姆立即明白自己之前的猜测是确证无疑的,只好赶紧道歉,说着恭维的话。紧接着,辜鸿铭更是毫不客气地对毛姆的英国哲学展开了批判,对英国人和美国人研究哲学毫不遮掩地表示了鄙夷。“英国人对哲学实在是没有很大的胃口”,即使毛姆提醒他英国也有些哲学家对人类社会思想界产生过影响,但仍然没有改变他这样的论断。毛姆问他对美国哲学的看法,他说:“比起美国的哲学来,我还是更喜欢他们的石油。”
更不可理喻的是,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辜鸿铭这样质问他:“你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你们有什么理由认为你们的东西就比我们的好?你们在艺术或文学上超过了我们吗?我们的思想家没有你们的博大精深吗?我们的文明不如你们的完整、全面、优秀吗?当你们还在居山洞,穿兽皮,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时,我们就已经是文明开化的民族了……难道你们真的认为我们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学会你们的技术吗?当黄种人也可以制造出同样精良的枪炮并迎面向你们开火时,你们白种人还会剩下什么优势吗?……”一通并不显得友好的谈话下来,毛姆得出了结论:辜鸿铭研究西方哲学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佐证他的一贯观点,即儒家学说已经囊括了所有的智慧;他对儒家哲学深信不疑;儒家哲学已经满足了他所有的精神需求,因此所有的西方学问在他那里变得毫无价值。
链接三: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
辜鸿铭的清朝遗老形象不仅是他衣着的“复古”、政治的守旧,更重要的是他思想的陈腐,尤其是在婚恋问题上。他作为一名自幼游学欧美、学贯中西的北大知名教授,在婚姻问题上却陈腐得可怕。他崇尚封建时期的一夫多妻制,他在这方面“集大成”的理论就是茶壶理论。
辜鸿铭自己就是个妻妾成群的男人,并经常向人宣扬一夫多妻的好处。一次,一个社交界很活跃的英籍贵妇在宴会上问他:“辜先生,您曾为中国的纳妾制度辩护,可是从普遍的人性来说,为什么一个男人可以娶许多女人,而女人则不可以反过来有很多男人呢?”辜鸿铭指着桌上的茶壶说:“男人好比是茶壶,女人恰如是茶杯。一个茶壶配四只茶杯,天经地义。你们见过一个茶壶配四只茶杯,但是见过一只茶杯配四只茶壶的吗?”
这就是他的茶壶理论,在当时流传甚广。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后,就对徐志摩说:“你可不能拿辜老先生的譬喻来做风流的借口。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数人公用,牙刷只允许个人私使。我今后只用你这只牙刷来刷牙,你也不能再拿别的茶杯来解渴!” 当时,唯美诗人邵洵美还在他俩的结婚纪念册上作过一幅画,上面画的就是一把茶壶、一个茶杯,旁边题写着:“一个茶壶,一个茶杯,一个志摩,一个小曼。”
变革先锋——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广东新会人,清光绪时的举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史学家,维新派代表人,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运动(百日维新)的领导者和发起者。同时也是教育家和文学家,倡导发动了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也是政治活动家,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革。在文学方面造诣也颇深,其作品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发人深省,启迪思想。他是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是著名的新闻报刊活动家。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导师级人物,一点儿都不为过。
国学人生的政治主题
梁启超的一生是国学的一生。1873年出生的他自幼显示了过人的聪慧,5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时考中了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至今,广东当地还流传着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成年以后,他对国学各个领域都有涉猎,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其中,尤以史学研究成果最为卓著。1922年起他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被聘任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可见他的国学造诣之深厚。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作品。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可谓学富五车、著作等身。
然而,他精彩的国学人生中却浓墨重彩地“夹杂”了政治的主题,甚至让人忘却了他那与生俱来一般的国学气质。“政治”、“变法”、“维新”,将梁启超推到了历史的前台。1890年,梁启超开始受学于康有为,1891年随康有为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
1895年,梁启超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这就是“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同时也揭开并逐步呈现出他一生的政治主题。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十分活跃,主持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上海《时务报》,还赴澳门筹办了《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维新变法的主张一度在民众中深入人心。1898年,变法运动遭遇政变,梁启超逃亡日本,仍旧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直到后来武昌起义爆发,他仍旧致力于说服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甚至顺从袁世凯的意思,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随着袁世凯称帝之心日益彰露,离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改良之路越来越远,梁启超不得不举起反袁的旗帜。这一时期,梁启超一直活动在中国纷繁复杂、风云际会的政坛,是影响政治局势的一股力量。期间,他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职务,直到1917年,段祺瑞下台,梁启超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后来,梁启超游历欧洲,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成为国学传统的光大者。他人生的政治主题逐渐消隐,回归到国学本身。或许是国学的主题夹杂在政治的人生中,所以“他的政治”与“他的国学”在别人看来似乎就是“他的人生”。
遥远的“理想国”
梁启超历经了清末抬不起头、懦弱挨打的年代,经历了从“帝制时代”向“民治时代”的转型,深重的国耻和西方世界的强大深深地触动了他,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想。他的心中有自己的理想国之梦,在那里,法律、道德、君主、人民各司其政,井然有序,国家日益强大。
梁启超认为,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改造传统的专制王权,创立新型的立宪政体,对公共权力实现有效的制约,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枢纽工程”。“只问政体,不问国体”,他积极倡导并致力于政体的改革,维新变法是他认为的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他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批驳清朝统治者顽固坚守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呼吁“非变法万无可以图存”。通过变法,中国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制度得以革新,政体得以转变,民选议会、宪法、君主三权分立。他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用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三权分立”原则,创造了自己的“三权分立说”,即由国会行使立法权,由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由独立审判厅行使司法权。
梁启超看重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良知”和“契约”。他认为,人类要在自然界中生存,需要结成“群”,“群”的利益是靠良知和契约保护的,于是,法律就产生了。法治是其“理想国”不可或缺的,同时人治也在他那里得到强调和重视,法律、道德“相须为用”是他预想的理想状态。“法不能独立”,在他看来,道德具有社会制裁力,法律具有国家制裁力,两者缺一不可。然而,他的理想国终究是建立在不动摇陈年腐朽的封建制度基础上的,治标不治本的思想注定了他的“理想国”只是梦想。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爆发、袁世凯的复辟,这位宪政理想的导师终于开始反思宪政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人的精神。人的精神得不到发展,仍旧停留在闭塞的封建时代,宪政装裱得再好也只是空壳招牌而已。于是,他晚期的研究集中在了国民精神的培养上,提出了“新民”思想,包括公民树立民族国家观,摆脱奴性,塑造独立人格,培养进取冒险精神,具有权利思想等内容。不过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随着他退出政坛的脚步,与他的理想国之梦一起越来越遥远、杳然……
悱恻缠绵,妻妾红颜
梁启超的一生中可圈可点的女人主要有三个:李惠仙、何蕙珍和王桂荃。
李惠仙是梁启超的夫人,他俩的结合颇具故事色彩。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梁启超17岁,在乡试中秋闱折桂,榜列八名,成了举人。主考官李端棻欣赏他年少才高,于是将自己的堂妹李惠仙许配与他。李惠仙比梁启超长4岁,二人在两年后完婚。
梁家家世并不太好,祖上都以务农为生,家中并不十分宽裕。新婚的梁启超夫妇的“婚房”还是借用梁家公有书室的一间,加上广东湿热的气候,让在北方官宦之家生活惯了的李惠仙很不适应。然而,她并没有抱怨,一心倾仰梁启超的才华,再多的困难她都努力克服,对梁启超的家人照顾有加,日夜操劳侍奉,是乡里乡亲公认的贤妻良母。
李惠仙不仅温柔贤良,而且在事业上也对梁启超有不少帮助。梁启超生长在广东,北京官话不熟悉,造成了他在政坛活动的交流障碍。“戊戌变法”初期,梁启超已名噪京城,光绪帝久闻其名。但在召见他时,由于梁启超不谙官话,彼此难以交流,光绪帝大为扫兴,结果只赏了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官衔。这也促使梁启超痛下决心学好官话。李惠仙自幼长在京城,官话说得十分流利。自她来日本后,梁启超便请夫人教他学习官话。夫妻二人,夫唱妇随,不消多时,梁启超的口语水准大有长进,在社交场合能够得心应手地用官话与人交流了。
梁启超与李惠仙一向相敬如宾,一辈子仅吵过一回架,梁启超为此还愧恨终生。李惠仙因病逝世,梁启超写下了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梁夫人文》:“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于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扬;今我失君,只影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