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足疗足浴治病大全
7638800000021

第21章 常见疾病的足浴治疗(8)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清水适量同调为膏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若为鲜草,则同捣为糊外敷,1日1换,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凉血,适用于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疼痛,或伴血块者。

4.大蒜泥

【组方】大蒜适量。

【用法】将大蒜捣为泥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3小时后取下。

【功效】清热凉血,适用于崩漏。

妊娠中毒症

妊娠中毒症(又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特有的疾病,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或产褥早期。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早期胎盘剥离等,以致威胁母婴生命。

本病多为妊娠水肿或高血压等,未经及时治疗发展而来。因此,妊娠以后,必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一经发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变化,应积极治疗,这对预防妊高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足疗法有辅治之效。1.吴萸蒜泥糊

【组方】吴茱萸3克,大蒜2枚。

【用法】将吴茱萸研末,大蒜捣泥,拌匀,贴双足心涌泉穴,用敷料包扎固定,并于足底热敷。用药后觉足心刺激感强烈,4小时后测血压可逐渐正常,下肢浮肿渐消,余症缓解。

【功效】利湿消肿。

催产

分娩过程中受到阻碍,使产程停滞不前,这时需采取一些特殊方法使分娩尽快结束,这个办法称之为催产,可选用下列足疗方。

1.大麻子催产方

【组方】大麻子30克。

【用法】将大麻子去皮,捣碎成泥状置于白布上,贴于产妇脚心处,一般在敷贴10~30分钟均可引起规律性地宫缩,3~4小时后效力减弱。

【功效】活血通络,用此法引产可收到良好效果。

2.大麻子贴敷方

【组方】大麻子2粒,巴豆1粒,麝香03克。

【用法】将大麻子适量,捣烂,外贴肚脐及涌泉穴,或将上三药捣烂敷产妇足心涌泉穴。

【功效】开窍通络,于临产前2~3小时用药,一般用药后10~30分钟可引起规律性地宫缩,3~4小时后效力逐渐减弱,产后即宜去药,胞衣不下用之亦能收效。

3.夏枯草糊

【组方】夏枯草适量。

【用法】将夏枯草捣烂如糊状,外敷于产妇双足心涌泉穴,至生产为度。

【功效】通络活血,适用于难产。

4.蓖麻雄黄糊

【组方】蓖麻子100粒,雄黄3克。

【用法】将蓖麻子去壳存仁,与雄黄同捣烂如糊状,外敷产妇双足心涌泉穴,至胎下为度。

【功效】通络催产,适用于难产。

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是产后细菌进入产道而发生的炎性过程,多发生于分娩及产褥期。《医宗金鉴》云:“产后发热之故,非止一端……感受风寒,则为外感发热,若恶寒不去,淤血停留,则为淤血发热,若去血过多,阴血不足,则为血虚发热。”临床以感染风寒为最多,当以清热解毒为治,可选用下列足疗法。

1.桂竹大黄散

【组方】桂枝50克,竹叶、白薇、山栀、黄连各15克,大黄、赤芍、黄芩、丹参各2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粗末,分装在2个纱布袋内,略洒白酒,放锅内蒸半小时,取出后略放置10分钟,当温度适合皮肤温度时,放在双侧涌泉及肚脐处,在外敷前,先在穴位表皮涂上香油以免药物刺激皮肤,产生药疹,1日1换。

【功效】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用此疗法可收到满意疗效。

2.乳香樟脑膏

【组方】乳香12克,樟脑3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加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关元穴和腰骶部,每日1次。

【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产后淤血腰痛。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脱垂至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垂至阴道口外的一种疾病。此病中医称为“阴挺下脱”,民间俗称“掉茄子”,因其多发生于产后,又称“产后子肠不收”。根据其脱垂程度,在临床上常分为Ⅲ度:子宫颈下垂至坐骨棘水平以下,但不脱出阴道口外的为Ⅰ度;子宫颈及部分子宫脱出阴道口外的为Ⅱ度;整个子宫脱垂于阴道口外的为Ⅲ度。

本病多见于劳动妇女和多生育妇女,而慢性咳嗽、便秘、年老体衰等,也容易诱发。中医认为,本病多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或肾气亏损,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所为,当以健脾益气,固冲益肾为治,可选用下列足疗方。

1.五味升麻糊

【组方】五味子12克,升麻6克,姜汁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为细末,姜汁调糊,敷贴于双足心涌泉穴,1日1换。并可配合贴脐下三寸关元穴。

【功效】补肾益气,适用于肾虚型子宫脱垂。

儿科疾病的足浴疗法

小儿发热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包括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大多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各种病原体所引起,非感染性发热由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婴幼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全,体温调节中枢未臻完善,微小的刺激就容易引起发热。小儿高热可引起惊厥,通过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可使高热下降,也是治标的一项措施。

1.银花连翘方

【组成】银花20克,连翘15克,炒芩20克,薄荷15克,羌活1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祛邪。主治小儿发热。

2.大青叶山栀方

【组成】大青叶30克,生山栀15克,豆卷20克,冰片2克。

【用法】将以上前3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调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温降至3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主治小儿发热。

3.板蓝根土牛膝方

【组成】板蓝根30克,土牛膝40克,钩藤20克,防风15克,冰片2克。

【用法】将以上前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调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温降至3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主治小儿发热。

4.香薷藿香方

【组成】香薷20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连翘15克,生姜20克,葱白15克,冰片2克。

【用法】将以上前6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调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温降至3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暑退热。主治夏季小儿发热。

5.青蒿方

【组成】青蒿200克。

【用法】将青蒿倒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暑退热。主治夏季小儿发热。

6.香薷豆卷方

【组成】香薷20克,豆卷15克,藿香20克,浮萍30克,大青叶20克,鲜竹叶5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暑退热。主治夏季小儿发热。

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对正餐食欲减退或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培养其定时定量进食,少吃或不吃零食和糖果的同时,采用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槟榔良姜方

【组成】槟榔20克,高良姜15克,莱菔子2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左右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消食导滞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

2.藿香吴茱萸方

【组成】藿香20克,吴茱萸15克,木香10克,丁香3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左右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尤其适用于夏季使用。

3.陈皮山楂方

【组成】陈皮20克,山楂30克,淮山药20克,白豆蔻2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左右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尤其适用于夏季使用。

4.谷芽麦芽方

【组成】炒谷芽30克,炒麦芽30克,焦山楂50克,砂仁2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左右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尤其适用于夏季使用。

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是指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而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为“营养不良”。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以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面色萎黄、皮肤干枯、肌肉消瘦、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毛发稀疏无光泽为特征,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对本病有辅助治疗功效。

1.白术陈皮方

【组成】白术20克,陈皮15克,扁豆30克,枳实15克,山楂3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助运,理气开胃。主治小儿疳积。

2.大腹皮楂曲方

【组成】大腹皮2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薄荷15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助运,理气开胃。主治小儿疳积。

3.苍术山楂方

【组成】苍术30克,白术20克,焦山楂30克,陈皮2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助运,理气开胃。主治小儿疳积。

4.胡黄连白芍方

【组成】胡黄连15克,白芍20克,白术30克,青皮15克,橘皮3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理气,健脾助运。主治小儿疳积,尤其适用于贪吃所致的腹泻便溏。

小儿遗尿

学龄期儿童夜间睡眠时不自觉地排尿,称为遗尿。临床可分为肾气不足和肝胆火旺两种证候,以前者为多。本病虽无严重后果,但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至于学龄前儿童白天嬉戏过度,夜间有时遗尿者,不属病态。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对小儿遗尿有一定疗效。

1.地黄桑螵蛸方

【组成】地黄30克,山药40克,黄芪30克,桑螵蛸3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益气,缩尿。主治小儿肾虚遗尿。

2.山药益智仁方

【组成】山药30克,乌药20克,益智仁3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益气,缩尿。主治小儿肾虚遗尿。

3.补骨脂覆盆子方

【组成】补骨脂30克,覆盆子40克,桑螵蛸20克,远志15克,菖蒲2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益气,缩尿。主治小儿肾虚遗尿。

4.龙胆草山栀方

【组成】龙胆草5克,生山栀20克,生地黄30克,黄柏15克,木通1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消肝泻热。主治肝胆火旺引起的小儿遗尿。

小儿流涎

小儿流涎,中医称为“小儿滞颐”,俗称“流口水”,是指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病症,以3岁以下的幼儿最为多见。由于幼儿长期流口水,致使口周潮红、糜烂,尤其以两侧口角为着。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可改善小儿流涎。

1.桂枝吴茱萸方

【组成】桂枝30克,吴茱萸20克。

【用法】将以上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脾,散寒,缩涎。主治小儿流涎,对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宜。

2.白矾方

【组成】白矾50克。

【用法】将40℃温水倒入泡足桶中,加入碾碎的白矾搅匀。待白矾溶化后,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脾,散寒,缩涎。主治小儿流涎,对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宜。

3.益智仁五味子方

【组成】益智仁40克,五味子20克。

【用法】将以上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补脾肾,缩涎。主治小儿流涎,对肾虚者尤为适宜。

4.南星陈醋方

【组成】生南星末30克,陈醋15克。

【用法】将生南星末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陈醋,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泡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化痰控涎。主治小儿流涎。

5.南星吴茱萸方

【组成】胆南星30克,吴茱萸10克,黑、白丑各50克。

【用法】将上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脾益肾,化湿除涎,主治小儿流涎。

小儿夜啼

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称为夜啼。本病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若因伤食、停食、饥饿、尿布浸湿、腰带过紧、皮肤瘙痒等引起者,不属于本病范围。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对小儿夜啼有一定疗效。

1.桑叶菊花方

【组成】桑叶30克,杭菊花4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平肝清热。主治小儿夜啼。

2.钩藤山栀方

【组成】钩藤30克,山栀20克,菊花15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平肝清热。主治小儿夜啼。

3.柏子仁牡蛎方

【组成】柏子仁30克,生牡蛎40克,生龙骨4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镇静安神。主治小儿夜啼,对受到惊吓引起者尤为适宜。

4.胡椒山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