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7639600000082

第82章 对自然奇观的探索(5)

马尾藻海一年四季风平浪静,海流微弱,各个水层之间的海水几乎不发生混合,所以这里的浅水层的营养物质更新速度极慢,因而靠此为生的浮游生物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其他海区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那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大型鱼类和海兽几乎绝迹,即使有,也同其他海区的外形、颜色不同。

1492年9月16日,当哥伦布的探险船队正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上时,忽然,船上的人们看到在前方有一片绵延数千米的绿色“草原”。哥伦布欣喜若狂,以为印度就在眼前。于是,他们开足马力驶向那片“草原”。但当哥伦布一行人驶近草原时,不禁大失所望,原来那“草原”是一望无际的海藻。那片海域即今天的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有“海上坟地”和“魔海”之称。这是因为许多经过这里的船只,不小心被海藻缠绕,无法脱身,致使船上的船员因没有食品和淡水,又得不到救助,最后饥饿而死。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哥伦布一行就在这里被围困了一个多月,最后在全体船员们的奋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奥兹明少校曾亲自去了马尾藻海,海上无风,“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到处是毁坏了的船骸。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将船裹住不放,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扫掉,可是海藻反而越来越多,像潮水一样涌上甲板。经过一番搏斗,精疲力尽的他才侥幸得以逃生。

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中部,强大的北大西洋环流像一堵旋转的坚固围墙,把马尾藻海从浩瀚的大西洋中隔离出来。因此,由于受海流和风的作用,较轻的海水向海区中部堆积,马尾藻海中部的海平面要比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平均高出一米。

那么,马尾藻海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把大西洋比作一个硕大无比的盆子,北大西洋环流就在这盆中做圆周运动。而马尾藻海则非常平静,所以许多分散的悬浮物都聚集在这里,海上草原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马尾藻海里的马尾藻究竟是怎么来的,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有的海洋学家认为,这些马尾藻类是从其他海域漂浮过来的。有的则认为,这些马尾藻类原来生长在这一海域的海底,后来在海浪作用下,漂浮出海面。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马尾藻并不是原地不动,而是像长了腿似的时隐时现,漂泊不定。一些经常来往于这一海区的科学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怪事:他们有时会见到一大片绿色的马尾藻,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却不见它们的踪影了。在这片既无风浪又无海流的海区,究竟是何种原因使这片海上大草原漂泊不定呢?至今仍是个谜。

东非大裂谷探索

从北面的叙利亚到南面的莫桑比克,东非大裂谷穿越20个国家,延绵6700多千米,差不多是地球圆周的1/5。这道裂口宽达100多千米,从周围高原到谷底的峭壁高达450~800米。东非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

东非大裂谷其实并不是谷,因为在整条裂谷中,既有崇山,也有高原,而且在伊索比亚南部更分成两支,直到坦桑尼亚与乌干达边界的维多利亚湖地区才重合起来。在这个地球上最长而不间断的裂口内,可以找到地球的最低点、世界最高的火山、地球上最大的湖泊。

东非大裂谷起自叙利亚,形成约旦河谷与死海。死海海面比平均海平面低400米,是各大洲中的最低点。这个地区气温很高,水分迅速蒸发,含盐量约为30%,是海水的10倍,就是不会游泳的人也能轻易浮在水面上。

距东非大裂谷起始点约800千米处,海水侵入,这道口子沿着亚喀巴湾和红海延伸,到伊索比亚宽阔的扇形达纳基勒洼地才转入非洲大陆。这片平原曾被盐度与死海相当的盐水淹没过,有些部分在海平面150多米以下。所有水蒸发后,留下了一层盐层,有些地方的盐层有5000米厚。

在沿东非大裂谷形成的湖泊中,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和维多利亚等淡水湖泊由于四周有干旱荒漠阻隔,湖水里生活着数百种其他地方没有的鱼。

三个湖中最浅的维多利亚深100米,这个湖也是形成最晚的,只有近75万年的历史。此湖形成时,西面的土地隆起,把数条河流的河道截断,结果河道加深加宽,成为小湖。维多利亚湖本身也经历变迁,在泛滥时会把原来与外界隔绝水体中的生物接收过来,在干旱期,湖中生物又会回到与世隔绝的生活。

形成裂谷的地方都位于地壳的“热点”上,温差与密度的差别令熔岩升向地壳表面,沿着裂谷的轴线火山活动频繁。非洲大陆上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与肯亚山就在裂谷的轴线上,第三大火山坦桑尼亚北部的恩戈罗山已坍塌的火山口成为非洲最佳野生动物保护区,火山口内有一个天然灌溉系统,全年水分充足。西面的塞伦盖蒂平原可容下比恩戈罗多100倍的动物。

古往今来,东非大裂谷一直引人注目;当今世界,东非大裂谷的未来命运,更是举世关注。

美国地理学家约翰·乔治,曾在1893年对裂谷进行了五个星期的实地调查。他推测:东非裂谷不是由河流冲刷而成,而是因为地壳下沉,形成了一个两边峭壁相夹的沟谷凹地。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试图通过勘测东非大裂谷,寻找板块分离的答案。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的拥护者在研究肯尼亚裂谷带时注意到,两侧断层和火山岩的年龄,随着离开裂谷轴部的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因此他们认为这里是一起大陆扩张的中心。2003年1月,来自美国、欧洲国家和埃塞俄比亚的72位科学家协作完成非洲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勘测。科学家们推测,火山活动频繁的东非大裂谷的“伤口”将越来越大,最终将变成海洋。但是,反对板块理论的人则认为这些都是危言耸听。他们认为大陆和大洋的相对位置无论过去和将来都不会有重大改变,地壳活动主要是作上下的垂直运动,裂谷不过是目前的沉降区而已,将来它也可能转向上升运动,隆起成高山而不是沉降为大洋。

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命运究竟如何,人类只有拭目以待。

骷髅海岸探索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它起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边界,止于奥兰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纳米布沙漠被凯塞布干河分成两个部分,南面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北面是多岩的砾石平原,沿斯凯利顿海岸一带的海洋汹涌险恶。这里是世界上唯一沙漠(纳米布沙漠)与海洋(大西洋)相连处,充满了诡异恐怖色彩的骷髅海岸就在南纬15°~20°之间的纳米比亚西海岸,这段海域因为南极洋流与大西洋洋流相遇,称为“西风漂流”地带。这条500千米长的海岸备受烈日的煎熬,沿岸的年降雨量不到25毫米,湿度来自夜间所形成的露水以及每隔10天左右夜间吹入海岸的雾霭,它们有时深入内陆达50千米。8000万年以来,寒冷干燥的风从海洋吹来,在海岸边堆积起巨大的沙丘。每15年一次,奎土布河的威力足以将沙子全部冲到大西洋海岸,而来自西南方向的海浪再把沙子堆上海岸。这种沿岸的冲积过程可能持续上千年,沙粒被不停地冲来冲去。在海浪下面,沙子堆积成巨大的水下沙坝,加上强劲的海风和频繁出现的大雾,使这里变成了危险的水域。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的船只只要到了这里,就难逃死亡的厄运。

因失事而破裂的船只残骸,杂乱无章地散落在古老的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的海岸线上。葡萄牙海员把纳米布这条绵延的海岸线称为“地狱海岸”,也有人把它叫做骷髅海岸。

骷髅海岸从大西洋向东北一直延伸到内陆的沙砾平原,从空中看下去,是一大片褶痕斑驳的金色沙丘。由于长期以来风力的作用,海岸沙丘的岩石被刻蚀得奇形怪状,犹如妖怪幽灵,从荒凉的地面显现出来。南风从远处的海吹上岸来,布须曼人称这种风为“苏乌帕瓦”。“苏乌帕瓦”吹来时,沙丘表面向下塌陷,沙粒彼此剧烈摩擦,发出隆隆的呼啸声,交织成一首奇特的交响乐,就像是献给那些遭遇海难的海员,以及在迷茫的沙暴中迷路的冒险家的挽歌。

纳米比亚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素为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觊觎垂涎。19世纪德国人大举入侵纳米比亚,但从未占领骷髅海岸。骷髅海岸是水手的墓地,无数的船只迷失在这里的浓雾和狂暴的海水中。据说一支德国部队进入骷髅海岸,却因为迷失方向而全军覆灭。一些外国船队也企图在这里登陆,由于浪高滩险,大多船只都触礁沉没。

1933年,一位瑞士飞行员诺尔从开普敦飞往伦敦时,飞机失事,坠落在这个海岸附近。有一位记者指出他的尸骨终有一天会在“骷髅海岸”找到,可是诺尔的遗体一直没有被发现。

1942年,英国货船“邓尼丁星”号在库内内河以南40千米处触礁沉没,21位乘客包括3个婴孩,以及42名男船员侥幸乘坐汽艇登上了岸。那次救援共派出了两支陆路探险队,从纳米比亚的温德胡克出发,还出动了3架本图拉轰炸机和几艘轮船。其中一艘救援船触礁,3名船员遇难。这次救援用了近4个星期的时间才找到所有遇难者的尸体和生还船员,并把他们安全地送回。

1943年,人们在这个海岸沙滩上发现13具无头骸骨横卧在一起,其中有一具是儿童骸骨;不远处有一块风雨剥蚀的石板,上面有一段写于1860年的话:“我正向北走,前往60英里外的一条河。如有人看到这段话,照我说的方向走,神会帮助他。”但至今仍没有人知道遇难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暴尸海岸。

骷髅海滩四下望去,满目萧疏荒凉,这片海岸上的一切都不同寻常。

通向大海的4万个台阶探秘

有这样一个神话,爱尔兰巨人麦科尔砌筑了一条路,从他在爱尔兰北部安特里姆郡的家门穿过大西洋,到达他的死敌苏格兰巨人芬哥尔所在的赫布里底群岛。但狡猾的芬哥尔先发制人,在麦科尔还未采取行动前先来到爱尔兰。麦科尔的妻子机智地骗芬哥尔说,熟睡中的麦科尔是她襁褓中的儿子。芬哥尔听了很是害怕,心想襁褓中的儿子已如此巨大,他的父亲一定更加巨大。于是惊慌地逃到海边安全的地方,并把走过的路拆毁,令砌道不能再用。

另一种传说则要平和、浪漫得多。传说,中古爱尔兰塔拉王的武士芬恩·麦库尔爱上了内赫布里底群岛中斯塔法岛上的一位身材高大的美女。为了把这个美人脚不沾水地娶回阿尔斯特,芬恩建造了这条通往斯塔法岛的石路……

今天,在爱尔兰北部海岸的贾恩茨考斯韦角,我们看见的数以万计的多角形桩柱,据说就是巨人麦科尔砌筑的。这些桩柱大部分高6米,拼在一起成蜂巢状,构成一道阶梯,直伸入海。从高空望下去,砌道就像沿着270多千米长的海岸,由人工砌筑出来的道路,往北一直延伸到大西洋。这些屹立在大海之滨已有数千万年之久的岩层,以其井然有序的排列组合及美轮美奂的造型,令无数游人叹为观止。

贾恩茨考斯韦角的桩柱可分作大砌道、中砌道和小砌道三组,人们饶有兴趣地给这些桩柱起了些古怪的名字,如被峭壁隔开的“烟囱顶”和“哈米尔通神座”观景台。

早在17世纪,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它的起源,“巨人之路”及其周围海岸也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科学家们频繁光顾的地质学研究场所。撇开神话不谈,关于这条砌道是怎样形成的,就有多种认识。曾有人认为这些桩柱是海水中的矿物沉积所成。

今天,大部分地质学家都认为砌道的形成源自火山活动。约在5000万年前,爱尔兰北部和苏格兰西部的火山活动活跃,从火山口涌出的熔岩冷却后僵化,在新爆发之后,另一层熔岩又覆盖在上面。熔岩覆盖在硬化的玄武岩层土上冷却得很慢,收缩也很均匀。熔岩的化学成分令冷却层的压力平均分布于中心点四周,因而把熔岩拉开,形成规则的六角形。这个过程发生一次后,基本形状就确定下来了,于是便在整层重复形成六角形。冷却过程遍及整片玄武岩,这样就形成一连串的六角形桩柱。在首先冷却的最顶上一层,石头收缩,裂成规则的菱形,当冷却和收缩持续,表面的裂缝向下伸展到整片熔岩,整片玄武岩层就被分裂成直立的桩柱。千万年来,坚硬的玄武岩柱不断被海洋侵蚀,就成了高低不一的模样。石柱的颜色则受到冷却速度的影响,石内的热能渐渐散失后,石头便氧化,颜色由红转褐,再转为灰色,最后成为黑色。不过,地质学家的这种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通向远古时空隧道科罗拉多大峡谷探秘

在美国亚利桑那沙漠中部,有一条长约515千米的大峡谷,最深处的格拉尼特峡位于托罗韦帕高地北缘下800米处,深1600米,最宽处达29千米。峡谷峭壁由岩石构成,岩纹清晰可见。谷底为浅黑的片岩(一种容易裂开有变质岩)和富含化石的花岗岩。大峡谷气象万千,被公认为北美洲的一大奇景,连罗斯福总统都慨叹那是“每个美国人都应该一看的胜景”。

大峡谷大体呈东西走向,平均谷深1600米,全长350千米。大峡谷谷底宽度不足1000米,最窄处仅120米。“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而得名。有人说,在太空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自然景观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

相传,大峡谷形成于一次大洪水中。当时,人类被上苍变成鱼才得以生存下来。从此以后,当地的印第安人不吃鱼类,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其实,大峡谷是在汹涌澎湃的科罗拉多河水所夹带的大量泥沙碎石所产生的巨大的侵蚀切力下形成的。大峡谷地区最古老的岩层形成于寒武纪,是由于地球内外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峡谷两岸随处显露着形成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断面,岩层清晰,还保持着原始状态,是一部生动的地质“教科书”。1919年,大峡谷被设立为美国国家公园。

峡谷中的地形奇特多变,有的尖如宝塔,有的像奇峰耸立,有的如洞穴般幽深。根据外形的特征,人们给它们起名叫狄安娜神庙、阿波罗神殿、婆罗门寺宇等。

最早来到这里的欧洲人,是西班牙的一名骑士德科伦纳多及其队伍。1540年,他率领300人到此寻找黄金。他们在峡谷边缘,循着水声找了3天,也没找到通往河边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