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今天解散政府
2003年9月2日,普京签署法令:俄罗斯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将于12月7日举行。俄各派政治势力角逐的序幕从此正式拉开。各政党积极活动,准备参与国家杜马选举。
这一次参加杜马选举的政治团体共有10个,分别是:"统一俄罗斯"、俄共、人民党、"亚博卢"民主党、"右翼力量联盟"、自由民主党、农业党、"祖国"联盟、"俄罗斯复兴党-俄罗斯生活党"、波赫缅尔金-费奥多洛夫联盟。
每一个政治势力都很清楚,要想在第四届总统大选中有绝对把握胜出就必须通过议会选举,控制国家杜马这个十分重要的议会机构,得到立法机关的"控股权"。
普京自然深知其中利害,于是,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高压方法,压制挑战政权的任何政治势力,以确保支持他的"统一俄罗斯"能够胜出。
普京这个时候走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削弱支持反对党竞选的寡头。
普京痛恨寡头参与国家政治,他坚定地说:"我不喜欢监狱和手铐,但商界影响太大,有时候也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手段。"他坚决打压那些与自己对着干的寡头,将他们从政治领域中清除出去。
12月7日8时,俄罗斯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正式开始了。
这天清晨,普京同夫人柳德米拉一同来到位于柯西金大街的物理化学大学的2039号投票点,参加了国家杜马以及莫斯科市长的选举。
柳德米拉首先投了票,而普京填写的时间则比较长。当他被记者问到投了谁的票时,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因为我的回答可能会被视做选举前的宣传,所以,我投弃权票。但是,我的倾向大家是知道的。"
很快,投票结果出来了,4个得票率超过5%的政党进入杜马。
"统一俄罗斯"得票率为36.84%,居绝对领先地位,领先位居第二的俄共二十多个百分点;俄共失去上届议会第一大党的桂冠,支持率较上届选举少了近一半;自由民主党和"祖国"竞选联盟分获11.8%和9%的选票。
"统一俄罗斯"的大获全胜让普京松了一口气。舆论认为,亲普京政党在选举中控制了议会,从而结束了以往议会与总统对抗大于协作的局面。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普京可以说没有任何政治竞争对手,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政治设计来治理俄罗斯,他所面临的施政环境要比叶利钦时代好得多。
就在离总统选举还有20天的时候--
2004年2月24日上午,俄罗斯政府高级官员来到克里姆林宫,准备参加预定中午举行的国务委员会会议,但被告知,因故会议要推迟到下午3点举行。时间到了,普京总统还是没有露面。
下午4点20分,俄罗斯两个官方电视台突然中断正常节目,直播普京的电视讲话。
普京表情严肃地说:"根据俄罗斯《宪法》第117条,我决定今天解散政府。总理下台回家,其他要员暂时留任。"他同时神情庄重地宣布,任命原副总理赫里斯坚科代行总理职务,留任官员在新政府组成前继续履行职责。他说,这一决定同对卡西亚诺夫政府的评价无关,从总体上讲,这届政府的工作是令人满意的。普京同时指出,他作出这一决定,是为了在3月14日总统选举前表明他的立场,让选民知道他再次当选总统后俄罗斯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总理卡西亚诺夫对普京这时候解散政府也缺少心理准备。就在此前一天他同普京一起为烈士墓献花时还亲密地附耳私语。按照计划第二天他还要出访哈萨克斯坦,今天这个变故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为安抚忐忑不安的官员们,第二天上午普京去了趟政府办公地点白宫,卡西亚诺夫也去了,而且同赫里斯坚科一左一右紧挨着普京坐在了一起。普京说,这是总统第一次到白宫看望被解散的政府官员。以前总统总是在出现矛盾冲突时解散政府,这次却属按计划行事。他说,新当选的总统要到5月7日正式就职后才能重新组建新政府,这以前的好几个月政府官员们都安不下心来正常工作。目前的做法可以节约时间,避免各项改革的中断。
普京为什么要在大选前解散政府?
俄罗斯《独立报》认为:"总统把解除卡西亚诺夫总理职务一事看做是一个有效的竞选步骤。"
俄罗斯《晨报》认为:"解除政府是为了刺激选民的情绪,提高国民的积极性。"
据分析,普京在大选前解散政府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着眼于总统选举。普京此举旨在激活当时低迷的选情,进一步争取选民支持。普京在俄罗斯总统候选人中独领风骚,其人气指数使得将在2004年3月14日进行总统大选的结果没有丝毫悬念。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许多选民因看到大局已定而不准备参加投票。因而投票率过低成为普京连选连任遇到的最大威胁,普京此时解散政府主要是为了刺激竞争对手和激发选民的投票积极性,避免出现因投票率不过50%而再定选期的尴尬局面。普京坦言:解散政府意在"重申对大选后国家发展的看法","使俄民众知道他将提议哪些人组成未来的政府"。
其次,这是总统普京同总理卡西亚诺夫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注意到普京一直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他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视为首要任务。而总理卡西亚诺夫对推进普京提出的各项改革缺乏紧迫感。
普京与卡西亚诺夫在经济改革问题上的分歧很大。
在俄罗斯政治笑话往往被看做是俄政坛的风向标。2003年以来,莫斯科盛传关于总理卡西亚诺夫的一则笑话。
"卡西亚诺夫先生,您如何看待总统提出的消灭贫困的任务?"西方记者问。
"是啊,是啊,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不是每个富豪都买得起英国足球俱乐部,还有不少财阀连1亿美元一艘的豪华游艇也买不起!"
3月9日,普京宣布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为政府新总理。
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1950年9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已婚,有两个儿子,他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弗拉德科夫毕业于莫斯科机床刃具学院,长期在外贸部门工作,1992年12月被任命为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部副部长。1997年出任俄罗斯对外经济联络和贸易部部长,1999年改任贸易部长,2000年出任联邦安全会议第一副秘书长,2001年3月受命领导联邦税务警察局,2003年3月出任俄罗斯驻欧盟全权代表。
在许多方面,弗拉德科夫同普京在保安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生涯非常相似。20世纪70年代,弗拉德科夫作为经济顾问在印度工作,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在为克格勃效劳。从那以后,在30多年中,他一直在维护俄罗斯在海外的经济利益。
弗拉德科夫是一个没有什么明显政治野心的技术专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命弗拉德科夫为总理就是任命普京自己为总理,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再也不能把政策上的失败归咎于政府了,随着对弗拉德科夫的任命,普京使自己成了政府。
只有金牌的角逐
2004年3月,大选前夕,在俄罗斯政坛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多反对党领导人拒绝参加这届总统大选,为普京作陪衬。
于是,克里姆林宫不得不"请"出几个三流人物来"陪伴"普京,以免总统选举过于冷清。
随后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6位总统候选人的名单,这也是1991年俄罗斯开始总统选举以后总统候选人最少的一次。
第一位是"祖国"联盟领导人格拉济耶夫。6人中只有他稍微有点实力,与普京差距最小,但也只有2%-4%的选民支持率,很难同普京进行较量。他这次参选的目的也只是为2008年普京退位后竞选总统作"热身准备"。
第二位是联邦委员会主席(上院议长)、"生活党"领导人米罗诺夫。他参选的唯一目的是"陪伴"普京,他说:"当一个受人信赖的领导人上战场的时候,不能一个人孤零零的,必须有人在身边陪伴。"
第三位是俄共推举的哈里托诺夫。此人不仅社会上名不见经传,在左派中间也是次要人物,他并非俄共党员,而是农业党创始人,让他代表俄共参选是党内两派斗争的结果。
第四位是自由民主党推举的马雷什金。他是日里诺夫斯基的贴身保镖。有人说,这是把总统选举视为"儿戏"。亚夫林斯基就说:"我简直无法想象普京先生将和日里诺夫斯基老兄的保镖同场竞选。"
第五位是日裔女性袴田。她是自告奋勇出来参选的,但她在去年杜马选举时连议员都没有当上,她所在的"右翼力量联盟"也不赞成她出来竞选。
最后一位是雷布金。他在叶利钦时期当过杜马主席,现在已经没落,成为流亡寡头别列佐夫斯基资助的"傀儡",其选民支持率不足1%。
如此看来,这次所谓的"竞选"已经变成了"陪选"或"助选"。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普京竞选连任。虽然如此,普京还是精心为竞选作了准备。
竞选期间,普京这样对他的选民说:"我想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努力工作的,而且,我是真诚地工作的,人民一定感觉到了。我向你们保证,在今后4年中,我将以同样的方式工作。"
2004年3月26日,普京以49565238票(71.31%)再次当选,连任总统。
大选结果公布后,尽管普京第二次当选俄总统是意料中的事,但是普京依然显得很兴奋,他表示,如此高的得票率是广大选民对他第一个总统任期工作的积极肯定,也为他做好第二任期的工作增添了信心。
3月15日凌晨,普京向全国公民致词。从电视上可以看到,普京意气风发,让人感受到他能把俄罗斯领向繁荣富强的决心。他在致辞中说:
早安!或者应该说,夜里好!首先,我非常乐意回答在座记者的提问,同时我想向我国公民致词。我感谢今天所有到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站并投票的人!
我感谢所有投在任总统、你们忠诚公仆票的人,感谢投其他候选人票的人。无论如何,即使你们的候选人未能当选总统,这个结果也很重要。这对我很重要,因为对现政权对我,这些信息是必要的,我们必须考虑得到选票政治家的意见和观点。不管有多少选民投他们票。这是其一。
第二,我想感谢所有在大选中支持我的人,以及虽因某种原因没有参加大选但对我抱有好感的人。现在可以说,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非常感谢你们,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支持与自信手段。多谢你们。
我认为,作出这种选择的人,支持的不仅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积极变化、不大的但积极的好转:我们保证国家经济近年稳定和高速增长,社会局势稳定,国家巩固。我认为,不是这些简单的成绩,而是你们忠诚的公仆、现任总统近年与你们工作时的情绪与献身精神,赢得了支持。
鉴于此,我希望你们相信,并向你们保证:未来4年,我将尽我所能地工作,以使政府加强工作。
我向你们保证,我国人民所有的民主成果将得到保障。而且我们不会停留在已有的成果上,我们将巩固多党制。我们将巩固公民社会,竭力而为保证媒体言论自由。而且我们将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以使任何官员也不能以国家利益为掩饰中饱私囊,任何夸夸其谈者也不能以民主的漂亮言辞为自己捞好处。我们将竭力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毫无疑问,我们将珍惜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这也是近段时间我们多次说过的。我想强调的是,稳定并不是目的。这只是解决主要任务--保证我国人民福利增长的条件。
现阶段所做的一切还不是福利,也不是福利的增长,只是福利的启明星。当然,我们应该珍惜它,但在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迈出下一步伐,以实际保证我们人民的福利。我们应该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迈出下一步伐。我们一定会这样做。
最后,在对外关系上我们将致力保障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利益。但在任何情况下不会用侵犯性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利益,也不会陷入对抗。我们将灵活而合作地争取自己的国家利益。我们将力争达成我们和我们的伙伴都能接受的妥协。我们将竭力为俄罗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就是我想说的一切。
普京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了,那么他将率领俄罗斯人走向何方呢?普京踏上了新的征程,俄罗斯翻开了新的篇章!
21世纪的彼得大帝
普京一心想做个像彼得大帝一样的人,所以他也希望俄罗斯能够像彼得大帝时期那样强大,而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积淀,给普京重振大国雄风创造了一个基础。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版图超过美国,军事实力稍逊于美国,科技潜力深厚,只是经济水平以较大的差距落后。但普京坚信,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俄罗斯迟早会与美国这个横跨两大洋的国家并驾齐驱。
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是普京伟大的梦想。据普京当年在圣彼得堡工作时的同事讲,在1991年以前,普京像其他官员一样,在办公室里挂列宁的肖像。苏联解体后,大多数人选择挂叶利钦的肖像,而普京选择的却是挂彼得大帝的肖像,并且至今不变。
圣彼得堡1703年建成,到2003年正好是300周年。
为了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形象,纪念彼得一世,鼓励俄罗斯军民奋发图强,重振海军雄风,尽快融入欧洲大家庭,从圣彼得堡走出来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早就指示有关部门,不但要隆重纪念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还要把庆祝活动尽可能做大。
普京早在两年前就下达了要隆重组织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活动的总统令,希望借此机会让全世界关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由此使自己的家乡能够成为世界知名的明星城市。为了保证庆祝活动万无一失,普京亲自担任圣彼得堡市庆祝委员会主席,并且多次在百忙之中亲自来到自己的家乡督促、指导庆祝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这次市庆活动,俄罗斯前前后后一共花了5年时间,联邦政府和地方财政克服种种困难,先后投入了30多亿美元对城市进行修缮、改造、扩建。
对圣彼得堡来说,6月正是气候最适宜的季节,由于靠近北极圈,每年6月的白夜是它最美丽的时刻。虽然不像普希金所描写的可以通宵达旦地捧书阅读,但仍能从这里感受到光阴交错、日月互换的美妙。
为了防止阴雨的干扰,俄罗斯国防部出动了十架飞机在圣彼得堡郊区随时待命升空,驱赶乌云,保证不让一滴雨点在5月30日、31日落在圣彼得堡。
从5月27日起圣彼得堡开始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隆重纪念该城建城300周年。
庆典期间,圣彼得堡全城放假十天,彻夜狂欢。
5月27日,圣彼得堡各界人士纷纷前往"青铜骑士",向彼得大帝纪念雕像敬献鲜花。
临近中午,圣彼得堡要塞的大炮鸣炮三响,在《伟大城市之歌》的乐曲声中,挂在城市奠基纪念标志上的幕布被徐徐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