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普京归来
7643400000023

第23章 跨入第二任期(3)

满脸是血的人们尖叫着跨过椅子四散逃命,漂亮的盛装上沾满了鲜血和粉尘;一名男子抱着嘴角淌着血、显然已失去知觉的孩子疯狂地跑出体育场;几个身穿制服的男子拼命把满脸满头是血、脑袋耷拉下来的卡德罗夫总统从破碎的木椅堆中拉起来;更多的军警不顾一切地翻过栅栏,向主席台飞奔而去,不时地有人冲着天空鸣枪示警;各种型号的小轿车和救护车直奔体育场中央,拉着满是血污的伤员往医院方向跑。整个主席台成了一个大屠场。

这次恐怖爆炸,造成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和车臣国务委员会主席伊萨耶夫等4人死亡,高加索联合集群司令巴拉罗夫等53人受伤。

从爆炸现场调查的初步情况来看,这次爆炸是由一枚埋在体育场主席台正中央要员席下的地雷引起的。当地紧急事态部的一位官员科施米加说,在爆炸地点附近发现了第二个爆炸装置。至于地雷或者炸弹怎么弄到体育场内的,据车臣内政部卡米德·卡达耶夫说:"炸弹是被放在混凝土里面的,而大约一个月前体育场进行了改建,这也是为什么在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没有被安全检查人员发现的原因。"

当车臣和其他城市中发生的爆炸把人们吓坏时,普京责无旁贷地成为了保卫者,他义正词严地表示"正义必胜,报复不可避免"。

5月11日,就在卡德罗夫被炸身亡后的两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车臣进行了一次闪电式的秘密视察。

这天上午8时,两架武装直升飞机降落在车臣政府大楼院内。普京神情严肃地从其中一架飞机上走了下来。当时车臣共和国的许多官员都不知道普京要来视察。没有任何欢迎仪式,普京径直走入政府办公大楼,他先是同车臣代总统、政府总理阿布拉莫夫单独进行会谈,随后又同军政要员讨论了车臣当前各种社会、经济和安全问题。

普京一共只停留了几小时,除了会见车臣各级官员外,他还会见了两天前遇难的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国务委员会主席伊萨耶夫的家人,视察了驻车臣内务部队的一个军营,并到医院探视在爆炸事件中身负重伤的俄军驻北高加索集群司令巴拉诺夫上将。

11日下午普京乘飞机返回莫斯科,并立即将俄联邦政府成员召集到克里姆林宫。在向政府官员们介绍了自己的车臣之行后,普京强调,5月9日发生的恐怖爆炸事件是一个教训,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车臣恢复和复兴基础牢固,这一进程不可逆转。13日,车臣政府任命了3位新的副总理,这表明了俄罗斯政府希望尽快稳定车臣局势的决心。尽管面对诸多挑战,俄罗斯政府仍将继续目前的车臣政策。

北奥塞梯人质事件--从鲜花到屠杀

2004年9月1日上午,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正在举行开学典礼。

家长们带去了鲜花,老师们穿上了节日的盛装。随着高音喇叭里传出的音乐声,学生们开始在操场上列队举行开学典礼。

上午9时30分左右,一些高年级的大孩子们发现了异常--一些蒙面人跨过了学校后面的铁路向他们奔来。一开始,不少孩子还哈哈大笑,他们以为有人要跟大家开玩笑。

不过,操场上的人们很快就意识到情况不妙。鲁巴伊夫的阿姨瓦拉·霍萨诺娃事后说:"一开始孩子们朝那些人跑了过去,不过他们很快就拼命地往回跑了。不一会儿,我们就被包围了。"

在恐怖分子的武力胁迫、威慑下,绝大部分人都被赶进学校的体育馆,高年级的学生和老师被赶进了大礼堂。而壮年男子则被关到另外的教室,受伤无法走进体育馆的,不是被开枪杀害,就是任他们躺在学校操场上。

恐怖分子强迫妇女、小孩和男人分开,男性人质被赶往窗口,充当人体盾牌。恐怖分子强迫人质撬开地板,取出事先隐藏在那里的大量武器、炸药。然后丧心病狂地在场地四周埋设炸药、引线,还挖空心思、灭绝人性地在体育馆内篮球架上绑上两个大炸弹。两名女恐怖分子身上也绑着炸药包,不时歇斯底里地喊着要与人质同归于尽。

体育馆内像沙丁鱼一样挤满了低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屋子里温度很高,许多小孩哭着要喝水。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一直在喊叫:"妈妈,我要喝水!"绑匪走到那位母亲面前,恶狠狠地说:"赶紧把这个小崽子的嘴堵上。要不然,我就崩了他!"几分钟后,绑匪当着那位母亲的面,把小孩枪杀了。

为了人质的安全,俄政府决定与劫匪谈判。而劫匪为了向政府施加压力,又将20名男人质押到体育馆边上的主楼里,并在二楼杀害了那些人,劫匪们将受害人的尸体抛出窗外。

很快,当地警察赶到了学校,他们尽可能地帮助未被劫匪发现的人逃离险境。而此时,警察与劫匪发生了第一次交火,一些人质被劫匪打死了。

中午,以扎索霍夫为首的解决人质指挥部与恐怖分子取得了联系。随后,约50名儿童从学校成功逃脱。

13时,正在黑海沿岸度假地索契休假的普京总统紧急返回了莫斯科,并且取消了原定的出国访问,留在国内指挥这场营救活动。

下午,恐怖分子释放了15名儿童,但通过手机发出威胁:如果1名武装分子被打死,他们将杀死50名儿童;如果1人受伤,则将打死20名儿童作为报复。

第一天,人质上厕所还能喝上几口自来水。第二天,恐怖分子说自来水管里被下了毒。孩子们为了解渴只好喝自己的尿。上千名人质挤满了不大的体育馆,高温难耐,很多孩子脱光了衣服,不少人质由于脱水导致昏迷。到了第三天,灭绝人性的匪徒连厕所也不让孩子们去了,让他们尿到裤子里。由于苏联以及俄罗斯的传统,俄国很重视9月1日的开学典礼,这一天学校食堂也准备了许多食品。然而,近在咫尺的食品都不让孩子们吃,一些孩子只好吃本来打算献给老师的玫瑰花。

9月3日,谈判人员与恐怖分子的电话联络一度中断。武装分子发射了数枚火箭弹,1名警察受伤。一名劫匪说:"如果政府发动强攻,我们只能引爆炸弹。"

中午,经过艰苦的谈判,恐怖分子好不容易答应紧急情况部的救援人员进入学校将他们从窗口抛出的21具人质尸体抬走。当4名工作人员乘坐救护车准备进入学校时,突然校园里传来几声巨大的爆炸声。事后得知,绑匪在往外转移死者时,因伤者身上被绑上了炸弹,一个人不小心钩住了引线,引起了爆炸。体育馆内的恐怖分子以为特种部队向他们发起攻击,于是开始引爆炸弹屠杀人质。伴随着爆炸声,体育馆大厅顶棚被炸开一个口子,浓烟滚滚,屋顶碎片倾盆而下,先是几十名人质打破窗户逃了出来,紧接着几百名人质向四面八方逃窜,绑匪在屋顶疯狂朝人质开枪,混乱中又有几个人中弹身亡。

面对情况的突然变化,为保护人质安全,避免遭到绑匪更大的袭击,守护在学校周围等待命令的"阿尔法"、"信号旗"等特种部队仓促应战,被迫强攻,奋勇出击,解救人质。两架米-8型武装直升飞机也飞抵学校上空协助执行战斗任务。

恐怖分子见大势已去,便集中火力突围,一些人冲出包围圈后向别斯兰南部铁路方向逃窜,几个女恐怖分子装扮成参加救护的医护人员企图蒙混过关,更多的恐怖分子还在学校大楼内负隅顽抗。"阿尔法"、"信号旗"顶着枪林弹雨迅速占领了体育馆,工兵冒着生命危险拆除炸药以减少人质伤亡。不幸的是被歹徒们安放在篮球架上的一枚炸弹还是被大火引爆了。

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烈交战,躲藏在楼内的恐怖分子被全部击毙。

这次人质事件共导致326名人质死亡,其中包括172名儿童,另有700多人受伤。

9月4日凌晨,当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内的枪声停息才几小时,普京就在第一时间出人意料地火速飞抵现场。他下令关闭北奥赛梯共和国边界,搜捕一切与劫持人质事件有关的人员。普京下飞机后,立即乘坐一辆小型巴士,径直朝当地最主要的医院驶去。普京在医院逐一察看了除重症病房以外的所有病房。他脸色严峻,停下来摸了摸一名受伤儿童的头部和一名妇女受伤的胳膊。普京说:"全俄罗斯都与你们同悲痛。即便与过去最残酷的袭击相比,这一恐怖行为也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它针对的是孩子。"

18时,身着黑色西服、系黑色领带的普京总统出现在俄罗斯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

克格勃出身的普京一向以硬汉著称,但此时此刻他心情沉重。他悲愤地说:俄罗斯多次遭遇过恐怖袭击,但是屠杀弱小儿童这种灭绝人性的惨案却史无前例。北奥赛梯别斯兰市人质事件是对全体俄罗斯人民的挑衅,是对整个国家发动的进攻。俄罗斯别无选择,一旦向恐怖分子屈服,将出现更为惨烈的冲突。

普京实事求是地承认了政府部分机构中存在的疏漏,并表示将严惩典型渎职者。

普京说:"作为总统,作为国家元首,作为一个发誓带给国家安全的人,作为一名俄罗斯的普通公民,我别无选择,因为国民遭受了灾难,陷入了惶恐,我不这么做,更多的冲突会吞噬更多的无辜者。"

普京说,俄罗斯目前面对的不是个别恐怖分子的恐吓,而是国际恐怖势力的直接干预,是一场大规模的残酷战争。他将采取多种措施维护俄罗斯国家的统一。

人质事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时间也未能抚平别斯兰一中孩子和家长们心灵的创伤。在学校体育馆大厅的一面墙上,贴有一封父亲写给遇难女儿的信:

女儿,你走后,爸爸有生以来第一次想写诗,居然还写成了!我读给你听,你一定能听懂。

你,正值豆蔻年华,

温柔且甜美,

纯洁又可爱。

忽然间,你离我们而去,

明媚的日子遂成无尽长夜!

伸向你的黑手,

逃脱不了惩罚!

爸爸、妈妈、亲朋好友,

还有世上所有善良的人们,

定要用复仇的火焰,

将恐怖分子消灭光!

"蓝色燃料"之战

普京曾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有这么一天,俄罗斯人能够说,"我为生在俄罗斯而感到自豪"。"这不仅是这位政治家的梦想,也是许多普通俄罗斯人的梦想。在普京的带领下,俄罗斯人民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着。

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对西方国家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他们纷纷联合,蓄意构筑包围圈,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第一步是实行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计划,把过去属于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国家纳入版图,使它们彻底"融入"西方体系。

第二步是打入俄的"后院",挖俄的墙脚,在尽可能多的独联体国家建立亲西方政权。西方的最终目标,是要构筑一个北起波罗的海、中经黑海和高加索、南接中亚的"弧形包围圈",以便死死捆住俄的手脚。

2004年11-12月,乌克兰发生轰动世界的"橙色革命"。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利用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存在的舞弊现象,发动大规模"街头斗争",迫使当局作出让步,重新进行投票。而后,尤先科在第三次投票中获得51.99%的选票,奠定胜局。

由于尤先科在此次选举活动中使用橙色为代表色,故这次事件被称之为"橙色革命"。

为了应对"橙色革命"后的乌克兰,普京打出了"蓝色燃料"这张牌。

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有一条长达153300公里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它沿着三个方向,将西伯利亚的几乎是取之不尽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欧、西欧和土耳其。14年来,天然气成了俄罗斯手中的一张王牌,既是俄罗斯和欧洲国家间外交较量的王牌,也是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间平衡关系的王牌。这是一场"蓝色燃料"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天然气的出口价格是关乎一切的主要手段。

这期间,俄罗斯以不同的价格向欧洲国家和独联体国家出售天然气。对西方国家,是按世界市场的价格计算的,而对独联体国家则保持着一种传统的、较为低廉的价格。例如,2005年,俄罗斯对德国的天然气出口价格是每千立方米是200美元,对波兰是120美元,而对格鲁吉亚是68美元,对亚美尼亚是50美元,对乌克兰是56美元,对白俄罗斯是47美元。在对待独联体国家方面,俄罗斯决定这种价格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一是接受天然气供应的国家和欧洲国家的关系,其中最被看重的是参加"北约"的意愿和事实;二是接受天然气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友好、若即若离,抑或是对抗。天然气的价格经常随着这两种因素波动变化。

由于俄罗斯出口欧洲的输气管道经过一些独联体国家的土地,它也就成了制约俄罗斯政府外交政策的双刃剑。一方面是俄罗斯因此可以制约接受天然气供应的独联体国家,使其不可盲动于与俄罗斯搞僵关系;二是俄罗斯也受制约于这些国家,尤其是输气管道主通道上的乌克兰,和乌克兰这些国家关系太恶化,将严重影响俄罗斯对欧洲国家天然气的输出。政治和外交因素在这场"蓝色燃料"之战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当乌克兰在发生"橙色革命"之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和微妙时,天然气的输送就成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一场新较量的核心问题。

2005年12月以来,在独联体国家的一场有关协调相互间关系的新对话中,乌克兰表现出了对欧洲国家和"北约"更强烈的兴趣。这使自"橙色革命"以来几乎厌倦了乌克兰对俄罗斯态度的普京总统断然作出了一个新的决定。2005年12月8日,普京在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将不再养活自己的邻居,"想参加"北约"吗?想像欧洲那样生活吗?那就像欧洲那样付钱吧!"这就是说,俄罗斯将不再以每千立方米56美元的价格,而是要以180美元的价格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这显然是对乌克兰的"最后通牒",所以,尤先科惊呼:"这是我们的斯大林格勒!"

普京的这一表示受到了俄罗斯舆论的欢迎。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俄罗斯养活邻居已经太久了,不能再养活了,尤其是那些为邻不善的邻居。日里诺夫斯基说得最尖锐而刻薄:"干吗要养活别人?有句俄国谚语说得好,"不管你怎么喂养狼,它总是往树林里看"。"这似乎和我国的俗话"养白眼儿狼"是一个意思。所以,他建议:"和所有的人都要以世界价格来做买卖,不管是什么样的制度,即使是和白俄罗斯。对所有的人都要规定一个统一的价格--250美元,免得有什么人感到委屈。"

于是,俄罗斯计划在2006年大幅度提高天然气的出口价格:乌克兰从56美元涨至180美元,格鲁吉亚从68美元涨至110美元,亚美尼亚从50美元涨至110美元。只有和俄罗斯保持盟友友好关系的白俄罗斯,价格仍然维持在47美元。与此同时,俄罗斯对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出口价格也上涨:德国从200美元涨至256美元,波兰从120美元涨至200美元,波罗的海三国从86-95美元涨至18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