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枪射虎勇救摄影师
2008年8月31日,普京乘直升机到达俄罗斯远东地区,巡视位于那里的国家公园。他听取俄罗斯科学院保护西伯利亚虎状况的报告,了解研究者如何监控虎在野外的活动。
他还检查一只装备全球定位系统的项圈和一支气枪,了解到气枪用于在不伤及老虎前提下麻痹它。
普京随后身着迷彩服、脚踏沙地靴,在野生动物专家们陪同下走进针叶林地带,去观察一只掉入陷阱的西伯利亚虎。一队俄罗斯电视台摄影师站在陷阱旁等待摄影。
普京一行人刚走到陷阱附近,这只5岁大的母老虎突然跳出陷阱,扑向几米外的摄影师们,众人猝不及防。
由于事发突然,众人都惊慌失措,普京依然保持冷静,他迅速抓过气枪射击,射中老虎肩胛处。
西伯利亚虎在中国境内被称为东北虎,为现存最大型猫科动物,动作敏捷,力量惊人。
这只450公斤重的西伯利亚虎中弹入睡后,普京蹲下扶住虎头,协助科学家测量这只虎的牙。
随后,他在俄罗斯科学家维亚切斯拉夫·拉扎诺夫协助下,亲手为虎戴上装备全球定位系统的项圈,以便科研人员监控它的动向和健康状况。
普京还帮科学家测量这只虎的长度。
普京"酷劲十足"地"秀"了枪法,这也让他成为西方媒体的聚焦点,据9月2日的美国个人新闻网站"德拉吉报道"披露,普京登上了美国著名时尚杂志《名利场》评选的2008年100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榜榜首,该刊于9月10日面市。入选理由跟普京的男子汉气概密切相关:"在任俄罗斯总统八年后,普京仍处于他的权力高峰……他还清了俄罗斯的巨额外债,重建了俄罗斯军力,恢复了俄罗斯的自豪感,重新在国际事务上强势地发挥影响力。"
与此同时,"射虎"一事被众多西方媒体看成是警告的信号:如果俄罗斯受到威胁,他会毫不犹豫地开枪射击,并且一击而中。英国《泰晤士报》在9月1日题为"普京打虎,批评欧盟领导人"的报道中,用了2幅照片和1句话叙述事情经过,其余的通篇则是普京的发言。文章引用了他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的话:"如果任何一位欧洲国家的领导人遵从他自己狭隘的政治利益,那么请便。我们不会阻拦,但必须提醒他注意。"
除了《泰晤士报》,西方主流媒体均将"普京射虎"一事赋予政治意义,《纽约时报》在对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关于外交政策谈话的报道中,也提及了"普京打虎"事迹。8月29日,普京与访俄的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举行会晤时,反驳了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欧盟领导人早些时候针对俄罗斯政府的批评,提醒这些国家不要傲慢无礼,希望大家像伙伴一样坦诚对话。
其实,早在车臣事件时,普京就用行动告诉西方,俄罗斯人的血和纽约世贸大厦死难者的血,颜色是相同的。因此,必须用同一标准对待别人和自己。
从这一角度而言,也许老虎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地跳起而已。
深潜1400米觅可燃冰
2009年8月1日,普京总理乘微型潜艇考察贝加尔湖,他身穿蓝色保温服,潜至世界最深淡水湖贝加尔湖水面下大约1400米处,探查新能源"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被称为21世纪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科学家估计,贝加尔湖底蕴藏大量"可燃冰"。
登艇前,普京先获得介绍湖底蕴藏的水晶"笼形水合物"样本。海洋研究所所长尼格马图林对普京说:"你可以触摸它。很少有人拿过这些水合物,贝尔加湖的就更少。你还可以将它点着火,它会燃烧。"不过普京微笑婉拒:"今天且不烧它吧。"
普京在船舱表示:"这次潜水很顺利,视野在灯光下很好。"但他对水显得污浊有微言:"从生态角度看这些水当然干净,但事实上这是浮游生物汤,起码我是这样叫它。"
经过近5小时的湖底之旅,普京返回水面后不禁大赞:"我这辈子从未有过这种体验。这感觉很特别,因为我可以亲眼见识到贝加尔湖的庄严和伟大。"
普京上岸后参加了一场环境保护会议,他说,俄罗斯缺乏能促使企业采用环保技术的机制。
这位前总统强调:"我们需要引入、发展这种机制。另外,令污染环境者承担责任的措施也应发挥作用。"
鉴于普京已完成射虎救人、乘微型潜艇深潜等富挑战性的活动,一名记者问他是否打算游太空。
普京回答:"不,地球上的事够我忙的了。"
马背上大秀肌肉
2009年8月3日,普京前往西伯利亚南部图瓦共和国,在游山玩水中度过休闲的一天。两天后,俄罗斯媒体公布普京图瓦之旅的照片和影音资料,一身肌肉的普京再次以"硬汉"形象惹来惊叹之声。
一段剪辑过的视频显示,普京把上衣脱至腰间,露出强壮胸肌,他骑在一匹枣红色马上,双手挽缰,在一个水色湛蓝的湖畔策马徐行,后面跟着一名当地牧民少年。到达目的地后,普京下马,摘下腕上一块瑞士表,戴在少年右手,与少年握手道别。在此之前,普京做客这名少年的家中,与少年的父亲在帐篷内共同进餐。
当天,普京还在一处陡峭崖边激流垂钓;戴着牛仔帽和墨镜,驾驶一艘摩托艇在湍急的水上疾行;在清冷的湖中蝶泳;甚至上树,摆出一个雪豹般的矫健姿态。雪豹是当地濒危动物。
普京的完美肌肉当时被西方媒体戏称为"国家肌肉",而他展示"国家肌肉"的举动在引来啧啧赞叹的同时,也招致西方媒体的"政治解读"。
美联社记者从普京这次图瓦之旅中,联想到普京两年前和摩纳哥首脑阿尔贝二世亲王的西伯利亚之行。那时候,普京的总统任期即将结束,外界对他今后何去何从充满臆测。当时克里姆林宫公布了普京袒露上半身的肌肉照,西方媒体纷纷据此猜测,普京不会甘于放弃权力。
美联社认为,鉴于俄罗斯经济饱受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打击,如今身为总理,普京有意借此向俄罗斯民众释放信号,即他有决心、有信心带领国家走出困境。
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詹姆斯罗杰斯从这些照片中"读出"更多深意,认为普京不仅借此展示"一切都在掌控中",而且似乎在暗示他的身体足够强健,2012年重新出马竞选总统也未可知。
而在同一天,英国《泰晤士报》的保守派评论员迈克尔·格夫在评论中这样写道:"在所有与如今过分自大的俄罗斯有关的险恶姿态中,从申明北极主权到重新宣布开始战略轰炸机的巡逻,没有什么比俄罗斯总理普京充分炫耀他那近乎完美的胸大肌更让世界感到心烦意乱的了。"
亲驾飞机救火
相对于雨季连绵的东南亚海岛和酷热难耐的欧洲大陆,显然纬度位置极高的俄罗斯是夏天避暑的最佳选择。圣彼得堡能把人拽进沙皇时代,而莫斯科的红场显然不只有严肃一面。
然而,2010年的夏天却成了众多俄罗斯人的噩梦。
2010年7月,俄罗斯遇上百年大旱及高温,从当月中旬开始森林火灾多处蔓延,俄罗斯境内已经有7个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俄罗斯投入了几乎全部专业救火力量。
8月4日,肆虐的森林大火"光顾"了位于莫斯科东南部的一处海军基地。基地指挥中心、财务部门、放置航空装备的13座仓库,以及停放车辆的17个车库全被烧毁。海军基地被烧惹怒克里姆林宫。
梅德韦杰夫随即下令,解除一批未能阻止大火肆虐的军官的职务。据悉,被解职的高层军官包括俄海军后勤署署长谢盖耶夫、海军航空司令库克列夫等。在宣布解职的电视讲话上,梅德韦杰夫还谴责了俄罗斯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维索斯基和副总司令塔塔里诺夫。
梅德韦杰夫表示,当火灾发生的时候,海军基地的指挥官"缺席"了,也不清楚他们在哪里。他还警告称,俄罗斯许多海军基地都面临火灾的威胁,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妥善应对,将会有更多的官员因此而"下课"。
梅德韦杰夫还讽刺说:"在这场大火中,我要求我们的武装部队承担起保护民众的重任,但不幸的是,有些军事部门连它自己都保护不了。"
不久后,大火蔓延到了另一个更为危险的地方,位于萨罗夫的一个国家级秘密核研究基地。
萨罗夫是俄著名的"原子城",是俄罗斯第一颗原子弹诞生地。由于萨罗夫市没有水库,俄相关部门向该地区调运了两列火车,运送了180吨水和3公里长的消防水龙带,最终成功扑灭了威胁基地的大火。
俄罗斯森林大火引发的烟雾笼罩着首都莫斯科。持续不散的烟雾,致使莫斯科空气污染物含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居民死亡率与同期相比上升了1倍。由于持续高温与烟雾不散,口罩与电风扇都被抢断货,空调更成为稀缺的"奢侈品"。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借机高价兜售口罩,莫斯科市规定每位市民最多只能买10个口罩。
很多莫斯科居民选择了暂时"逃离"莫斯科,以躲避几十年来罕见的"烟雾"侵袭。莫斯科当地时间7-8日曾迎来一大批人周末"逃离"莫斯科的高潮。有报道称,自莫斯科出发的不少旅游线路客满,火车票和飞机票同样热卖。
据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报道,俄总理普京10日亲自驾驶俄产水陆两用飞机参与灭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