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第5章第4节做最出色的“泥水匠”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当矛盾进一步激化时,作为第三方,站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你是左右为难的,袖手旁观,矛盾会更扩大,大家都不好处。
调解他人的纠纷,实在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就很有可能在你的身边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因此,在调解他人的纠纷时,一定要讲究技巧,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稀泥”也要和出个样子来。
首先,调解他人的纠纷时要考虑自己的角色,即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摆正了这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调解纠纷。
全国刚解放时,废除资本家的一些陋习颇费了些力气。
一天,陈毅市长到一家纺织厂里,他笑着说:“老板,我冒昧来访,欢迎不?”
这位老板正为一件事发愁,便发起牢骚来:“陈市长,今天工会又来要我废除‘抄身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工人下班有抄身婆搜身,还经常丢纱呢,如果取消抄身制度,纱厂不被偷光才怪呢!”
陈毅品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要说办工厂、买机器,我要拜你为师。因为我只当过工人,没有经营过工厂嘛!要说管理工人,教育工人,你要向我学习哩!我参加了革命,就一直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在这方面我可以给你当参谋,还带‘长’呢!你倒是要我这参谋,还是不要?”
老板连声说:“要,要,请您快说。”“我在法国当过工人。那个工厂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厉害得多。厂子四周筑起高墙,拉上电网,还雇了一大帮带枪的警察,对每个下班的工人,从头搜到脚,那过细的劲头,身上硬是连一根钉也藏不住。但结果呢?原料、零件还是大量丢失,为什么呢?老板把工人只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劳动很重,工资很少,工人实在无法养家糊口,工厂赚了钱对工人毫无好处,他们为什么不拿呢?现在不同!工人翻身当了主人了,他们懂得生产经营搞得好,新中国才能富强起来,工人才能改善待遇。你们虽是私营企业,但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所以,以我之见,你应该在纺织业带头,用我的办法试试看,废除抄身制,关心工人的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如弟兄,有困难多与他们商量着办。我相信眼前的困难会克服的。”
老板听了连连点头:“想想是有些道理。”第二天,他就主动找工会研究,决定废除抄身制。
陈毅同志一番话,使资本家奉若神明的“抄身制”取消了。
不对矛盾的双方进行批评指责,相反,分别赞美争执的双方,肯定他们各自的价值,使他们感到再争执下去只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因而自觉放弃争吵。
星期天,小陈一家包饺子,婆婆擀饺子皮,小陈夫妻俩包。不一会儿,儿子从外面跑进来:“我也要包。”
婆婆说:“大刚乖,去洗了手再来。”
儿子没挪窝,在一旁蹭来蹭去。妻子叫:“蹭什么!还不去洗手,弄得一身面粉,我看你今天要挨揍。”
“哇……”5岁的大刚竟哭起来。
“孩子还小,懂什么?这么凶,别吓着他!”婆婆心疼孙子了。
“都5岁了还不懂事,管孩子自有我的道理。护着他是害他!”
“谁护着他了,5岁的孩子能懂个啥,不能好好说吗?动不动就吓他!”
小陈一看,自己再不发话,“火”有越烧越旺之势,便说:“再说,今天这饺子可就要咸了哟!平日里,街邻、朋友都说我有福气,羡慕我有一个热情好客、通情达理的母亲,夸奖我有一位事业心强、心直口快的妻子,看你们这样,别人会笑话的,都是为孩子好。大刚还不快去让奶奶帮你洗洗手,叫奶奶不要生气了。”又转向妻子:“你看你,标准的‘美女形象’,嘴撅得都能挂十只桶了。生气可不利于美容呀!”妻子被他逗乐了。那边,母亲正在给孩子擦着身上的面粉,显然气也消了。
讲述纠纷者可引为自豪的一面,唤起其内心的荣誉感,也可使其自觉放弃争吵。
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乘务员关车门时夹住了乘客,但自己还不认账,这时一青年打抱不平,对乘务员说:“你是干什么吃的!不爱干,回家抱孩子去!”乘务员嘴像刀子,两人吵了起来。这时,车上有位老工人看看青年胸前的厂徽,想起了什么,挤了过去,拍拍青年的肩膀说:“小丁,你当机修大王还不够,还想当个吵架大王吗?”青年说:“师傅,我可不认识你呀!”“我认识你,上次我去你们厂,你站在门口的光荣榜上欢迎我,那特大照片可神气呢!”小伙子一下红了脸。老工人说:“以后可不要再吵架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嘛。”一场纠纷就这样平息了。
夫妻之间的争吵总是在发生,作为亲朋好友夹在其中,不能不说是一件尴尬难处的事,坐势不理是不可能的,这容易使双方积怨加深,妨碍家人的正常生活。缩小争端本身的严重性,使一方或双方看淡争端,从而缓和情绪,平息风波,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某厂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妻因家庭小事闹矛盾,女方一气之下跑到娘家哭诉告状,说男方欺负她,哥哥听罢心想:妹妹结婚不久就遭妹夫欺负,日后还有好日子过?于是气愤地扬言要去教训妹夫。这时,父亲充当起“和事佬”来首先对儿子说:
“教训他?别冲动!教训他就能解决问题吗?再说,他家又不在厂里,一个人孤立无援的,你去教训他,旁人岂不要说闲话?好了,妹妹自己家里的小事,用不着你操心,还有我和你妈呢。你多管些自己的事吧。”
待儿子息怒离开后,父亲又劝慰女儿说:
“别哭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都结婚出嫁了,还耍小孩子脾气,多羞人。小夫妻哪有不吵架的?我当初和你妈就常吵闹呢。不过,夫妻吵架不记仇,夫妻吵架不过夜。你不要想得太多,日后凡事要大度些,不要像在娘家那样娇气任性。好,快点回去,不要让他到这里来找你,他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家丑不可外扬,以后丁点儿小矛盾不要动不动就往娘家跑。”
女儿点头止哭,像没事一样,回她的小家去了。
夫妻吵架本是稀松平常的事,而当事人本身却认为事情很严重。因此,父亲在劝慰女儿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夫妻闹别扭只是“丁点儿”小事情,促使女儿把争端看得淡一点。女儿在冷静思考之后,认同了父亲的看法,思想疏通了,气也自然消了。
生活中,家庭矛盾时有发生,夫妻之间,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大动干戈的事。夫妻吵嘴打架后,妻子往往回娘家诉苦。对此,娘家人劝架不能偏听偏信,让矛盾升级,应该劝双方多作自我批评,从而化解矛盾,达到新的和睦,以下是娘家人劝架中的五忌。
一是忌袒女儿。女儿是娘身上的肉,谁动她一根毫毛就对他不客气,劝架处处偏袒护短,把女婿说得一无是处,让其无地自容而后快,以警告女婿娘家人不好惹;明明是女儿不对,却以长辈自居,强词夺理。这样做,会助长女儿的不良习性,埋下了长期争吵的祸根,增加了女婿的厌恶心理,轻则闹得家庭不和,重则导致家庭破裂。
二是忌火上浇油。只要诚恳规劝,完全可以唤起双方的自责心理,从而平息矛盾。但如果娘家人坚持小题大做,硬要对方认不是,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使其肝火更旺。
三是忌倾巢出动。在听到女儿一面之词后,不分青红皂白,娘家人男女老少齐动员,上男方家“说理”、“算账”,造成大兵压境的局面,这样人多火气旺,很容易将小事闹大,不但于调解无补,反而激化矛盾,破坏夫妻感情。万一男方翻脸不认人,势必引起一场争斗,夫妻感情的裂痕就无法弥补。
四是忌拒之门外。女儿回娘家是为了暂时躲避矛盾,以感化丈夫回心转意,也是为了得到娘家人的谅解和帮助,作为娘家人应当热情迎接,细心开导;否则,极易使女儿产生孤独感,弄不好会酿成悲剧。女婿登门,是求女方及其家人的谅解,用实际行动认错,更应笑脸相迎,诚恳待婿,不可拒于千里之外,使女婿憎恨,激化夫妻矛盾。
五是忌留女久住。明智的娘家人只留女儿小住,并劝她尽早回到丈夫身边,以免造成更大的裂痕。
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总是由于这些矛盾的激化而产生纷争。面对那些激愤的吵架者,一定要掌握一些调解的技巧,有效平息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