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练就卓越口才的基本途径
第1章说话,原则很重要
第1节说话要有针对性
说话要有针对性,通俗一点说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因为人有民族、地域、年龄、性别、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心理状态和所处环境等的区分。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是惊人的。独特的个性、爱好,独特的知识结构、心理态势,使某个人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是“那样”。因此,与不同的人交谈,就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俗话说,“看碟下菜,量体裁衣”,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那么,是不是就要“曲意逢迎”、“逢场作戏”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为虚情假意,也可以实事求是,理解为灵活机动,具体问题需具体对待。
我们主张说话一定要看场合和对象是为了遵循交际规律,在真诚待人、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看准对象才说话,以科学的态度掌握人际交流的艺术。
说话首先要看对方年龄,与长辈说话和与晚辈说话的分寸就各不一样。
作为长辈,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一大特点是喜欢追怀往事,如果你能令他回想起曾经历过的某一段美好时光,他会变得很快乐,喜欢同你说话,而一旦打开话匣子,就会有说不完的话。在同年纪较大的长辈说话时,应避免过多地谈及“老”,这样会使他觉得自己行将就木,感叹人生短促,引发他的伤感情绪。如果遇到一位“不服老”的人,他将会对你产生不满。因此,与长辈说话,不应该像与平辈说话那样无所顾忌,不注意分寸。
与长辈谈话,也不必过分表示你的恭敬有礼,或者勉强自己一定要听完他的长谈。由于老年人一般讲话缓慢,有时碰上一位融洽的闲聊者便会滔滔不绝,话无止境。因此,听他讲多长时间应随自己的兴趣而定。不管他如何漫谈,可以让他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借机离开。离开时对他的谈话表示热情的感谢,再礼貌地告别。
有些长辈,虽然年纪不小了,还能保持年轻人的心态,像个老顽童一样快乐。他们会以幽默克服自己的弱点,对于社会仍能事事关心,甚至完全不觉得老。
但也有不少长辈,在独处时,会感到寂寞,有的还会因为老来多病而苦恼。对于他们,我们应该多给予关心,多讲一些安慰的话。想一想,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老,唤起自己的同情之心,同长辈谈话的分寸也就好掌握些了。
如果是跟晚辈说话,首先,不要摆老资格。经验这个东西绝非万能之物,如果老年人张口闭口就是“我当年如何如何……”、“你们年轻人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话,相信没有哪个年轻人爱听。这就是与晚辈说话不讲分寸的一个体现。
长辈与晚辈相处,应多谈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所谓的经验,有时是有局限性的。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地,彼一地,环境千差万别,经验不可能永远万能。
此外,不要倚老卖老。有些老人在与晚辈谈话时,经常漫不经心、心不在焉,易使青年人感到自己被轻视。即使他面前的老人据其阅历、学识有足够的理由轻视他,他也很难愉快地接受这种轻视。这种情绪的影响,往往会堵住思想的闸门,使他们不愿意再同老人多说,甚至把已经准备好的心里话,把急需和老人商谈的问题“咽”回去。
所以,与晚辈人说话时,应该对一切来自青年人的看法,不去轻易否定,应在做出中肯的分析后,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即使年轻人的某些看法显得不成熟,显得幼稚、单纯、片面,也不要随便几句话便做出全盘否定。
说话时还要注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基本情况,比如对方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职务等。
对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当选择不同的方式。
一位男青年碰到了好多年不见的女同学,大声嚷嚷起来:“你真是越长越‘苗条’了!可惜啊,中国没有相扑运动。”女同学扭头就走,男青年讨了个没趣。
对于“老”字,男人一般觉得没多大关系;但若说某位女性老,她会非常不悦。
说话看对象,文化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问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您有配偶吗?”老太太说:“你问我有没有买藕吗?”结果闹了个笑话。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为了向外国人宣传中国人爱好和平,决定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越剧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此,工作人员专门准备了一份厚达16页的说明书。周总理看后批评说:“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后来周总理建议说:“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句话果然奏效,赢得了外国人的赞赏。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身份职务。身份职务不同并不妨碍人际交流,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地位的人等,不应当也不必要表现得屈从、奉迎。但在言谈举止上则不要过于随便,有必要也应当表现得更加尊重一些。如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了矛盾,可以像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一样平等地交流、沟通,但在说话上应当注意方式和讲究措辞。
谈话对象还要分性格和心理状态。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和人交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不善于主动与人交谈。同性格开朗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就应注意分寸,循循善诱。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用在这里也很恰当。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不能。”又一次,另一个学生冉求又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干吧!”公西华在旁听了犯疑,就问孔子:“两个人的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故来请教。”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劝阻他。)孔子教育学生因人而异,我们谈话也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心态,有时候甚至不会从外部表现上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时作为表达者就应当洞察对方的心理,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
有一次,几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到某机关去求职。接待他们的是一位60来岁的局长,他说,机关的许多部门编制有限,个别的可以考虑吸收,几个人都来不好安排,因为名额很少。听了这番话,一位女研究生感叹:“有些老家伙早该退休了,就是赖着不走……”这么一说,老局长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老局长60来岁的人了,整天为退休的事情犯愁,而这时听到如此嘲讽,心里是何滋味!
以上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看对象,注意对方的心理状态,观察对方的性格特点,尽量避免说话时无意之间伤了人。
谈话还应注意的是,跟与自己关系不同的人说话,也要区别对待。
许多人结婚后,认为对方成了“自己人”,在语言和行为上开始毫不在乎分寸,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在夫妻之间任其自然的做法的积极方面,可以使夫妻双方推心置腹;消极的方面,就是有时不加考虑的言行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如果是朋友惹恼了你,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拉开距离,直到气消后再去找他。但不管妻子对丈夫或丈夫对妻子多么生气,却无论如何是回避不了的。因此,体谅就显得非常重要,理解也成了把握分寸的基础。
最容易激起对方反感的莫过于拿别人家的丈夫、妻子作比较,来贬低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你看看人家老王,有手木匠活多好,光是每月给别人做几个大柜,就挣千八百!”“同样的收入,人家小陈家月月存钱,你呢?月月超支,怎么当家的?”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要是对方接受数落,咽下了这口气倒也罢了,就怕对方敬你一句:“你觉得他(她)好,怎么不跟他(她)过去呀!”长此下去,夫妻关系必然产生裂痕。
跟朋友说话,要真诚、实在、和气,但这样不等于不讲究说话技巧、不需要分寸。话说得好,可以加深朋友之间的感情;话说得差,不讲究方式,迟早会使朋友疏远,甚至得罪朋友。
多说对朋友有好处的话。在中国,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高的做人法则,掌握了这一法则,便会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交友也讲中庸,除了“谈而不厌”外,还要“简而文”、“温而理”,简略却文雅,温和且合情理。
在说话过程中知己知彼,才能“百说百灵”。
同样的话,可能这个人说,你很愿意接受,而换了另外一个人说,不但不接受,而且还产生了反感,因此,说话要分对象,要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