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伟大的智慧书
766000000008

第8章 美德,可爱又可怕的书1

有的人什么品味都有,对于明智者所排斥的一切东西都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任何一种奇癖怪行都能使他们引以为乐,但事实上经常沦为笑柄的却是他们。那些细心谨慎的人懂得如何避免矫揉造作,如何凸显自己的美德,就算他们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显得高贵非凡,但至少他们知道哪些德行不会让自己在抛头露面时显得滑稽可笑。

没有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获得普遍尊敬诚为一件大事,但获得善心却更为重要。人们常常认为,只要有了名声,就容易获得人们的好感,但实际上单靠才华出众是不够的。有否善心得看有否善行。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

拥有一颗善良纯净之心的人,比冷漠、狡猾的人更容易接近幸福,因为他容易被美好的事物感动,并愿意感动周围的一切。当代作家肖复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有一天,俄罗斯著名的油画家列维坦独自一人到森林里去写生。当他沿着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边上,正是清晨时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边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美丽景色的时候,他站在山崖上感动得泪如雨下。

同样,德国的著名诗人歌德有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交响乐,被音乐所感动,以至泪如雨下。另一位俄罗斯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听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时候,一样被音乐感动得热泪盈眶……

人们为什么常常会因为客观的景色、偶然的音乐而感动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存有善良而敏感的一隅。感动的本质和核心是善,失去或缺少了内心深处的善意和纯净,感动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只有心存美好,才会因感动而流下眼泪。

不仅如此,单纯的有善心并不够,世间更需要的是善行。那些既拥有善良灵魂又喜欢施以善行的人,他们不求回报,不仅是因为他们大公无私,还因为他们在行善时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感动。

在一座小镇上有一家菜摊,平时顾客不多,因为这里的人都比较穷而买不起菜。不过,经常有些穷人家的孩子来这里转悠。虽然他们只是玩,可店主还是像对待大人一样与他们打招呼。

“孩子们,今天还好吧?”

“我很好,谢谢。老板,这些马铃薯看起来真不错。”

“可不是嘛。你妈妈身体怎么样?”

“还好,一直在好转。”

“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吗?”

“不,先生。我只是觉得你的马铃薯真新鲜!”

“你要带点儿回家吗?”

“不,先生。我没钱买。”

“用东西交换也可以呀!”

“哦……我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

“真的吗?让我看看。”

“给,你看。这是最好的。”

“看得出来。嗯,只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差不多有吧!”

“这样,你先把这袋马铃薯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让我看看那个红色玻璃球。”

“一定。谢谢你,老板。”

每次店主和这些小顾客交谈时,店主太太就会默默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她熟悉这种游戏,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

镇上很多贫困的人家没有钱买菜,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他就这样假装着和孩子们为一个玻璃球讨价还价。就像刚才的这个孩子,这次他有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可是店主想要红色的;下次他一定会带着红色玻璃球来,到时候店主又会让他再换个绿的或橘红的来。当然打发他回家的时候,一定会让他捎上一袋子上好的蔬菜。

许多年过去了,店主因病去世。镇上所有的人都去向他告别,包括以前那些和他交换东西的孩子,他们都已经成了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店主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小伙子们走上前去,逐一拥抱她,亲吻她的面颊,和她小声地说几句话。然后,她泪眼蒙蒙地目视他们在灵柩前停留,看着他们把自己温暖的手放在店主冰冷苍白的手上。

我们很难估量做善事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影响。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而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敞开心扉爱他人,真诚地爱他人,去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泄气的人。得到尊敬,被视为榜样,只是行善者的偶得,他们都知道:只有先去爱别人,别人才会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