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766300000017

第17章 1良师难遇:知恩,惜恩,报恩

第一卷第四章

肝胆心:人生慢路,热茶清酒敬师友

他曾师从吴宓、叶公超,选修过陈寅恪、朱光潜、俞平伯、朱自清等多位先生的课程;他与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被称为清华“四剑客”。当昔日的红衣少年成为今朝的白发先生,却依旧以一颗肝胆心缅怀并感恩于那些曾穿行于他生命的师友。

第四章1良师难遇:知恩,惜恩,报恩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紧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

——季羡林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长者呢?对比自己年长的人——当时冯友兰、王力、陈岱孙等比季老高一辈的人都还健在——季老是非常尊敬的。”季老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教授曾经回忆起这样一件往事。

1990年1月31日,季老要钱文忠陪自己出行。那时已是寒冬,天气寒冷,前两天还下过大雪,地上结着一层薄冰,而季老已是八十岁的高龄。钱先生劝老师择日再做出行的打算,但被季老一口否决了。

出门之后,钱先生才知道季老要去燕南园向冯友兰、陈岱孙二老以及朱光潜先生的夫人拜年。一路上,季老都在回忆当年求学或者做研究时与三位老先生相交相处的经历,语调虽然平静,却饱含深情,言谈之中对三位学者的治学与为人大加赞誉。

他们最先到了朱光潜先生家里,夫人出来迎客。季先生笔直而恭敬地坐在旧沙发的一角,恭恭敬敬地向夫人拜年,寒暄之后便告辞出来;后又来到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未能如愿见到先生,只有冯先生的女儿宗璞和女婿蔡仲德先生在家,季老又是真诚地祝福一番,嘱托宗璞女士好好照顾冯先生,并说要择日再来看望冯先生;最后到了陈岱孙先生家,陈先生倒是在家,看到季老到访颇为惊喜,季老依然是身板笔直,坐在旧沙发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贺年。这时候,正好赶上陈先生的文集刚刚出版,陈先生去内室取出书,题签,起身,半躬着腰,双手把书送给季先生。季老也是起身,半躬着腰,双手接过,连声说“谢谢,谢谢”。

近二十年的时光已逝,这一幕却如冬日的阳光一样,温暖着钱文忠的心。

季老一生弟子无数,但他本人从未以大师自居,始终如一位虔心求学的学生,铭记着曾经教诲过自己的恩师们。他曾在一本书中写道:“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紧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为这句话做注,曰:“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自《礼记》之后,“尊师重道”这个词语就成为中华美德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季老曾经写过一本名为《季羡林谈师友》的书,在书的最开始,季老追忆的就是自己的老师,从小学、中学、大学再到出国留学时遇到的外国老师。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虽然有些老师的名字、模样都已经模糊,但季老对他们深深的敬重并没有减少。季老明白,没有先辈的教诲,自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所以他不会因为自己国学大师的身份就对从前的老师另眼相看,反而会更加尊敬。

1930年,季老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季老是个知恩、惜恩的人,他知道遇到一位良师不容易,所以格外珍惜。他重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所有知识,尊重每一位辛苦授课的老师。同时,他也是个懂得报恩的人。比如在追忆陈寅恪先生时他说:“我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我一向认为,感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专就寅恪师而论,我只有努力学习他的著作,努力宣扬他的学术成就,努力帮助出版社把他的全集出全、出好。”这就是季老,知恩、惜恩、报恩,只有这样,恩情才能延续。

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老师的恩情,是老师在最初开启了我们的智慧之门,他让我们的心智成熟,见识变得广阔,他教育我们要拥有高尚的道德,竭尽全力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当我们取得成功的时候,他可能是最高兴却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那一个。

所以,无论将来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要在心底向老师深深地鞠一躬,要牢记老师的恩情。同时,报恩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馈,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想法,也能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