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笑在囧途
7675200000086

第86章 局长走光的故事

农民说,他们村叫土坑村,村里以前有个氧化厂,由于集体经营不善,几年来连续亏损。后来党支部一商量,并报乡企改办批准,就把这个氧化厂以每年五万元的租金租给了村里的陈二毛经营。

陈二毛是个小能人,善拉关系,一年下来,厂子扭亏,二年过来,厂子盈利,三年头上,陈二毛凈赚十多万块。

消息一传开,土坑村立刻沸腾起来。有的就说,村里凭什幺把厂子租给陈二毛?他们开党代会、群代会、村民大会了吗?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讲究政务公开,min主管理,村民自治,村里这干部也太没有原则了!有的就说,村干部准是吃了人家,拿了人家,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这是不正之风!有的就添油加醋,上乡里告他们去,乡里不行上县里,县里不行上省里,一告他们就傻眼!于是,土坑村一百多号人告到乡政府。

乡里立刻派人到土坑村处理厂子承包问题。先找党员座谈,再找群众座谈,最后召开全村村民大会,研究让大多数群众满意的承包方案。经过一阵鸡鸣犬吠般的争论之后,方案定下来了:全体村民投票选举产生厂子承包人。

选举正式开始,凡年满十八周岁的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经过投票、唱票、监票、计票,承包人被推举出来,是村里老实巴交、人缘最好的贾双喜。选举结束,贾双喜涕泪交加,对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决心一定要把厂子办好办活,为乡亲们谋福利。贾双喜提出,厂子盈利以后,他一分不往家拿,全都交给村里,留着为村民办公益事业。贾双喜一番话,赢得村民一阵叫好。

贾双喜正式接管氧化厂,一年下来,厂子亏损,二年下来,工人跑了一半,三年没到头,厂子黄了。村里没得到贾双喜一分钱承包费,还接了他一屁股两肋账。

村里人就议论开了,有的就说,厂子还得人家陈二毛包,人家是那个虫儿,贾双喜不是那块料。有的人不同意,就说,你说什幺呢,陈二毛是那个虫怎幺了?他挣钱装他兜里,你看得见一分吗?有的人随声附和,那可不,陈二毛是那个虫,可他太黑,贾双喜不是那个虫人家为咱村民着想,陈二毛他挣钱往自己兜里装咱看着憋气,贾双喜他把厂子弄黄了咱心甘情愿。大家表示赞同,对,黄了好,黄了就谁都甭惦着了,黄了就谁也搞不了特殊化了……

农民说完,赶紧挤到列车员身边:“同志,就餐券,我饭量大,能不能给我两张?”列车员乐了:“饭量再大也是一张,列车给大家准备的份饭。”农民接过一张就餐券,勒了勒肚子:“一张就一张吧,吃不饱上家吃去吧。”说着,拿着就餐券走了。农民一走,一个满身是口袋的男子坐到了椅子上,指着农民说:“这位农民老兄弟,还想要两张就餐券,真有意思,我是没带组来,带组来我给他拍个专题片。”旁边的人问:“你还能拍专题片?你是干什么的?”满身是口袋的男子说:“我是电视台的制片,专门给各单位拍专题片,跟你们说,我拍片的时候,遇上的新鲜事可多了。”旁边的人问他都遇到过什么新鲜事,给大伙说说。制片点点头:“那好,我就给你们说说局长走光的事儿。”

制片说,有一个人叫张前进,在畜牧局当了三年局长,虽然政绩平平,却也稳稳当。前不久,县级以下人大要换届,一直不温不火的张前进有点坐不住了。他知道,人大换届,就意味着要调整班子,他这个局长当得一点新鲜的都没有,哪位要是脑门硬就得把他给顶喽。

一天晚上值班,张前进叫来贴身心腹——办公室主任胡侃,让胡侃给他出出主意。胡侃瞪着一双耗子眼儿看了张前进半天,终于说话了:“张局,您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点政绩。”张前进眉头一皱:“这个我知道,可政绩从哪来呢?”胡侃说:“政绩还不好来?把电视台请来给您来个专题片不就完了。”张前进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我跟电视台的人不认识啊?你认识吗?”胡侃摇摇头:“我也不认识,不过我能找人。”张前进一摆手:“那好,你抓紧去找吧。”

几天之后,胡侃来到张前进办公室,说:“张局,电视台我已经通过朋友联系好了,人家答应给您拍个专题片,只是有个条件。”张前进问:“什么条件?”胡侃说:“现在电视台给下边拍专题片都是有偿服务,根据片子长短,人家要适当收点费。”张前进点头:“现在市场经济,收钱倒也无可厚非,他们收多少钱呢?”胡侃拿出一张价目表,说:“半个小时的专题片,收费20万元,20分钟收费10万元,10分钟专题片收费5万元,您看您拍哪个档的专题片?”张前进一听就嘬上了牙花子:“收这么多钱呢?咱局里经费不多呀,这么多钱怎么下账啊?你跟他们再商量商量,能不能少要点儿?”胡侃问:“你打算出多少钱?我好跟他们商量去。”张前进想了想:“出1万,你问问他们能不能给拍个专题片。”胡侃摇了摇头:“1万少点儿,我试试看吧。”

时间不长,胡侃回来了,跟张前进说,他已经跟电视台协商好了,局里出1万块钱,他们给拍个3分钟的新闻短片。张前进一听,连连点头:“行行,那你叫他们来吧,还有,你给我好好准备准备材料,看看让电视台给我拍点什么好。”胡侃说:“我早就给您准备好了,就让电视台拍您亲自下乡入户推广科学养殖的事迹,题目就叫‘落实科学发展观,局长下乡当猪倌’,您看怎么样?”张前进点头:“这个提法不错,就拍这个吧,你把发言稿给我写好喽,我得提前背背词啊。”胡侃把一张纸交给张前进:“都在这呢,到时候您照着这个说就行了。”张前进看看那张纸笑了:“行啊小胡,这事办完了要是真有影响,我考虑考虑你进步的事儿。”胡侃一听,赶紧鞠躬:“那就谢谢张局了!”

第二天上午,电视台的记者就到了。张前进满脸堆笑,把记者让进会议室,向记者简单汇报了工作。汇报完了,记者问:“咱们这次拍的专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局长下乡当猪倌’,我想听听您的具体做法。”胡侃一听,赶紧说:“这个我说吧,为了推广优良品种‘俄罗斯一号’,张局每周都要下乡一次,走家串户为养猪户义务配种,宣传科学养殖知识,为了方便群众,张局自己养了一头‘俄罗斯一号’,只要张局一进村,老百姓全都欢呼雀跃呀,‘我们家的猪不让别人配,就让张局配!’那场面,那是相当的壮观呢!”张前进一听,心里不大高兴,心说,胡侃啊胡侃,你小子夸人也没有那么夸的,你那么夸我像话吗?老百姓要真那么喊,我不成了‘俄罗斯一号’了?可同着记者,张前进又不好说,只能悄悄踢了胡侃一脚。胡侃也知道自己说走嘴了,赶紧说:“我说的只是个大概意思,具体情况还是到现在去拍吧,我出去准备准备。”

不多时,胡侃跑了进来,说一切都准备好了,让记者去现场拍片。张前进一听,把胡侃拉到了一边,小声问:“你都准备什么?你说我自己养一头俄罗斯一号,我哪养了?”胡侃把手一摆:“这个您就甭管了,我都给您准备好了!”

张前进跟着胡侃出了屋,一看,胡侃还真给他准备好了。院子里停着一辆农用车,车上装着一头俄罗斯一号种猪,那猪都憋了三天了,看着人嗷嗷直叫,一个劲地乱蹿。胡侃一指种猪,对张前进说:“这就是您养的俄罗斯一号,到了村里,您牵着它下户就行了。”张前进一看,胡侃这小子还真能耐,得了,拍片去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胡侃提前联系好的一个村子。进村之后,村干部直接把张前进他们领到了一个养猪大户家里。记者拍完场景之后,让张前进对着镜头讲两句,张前进就按照胡侃准备的材料说了一遍,完事记者让张前进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们随意拍。张前进一看,我干什么呀?给养猪户配种吧。想着,张前进就上了农用车,把那头俄罗斯一号牵了下来。大概是那猪跟张前进认生,一下车那猪就四处乱蹿,张前进使劲拽着绳子跟着猪跑,最后,张前进还是没闹过猪,让猪给弄了一个大跟头,绳子也撒手了。没人牵着,那猪可就疯了,看见什么追什么,最后竟蹿到了一头毛驴身上,跟毛驴弄了一个不清不楚。大伙一看,这叫什么话?赶紧一齐动手,把俄罗斯一号逮住拴了起来。张前进一看,这叫怎么当子事啊?赶紧走到记者跟前:“记者同志,刚才我没弄好,不行咱再重拍吧。”记者一摆手:“没事儿,挺好,就这样吧,我们已经拍完了。”张前进问:“就拍这几个镜头能播吗?”记者说:“能播,你放心吧。”

送走了记者,张前进就开始等消息。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直过了一个多礼拜,电视台也没告诉什么时候播他的专题片。张前进等不了了,让胡侃问问电视台,到底什么时候播他的片子。胡侃打电话一问,电视台说那天拍的片子早就播完了。张前进愣了,播完了?什么时候播的?这些日子他天天都看新闻,怎么没看见呢?张前进让胡侃去电视台一趟,把专题片的带子拿回来看看。

胡侃专程跑到了电视台,拿回了专题片的带子。张前进高兴,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观看。新闻节目之后,电视上出现了“乡下奇观”几个字,播音员的开场白过后,屏幕下方打出了一行字:“乡下奇观——农家院上演猪驴恋”,接着,画面上就出现了俄罗斯一号蹿毛驴的镜头。俄罗斯一号蹿完毛驴,就是其他地方的新鲜事儿了。张前进一看,鼻子都气歪了,弄了半天,他们就给我拍了这么一个专题片呀?花了一万块钱,我连个正脸都露,这叫什么专题片呀?张前进让胡侃赶紧问问电视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胡侃打完电话之后,悄悄跟张前进说:“张局,记者刚才跟我说了,这事儿不能怪他们,他们稿子带子全都弄好了,可到播的时候就走了样儿,记者说,他们也没有办法,电视台播节目不是他们说了算,您给的一万块钱只够几个记者的辛苦费,导播啦、剪辑啦什么也没见着,这些人都有权力,播什么不播什么他们都说了算,您没在电视上露脸儿,就是他们搞的鬼。”张前进说:“这意思,咱那一万块钱算白花了?”胡侃说:“也不算白花呀,最起码咱知道电视台这里边的事儿了?记者说了,您要是真想在电视上风光风光,他们还可以下来,只是费用不能少,最少五万块钱,他们给您拍一个10分钟的专题片。”张前进一听,我这不鸭子孵鸡白忙呼了吗?闹来闹去,我还得掏5万块钱!张前进想了又想,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花钱,就弄不出政绩来。张前进让胡侃去打电话,他掏5万,让记者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