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7695200000013

第13章 老子很能打(4)

刘黑闼卷土重来时,李世民已经回到长安。正当他要再次出战时,太子李建成站了出来。李建成能站出来,还多亏他的谋士魏征。魏征在几年的冷静观察中发现李世民的威望似初升的太阳,作为太子的李建成很长时间都在长安城,已经在军界销声匿迹。魏征对李建成说,你那弟弟野心勃勃,如果你还是在长安城里快乐的当太子,将来肯定不快乐。刘黑闼这次卷土重来,咱们必须要出去跟军界的人打个招呼了。咱们这次出去是必胜,因为刘黑闼借重的是突厥雇佣兵,雇佣兵的本质就是有奶便是娘,只要咱们先坚守一段时间,让刘黑闼得不到什么便宜,那些雇佣兵肯定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弃刘黑闼而去。

李建成认为自己的确沉寂太久,是该出来炒作一下了。于是,领着大军就上了战场。

果然不出魏征所料,在李建成军队的顽强抵抗下,突厥雇佣兵见捞不到任何好处,转身就走。李建成开始分化刘黑闼的残余部队。主要方法很人性,从前李世民捉住俘虏,通通杀掉。李建成则释放。并且让这些释放人员当成宣传队,让他们四处宣传李建成的仁义。很快,刘黑闼杯弓蛇影,总感觉身边的人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不久后,他被李建成活捉。河北再次平定!

李勣在第二次跟刘黑闼打交道的过程中,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李建成不是来打架的,似乎是来作秀的。整个河北从平定到善后工作中,李建成都是在采用宽大柔和的政策,让李勣这样很能打的人极为郁闷。不过,那年头的战争,比猪身上的毛还多,很快,李勣又在战场上光芒四射了。

到江淮玩玩

李勣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北方和中原开展业务。辅公祏的造反,让他有了到南方视察的机会。

辅公祏这名字听上去如同是书香门第人家的名字,其实他和老板杜伏威是彻头彻尾的穷人。杜伏威当年闹革命就是因为太穷了。两人在老家山东起兵,老天把好运气当头罩下,让两人一路奔袭到安徽江苏,在这里,两人对各路造反武装大小通吃,好运气还在,所以,很快,两人就成了江淮地面的老大。

不过,任何时代似乎都一样,穷人注定不能成事。这是因为他们的底子薄,即使底子厚,心理素质也不高。杜伏威就经常和辅公祏说,你看咱俩,连陈胜吴广都不如,人家当初还是城管队的队长呢。再比一下瓦岗寨的翟让和河北的窦建德,一个好歹是个公务员,另外一个是个财主。如今放眼天下,李渊、王世充那都是上层社会的人。咱们能成事吗?

辅公祏也有这方面的担忧,最后两人商议,带着自己的庞大团队去给王世充打工。王世充是收留了两人,可对两人不放心。两人只好再跳槽,投了李渊。

620年,当李渊正在北方拳打脚踢时,就派两人到江淮地区,因为这是二人的地盘,李渊希望二人在那里不要再开拓,而是去守成。

两人欢欢喜喜的回到江淮,但江淮在他们走的这几年里已经变了样,新崛起的农民老大哥李子通宣称自己是这里的主人。杜伏威和辅公祏警告他,我们是拿人钱财和荣誉,就要替人消灾,你要么也跟我们一样给老李家打工,要么,咱们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李子通不想给任何人打工,双方摆好架势,一阵狂殴。最后,李子通被殴倒。江淮老大的牌子又回到两人的怀里。

两人转了一圈又回到崛起之地,这几年来,两人见识了各路英雄,超级公务员王世充也就那么回事,窦建德也打过交道,也就那么回事,李渊这个西北老汉,不是那么回事,这老鬼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可是心狠手辣。杜伏威说,咱们得好好伺候李老板。辅公祏却有另外的看法,李渊这老鬼虽然比那几位强点,但也就那么回事。现在,咱来的社会经验是足足的,而且又在江淮,离他那么远,我们不如……

杜伏威请求他闭嘴,因为这是掉脑袋的事。不是他老杜胆小,是因为他总有预感,好运气要用完了。当刘黑闼被平定后,杜伏威更是惶惶,他对辅公祏说,刘黑闼又起兵,是因为李老板对河北地区的业务开展不利,为什么非要把刘黑闼搞死呢。看来,老李家根本就不想天下有他的分部,咱们被干,是迟早的事。

辅公祏晃荡着脑袋,一脸的不屑,说,那就试试。

杜伏威命令他闭嘴,说,我得去长安,跟他说道说道,咱们可是一心为他打工的。辅公祏仍然一脸的不屑。杜伏威知道辅公祏这小子爱惹事,临走之前,让自己的干儿子王雄诞担任三军总司令,并且嘱咐儿子,你辅叔叔要是有什么异动,赶紧把他软禁起来,只要我在长安没事,你就不能动一兵一卒。

王雄诞这人忠诚有余,心计不足。杜老爹一走,辅叔叔就诈他说,你老子来了信,唉,毕竟不是亲生的。你老子说,你有异心,等回来要收拾你。

这是典型的愚蠢的小伎俩,但对付王雄诞绰绰有余。王司令耍脾气,居然声称有病,从此不过问军界的事。他辅叔叔趁势夺了兵权,当王雄诞懊悔时,辅叔叔露出狰狞的面目:老子要跟老李家分道扬镳,你站哪边?

王雄诞大惊失色,不是因为辅叔叔造反,而是因为辅叔叔居然不顾好兄弟在人家肉板上公然造反。这不是把他杜老爹往火坑里推吗。

他说,“你说咱们辛苦创业为了什么,还不是改善生活,现在咱们生活改善了,天下也太平了。你难道不知道老李家的军队所向披靡吗。再说,我老爹还在长安,你这是什么居心!”

辅叔叔狞笑,把侄子绞死,正式对老李家宣战。

李勣当时担任齐州(齐州就是黎州)军政长官,辅公祏造反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大怒,命令四路大军同时挺近,争取以最快的时间灭掉辅公祏。李勣就是其中一路。这次的军事总指挥是李渊的侄子李孝恭,几年前,南方最大的兵团萧铣兵团就是被这位王爷干掉的。李世民这次居然没有来,这是因为他在北方跟突厥玩呢。

李勣从来没有跟李孝恭王爷打过交道,不过大家最初见面的一件事让李勣印象深刻。但是,四路人马汇集江淮辅公祏的势力圈外,李孝恭请大家吃饭,忽然清水呈血色,在座的人都脸色突变,李孝恭却声色如常,对大家说:“这是辅公祏人头落地的征兆!喝!”于是,大家就把变成血水的清水喝了。李勣认为,这是一个出色的统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李孝恭的作战方略和当初李世民对洛阳城的作战方略一样:合围。

辅公祏认为这是小儿科,于是在大本营丹阳之外设置两道防线。第一道是在梁山一线布置重兵,用铁锁横截长江水道,阻止李家军沿汉水东下。第二道防线就设在丹阳外围。用辅公祏的话来讲,这是铁桶一样的防御,鸟都飞不进来。

但李孝恭不是鸟,即使是鸟,也是神仙菩萨的坐骑。再加上李勣这个战场老狐狸,辅公祏的第一道防线的补给线很快被切断,第二道防线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就不得不发挥作用。

辅公祏坐立不安,第二道防线虽然还在,可粮食问题不能解决,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李孝恭当然也知道,辅公祏的第二道防线只是个摆设,如今四路主力都在辅公祏的老巢附近集结,灭掉辅公祏,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战场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时间,所以有人主张,用主力部队对丹阳做决定性攻击。因为辅公祏把所有的部队都用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上,所以丹阳城里没有多少人,如果顺利,可一举而下。丹阳城陷落,前线敌人会闻风瓦解,这就胜利了!

对于这一斩首行动,李孝恭也觉得不错。可李勣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全歼辅公祏,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要稳扎稳打,不能冒进。斩首行动如果理想,的确可以把辅公祏干掉,但他前线的那些士兵必将成为散兵游勇,到时候,浪费时间、物力不知道多少。我们应该逐渐在丹阳外围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辅公祏必然回调第一道防线的军队回来营救,我们围城打援,这是等着敌人送上门来。

李孝恭觉得这主意不错,赶紧按照这种战略开始执行。

果然,李家军在丹阳外围稳扎稳打时,辅公祏在丹阳城里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急忙命令第二道防线的指挥官回军营救。李家军早已在他们回来的路上恭候。丹阳外围经过艰苦的攻坚战,终于成功突破。辅公祏知道大势已去,急忙带着近卫军500人向东没命的奔逃。

拉完屎就想擦擦屁股走人,天下没有这样便宜的事。李勣在后面紧追不舍,辅公祏被追得在马上都能睡着,双方最终在江苏常州展开小规模的决战,辅公祏的几百名平常发誓效忠老板的近卫军在战场上眼见已不是对手,调转枪头对准了老板。

辅公祏第一次知道什么叫众叛亲离,也第一次体会到丧家狗的孤独、恐惧与无助。他在摆脱掉李勣后继续逃,人心都喜欢安定,逃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辅公祏逃到江苏吴兴时,深深明白了这一道理,但是晚了。他被几个在田地上的农民袭击,对付农民的流氓打法,这位战场上的英雄无法对付,被活捉,送给了李勣。

李勣把他带回丹阳,按照李渊的命令,将其斩首。

这一年,离李渊称帝已过去七年。我们现在可以称长安政府为唐王朝,因为就是在本年,他除了依靠突厥支持的梁师都政权外,平定全国。

李勣是看着李唐王朝长大的,所以,他对李唐王朝内部的危机洞若观火。

面对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炙热的矛盾,李勣将如何应对?

这是李勣的问题,更是李勣所依靠的老李家这棵大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