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个举人
湖南人王恺运出生于1833年,据他自己讲,出生前,他老父梦神仙贴四字于他家大门曰:“天开文运”,所以,他老父亲则以“恺运”为名。但小时候的王阁下不但不聪明,而且愚蠢之极,每天读书不过百言,还一知半解,同学们笑话他愚蠢,他也只好“以勤补拙”。但终究以自己不喜中国传统文化而成为半瓶子醋。
传统中国,一般士大夫求仕为官的第一步是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的。王恺运可谓是典型的志大才疏之人,想要做官,却天生就不喜八股制艺。事实上,明清两代的优秀士大夫大都是做八股的好手。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准就是,你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
王恺运一生三次参加科考:第一次为省城乡试。这一年他24岁,他原本不想去考,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但被母亲所逼,他只好硬着头去了,考试结果出来后,他中举人,但一点都不值得称道,因为不过是个第五名。但在当时的湖南,这样的成绩已足以让其家族欢欣鼓舞。
因为不管是第几名,只要中了举人,就意味着离官近了一步,更为重要的是,举人的身份可以获得当时人的认可,同时获得了入京参加会试的资格。王阁下当时踌躇满志,以为自己就要“天开文运”了。
两年后,1859年,王阁下仰着脑袋进京会试。湖南人此次进京不少,在考试完毕,等待发榜的日子,湖南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天下大事仿佛是他们家的芝麻蒜皮小事一样。王阁下最好发立异之论,引得愚人鼓掌、小人发狂。
可当发榜之日,王阁下从榜首一直看到榜尾,两整面墙都看了,居然没有自己的名字,他大为愤怒,湖南人这次落榜的人很多,大家叫骂一阵后就都耷拉着脑袋回老家去了。王阁下却没有,他留在京城,认为北京是文化与政治的中心,在这里,肯定能使自己得到好运。
王阁下生于湖南,家境自然不好,穷困之下,只能住在寺庙里。每有文人聚会,他就主动凑上去。但从不请客。不过,吝啬的人如果运气够好,总会有饭吃。在京城一年后,王恺运就结识了众多朋友。这些朋友中就包括当时的户部尚书肃顺,肃顺也不是一个学识渊博之人,不然,不会对王恺运积为赞赏,甚至还将王阁下请到自己府中,谈时局,谈古往今来。由于肃顺的传播,王阁下在京城有了很高的名望。
王阁下后来又参加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科考。时间是1871年,这一年,王阁下已四十。但是,这一次考试又让他名落孙山。
据他后来自己讲,一打开试卷,他就傻眼了:“题纸下。一问经注篇目;二问正史得失;三问嵌辅水利;四问练兵;五问农官。”
如何应对呢?他当然不知道,于是回答了第四个问题:“练兵无益。”第五个问题,他更不知道了,就随便写了一堆空话。
他知道这次,自己又成废物了。但如果处理得当,坏事就能变好事。于是,他在试卷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独修于家,则悔吝无因而至;一接与世,而荣辱忽已在人。”意思是说,我参加这样的考试,真是耻辱,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考这样的八股了。
你看,就如同只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湖南人王恺运很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才气,虽然他在试卷上的成绩狗屁不是。所以,王阁下终其一生,不过是个举人,而且是第五名。
大概是连考连败的原因,王阁下出了考场就写了一首罢试诗。并且,立志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纵横家(帝王师)。
但这不可能,从历史上来看,没有哪个人不中科举而成为学问家的。但许多人都有自知之明,比如山东人蒲松龄,考不中,就去写短篇小说,成为小说家;梁山上的那个王伦,考不上,就去做强盗;唐朝时的黄巢考不上,就造反。王阁下哪样都不做,他非要做帝王师。
其实,王阁下真的是死要面子,非得考朝廷出的试卷。清末,只要你认识一个大官,就能得到功名。而王阁下一生中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得到功名,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一次是在给肃顺任幕僚时,上面谈到,肃顺这个人很是器重他。许多在朝堂上解决不了的大事,都会回来与王阁下一起商议。王阁下就会给他出主意,这些主意或馊或好,都能得到肃顺的认可。
但肃顺这个人虽然是满人,可他是个明白人。要知道,咸丰一朝,如果不是这位明白人左右支撑,时刻为皇帝解决了朝廷危机,大清王朝恐怕真的不能再延续几十年。肃顺最让后人记住的是整顿吏治,杀满族大臣。他这样做,全是为满族人着想,杀人不是目的,目的是吓唬一下那些窝囊而又贪婪的八旗子弟,有一次,他对皇帝说,旗人全是混账。皇帝大为惊讶,但一想,八旗子弟从人到废物的转变,也就认可了。
可话又说回来,历史上真正优秀的混账并不多,混账可以做出让你震惊的大事来。八旗子弟就做不出来,称他们为废物倒差不多。肃顺之所以是个明白人,还在于,他敢重用汉人。若不是这种眼光,太平天国恐怕已经取代大清王朝了。
这样一个明白人,如何看不透王阁下?
一次,他给咸丰皇帝解决难题,解决完毕,咸丰皇帝就问,这是你想的?肃顺说,是湖南举人王恺运。咸丰皇帝问道:“怎么不让他到朝中效力?”
肃顺回答:此人很狂,非要中翰林。
咸丰皇帝就说,那就让他做。
但肃顺没有让他做,有人说是王阁下拒绝,事实却是,肃顺并没有跟王阁下提到此事。正如他自己所言,王阁下太狂妄。
虽然没有做成大清的官,但王阁下在肃顺眼中仍然是最好的高参(也只能是个参谋)。
有一次,升任浙江布政使(副省级)的徐宗幹进京述职,专程到肃府送上五十两银子的“炭敬”;肃顺得知王恺运正在与一群人吃饭,就吩咐徐宗幹将“炭敬”转赠给王先生,意思是,你去给王参谋埋单吧。
王阁下后来提起此事,仍旧眉飞色舞,可见其虚荣心有多强。
肃顺的强烈重视,让王恺运受宠若惊。他不想仅做一个参谋,想做点实事。恰好当时俄国在东北闹事,朝廷大惊。王阁下觉得这是一个显示自己能力的好机会,就向肃顺请缨,说要学习汉代张骞去作一番和戎的大事业。肃顺只是一笑,没有回答他。
肃顺把王阁下看透了,他只能在文章和嘴巴上建立成绩,让他去实践中,肯定不成。王阁下大为恼火,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不久,就拜辞了肃顺,去山东济南散心去了。
大他一到济南后,生活就成了问题。如你所知的,穷人最怕穷,王阁下只呆了两个月,就跑回京城来找肃顺。肃顺微笑着接纳了他,并且还赠他高级伏特加酒一瓶,聊表未能让他出使俄国的歉意。
但不出一个月,就有事发生了。南方的太平军出了两个牛犊——陈玉成和李秀成,在两人“不怕虎”的进攻下,大清军队连连败北。肃顺养了许多湖南人,比较著名的有六个,被称为“肃门湖南六子”。王阁下就是其中之一。这六位一商量,向肃顺提出一个建议:奏请皇帝将东南军政大权授予湖南人曾国藩。
这个提议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自曾国藩率领湘军战斗在长江两岸,六年来,已经有力扼制了太平军的攻势。正是因为这样,太平军才找了两个猛人,要北伐。
而湖南人曾国藩此时没有朝廷支持,他无法调动其他军队来进行部署。肃顺听取了这些湖南人的意见后,就答应下来,果然,不久就有圣旨下给曾国藩,让他署理两江总督,并督办江南军务。
此举虽然是湖南六子的集体功劳,但王阁下仍然很高兴。毕竟,让老乡放开手脚去搞事业,其中也有他的功劳。
肃顺虽然待他不薄,可王阁下却是一个瘪三。有人对他说,肃顺的政治前途并不看好,因为肃顺跟那位老佛爷的关系一直不好,而且肃顺整治朝纲中得罪了很多满族贵族。一旦皇帝有个三长两短,肃顺的脑袋在肩膀上的时间不可确定。
王阁下脑袋自然很灵活,对当时的朝中矛盾也有所了解,所以,他开始深入了解湘军的情况及太平军一方的“匪情”。当他自以为了如指掌了,就对肃顺请命,要去前线大展拳脚。肃顺这次居然让他走了。
于是,当年考了个第五名的王举人上路了。
据今天的有识之士来看,王阁下在肃顺幕府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他们认为,王阁下最重要的一个行为就是鼓励肃顺用汉人。
然后才产生了后来的影响,比如,太平天国被镇压了,使满汉贵族地主的联合政权得到了暂时的巩固;使得清廷的中央集权有所削弱,汉族官僚的地方势力逐渐抬头;还有就是,促成了清王朝的崩溃,政权落入袁世凯之手,以致有后来的军阀混战。
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形势,就知道,肃顺重用汉人是情非得已。因为满人几乎全成了废物。后来的老佛爷也重用汉人就是明证,恐怕这一点上来讲,王阁下鼓励肃顺用汉人即使存在,不过是蜻蜓点水,肃顺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更何况,重用汉人本来就是肃顺的想法。
当逃兵的“帝王师”
做“帝王师”,是千百年来所有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一个共同的梦想。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梦,根本不可能实现。许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在“天地君亲师”这个特殊的中国文化传统里,君是五者的中心。因为传统的力量过于强大,“君”只有对“师”的地位才保持一定的尊重。尤为重要的是,做帝王师,还可以彰显自己的才华,使自己成名,光宗耀族。
王阁下似乎永远没有这样的好运,他连皇帝是否张胡子恐怕都不清楚。但这并不影响他退而求其次,去做重臣师。
他与曾国藩早已相识。
1853年初,曾国藩以丁忧侍郎奉寄谕在长沙举办团练时,提倡人人上书言事。王阁下就上书言事,被曾国藩招见。一来,他的上书的确有点水平,二来,大家都是湖南人,曾国藩就喜欢上了他。
随后,他又游历杭州、苏州,于咸丰九年三月抵达北京,参加会试。十幾岁时,王恺运便已成为湖南著名的新锐诗人,此后岁月也顺风顺水,恰如今语所谓:在通往牛逼的大道上一路狂奔。但是,这次考试却令人失望,他被迫在通往牛逼的大道上紧急煞车。在京城四月的晚风里,在寓所法源寺的丁香花下,二十八岁的王恺运吟诵着朋友的赠诗:“行藏须早决,容易近中年”;不禁感到一阵眩晕。
1858年3月,曾国藩父亲去世时,王阁下曾亲自去拜过曾老爷子;7月时,曾国藩受命从长沙起程到浙江,王阁下到长沙送行,这加深他与曾国藩的感情联络。同年11月,湘军在三河镇大败后,王阁下又赶到曾国藩驻扎的江西建昌拜见曾。其时,曾国藩在军中大力提倡“艰苦耐贫”,他却不以为然,因为他是苦孩子出身,再也受不得半点苦了。所以他就身体力行地进行反抗:军中皆著棉布衣服,他却里绸外裘;晚餐大家都吃酸菜罗卜,他却有肉,而且有肥有瘦。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曾国藩对他的器重,几天后,王阁下就去了京城。不久,曾国藩就逐渐取得了清廷的信任,个中奥秘,恐怕傻子都能猜测出来。
当王阁下于1860年从京城来到曾国藩的大营祁门后,曾国藩对他的器重却不如从前了。
此时,曾国藩正准备攻打安庆。王阁下觉得进攻路线图不好,他给曾国藩提建议:“宜从淮阳进规常镇,使您的弟弟国荃攻安庆,左宗棠出浙江与安徽相响应。”但曾国藩没有听。
事实上,曾国藩虽口口声声说这个老乡很有才华,但他从来就没有听从过这个老乡的意见。1854年,太平军围攻岳州,官军溃退。太平军就攻陷了湘潭。王阁下此时正在军中。他给曾国藩出主意说,“您应该全力去救湘潭,如果败了就退到衡州。”
曾国藩当时向东下,所以并未采纳王阁下的意见。结果东下大败。
还是后来塔齐布将军采纳王阁下攻湘潭的建议,率官军大败太平军,致使靖港的太平军撤退,湘军这才保住了根。
还是在这一年,曾国藩占领武昌、汉阳,准备攻打九江,王阁下认为不好。但曾国藩依旧不听,他想直取南京,结果就是,他的水师被太平军袭击,险些全军覆没。1856年2月,王阁下通过对当时战局的考虑,劝曾国藩“撒团防、废捐输、清理田赋以苏民困而清盗源。”曾国藩还是没有接受。总而言之,王阁下在曾国藩眼中似乎就是个屁。
王阁下似乎也觉察到了,很是恼火。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梦,他又从另一个角度来给曾国藩出主意。他居然劝曾国藩与太平军达成协议,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汉人政权,曾国藩觉得既可气又可笑。要知道湘军之所以建成,就是靠了他的“剿灭长毛贼”的煽动。现在与长毛贼合作,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曾国藩表面上还是个君子,重声誉的人,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
曾国藩不听王阁下的纵横之术倒没有什么损失,但他不听王阁下的军事建议,可就吃亏了。不久后,他的计划失败,太平军反攻,并团团围住湘军大营,曾国藩想突围已难于上天。
于是,他写好了遗书,准备一死了之。大家的心情都不怎么好,有位忠诚之士和大家谈话,说:“死在一堆如何?”
王阁下倒抽几口凉气,他想,他妈的,我千里迢迢跑到这里难道就是跟你“死在一堆来”了!他决定走,但又拉不下脸来在曾国藩面前说。幸运的是,曾国藩倒有知人之明,他把大家聚集到一起,下令:“有欲暂归者,支给三月薪水;事平仍来营,吾不介意”。
我疑心曾国藩是想用这种激将法留住一些有血性的人,王阁下听了这道命令后,当然也是热血沸腾,因为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走了。仅仅三个月,王阁下就跑回了京师。一路上,他还在想,老乡曾国藩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帝王师”做了逃兵,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因为他还没有做上帝王的师傅,所以,他日成为帝王师,大家也会秉承着英雄不问当年的信条,不会问起他这次做逃兵的事情的。
王阁下回到京城不久,咸丰皇帝就在热河旅游时去世。得知消息后,王阁下咬着牙最后一次给曾国藩建议。他希望这位老乡能自请入京,阻止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并且教给了曾国藩怎样实现这个美梦的方法:“申明祖制,庶母后不得临朝,则朝委裘而天下治。”
据说,这一次,曾国藩有点动心,但终究未行。原因是,朝中已有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理朝政,汉人曾国藩这样做,只能引起朝廷的猜疑,曾国藩可是表面上的君子,他不会干这种有损自己声誉的事情。
不过,王阁下的建议似乎是给曾国藩下的咒语,只要他不听,事情肯定就会走向曾国藩所认为的反面。不久后,辛酉政变发生,肃顺等人被诛,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王恺运当时在山东,听到这消息后,痛哭不已。有人说他是为肃顺而哭,也有人说,他是为曾国藩不听他的建议而哭。
不论如何,王阁下在那段时间把所有理想都放在了曾国藩身上,1864年8月,他在广东潮州听说湘军已攻破南京,急忙向去南京拜见曾国藩(肯定又是鼓动曾国藩称帝);还没有起程,又听说曾国藩正准备解散湘军时,他居然连声叹息,大概还怀有“朽木不可雕”的感慨吧。
不过,附在曾国藩身上的理想破灭后,王阁下似乎清醒了很多,他跑到衡阳石门归隐,准备从此后,专攻学术。